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至1995年底,我国编入目录的粮食作物种质资源共23.7万余份,其中入国家长期库保存的为21.3万余份(含试管苗2683份),入种质资源圃保存的约9000份(其中6000份同时入长期库保存),长期库和种质圃共保存21.6万余份  相似文献   

2.
《中国种业》2020,(3):4-4
作物种质资源的安全保存是其有效利用的前提,安全保存需要确保维持种质高生活力和遗传完整性。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种质库圃已经收集保存超过51万份作物种质资源,此外各省、研究机构、育种单位也保存有大量作物种质资源。然而入库圃保存并不是一劳永逸的,种质库保存的资源会面临因活力下降而丧失的风险,种质圃保存的资源易遭受自然灾害和生境恶化等威胁,也存在丧失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1988 年投入运行的新疆作物种质资源库,在自然条件下,保存有41 种作物2 万余份种质。经过发芽率测定, 所有种子均可保存10 年, 多数还可保存更长时间。表明该库在干燥环境条件下, 具有很好的种质资源保存性能。  相似文献   

4.
广西农科院种质库1979年6月开始建设,于1981年11月竣工投产并正式运行至今,总建筑面积为900m^2。主要任务是管理、保存、分发作物种质资源并维护制冷机组的正常运行,保证种质资源安全贮藏;研究作物种质资源低温安全保存的基础理论与技术,发展确保种质低温安全保存的预警、监测及更新等技术。库中设有两个低温干燥库。  相似文献   

5.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我国的南部,地跨北热带、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又处于东部湿润地区向西部半湿润地区过渡的位置上,自然条件优越且特殊,稻种资源十分丰富,目前有2万份稻种资源保存于广西农业科学院低温干燥种质库内。众所周知,低温种质库是保存植物种质资源的最适途径,但在贮藏过程中物种或品种间的种子生命力下降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低温库贮藏种子的生活力监测研究已成为种质安全保存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新国家作物种质库项目近日在中国农科院正式开工建设,种质库设计容量为150万份,是现有种质库容量的近4倍。农业是社稷之本,种业是农业之基,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 《中国种业》2019,(5):103-103
从3月21-22日在石家庄召开的“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专项2019年工作会议”上得知,2018年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资源保存总量突破50万份。新收集各类资源9704份,入国家库圃资源10485份,长期保存资源总量达502307份(其中国家长期库435550份,43个种质圃66757份)。二是鉴定评价富有成效。完成23092份种质的基本农艺性状鉴定,并评价筛选出781份特性突出的优异种质,为作物育种和农业科技原始创新提供了新的基础材料。三是资源得到妥善保存。完成库圃种质资源活力监测12640份,及时更新复壮活力低、长势弱、病害严重的种质10022份,确保了国家库圃资源的安全保存,为分发利用提供了有效保障。四是资源有效利用成效显著。通过在线公布优异种质目录、田间展示及定点定向服务等方式,向种业创新、基础研究等提供种质资源36792份,支撑或服务于各类科技计划项目/课题/产业技术体系402个、育成品种85个、国家奖2项、省部级奖12项、重要论文355篇、著作23部,对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地方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棉花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一百多年来,我国已从53个产棉国引入国外棉花种质资源100次以上,引入种质2222份,其中,陆地棉2013 份,海岛棉209 份,引种种质份数最多的5个国家是美国、前苏联、澳大利亚、巴基斯坦、埃及.迄今为止,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共收集到国内外陆地棉6822份、陆地棉野生种系350份、海岛棉585份、亚洲棉378份、草棉17份、多年生野生棉41份,合计8193份,我国棉花种质资源的保存数量稳居世界第4位.这些种质资源分别保存在北京国家长期库、青海省复库和安阳中期库,野生棉保存在海南岛棉花种植圃.同时,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棉花种质资源数据库系统.近20年来,向9个国家和我国23个省(市)发放棉花种质资源10855 份次.  相似文献   

9.
2月26日,作科所新国家作物种质库正式开工建设。种质库设计容量为150万份,是现有种质库容量的近4倍。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项目建设座谈会上表示,农业是社稷之本,种业是农业之基,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  相似文献   

