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金福菇是最新开发的热门食用菌品种,在热带、亚热带地区,金福菇的商品性栽培前景无限.国内有关专家指出,金福菇将在短时间内成为我国食用菌的主导产品.  相似文献   

2.
不同培养料栽培金福菇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培养料栽培金福菇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玉米芯、甘蔗渣均可作为金福菇栽培的优良原料,同时玉米芯与甘蔗渣在当地资源丰富、成本低廉,是当地栽培金福菇的理想原料。  相似文献   

3.
经对新引进的珍稀食用菌-金福菇二个新菌株的栽培对比、培养料配方、菌丝培养及栽培适期等多方面的试验研究,阐述了金福菇栽培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金福菇是台湾洛巴依口蘑的商品名。子实体洁白肥厚,细嫩爽口,营养丰富。其干品中含有粗蛋白27.56%,粗脂肪9.85%,总糖38.44%,粗纤维8.2%,菇味微甜而鲜,香郁适口,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珍稀菇种之一。金福菇近几年才传到北方地区,目前在部分科研所仅有小批量栽培试验,尚无成功地商业性栽培。我们2002年引进金福菇菌株,利用作物秸秆进行适栽性试验,取得较好的效果,并总结了利用作物秸秆栽培金福菇技术。  相似文献   

5.
笔者介绍了金福菇大棚栽培技术,主要内容包括金福菇栽培所需的环境条件、季节安排、栽培种制作、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以供广大菇农参考。  相似文献   

6.
金福菇的生物学特征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金福菇的生物学特征、生长条件,并从栽培季节、栽培场所、栽培种制作、开袋埋土、覆土层调水、出菇管理、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金福菇的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陈美珍 《农技服务》2011,28(7):968+970-968,970
介绍了金福菇的生活条件,从栽培季节、菌株来源、菌种制作、场地选择与菇房建设、栽培料配方、装袋灭菌与接种培养、覆土排场、出菇管理及采收等方面总结了大棚金福菇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分别进行了利用不同比例的玉米芯、花生壳栽培金福菇的出菇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贵港市栽培的高产配方。结果表明:玉米芯培养料与花生壳培养料相比较,玉米芯培养料出菇产量更高、品质更好。2种培养料都是代替棉籽壳进行金福菇生产不可多得的资源,只要培养料处理得当,品种适宜,其生物学转化率并不低,栽培者可根据当地比较丰富的原材料选择适合当地的配方进行栽种。  相似文献   

9.
金福菇是近几年新开发的珍稀菇类,出菇温度要求较高,适宜在春末至中秋间栽培。金福菇解决了目前菇房设施、周年栽培的品种搭配和高温季节食用菌栽培面积少、品种少,不能满足市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金福菇菌株的筛选、不同培养料配方的设计、不同接种时间的安排及不同覆土方式进行试验,总结出金福菇较佳栽培模式:选用金福菇(荆口)菌株为生产品种,栽培培养料配方为稻草43%、棉籽壳43%、麸皮10%、轻钙2%、石灰1%、普钙1%,在本地区适宜的播种期为5月1日左右,采用脱袋床栽覆土方式栽培。  相似文献   

