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指出了云南岩溶区大面积出现的石漠化现象,对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经济的发展造成极大威胁。岩溶石山的存在为石漠化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在一定的地理自然环境中,加上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石漠化的产生。在分析了石漠化成因的基础上,探讨了治理石漠化的一系列措施,以期为云南岩溶区的石漠化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广西岩溶地区石漠化危害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口的增长以及不合理利用资源等因素导致岩溶地区石漠化,石漠化制约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广西石漠化现状及其分布状况,提出石漠化治理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广南县岩溶森林保护及石漠化治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岩溶洞隙和孔隙、强降雨、土壤流失、较大坡度的地貌以及人为因素对森林植被的破坏是岩溶石漠化的主要原因。岩溶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与其恢复的难度决定了岩溶森林保护的重要性。要限制薪材及薪材树种的消耗,控制用材消耗,以达到保护的效果。以恢复森林植被为主题的岩溶石漠化治理包括半石漠化山地、耕地、工矿地的治理和石漠化土地的治理。 相似文献
4.
岩溶洞隙和孔隙、强降水、土壤流失、较大坡度的地貌以及人为因素对森林植被的破坏是岩溶石漠化的主要原因.云南省是我国岩溶分布最广泛的省(区)之一,其面积达11.09万km2.环境质量,恢复和重建生态经济系统,提高土地的有效承载力,有效防止石漠化,对石漠化的现状进行了深刻地分析与评价,提出了今后有效治理石漠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沾益县岩溶地貌面积2 054.87km2,占全县国土面积的72.98%,其中已形成石漠化面积564km2,占全县国土面积的20%。伴随不合理的开发,导致土壤肥力降低、库塘淤积、灾害频繁。探讨了石漠化治理模式,提出了生态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杨雪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9,32(6):108-111
文章结合石林县土地特点,将石漠化区石漠化表征程度划分为:无石漠化、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重度石漠化。在生态治理时,按不同等级分别采取不同措施加以治理,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7.
8.
向明芳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1,(4):54-56,83
文章对富源县石漠化的现状、成因及危害特征进行分析,提出富源县石漠化治理对策。通过人工植树造林治理后,可以使富源县岩溶区的生态得到恢复和发展,群众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9.
摘要:采用遥感影像和GPS实地勾绘图斑、结合地面调查方法和GIS技术对广东省岩溶地区石漠化进行监测,描述了全省石漠化面积和程度分布,分析了石漠化的分布特性与动态变化,提出了石漠化防治相应对策,为全省石漠化防治提供可供参考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0.
云南的石漠化土地及其治理策略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云南省有岩溶分布的县 115个 ,其中 6 3个县分布有石漠化土地 ,面积 2 14 9万km2 ,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 5 % ,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恶化 ,自然灾害严重。近 5年来经多方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对今后石漠化土地的治理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根据云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空间分布特征和各区域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岩溶土壤和森
林植被分布,结合碳酸盐岩的类型、岩性组合特征、不同岩溶地貌对区域环境和水土资源的制约、石
漠化在不同地貌条件下的形成和发育特征,统筹考虑岩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地理单元的连续性和
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等因素,将全省88 个岩溶监测县划分为6 个治理区,并就各分区地理区
位、地质地貌、成土母岩、水文、气候类型、森林植被类型分布以及各石漠化区不同类型岩溶土地面
积占比等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石漠化土地面积212.85万hm2,占岩溶土地面积的19.81%,其中石漠化耕地面积46.36万hm2,占石漠化土地面积的21.78%,石漠化耕地以轻度石漠化和中度石漠化土地为主,集中分布在人口稠密、经济欠发达地区。目前云南省石漠化治理存在着投资标准低,投入不足,治理需求大,成果巩固压力大,管理体制不顺,地方配套资金筹措困难等问题。藉此,提出遵循水土保持原则,因地制宜,改善农业条件,大力发展林禽林下经济模式,持续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节约集约用地,严把耕地红线关,降低石漠化区域耕地承载压力,遏制石漠化耕地发生等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3.
