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的边界,兼具城市和乡村景观特征,是特殊的城乡过渡带.山地城市受地形影响,城市边缘区景观还具有特殊的梯度变化.选取重庆主城区铜锣山西坡的南山立交区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从用地类型、林地组成特点、林地郁闭度等角度,分析重庆主城区城市边缘区伴随海拔变化呈现的景观梯度变化.总结在山地条件下城市边缘区的景观特点.  相似文献   

2.
根据重庆山地城市的地域特色,以铜锣山东坡从南岸区南滨路至南山风景区山脊的山地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面积约750hm2样区内的景观组成特点,并比较分析了不同人工干扰程度、海拔变化综合影响下的山地城市森林景观组成变化特点.结果表明,从城市建成区到铜锣山山脊,林地景观的组成特点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林地案观的组成特点及空间格局从南滨路至山脊呈明显的梯度变化.林地的绿化覆盖率随海拔梯度的上升逐渐增加,斑块个数和密度却在逐渐减少;景观异质性趋势是:林地多样性指数减小,均匀度指数增加,景观破碎化程度减弱.  相似文献   

3.
马立辉  方文  刘杨  何平  王海洋 《林业调查规划》2012,37(1):108-111,118
阐述山地型城市森林的内涵及生态网络的特点,综述山地型城市森林生态网络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山地型城市森林生态网络的系统特征体现了山地型城市森林的自然生态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实现山地型城市森林局部主要功能的针对性和整体功能的多样性以及空间格局的优化及同其他景观的和谐统一性.山地型城市森林生态网络构建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山地型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景观生态规划途径以及群落组成与梯度变化.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山地乡村景观组成对地表径流水质的影响,以重庆市北碚区缙云山缙云村山地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地利用分类,将其划分为若干汇水单元,从汇水单元角度探讨山地乡村景观的土地利用类型组成、景观格局特征与地表径流水质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以林地为主,旱地、果园次之,空闲地所占面积比例较少;研究区山地乡村景观类型丰富,部分区域受到一定程度人为干扰,出现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加、连接度降低等景观问题;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占比与地表径流水质指标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其中旱地、果园、菜园、农村宅基地、坑塘水面面积占比与之呈正相关关系,林地(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竹林面积)占比与之呈负相关关系;研究区不同汇水单元景观格局指数与地表径流水质指标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其中斑块密度、边缘密度、景观分割指数、多样性指数与之呈正相关关系,斑块平均面积、最大斑块指数、蔓延指数、斑块内聚指数与之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以重庆市北碚公园为调研对象,通过查阅相应资料和实地调查其植物景观现状,在园林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的基本理论基础上,对公园中的植物种类选择、植物配置形式、植物构成的空间类型等方面做系统分析,总结出以北碚公园为代表的重庆传统山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营造特点,找出其在后期养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植物修剪移植、生长养护、病虫害防治和养护成本控制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山地城市园林建设的现状及特点,提出运用攀缘植物营造多层次、立体化的植物景观是应对山地城市种种限制性条件的有效策略,具体包括:1)利用山体空间营造多层次的植物景观;2)利用建构筑物形成立体化的植物景观3)利用线性空间打造主题性的植物景观。以遂昌县城为例,阐述了中小型山地城市植物景观营造的方法和内容,并介绍了常见的攀缘植物。  相似文献   

7.
依据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体系 ,以哈巴河小流域为研究对象 ,探讨横断山高山峡谷景观的生态规划与设计原理及方法。结果认为 :哈巴河流域地形地貌在横断山区具有典型性 ,可按高山山地景观和中山山地与河谷景观进行功能分区。规划设计时 ,高山山地景观功能区以发挥其整体生态环境保护功能为主 ,不宜作更细微的划分 ;中山山地和河谷景观功能区规划设计为护岸经济林带单元、农田耕作单元和植被恢复单元。  相似文献   

8.
以秦皇岛地区山地景观开发为研究对象,对秦皇岛地区山地景观进行资源评估。为了检测对区域内景观元素的合理利用率与使用的规范性,采用景观设计实践的全面性实践加理论的分析方法,发现大部分山系均有旅游开发的价值,但是目前利用率较低。并对此项目进行深入挖掘与合理的综合开发,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秦皇岛地区山地景观的对策建议,并对秦皇岛山地景观加以设计并实施,以期对河北省山地景观科学开发与保护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采用LFA(landscape function analysis)方法对重庆园博园植被景观进行景观功能评价,以期在水土保持的基础上为重庆山地公园植被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参考。评价指标有:斑块面积指标、景观结构指标、土壤结构稳定性指标、入渗指标、养分循环指标、景观功能值。具体以植被景观的景观结构特征与地表土壤特征为评价基础,再通过加权求和计算景观功能值进行评价。结果认为:通过不同植被配置类型对植被斑块景观结构特征评价结果与地表土壤特征评价结果的均值比较,景观功能值表现出乔灌地被乔地被乔灌灌地被草坪;景观结构指标对地表土壤特征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强于斑块面积指标,因此,在山地公园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当植被斑块面积确定,植被斑块的长边应与坡度方向一致;在评价过程中,可运用植被斑块面积指标与景观结构指标对植被景观水土保持功能进行粗略预测,即在水土保持基础上的植被景观设计,可通过规划设计植被配置斑块的景观结构特征来保证植被景观的水土保持功能。  相似文献   

