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甘薯种质资源对甘薯瘟的抗病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甘薯瘟 2个致病型的代表菌株对 259份甘薯品种分菌系接种鉴定 ,结果依据两者间的互作反应归类为 ,1 感病型 :对 2个菌系皆表现中感—高感的品种有180份 ,占69.5% ;2 专化抗病型 :表现高抗Ⅰ型菌 ,中感—高感Ⅱ型菌的品种有59份 ,占22.8%。表现抗—中抗Ⅱ型菌 ,而感—高感Ⅰ型菌的品种有4份 ,占65% ;3 抗病型 :对Ⅰ型菌表现高抗 ,且兼抗—中抗Ⅱ型菌的品种有7份占2.7%。对 2个菌系皆表现抗—中抗的品种有9份,占3.5%。  相似文献   

2.
甘薯主栽品种对甘薯瘟和蔓割病抗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用甘薯瘟 2个致病型菌株对我国南方薯区 16份主栽品种分菌系接种鉴定 ,结果表明新种花、胜利百号等 10份表现为高感~感病。瑞薯 1号等 3份为高抗Ⅰ型菌、感Ⅱ型菌 ;徐薯 18则为中抗Ⅱ型菌、感Ⅰ型菌。广薯 88-70和湘薯75-55显示出高抗Ⅰ型菌兼具中抗Ⅱ型菌。用蔓割病菌对 16份主栽品种接种鉴定结果表明 ,广薯 111、潮薯 1号等 7份表现高感~中感 ;而福薯26、岩薯5号等9份则为中抗~高抗  相似文献   

3.
从甘肃省安定区采集了4个品种的马铃薯黑痣病薯块共18个样本,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得到98株具立枯丝核菌典型特征的菌株,经DAPI染液观察其核相,结合载玻片配对法测定其菌丝融合群。结果表明,98株立枯丝核菌均为多核,介于3~25个之间。其中,AG3融合群20株(占总菌株数20.4%),AG5融合群60株(占总菌株数61.2%),AG9融合群8株(占总菌株数8.2%),10株与标准菌株均不融合(占总菌株数10.2%)。4个品种中不同菌丝融合群分离频率有差异。AG5融合群的分离频率均最高。其中,在庄薯3号的分离频率达65.5%,为甘肃省安定区马铃薯黑痣病优势菌丝融合群,且其越冬能力强于其他菌丝融合群。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大麦条纹病菌Pyrenophora graminea的致病性差异,鉴定筛选抗病大麦种质材料,将15株大麦条纹病菌菌株通过三明治法种子幼芽接种至5个鉴别品种,分析菌株的致病性分化情况;通过在田间孢子喷雾穗部接种和三明治法种子幼芽接种对145个田间种植表现抗病品种进行抗条纹病精细鉴定。结果显示,15株菌株对5个鉴别品种致病性有一定差异,可划分为9个致病类型,其中致病类型Ⅱ、Ⅲ和Ⅳ为优势致病类型,每个致病类型菌株数均占总菌株数的20.0%,其它致病类型的菌株均占总菌株数的6.7%;致病类型Ⅰ菌株致病力最强,对5个鉴别品种表现高感。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田间试验结果显示,90个大麦品种表现为抗病,占总数的62.1%,其中表现免疫的品种12个、高抗品种26个、中抗品种52个,分别占总数的8.3%、17.9%、35.9%。种子幼芽接种温室条件下发病鉴定结果显示,90个抗病品种接种致病类型ⅢP05菌株,对其表现抗病的品种有28个,占供试品种总数的31.1%,表现免疫的品种10个、高抗品种7个、中抗品种11个,分别占供试品种总数的11.1%、7.8%、12.2%;接种致病类型ⅠP01菌株,对其表现抗病的品种14个,占总数的15.6%,其中表现免疫的品种4个、中抗品种10个,分别占总数的4.4%和11.1%。说明强毒性菌株P01可作为大麦条纹病抗性鉴定接种的常用菌株。  相似文献   

