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灵菇菇体肥大洁白, 营养丰富,口感特佳,市场价位高,是根据发展前景的珍稀菌类.白灵菇采后3~6天,菇体内的水分会大量散失,菌褶变褐,风味变劣,商品价值大大下降.故延长产品的保鲜时间,是适应市场需求和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白灵菇菇体肥大洁白,营养丰富,口感特佳,市场价位高,是目前很具发展前途的珍稀菌类.白灵菇采后3~6天,菇体内的水分会大量散失,菌褶变褐,风味变劣,商品价值大大下降.故延长产品的保鲜时间,是适应市场需求和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白灵菇是具有消积、杀虫、镇咳、消炎、防治妇科肿瘤等功效的绿色保健食品,商品价值颇高,市场前景广阔。近几年,我国白灵菇人工栽培发展迅速,但其采后贮运保鲜技术尚不成熟,制约了白灵菇产业的发展。作者经过近几年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一套较实用的贮运保鲜技术。 一、白灵菇的贮藏特性 白灵菇采后3~6天菇体内的水分会大量散失,菌褶开始变褐,风味劣变,商品价值下降。因此延长鲜菇的运输和上市天数,解决其采后的保鲜问题,是白灵菇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影响白灵菇采后贮藏保鲜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温度、湿度、O2及CO2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实验以秀珍菇为食用菌原料,对比研究了保鲜与未保鲜秀珍菇在0~4℃、20%、30℃三种储藏条件下的营养成分、感官指标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保鲜对食用菌采收后的子实体代谢等生理生化活动起到一定抑制作用,可以延缓粗蛋白的降解和粗纤维的升高,能提高储藏后的菇体完整率,降低菇体失重率,抑制菇体酶促褐变和非酶促褐变,延缓色泽品质的下降速度。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黄冠’梨采后低温储藏过程中果皮褐变的问题,开发控制果皮褐变的稳定的、简单易行的新技术,采用5μg/L的脱落酸(ABA)浸泡处理‘黄冠’梨,探讨采后ABA预处理对梨果皮细胞抗氧化防护体系、低温贮藏期间果皮褐变、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未经ABA处理)相比,ABA预处理显著降低了‘黄冠’梨果皮褐变率、抑制了果皮酚类物质尤其是单体儿茶素的消耗和PPO酶的活性,不同程度地提高了POD酶、APX酶以及果皮自由基清除能力,降低了MDA含量,能够保持较高的果实硬度、可滴定酸、糖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并且食用感官综合品质在储藏和货架期间均优于对照。研究表明,采后‘黄冠’梨经ABA预处理,可以诱导性地增强果皮抗氧化防护体系,抑制PPO酶活和酚类物质消耗而降低低温储藏过程中果皮褐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白灵菇是一种珍稀食用菌,秋冬季生产白灵菇,一般在5至6月份制作生产的母种和原种,7月份制作栽培种,8月份制作出菇菌棒进行发菌管理,10月份后创造出菇条件,进入冬季出菇采摘。通常栽培白灵菇一般只在冬季出一潮菇,第二潮菇量很少,并且菇形也差,多数菇农不再管理。第一潮菇生物学效率只有40—50%,为了提高白灵菇的效益,充分利用白灵菇菌袋中的营养资源,菇农一般在春季利用白灵菇菌筒废料栽培鸡腿菇,  相似文献   

7.
荔枝不易长时间储藏,如果在常温下贮藏数天,荔枝果壳就会迅速发生褐变,这属于典型的酶促褐变现象。目前,阻止荔枝褐变最普遍的方法是采后几小时内用SO2熏蒸荔枝果。经过SO2熏蒸的荔枝有时还需经过酸浴,以便经硫化处理后褪色的荔枝恢复鲜亮红彤的果皮颜色。然而,用SO2处理荔枝达到保鲜效果的同时也有副作用,一些消费者对硫磺过敏。  相似文献   

8.
<正>白灵菇是一种珍稀食用菌,秋冬季生产白灵菇的技术操作规程:一般在5~6月制作生产的母种和原种,7月制作栽培种,8月制作出菇菌棒进行发菌管理,10月后创造出菇条件,进入冬季出菇采摘。通常栽培白灵菇一般只在冬季出一潮菇,第二潮菇量很少,并且菇形也差,多数菇农不再管理。第一潮菇生物学效率只有40%~50%。为充分利用白灵菇菌袋中的营养  相似文献   

9.
根据对出口小松菜褐变规律研究要求,对春季、秋季和越冬3个不同季节、不同部位原料褐变的比例进行了调查研究,探讨了不同季节原料速冻小松菜的不同储藏时间内褐变规律和不同部位的褐变规律。结果表明:速冻小松菜在正常的储藏条件下,会随着储藏时间加长而加速褐变;原料的采收季节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褐变的程度;不同部位的小松菜变色也会有所不同,茎的褐变比例明显高于叶的比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在不同成熟度和降温贮藏方式下,LAC表达模式与鸭梨果心褐变的关系,为进一步解析鸭梨果心褐变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鸭梨作为材料,通过对不同成熟度(早采、中采和晚采)的鸭梨进行急速降温(急降)和缓慢降温(缓降)处理,观察贮藏期间鸭梨果心褐变情况,测定漆酶(Laccase,LAC)活性及其基因LAC的相对表达量,研究LAC在鸭梨果心褐变过程中的参与作用。【结果】冷藏60 d时,晚采鸭梨出现褐变,晚采缓降处理的鸭梨果心褐变指数为0.32,是同期急速降温处理的2.56倍;在贮藏90 d时,中采缓降处理的褐变指数是0.24,中采急降处理的褐变指数仅为0.01。各个处理组在贮藏期间LAC活性多数表现为先逐渐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晚采的果实在贮藏60 d时出现活性高峰,褐变发生;早采和中采鸭梨LAC活性高峰均在90 d时出现,褐变程度低于晚采鸭梨。在贮藏期间,缓慢降温处理的LAC活性高于急速降温处理。鸭梨LAC14和LAC7表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LAC6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再降低的变化趋势;中采、晚采鸭梨在贮藏60 d时,LAC14和LAC7表达量最高。【结论】与缓慢降温相比,急速降...  相似文献   

