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该文通过对闽粤栲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分生物量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Ⅱ类立地条件下,10a生闽粤栲林分生物量为72.01T/hm2,其中乔木层为71.67T/hm2,占林分生物量99.52%。在乔木层中,干、枝、叶和根的生物量分别为35.99T/hm2、12.72T/hm2、7.05T/hm2和15.91T/hm2。经树干解析,胸径、树高于第4年进入速生期,材积于第8年进入高速生长阶段。  相似文献   

2.
在39hm~2林地上采用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方法成功地培育出阔叶树纸浆速生丰产林,经11年的试验研究总结出一整套技术措施体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林分6年便达数量成熟龄,其材积平均生长量达16.6m~3·hm~(-2)·a~(-1);8年达纸浆材工艺成熟龄,纸浆工艺材材积平均生长量为13.8m~3·hm~(-2)·a~(-1);综合确定其轮伐期为8年;8年总投资为270元·hm~(-2),平均单位材积投资2.13元·m~(-3),投资少、效益高;由于林分密度大,树干通直、尖削度小、枝下高高,林分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3.
一代与二代人促闽粤栲林分特征对比评价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同一地林块8年生一代和6年生二代人促闽粤栲林分群落学特征及测树学特征对比评价结果表明:两代林分群落结构相近;二代林分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比一代林分略大;二代林分生产力较一代林分的低,但仍保持较高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4.
17年生人促米槠林林分结构及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Ⅱ类地17年生人促米槠林分乔木层地上部分生物量218.2t/hm2,年均净生长量12.835t/(hm2·a);林分平均胸径12.3cm,平均树高16.1m,蓄积量357.8m3/hm2,蓄积平均生长量达21.0m3/(hm2·a);林分叶面积指数8.938m2/m2,叶对树干净同化率117.7g/(m2·a).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人促米槠林、米槠天然林、米槠人工林以及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在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方面的比较研究,揭示了不同干扰程度对米槠林的影响,为米槠天然林的多代作业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人促培育米槠大径材间伐技术与生长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林森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1):133-135
以次生阔叶林为试验对象,研究培育米槠大径材的间伐技术,并分析其生长效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间伐强度的林分群落结构、林木生长和干形存在差异。培育米槠大径材,应该分阶段、多次抚育间伐,在第二次抚育间伐时,以强度间伐方式,通过低密度控制,为保留米槠树提供适宜的生长空间。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米槠人工林生物量生长情况,采用坡位、密度、施肥三因子三水平的设计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对米槠人工林生物量生长影响从大到小分别为坡位密度施肥,坡位是最主要的因子,密度是重要的因子,而施肥对生物量生长影响较小。在坡位因子中,下坡生长最好,中坡生长次之,上坡生长最差,下坡林地的单株平均生物量为80.2kg,中坡为61.1kg,上坡为50.9kg;下坡林地的林分平均生物量为206.52t/hm2,中坡为159.00t/hm2,上坡为132.81t/hm2。在密度因子中,密度与单株林木的生物量生长成反比关系,密度越小生物量越大;密度与林分生物量成正比,密度越大林分生物量也越大,但相差较小。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米槠人工林蓄积生长情况,采用坡位、密度、施肥三因子三水平的设计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对米槠人工林蓄积生长影响从大到小分别为坡位>密度>施肥,坡位是最主要的因子,密度是重要的因子,而施肥对蓄积生长影响较小。在坡位因子中,下坡生长最好,中坡生长次之,上坡生长最差,下坡林地的单株平均蓄积为0.0807 m3,中坡为0.0545 m3,上坡为0.0347 m3,下坡分别是中、上坡的148.1%、232.6%,中坡是上坡的157.1%;下坡林地的林分平均蓄积为205.74 m3/hm2,中坡为139.38 m3/hm2,上坡为91.80 m3/hm2,下坡分别是中、上坡的147.6%、224.1%,中坡是上坡的151.8%。在密度因子中,密度与单株林木的蓄积生长成反比关系,密度越小蓄积越大;密度与林分蓄积成正比,密度越大林分蓄积也越大,但相差较小。  相似文献   