5.
 研究分析了23个东南亚和华南(广东)稻白叶枯病菌株在5个中国鉴别品种上的致病力反应。无论按病斑反应型或斑长平均值衡量,均可将这些菌株划分为Ⅰ、Ⅱ、Ⅲ、Ⅳ及Ⅴ等5个不同菌系群。其中以Ⅳ及Ⅴ群为强毒菌群,Ⅴ菌群能使抗病品种"IR26"丧失抗性,Ⅲ、Ⅳ、Ⅴ三个类型菌群在东南亚和我国广东省都存在。试验结果还表明了菌株间致病力、品种间抵抗力和菌株与品种间(Ⅴ×Ⅰ)的互作反应极显著,茵系的变异性是菌株与品种间互作的结果。试验结果还初步认为我国华南沿海籼稻区的白叶枯病菌系在致病力反应上较近似于东南亚。此外,由于Ⅳ菌群是广东地区的优势种群,同时毒性更强的Ⅴ菌群已经出现,因此在抗病育种的策略上,目前除仍以育成具Xa 4抗性基因品种为主外,从发展趋势看,必须及早考虑开发和评价具有抵抗Ⅴ菌群的抗性资源和选育相应的抗性品种。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优质稻种美香占2号的抗瘟性,并为其合理布局以及与不同品种的轮换种植提供科学依据,利用7个中国鉴别品种和11个抗稻瘟病单基因系,对2013—2017年自广东省美香占2号品种上分离获得的50株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菌株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和无毒基因型分析。结果显示,50株稻瘟病菌菌株被鉴定为11个生理小种,其中优势小种分别为C13、B13、B01、B05和C05;50株稻瘟病菌菌株对IRBLkh-K3(仅含Pik-h基因)、NIL-e1(仅含Pi50基因)、IRBL9-W(仅含Pi9基因)和IRBLzt-T(仅含Piz-t基因)4个抗稻瘟病单基因系表现出极低的毒性,频率分别为4%、6%、6%和8%;对IRBLz-Fu(仅含Piz基因)、IRBLkp-K60(仅含Pik-p基因)和IRBLi-F5(仅含Pii基因)3个抗稻瘟病单基因系表现出相对较高的毒性,频率分别为88%、86%和80%;自美香占2号以及其它4个主栽品种上获得的70株稻瘟病菌菌株被聚为不同类群;2003—2007年供试菌株中无毒基因AvrPi9、AvrPiz-t、AvrPi50和AvrPik-h的出现频率较高,无毒基因AvrPi1、AvrPita2、AvrPi2和AvrPish的出现频率中等,无毒基因AvrPii、AvrPik-p和AvrPiz的出现频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变化与水稻品种抗瘟性丧失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近年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研究结果,对生理小种变化与水稻品种抗瘟性丧失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1)我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发生了变化。优势小种由1979—1982年的G群变为1983年后的B群小种;(1)品种的抗性随潜在致病力强的生理小种出现频率上升而降低;(3)伴随抗病品种种植面积比率的扩大,潜在致病小种迅速增殖,丧失抗性的危险性加大;(4)品种抗性随抗优势种群频率下降而降低。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水稻种质抗瘟性及稻瘟病菌致病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黑龙江省水稻种质抗性及稻瘟病菌的致病性,以黑龙江省8个水稻品种、24个单基因系作为供试材料,120株稻瘟病菌株作为接种体,采用喷雾接种法测定了各供试水稻的抗瘟性及稻瘟病菌的致病性。结果表明,水稻品种对2010年和2011年菌株的抗性频率分别在31.67%~68.33%和21.67%~55.00%之间,2010年最好的抗性品种为松粳12,2011年最好的抗性品种为五优稻4和东农425;松粳12东农425组合联合抗病性最好。水稻单基因系对2010年和2011年菌株的抗性频率分别在10.00%~90.00%和5.00%~86.67%之间,抗性最好的单基因系分别为IRBLzt-T(Pi-zt)和IRBLz5-CA(Pi-z5);松粳12、东农425和龙粳22的基因聚合效果最好。2010年和2011年菌株对抗瘟基因群的致病率分别在8.33%~95.83%和25.00%~95.83%之间;无毒基因总出现频率分别为461和412次。研究表明,水稻种质抗性受菌株致病性影响较大,但高抗种质相对稳定,基因聚合方式更适宜当地品种抗性改良。  相似文献   

9.
福建水稻品种抗瘟性变化的趋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6—1987年应用新的福建鉴别品种,鉴定了来自本省34个县(市)的240个有效单孢菌株,区分为7群25个中国小种,进一步划分为56个福建小种,其中ZG_1Ff_1和ZG_5Ff_1为优势小种。根据1986—1987年稻瘟病菌福建小种的区系组成及侵染主栽品种的小种出现频率,参号1978和1981年珍龙系统品种抗性丧失的实际情况,曾预计1988—1989年本省主要抗病品种78130系统、金早6号和矮梅早3号等不会在大面积上丧失抗瘟性,实践证明这个估计是正确的。双抗77001和谷农13,仍为抗谱较广的品种,可继续作抗稻瘟病育种的抗源。  相似文献   