10.
山地城市拥有大量的坡地、堡坎、崖壁,在拓展公共立体绿化空间应用方面具有潜力,形成具有山地景观特点的立体绿化形式。以山城重庆为例,依据主城区坡地、堡坎、崖壁绿化美化的建设实施,归纳出山体生态屏障防护型陡坡绿化、江河生态护岸型陡坡绿化、道路沿线生态廊道型陡坡绿化、桥头立交节点型陡坡绿化、堡坎隧道口型陡坡绿化五类公共立体绿化。通过实地走访和典型案例评析,提炼出五类公共立体绿化的应用场景、设计模式、植物配置建议及其主要附加效益,总结重庆公共立体绿化的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1.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以葫芦岛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概述了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及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景观生态学特征,并以葫芦岛市为例,探讨了如何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进行绿地系统规划。    相似文献   

12.
绿地是城市景观中最重要的景观要素,以往对绿地景观生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能量流动和空间结构等方面,很少涉及城市绿地景观生态的综合评价。文章利用模糊综合评判和模糊聚类分析于一体的模糊综合法对对株洲市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生态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3.
城市森林景观格局既反映了城市化对城市森林的影响,也决定其在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中的功能,掌握城市整体森林景观格局有利于全面了解一个城市的森林特征。本文基于上海市森林资源调查数据,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利用景观指数法对2004年和2014年上海市城市森林的景观格局进行城乡梯度及其森林类型的动态分析。实验结果显示:上海市森林景观空间分布与城市地貌格局吻合,在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下,不管从景观构成还是景观指数方面看,森林景观生态质量均低下。在景观尺度上,虽然十年间城市森林面积显著增长,但城市森林从2004年到2014年呈现景观破碎化程度高、景观连接度较差、景观斑块边界整齐单一、斑块间生态过程联系较弱等问题。在森林类型景观尺度上,阔叶林占上海市森林类型的大部分且其面积有增长趋势,果树林呈减少趋势;相比其他类型,阔叶林空间聚集分布范围集中在近郊,且聚集效应相对明显。通过城乡梯度划分和分析,上海市城市森林景观呈现明显的梯度变化特征,且区域差异有进一步增大的趋势。研究结果从宏观水平上分析城市森林空间格局动态变化,以期为城市景观格局优化和管理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4.
北京山区森林景观格局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为基础,应用Fragstats软件,并结合GIS技术,系统地选取景观总体特征、景观斑块面积、景观破碎度、景观多样性、景观优势度、景观均匀度来描述北京山区森林景观格局特征,可以为该区域森林景观优化配置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山地环境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山地特色校园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的理念,并通过具体实例分析,以期为我国山地校园环境的设计和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共享田园”理念下粤北山区龙咀村规划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三农"问题是制约我国城乡发展的主要问题,共享经济是农业农村发展的路径之一。以粤北山区的龙咀村为实证研究对象,针对产业结构单一、资源利用率偏低、人口老龄化等乡村共性问题,提出了基于"共享田园"理念的普通乡村发展路径,从营造共享生态景观体系、建设共享农业特色化发展平台和构建共享乡土体验居住模式3个方面探析了粤北山区乡村的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7.
以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为基础,编制了喀什河流域生态景观图。在此基础上选取多种景观指数,从景观多样性指数、景观空间构型指数、斑块特征指数3个方面,定量地分析喀什河流域景观格局特征。结果表明:喀什河流域山地景观占全流域的88%。该区域的景观基质为山地景观;流域内部景观高度连接,生态系统稳定;城镇景观、乡村景观和建设用地景观的分布很集中,基本为连片分布,呈聚集状,镶嵌在山地景观和绿洲景观中,分维指数大,破碎度高;景观处于稳定状态,其中山地景观和绿洲景观中最稳定,景观受干扰与斑块伸长程度都较小;从总体上看,喀什河流域的景观单一,多样性指数较小,破碎化程度较低,景观异质性较低,景观优势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