11.
果蔬采后酶促褐变的机制及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蔬因其富含维生素、有机酸,无机盐以及植物纤维等营养物质,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然而果蔬在采后运输,贮藏和加工过程中极易发生褐变,不仅影响产品的外观、风味、营养,而且还大大降低贮藏加工性能,因此褐变一直是果蔬采后研究的热点。本文从果蔬褐变的原因、酶促褐变的机制、果蔬褐变控制技术3个方面综述了果蔬采后酶促褐变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储藏对苹果混浊汁色泽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浊苹果汁在储藏中发生的非酶褐变主要是由酚类的氧化聚合而引起,可通过低温储藏和添加0.006%维生素C(W/V)加以控制。果汁中聚原花色素、表儿茶素、绿原酸和维生素C的损失以及果汁的褐变随储藏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升高而加剧。果汁颜色变化先快后慢,L值降低,a值升高,b值变化较小。褐变主要由酚类氧化聚合和维生素C的降解所引起。氨基酸也参与了褐变反应,但M aillard反应不显著。缩合单宁的平均聚合度随储藏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升高而变大。  相似文献   

13.
第一茬:平菇、姬菇或白灵菇以姬菇为例:7月中旬至8月底完成制种,9月上旬即可接种栽培,10月初出菇,采菇期可延续到第2年的3月底,其间共出4潮菇。1个200平方米的普通菇棚,可投料1万公斤,产鲜  相似文献   

14.
荔枝、龙眼采后果皮极易褐变,主要是果皮细胞中多酚氧化酶(PPO)与酚类底物的酶促反应所致。文章系统综述了荔枝与龙眼果实采后PPO酶促褐变机理、褐变底物种类确定与化学结构鉴定、外界条件对酚类底物性质的影响及贮藏期间底物含量变化规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发现除花色素苷类物质外,有关荔枝、龙眼果皮中其他酚类褐变底物理化性质的研究鲜见报道。今后需进一步研究探讨有关酶促褐变底物种类及其化学结构鉴定、外界环境因素如何影响PPO底物性质和酶活性变化、外界环境因素与不同品种褐变过程差异的关系、贮运期间PPO底物含量的变化规律等,为控制荔枝、龙眼果实采后贮运过程中果皮酶促褐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平菇采后容易衰老褐变。气调保鲜就是采取低温抑制平菇的呼吸和蒸腾作用,然后用极低浓度氧气和高浓度二氧化碳进一步抑制平菇的呼吸,阻止开伞、变褐,从而明显提高保鲜效果,可将平菇的贮藏期延长到25—30天。实验证明,平菇在氧气浓度1%、二氧化碳浓度10%~15%时贮藏效果最好,并且菇体洁白、开伞极少。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杏鲍菇为试验材料,以采后生理生化指标为考核指标,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杏鲍菇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有利于延缓杏鲍菇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劣变及衰老进程。贮藏温度4℃明显抑制了杏鲍菇的开伞、失重、褐变程度、多酚氧化酶活性以及蛋白质、Vc、总糖的快速流失,丙二醛含量的快速增加,延缓了菇体的物质代谢,较好地保持了菇体的商业品质。由此可见,低温贮藏是有效的贮藏方式。  相似文献   

17.
我县2001年开始在全县大规模推广白灵菇生产技术.白灵菇属于中低温型食用菌,在5—20%范围内出菇,白灵菇出菇前期必须有一低温刺激过程.这就决定了在我县白灵菇出菇期为11月下旬-翌年3月下旬.造成夏季前后的4—11月份菇棚处于闲置阶段,白灵菇的生物转化率也偏低。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天津市白灵菇发展迅速,种植户迫切需要针对性较强的栽培技术。本文在连续几年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天津市白灵菇出菇季节和市场需求,提出天津市种植白灵菇的设施建设、适宜品种,各级菌种培养料比例、菌种制作与培养.出菇菌棒制作以及菇棚管理等技术。  相似文献   

19.
我县2001年开始在全县大规模推广白灵菇生产技术.白灵菇属于中低温型食用菌,在5~20℃范围内出菇,白灵菇出菇前期必须有一低温刺激过程,这就决定了在我县白灵菇出菇期为11月下旬-翌年3月下旬,造成夏季前后的4-11月份菇棚处于闲置阶段,白灵菇的生物转化率也偏低.  相似文献   

20.
以新鲜鸡腿蘑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及贮藏温度波动对其采后若干生理特性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且稳定的低温可降低鸡腿蘑的呼吸强度,抑制采后开伞、失重、褐变、菇柄伸长及抽空等后熟衰老现象;而贮藏温度的波动则会增强鸡腿蘑的呼吸作用,提高呼吸强度,使其鲜度指数明显降低,严重影响了鸡腿蘑的采后品质和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