10.
1986~1993年以人工气候箱模拟辐射寒害方法,对5164份野生橡胶种质资源进行了抗寒性鉴定。选出55份抗寒力比我国目前最抗寒的无性系93/114还强的种质。其中241号和168号兼抗辐射和平流两种寒害;能耐最低温-2℃15小时的种质5份;兼其他优良性状如生长快或预测高产,或抗风/病,或多乳管等性状的种质18份。试验表明模拟辐射寒害处理与大田寒害调查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种子世界》2009,(1):10-10
1997年以来,农业部加强了保种体系建设,目前在内蒙古高原、西南、华北、黄土高原、华南、华东、华中、东北、青藏高原、新疆等地区建立了草种质资源收集体系。形成了1个中心、2个备份库、15个资源圃,基础条件得到改善。目前已经完成收集牧草种质材料1.8万多份,3个基因库入库保存材料也由4000多份增加到2万余份,收集保存物种由原来的6.7%提高的17.6%,基本实现了阶段性目标,  相似文献   

12.
种质资源是人类共享的财富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质资源,就是种子中蕴藏的遗传物质的统称,它们是基因的载体,是改良现有农作物品种和种质创新的物质源泉。中国权威科研单位发布的一份《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报告》称,科学家在过去几十年搜集和保存了36万份农作物种质资源。特别指出,农作物种质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共有、共享的宝贵财富,种质资源的搜集被誉为是“保存农业文明的火种”。  相似文献   

13.
至1990年底,国家种质库已保存小麦属种质资源20个种(亚种)30466份(普通小麦28789份,稀有种1677份)。其中保存国内小麦9个种(亚种)18180份,国外引进小麦17个种12286份。入库种子发芽率分布,国内小麦与引进小麦之间,国内普通小麦各省份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保存的国外引进小麦属材料,原产(来源)于78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4.
卢新雄  崔聪淑 《种子》1991,(3):62-63
1984年我国建成了第1座容量23万份的国家作物种质库1号库。1986年我国又建成了第2座容量40万份的国家作物种质库2号库,并于1988年投入使用。至今,国家作物种质库(以下简称国家库)已保存品种资源21万份。与此同时,国家库已逐步形成种质贮存的管理标准。现对国家种质库2号库实行的一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4月11~13日,从"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专项工作会议"上了解到,该专项自2001年立项以来,已经取得了五大成效:一是资源保存增量显著。新收集各类资源超过17万份,已入国家库圃资源12.2万份,长期保存的资源总量达49.5万份,居世界第二位,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种质资源库存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显性核不育亚麻种质资源聚类分析及核心种质库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核不育亚麻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依据,构建了核不育亚麻核心种质库。以78份核不育亚麻资源材料为研究材料,通过10个农艺性状的形态学观察、RAPD标记和聚类分析,采用随机抽样和最大遗传距离法结合的策略,构建了由22个材料组成的核心种质库。通过各性状的均值、方差、变幅及变幅保持率等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根据10个农艺性状聚类分析结果,将78份不育亚麻种质资源,可分为8个类群,其欧氏距离在0.394 0~10.709 1之间,均值为4.050 0。而根据RAPD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将其可分为3个类群,其遗传相异系数在0.013~0.897之间,均值为0.361。构建的核不育亚麻核心种质库基本上能够代表原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科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华俊近日在该院2019年工作会议上透露,备受瞩目的国家作物种质库新库建设正在强力推进中,项目拟于2019年3月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设计容量达150万份的世界最大规模作物种质资源国家库,实现我国作物种质资源全覆盖集中长期保存。中国农科院已成立院所联合工作组,全力推进项目初步设计批复;项目建设报告已获中央最高层批示,成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重要指示的标志性工程。  相似文献   

18.
“幽兰香风远,蕙草流芳根.”兰花是中国传统名花,拥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深受国人喜爱.湖南省园艺研究所从2010年10月开始从事蕙兰种质资源收集和研发,致力于蕙兰种质资源库的建设.截至目前,研究所已从湖南、湖北、贵州、福建等地引种和保存不同类型的蕙兰种质资源1000余份,其中梅瓣资源80份,荷瓣资源90份,叶艺资源50份,奇花资源25份.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红橘"种质资源,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33份"红橘"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NTsys 2.10e构建UPGMA树状图,从27条引物中筛选出14条,对33份"红橘"种质资源的DNA进行PCR扩增,得到148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20条,多态位点百分率80.53%。33份"红橘"种质资源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70~0.970之间。以遗传相似系数0.780为阈值,将33份"红橘"种质资源划分为7个组(A,B,C,D,E,F,G)。该研究结果表明33份种质资源遗传差异较大,ISSR能较好地将它们区分开,有助于福橘果实品质改良和福建省红橘种质资源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国家种质库贮存种子的基本情况,结合水稻、油菜贮存种子生活力跟踪监测的初步结果,就国家库近30万份贮存种子的生活力监测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一些个人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