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多胚水稻品系APⅣ发育进度异常胚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GMA半薄切片技术对多胚品系APⅣ受精前和受精后胚囊内发育进度异常胚肿的观察表明,APⅣ在开花后1.5h到5d,存在低频率发育进度较正常受精发育形成的胚提早或推迟的胚胎。这些胚胎可能是早期8核胚囊珠孔端某个细胞单性生殖引起的。  相似文献   

2.
单性结实荔枝胚胎及果实发育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具单性结实能力的禾虾串荔枝,经套袋不授粉处理,开花后没有双受精作用发生及胚的发育,进一步证明这是一种自然单性结实现象。单性结实与有性结实比较,果实鲜重及纵横径在开花后的前20天增长相似,开花20天后前者明显低于后者。  相似文献   

3.
平邑甜茶的无融合生殖及单性胚的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邑甜茶的胚囊是由胚囊母细胞直接有丝分裂产生,而胚囊内无助细胞,因此为6核5细胞。胚由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因此在无融合生殖中届孤雌生殖。单性胚具有苹果属合子胚相同的发育途径,可分为8个时期:1.球胚前原胚期;2.小球胚期;3.球胚期;4.大球胚期;5.心形胚期;6.鱼雷胚期;7.幼胚期;8.成熟胚。原胚的发育属茄型。胚乳的发育属核型,当胚乳发育处于大球胚形成前,胚乳为游离核,当幼胚形成时,胚乳已形成细胞。当幼胚体积膨大为成熟胚时,则胚乳已解体。  相似文献   

4.
茄子子房内源激素含量与单性结实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单性结实品系D1和非单性结实品系N1为试材,进行授粉和未授粉处理,研究茄子子房(幼果)内的内源激素的变化与单性结实性的关系.结果表明:D1未授粉与授粉处理4种内源激素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随着花后天数的增加,IAA、ZR、ABA的含量逐渐升高,而GA含量在花后4d达到最高值,后又迅速下降.对于非单性结实品系N1,授粉可使子房内源激素IAA、GA、ZR、ABA水平急剧上升,而未授粉的子房内源生长促进类激素含量较低,生长抑制类激素ABA相对却一直保持较高水平.授粉处理中IAA、GA、ZR和ABA含量分别为未授粉的14.5倍、3倍、4.5和2倍.D1授粉与未授粉处理以及N1授粉处理,在开花前后ABA/(IAA+GA+ZR)>1,而N1未授粉处理的ABA/(IAA+GA+ZR)<1.N1在开花前子房内ABA/(IAA+GA+ZR)的比值就高于D1.可见,授粉刺激对单性结实品系内源激素含量影响较小,但对非单性结实品系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茄子单性结实系开花期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茄子单性结实系D-11开花过程中子房及果实中的赤霉素(GA3)、生长素(IAA)、玉米素核苷(ZR)和脱落酸(ABA)等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茄子开花前,单性结实系D-11子房中的4种激素含量均高于非单性结实系S8,两系的内源GA3含量变化和ZR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内源IAA和ABA含量的变化差异较大,单性结实系D—11子房中的内源IAA在开花当天出现明显的峰值,其含量比非单性结实系s8高4倍。表明IAA参与了茄子单性结实的调控过程。内源ABA含量比S8高2倍。开花前高浓度的IAA和ABA含量有利于茄子单性结实,花后高浓度的IAA、GA3和低浓度的ABA有利于茄子果实膨大。激素间保持一定的平衡,对茄子单性结实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
桂花受精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桂花开花前后雌雄蕊的发育状态与受精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金桂中存在2种性别的植株,两性株(雌、雄均可育)和雄株(雄性可育、雌性不育)。两性株开花时,多数胚囊处于2核至4核期,花后约4d开始出现成熟胚囊。成熟胚囊由1个卵细胞、2个助细胞和2个互靠近的极核组成,3个反足细胞已退化。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型,在桂花中存在一定比例的二型花粉,FDA染色法显示,桂花花粉的生活力较低,开花后5-7d,胚囊开始受精。花粉管进入胚囊,穿过1个助细胞,释放出2个精子。精卵融合速度慢于精子与极核的融合。受精前两极核不一定融合成次生核。受精作用持续时间约为6-20d。双受精作用属有丝分裂前型。  相似文献   