11.
对金福菇进行不同栽培模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脱袋床栽覆土栽培模式的金福菇朵大、柄粗、成丛,朵形好,产量高且易管理,经济效益好,适宜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桑枝屑不同添加配比对金福菇产量、效益的影响进行研究,以筛选出金福菇最适桑枝屑栽培配方,为实现桑枝条资源化利用和食用菌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以传统的甘蔗渣、棉籽壳、麸皮培养基配方为对照,设计4个以桑枝屑为主料、麸皮为辅料的培养基配方,通过制作菌袋、脱袋覆土、出菇管理与采收等环节,比较各配方金福菇的产量、生物学效率及投入产出比。【结果】利用桑枝屑为主料栽培金福菇,各配方均能正常出菇,但金福菇的产量与桑枝屑、麸皮的配比有关;配方③(桑枝屑80%, 麸皮17%,糖、石膏、磷肥各1%)的鲜菇产量、生物学效率及投入产出比均最高,其余配方金福菇的生物学效率虽不及对照,但投入产出比均高于对照。【结论】利用桑枝屑为主料栽培金福菇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适宜在广西桑蚕主产区大力推广应用。但生产上需注意培养料的碳氮比,以实现食用菌优质、高产栽培。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桑枝屑不同添加配比对金福菇产量、效益的影响进行研究,以筛选出金福菇最适桑枝屑栽培配方,为实现桑枝条资源化利用和食用菌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以传统的甘蔗渣、棉籽壳、麸皮培养基配方为对照,设计4个以桑枝屑为主料、麸皮为辅料的培养基配方,通过制作菌袋、脱袋覆土、出菇管理与采收等环节,比较各配方金福菇的产量、生物学效率及投入产出比。【结果】利用桑枝屑为主料栽培金福菇,各配方均能正常出菇,但金福菇的产量与桑枝屑、麸皮的配比有关;配方③(桑枝屑80%,麸皮17%,糖、石膏、磷肥各1%)的鲜菇产量、生物学效率及投入产出比均最高,其余配方金福菇的生物学效率虽不及对照,但投入产出比均高于对照。【结论】利用桑枝屑为主料栽培金福菇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适宜在广西桑蚕主产区大力推广应用。但生产上需注意培养料的碳氮比,以实现食用菌优质、高产栽培。  相似文献   

14.
利用果园套种食用菌能提高复种指数,拓宽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为了探究以香蕉园、荔枝园套种金福菇的栽培方法,我们对果园套种金福菇进行了小畦双行稀植套种金福菇技术试验和示范,并解决了生产上和技术上的一些实际问题。结果表明,在香蕉园、荔枝园采用该技术套种金福菇节本增产,效果显著,建议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5.
利用金针菇废料栽培金福菇的试验结果表明,以70%的金针菇废料为主要培养料栽培的金福菇,菇体商品性好,生物转化率为98.34%,投入产出比为1∶4.40,可以节省原材料成本,提高效益,是循环利用食用菌废料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珍稀食用菌金福菇环保节能型反季节栽培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味精生产的锅炉多余热能,利用废弃的菌袋在热风炉中燃烧提高菇房温度达25℃左右,解决了福建省冬季生产珍稀食用菌金福菇(Tricholoma lobayense Heim)的菇房加温问题。同时用生产味精后的废弃米渣、谷秆两用水稻201高蛋白稻草粉代替麦麸;用造纸厂生产的下脚料草粉、秀珍菇生产的菌糠代替棉籽壳作培养料栽培金福菇,并用畦栽和袋栽作试验。结果表明:用废米渣和201稻草粉可以替代麦麸、用草粉和菌糠可以代替棉籽壳栽培金福菇,虽然其生物效率经t测验没有达到显著差异,但试验组比对照组可提高5.16%-6.37%。畦栽比袋栽处理的生物效率也可提高10%左右。每生产l000袋金福菇可增收666.64元~754.88元,同时节省了麦麸和棉籽壳,缓解“菌牧”矛盾,有利于发展畜牧业,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金福菇的引种驯化研究背景。从2001年开始进行了金福菇菌种的引进和驯化研究。通过几年来的试验,解决了品种选育、栽培季节、培养基配方与覆土等几个关键问题,探索出了一整套适合在江西气候条件的高产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不同培养基对金福菇组织分离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金福菇组织分离的培养基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金福菇组织分离对培养基有明显的选择性,在PDA麦粒蛋白胨综合培养基上不但分离成功率高,而且菌丝生长速度快、长势好,是适宜金福菇组织分离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19.
夏季金福菇高产优质栽培六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福菇(Trichlolma lobayense Heim),又名洛巴伊口蘑、大白口蘑,日本称白色松茸,是热带地区的大型稀有真菌。其子实体丛生、粗长肥厚、颜色鲜白、肉质脆嫩、风味颇佳、营养丰富,堪称味质兼优的菇中姣姣者;加之在夏季缺菇时节上市,格外受到青睐。在上海、广州、杭州等市每千克鲜菇售价达14~18元,是一个很有前途的珍稀菇种。下面介绍夏季金福菇高产优质栽培的6个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以当地金福菇推广品种玉林金福菇为对照,与其他3个品种在夏季进行出菇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桂菌505是综合特性好的金福菇菌株,产量高,菇形好,出菇期早,表现较优秀,值得在广西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