10.
西南地区玉米纹枯病病菌融合群鉴定和UP-PCR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明确西南地区玉米纹枯病病菌组成结构,从西南地区(四川、贵州、云南和重庆)玉米纹枯病样上分离获得285个疑似丝核菌菌株,根据培养性状、菌丝形态和细胞核染色对其进行鉴定,通过载玻片配对培养法对鉴定出的菌株进行菌丝融合群鉴定,并采用UP-PCR方法从各融合群中选取代表性菌株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显示,供试疑似菌株中共鉴定出253个丝核菌,分别为224株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29株玉蜀黍丝核菌R.zeae。立枯丝核菌包括5个融合群,其中AG1-ⅠA共201株,出现频率为79.4%;AG1-ⅠB共2株,出现频率为0.8%;AG2-2ⅢB共3株,出现频率为1.2%;AG4-HGⅠ共10株,出现频率为3.9%;AG-5共8株,出现频率为3.2%。29株玉蜀黍丝核菌融合群均为WAG-Z,出现频率为11.5%。遗传变异分析中,当相似系数为0.78时,按照出现频率从立枯丝核菌和玉蜀黍丝核菌选取的不同融合群的20株菌株被划分为6个类群,与菌丝融合分析结果完全吻合,其中AG2-2ⅢB融合群首次从西南地区玉米上分离到。  相似文献   

11.
Summary. Pigweed ( Amaranthus sp.) control was not satisfactory where furrow irrigation was substituted for mechanical incorporation of nitralin or trifluralin on loam. Trifluralin concentrations in soil were twice as high after mechanical incorporation compared to furrow irrigation alone. In some instances, nitralin gave excellent pigweed control when rainfall occurred within 1 day after application. However, weed control was not consistent over a 3-year period. When herbicides were applied through a sprinkler irrigation system, chemicals were retained in the upper 5 cm of loamy sand and did not leach. However, herbicide distribution was not uniform due to irregular water movement by wind during application. Trifluralin did not control pigweed when applied and incorporated by sprinkler irrigation.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nitralin gave good to excellent control.
Incorporation de la nitraline et de la trifluraline par la pluie et par I'irrigation  相似文献   

12.
Summary. The adsorption of diquat cation was found to be 0.3, 2.0–2.5 and 80–100 mg/g on a sandy loam soil, Grade Hydrite 10 Georgia kaolinite and National Standard Bentonite, respectively. Bentonite (113 lb/surface ac) applied to plastic pools previously treated with 1 ppm paraquat reduced the concentration of paraquat to less than 0–05 ppm within 24 hr of application. Only bentonite appeared to hold either diquat or paraquat in a form unavailable to wheat. Appreciable uptake by wheat from soil treated with diquat or paraquat (16 lb/ac pre-emergence) occurred only in soil or sand in which the herbicide leached below the 05 in. zone. A 12 hr dark period following foliage application did not appear to enhance movement of either herbicide in wheat. Loss of radioactivity was observed when diquat or paraquat was exposed to ultraviolet light (2537 Å).
Facteurs agissant sur la persistence et l'inactivation du diquat et du paraquat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研究新疆宜农土地资源,确定了评价因素及限制强度,并制定了分类系统,对近几十年来新疆宜农地垦殖现状进行了利弊分析,提出了宜农地开发的基本原则:即工程完善原则;大农业综合布局原则;流域统筹规划原则;近期远期分期开发原则。根据不同区域水土资源的特点进行了分区开发评述。  相似文献   

14.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首先分析了西北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三废”污染等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接着分析了导致这些恶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盆地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本文在对新疆塔里木盆地资源环境分析评价的基础上,通过罗列大量数据,指出了区域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绿洲水土资源开发、生态环境建设、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等问题,并结合塔里木盆地区域特点和资源环境优势,提出了加强生态建设,强调深度开发,发挥资源优势,提高人口素质,增加科技投入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干旱灾害的成因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本文剖析了陕西省干旱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阐述了旱灾时时空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7.
杀虫剂混用或加增效剂对瓜-棉蚜增效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987年,根据瓜-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对拟除虫菊酯和有机磷杀虫剂的抗性机制,研究了一些有机磷化合物或增效剂,对这两类杀虫剂的增效作用及增效机制。在试验的化合物中,马拉氧磷和虫螨磷对氰戊菊酯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其共毒系数分别为814.4和1067.2。有机磷杀虫剂对氰戊菊酯的增效程度与其对α-乙酸萘酯羧酸酯酶(α-酯酶)的抑制能力呈极显著相关。异稻瘟净对马拉氧磷,TPP对久效磷也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而异稻瘟净对乐果,TPP对氧化乐果则没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甲基托布津在小麦和土壤中的降解与残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研究甲基托布津在土壤及小麦中的消解动态和两年三地在小麦中的残留。其原理是将甲基托布津定量转化为它的有毒代谢物多菌灵进行检测。该方法的回收率达80%以上,在麦粒、土壤、麦秆、小麦鲜绿茎叶中最小检测浓度分别为0.03、0.03、0.05和0.05ppm。甲基托布津在土壤中的半衰期约1.3—2.75天。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按照推荐的剂量施药,在杭州、苏州地区最终残留低于允许标准0.1ppm,在北京地区,施药2次,其残留略有超过。  相似文献   

19.
NOTES AND NEWS     
《Weed Research》1968,8(3):257-257
  相似文献   

20.
NOTES AND NEWS     
《Weed Research》1966,6(2):188-1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