7.
梁平柚(Citrus grandis Osbeck)的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柚的胚囊属蓼型。花粉管沿着花柱道进入珠孔,到达胚囊。双受精时,—精核与卵核融合,另一精核与次生核或先与一极核融合后又与另一极核融合。合子休眠期长达45天。胚胎发生类型属十字花型。初生胚乳核为游离核型。还发现属于单胚的柚,在同一胚囊内产生了两个胚以及同一胚珠内产生了两个珠心的现象。作者认为,由双珠心产生的多胚也可能是柑桔多胚的一种新形式。  相似文献   

8.
矮生菜豆胚珠和胚囊的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了矮生菜豆(Phaseolusvulgarisvar.humilis)胚珠和胚囊的发育。通常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三个直线排列的细胞,合点端大孢子具功能,功能大孢子发育成蓼形胚囊。成熟胚囊中,三个反足细胞已消失。两助细胞分别在受精前后退化。两极核受精前融合或不融合。卵细胞的细胞质中有少量淀粉粒。珠孔端及合点端的胚囊壁均具发达的壁内突。成熟胚珠为弯生型、双珠被、厚珠心。四核胚囊形成后,淀粉粒依次出现在珠被组织,珠心组织及中央细胞中,至开花前2~3天达到高峰。开花前一天,珠心和中央细胞中淀粉粒开始减少。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光学显微镜和石蜡制片法,对糜子的受精过程与胚的发育进行研究,结论如下:开花2h 后后,精核进入卵细胞;开花4h 后,精核的染色质逐渐分散,并出现核仁,受精卵内有一大而明显的雌性核仁和一较小的雄性核仁,此时合子形成,开花10h 后,合子进行1次分裂,糜子合子静止期长达4h 左右。2细胞原胚时,胚乳处于6个游离核时期。糜子的胚胎发育为紫菀型。合子无极性,第1次分裂为横分裂。胚发育经过原胚、椭圆形胚再经胚分化期和成熟期发育为成熟胚。受精前,两极核紧贴,不合并,位于卵细胞的合点端。受粉2h 后,精子进入一个极核,精核与极核融合过程同精核与卵核的融合过程相同;开花4h 后,形成初生胚乳核;开花5h 后初生胚乳核进行第1次分裂;胚乳发育为核型,游离核分裂为有丝分裂,球形胚期胚乳开始细胞化。  相似文献   

10.
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对水稻双受精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开花后0.5 h可见花粉粒在柱头上萌发,形成一定长度的花粉管,但仍未进入胚囊;开花后1~2 h花粉管进入胚囊,但尚未释放精细胞,此时,在卵器内有两条肌动蛋白冠的形成,肌动蛋白冠起始于助细胞的基部,1条终止于卵细胞核的位置,另一条终止于极核附近;开花后2~3 h花粉管释放精细胞,精细胞在肌动蛋白冠的作用下分别进入极核及卵细胞;开花后3~4 h,精核的染色质向卵核扩散,极核内的雄性核仁逐渐变大,最后增大至与极核的核仁差不多大小;开花后4~5 h,精核与极核完成受精作用,形成初生胚乳核,而此时在卵核内出现1个雄性核仁;开花后6 h左右,卵核核仁仍未完成与精核核仁的融合,此时初生胚乳核已分裂1~2次;开花后12 h,精核核仁与卵核核仁融合形成1个较大的核仁,至此合子形成;开花后24 h,合子有丝分裂1次,形成2个细胞的原胚,此时初生胚乳核已分裂形成8~16个游离核,绕胚囊周缘分布。水稻双受精作用属于有丝分裂前配子融合类型。  相似文献   