9.
保阔栽针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在人促阔叶林中营造的小块状人工杉木林生长快、蓄积量高、材质好,单位面积蓄积量达496m3/hm2,年平均蓄积生长量达18.4m3/(hm2·a);小块状人工杉木林下更新的阔叶林幼树密度达5265株/hm2,能满足天然更新要求,林分皆伐后可天然更新恢复成常绿阔叶林;人促阔叶林中小块状的人工杉木林的面积在1hm2内为宜,若带状其带宽在100m内为宜;在人促阔叶林中小块状或带状营造人工针叶林,这种"保阔栽针"方式是天然阔叶林经营利用的又一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10.
研究林隙结构对天然林更新演替具有重要意义,以闽北闽粤栲天然林林隙的基本特征及干扰状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闽北闽粤栲天然林中的28个林隙进行调查,进而分析其林隙大小结构、年龄结构、形成方式、形成木特征及干扰规律.结果表明,在闽北闽粤栲天然林中,冠林隙中10-20 m2所占的数量比例和面积比例都是最大的.扩展林隙个数以<50 m2所占的数量比例最大,以50-100 m2所占的面积比例最大.林隙年龄以10-15 a所占的数量比例最大.林隙形成方式主要是折干与掘根风倒共同作用,占总株数的57.14%.林隙多由1-4株形成木形成的,平均每个林隙有4.04株形成木,形成木的径级以10、20cm为主,占与82.30%.林隙的线状密度为12.84个·km-1,冠林隙和扩展林隙的形成速率分别为2.08和7.02 m·km-1·a-1.林隙干扰的周期为476.19 a  相似文献   

11.
云南松人工林与天然林群落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根据样地调查数据,对云南松人工林与天然林的群落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天然林的物种丰富度明显高于人工林,人工林中云南松的重要值高达294.7,而天然林中伴生有较多的阔叶树种。(2)人工林中针叶树的枯落物占90%以上,而天然林中阔叶树的枯落物占40%。(3)云南松属于衰退种群,而滇油杉、黄毛青冈属于增长种群。(4)天然林中的云南松个体绝大多数树干通直,而人工林中1/4以上树干弯曲。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速生丰产林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史铁丑  徐晓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708-10709
经过多年的努力,河北省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有许多因素严重地影响了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的速度和质量,旨在找出河北省速生丰产林基地的问题,提出今后速生丰产林发展的方向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杉阔混交人工林皆伐前后植物种类组成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皆伐作业前后杉阔混交人工林林地植被变化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皆伐后一部分植物消失(衰退种)、一部分植物增加(侵入种),但优势植物基本保留下来(保留种),这主要是由于迹地清理方式采用带堆法的缘故.皆伐后灌木层种数减少,草本层种数增加,且皆伐对灌木层植物的干扰影响比草本层的大.因此,为了减小皆伐对林地生态环境(植被和水土流失)的负面影响,使皆伐后林地植被能尽快恢复,建议皆伐后迹地清理方式采用沿等高线分布的带堆法,避免采用火烧法.  相似文献   

14.
闽北次生常绿阔叶林优势种竞争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采用重要值百分数求顺昌埔上林场次生常绿阔叶林种间竞争系数,以优势种群在正常林分中的优势度作为其容纳量,并用Lotka-Volterra竞争方程讨论调查区次生常绿阔叶林群落的优势种群的竞争.结果表明,平衡时甜锥、丝栗栲、虎皮楠、木荷、酸枣、华杜英、黑锥相对优势度分别为25.7%、17.84%、5.8%、25.32%、7.54%、2.54%、15.25%,据此顺昌埔上次生常绿阔叶林群落将由甜锥、木荷、丝栗栲、黑锥等4个树种共优组成.  相似文献   

15.
为保证福建省速生丰产林持续优质发展,系统分析了与营造速生丰产林相关的种苗基础和种苗问题,提出了与发展速生丰产林相适应的种苗对策.  相似文献   

16.
李盛  梁机 《安徽农业科学》2015,(3):222-223,235
文章对大叶栎生物学特性、遗传改良、繁育及造林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展开综述,提出今后应加强遗传测定、良种选育、材性改良及森林经营管理等研究,以期有效地开发其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