将云南省岩溶地区第四次石漠化监测成果与第一次监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6—2021年16年间,云南省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少116.86万hm2,减少40.56%,年均减少7.30万hm2,年均减少率为2.53%;云南省石漠化土地面积呈下降趋势,石漠化程度减轻趋势明显。国家和地方实施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森林抚育工程、长江珠江防护林工程、生态公益林建设、退耕还林(草)工程等生态修复类工程在石漠化土地面积及程度变化中起到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任晓东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20,43(2):8-12,15
云南省是全国岩溶分布最广、石漠化危害程度最深、治理难度最大的省区之一。自2008年以来,云南省在石漠化较为严重的区域陆续开展了石漠化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文章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各治理县多年来石漠化防治方面的资料,结合石漠化土地分区,从中提炼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成功的、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典型石漠化治理模式,希望对今后的石漠化防治工作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据最新调查数据,云南省石漠化草原主要分布于曲靖、昆明、红河等5个州( 市),总面积
37.97 万hm2,占岩溶土地面积的3.53%,其分布最广的海拔区间为1 500~2 500 m,占比47.85%,
基岩裸露度分布区间为30%~94%,以植被盖度为10%~19%的分布区间面积最广,占比37.85%,
绝大部分分布于土层薄甚至极薄区域,占比达92.10%。根据石漠化草原空间分布特征,在充分衔
接各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设规划基础上,统筹考虑岩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地理单元的连续性
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将云南省石漠化草原区划为6个分区,分区阐述石漠化草原生态保护
与修复策略。 相似文献
16.
17.
云南岩溶地区石漠化生态恢复的思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赖兴会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5,24(1):12-15
云南岩溶面积达11.09万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8.14%,是西南地区岩溶集中分布区,岩溶石漠化面积已达2.15万km2.分析云南岩溶的分布,以及岩溶地区生态脆弱给当地人民带来生产、生活的生态危机,并结合云南石漠化治理的成功经验,提出岩溶地区生态恢复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滇中岩溶区石漠化在不同影响因子上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对影响因子定量归因,基于Landsat、DEM等遥感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结合RS-GIS技术和地理探测器模型(Geodetector)获取石漠化信息和各影响因子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滇中岩溶区石漠化总面积为3015.04 km2,占研究区总土地面积的5%,占岩... 相似文献
19.
广西凌云和都安岩溶地区几种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的试验研究一是林草模式,采用任豆加桂牧1号的混交方式,树高年平均生长量为2.77 m、胸径为2.10 cm。牧草种植当年即可采收,每年可采收5次,年平均产量150 t/hm2,产值达1.5万元/hm2。二是林果模式,采用任豆加山葡萄、肥牛树加澳洲坚果、香椿加大果枇杷的套种方式,任豆树高年平均生长量为2.74 m、胸径为2.14 cm。种植的山葡萄2005年初已开花并少量挂果,到第五年可进入丰产期。三是林竹模式,采用柚木加吊丝竹的套种方式,柚木树高年平均生长量为1.77 m、胸径为1.52 m,柚木林下套种的吊丝竹5 a达到丰产期。四是林药模式,采用香椿加金银花的套种方式,香椿混交示范林树高年平均生长量为1.72 m、胸径为1.36 m。3 a生单株鲜花产量可达0.5 kg,产值30元,亩产值达1 200元。四种综合治理模式均取得良好的生态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任晓东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9,(2):26-31
云南省虽无沙漠和大面积集中连片的沙地,但也是水土流失、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导致土地沙化较严重的省份之一。通过沙化监测,定期掌握云南省沙化土地的现状、动态变化信息,为国家和云南省制定防沙治沙的政策和长远发展规划,为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和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提供依据,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基础资料;通过分析云南省沙化土地变化原因及治理情况,为下一步云南省防沙治沙提供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