11.
运输温度与时间对猪孤雌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运输温度与时间对猪孤雌胚胎发育的影响,确立猪克隆胚胎的最佳运输温度与时间。[方法]研究不同温度(37、38、39℃)对孤雌胚胎卵裂率、囊胚率的影响;不同时间(2、3、4h)对孤雌胚胎卵裂率、囊胚率的影响。[结果]培养3h后,在39℃运输时,孤雌胚胎的卵裂率和囊胚率与37℃、38℃的卵裂率和囊胚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培养3h后,孤雌胚胎的卵裂率和囊胚率与培养2h、4h的卵裂率和囊胚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39℃,3h内进行孤雌胚胎的运输,能获得较高的卵裂率、囊胚率。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适宜的牛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孤雌激活方式,提高核移植效率及研究胚胎孤雌发育。研究比较了不同浓度的乙醇( EH)、离子霉素(ionomycin)、钙离子载体A23187与蛋白激酶抑制剂6-二甲氨基嘌呤(6-DMAP)、细胞松驰素(cytochalasin B, CCB)对牛卵母细胞激活发育的影响,并在相同条件下,比较了不同卵丘细胞层数对卵母细胞激活后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1) 5 μmol·L-1 Ionomycin,10 μmol·L-1 A23187,7% EH分别联合2 mmol·L-1 6-DMAP,CCB均可以有效地激活牛孤雌胚,其中以Ionomycin+6-DMAP+CCB组囊胚发育率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并且激活液中CCB的存在对牛孤雌胚胎的发育有利;(2) 卵母细胞包被的卵丘细胞层数不同对卵母细胞成熟激活有显著的影响,卵丘细胞层数3~5层和多于6层的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孤雌激活的分裂率和囊胚率分别为69.09%,31.58%和75.14%,38.85%,这2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但其显著高于1~2层组与混合组(P< 0.05), 因此,这2组细胞是最佳的试验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提高山羊卵母细胞及胚胎体外培养的效率,探索无血清体外培养体系。[方法]在目前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胚胎培养所用的常规培养液中添加1%ITS(胰岛素-转铁蛋白-硒钠)或以1%ITS分别替代2种培养液中FBS,对山羊卵母细胞及孤雌激活胚胎进行体外培养,检测ITS对其发育率的影响。[结果]添加ITS到卵母细胞成熟液中,对卵母细胞成熟率没有明显提高,但显著提高了其激活后孤雌胚胎的囊胚率(58.06%vs.48.19%);以ITS替代成熟液中FBS,取得了与FBS组相似的成熟率、卵裂率和囊胚率。添加ITS到胚胎培养液中,显著提高了山羊孤雌胚胎的囊胚率(68.30%vs.56.82%);以ITS替代胚胎培养液中FBS,卵裂率与FBS组无显著差异,囊胚率显著低于FBS组(42.33%vs.56.82%)。[结论]ITS对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胚胎早期发育均有促进作用;另外,ITS可以替代卵母细胞成熟培养液中的血清,作为无血清培养体系用于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enhance culture efficiencies of oocyte and embryo of goat in vitro and to explore serum-free culture system in vitro.[Method] At present,the conventional solutions of oocyte maturation and embryo development in vitro were always added into 1% ITS(Insulin-transferrin-selenium) or using 1% ITS to replace FBS in 2 kinds culture solutions for conducting in vitro cultures of goat oocyte and parthenogenetic embryo.The influences of ITS on their developments were detected.[Result] ITS in maturation liquid of oocytes could not increase oocytes maturation rate bu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lastocyst rate (58.06% vs. 48.19%)of parthenogenetic embryo.If FBS in maturation liquid of oocytes was replaced by ITS, the maturation rate, cleavage rate and blastocyst rate were basically unchanged.Adding ITS into embryo medium could increase blastocyst rate (68.30% vs. 56.82%)of parthenogenetic embryo of goat.If FBS in embryo medium was replaced by ITS,the cleavage rate didn’t change basically,while the blastocyst rate in ITS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in FBS group(42.33% vs.56.82%).[Conclusion] ITS could promote maturation of oocyte in vitro and early embryonic development, in addition,ITS could replace serum in maturation medium of oocyte as serum-free culture system for conducting relevant researches.  相似文献   

15.
延边黄牛核移植胚胎的活性氧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延边黄牛体细胞克隆胚胎内部的活性氧水平,以延边黄牛孤雌激活胚胎为对照,用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和二氢乙锭两种染料分别对体细胞克隆胚胎进行染色,测定其内部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含量。结果表明,2细胞期处理组间超氧阴离子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其它细胞期体细胞克隆组均显著高于孤雌激活组(P0.05),过氧化氢水平各细胞期体细胞克隆胚胎均显著高于孤雌激活胚胎(P0.05)。因此,延边黄牛体细胞克隆胚胎氧化损伤水平显著高于孤雌激活胚胎。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体外胚胎发育质量和体外胚胎建立胚胎干细胞系效率,研究以N2B27为基础的干细胞培养体系对猪孤雌胚胎体外发育和后续建立胚胎干细胞系的影响。设立3个试验组:PZM-3组,孤雌激活的胚胎全程PZM-3培养体系中培养; N2B27组,孤雌激活的胚胎全程N2B27培养体系中培养; PZM-3-N2B27组,孤雌胚胎在PZM-3培养体系中培养至桑葚胚后更换为N2B27培养体系。结果表明,N2B27组无法获得囊胚,但PZM-3-N2B27组胚胎可正常发育至囊胚,囊胚率未显著提高,但囊胚细胞总数显著提高(P<0.05)。PZM-3-N2B27组获得孤雌囊胚用于建立猪胚胎干细胞系,显著提高原代克隆形成率(P<0.05),获得猪胚胎干细胞系呈碱性磷酸酶阳性,表达Oct4、Sox2和Nanog等多能性基因。结果表明,采用PZM-3和N2B27培养体系结合获得的猪孤雌囊胚利于猪胚胎干细胞系建立。研究为进一步优化猪胚胎体外培养体系,获得初始态胚胎干细胞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尿嘧啶(Uracil)和三磷酸腺苷二钠盐(ATP)对牛卵母细胞成熟及激活后孤雌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在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尿嘧啶和ATP,研究其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激活后孤雌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结果]在成熟培养液中添加50μg/ml尿嘧啶能够显著提高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分裂率及孤雌胚胎囊胚率;在成熟培养液中分别添加0、250、500、750μg/mlATP,对卵母细胞成熟率影响不大,但添加500μg/ml ATP能显著提高激活后孤雌胚胎囊胚率。[结论]该研究为牛卵母细胞IVM研究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8.
季节对超数排卵兔卵母细胞数量及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配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处理中国白兔,对4个季节超排兔卵母细胞的数量和孤雌胚胎以及卵胞浆内精子注射(ICSI)胚的体外发育能力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春季成熟卵母细胞的获得数量显著高于冬季(P0.05),而其他季节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两种卵子(孤雌激活和ICSI)的卵裂率不受季节影响(P0.05),但夏季两种胚胎的囊胚形成能力显著低于其他3个季节(P0.05).所以,季节既影响超数排卵兔的卵母细胞数.也影响卵母细胞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化猪早期胚胎培养体系,为单精子显微受精及体细胞核移植等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猪的早期孤雌胚胎为材料,分别将人工激活后的70、50、30、15和5枚卵母细胞放入100μlNCSU-23培养液的微滴中进行培养,探讨了胚胎培养数量对猪早期孤雌胚发育的影响。[结果]100μl的培养微滴中培养30、50和70胚胎组,其分裂率分别为64.0%、65.2%和67.1%,显著高于5胚胎组,而与15胚胎组的差异不显著 在囊胚率方面,70胚胎组的最高,为3.0%,与50胚胎组的(1.7%)无显著差异,与5、15和30胚胎组的差异显著 各组的囊胚细胞数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在该研究条件下,当微滴体积为100μl时,培养50~70枚猪孤雌胚胎的效果最好,即,胚胎数∶培养滴体积=(1∶1.43~2.00)。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CB、氨基酸在猪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及体外培养体系中的作用,为优化相关技术体系提供依据。[方法]卵母细胞经体外成熟培养,采用不同孤雌激活方法(Ele.+CB组、CB组、Ele.组、对照组),研究CB在激活中的作用。激活后采用PZM3培养液,并去除氨基酸成分,探索氨基酸对体外培养胚胎的作用。[结果]CB+Ele.组的卵裂率显著地高于其他3组(P<0.05),囊胚率为32.7%,囊胚细胞数为61.4,而其他3组均未出现囊胚。电激活(脉冲电压100 V/mm,脉冲时程100μs,脉冲次数1次)联合CB处理,可激活卵母细胞体外发育至囊胚,CB有助于提高卵裂率、囊胚率。添加氨基酸的培养液中的卵母细胞的卵裂率、囊胚率、囊胚细胞数显著提高(P<0.05),表明氨基酸能提高猪孤雌激活胚胎培养效果。[结论]添加CB、氨基酸在猪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及体外培养体系中能提高胚胎的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