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抽样技术是研究种群动态和实施害虫综合管理的技术基础之一,“准确,迅速,简便,经济”是抽样技术的要求标准。目前生产上对于油松毛虫蛹种群的抽样技术一般采用以整株为抽样单元的简单随机抽样,由于蛹分布于整个树冠,调查者很难准确计数树冠高层的蛹数量,因而该法不仅工作量大,而且精度不高。笔者等曾分别进行过油松毛虫幼虫和蛹种群的轮枝抽样研究,即通过组建某轮或某几轮枝条上栖息的虫口数与整株虫口数之间关系的回归模型来估计林分总体的虫口密度。在一定的林分条件,一定的种群密度阶梯下,轮枝抽样能够减轻工作量,提高抽样效率,并能达到较高的估计精度。但轮枝抽样模型参数值受虫口密度的影响极大,某一密度阶梯下建立的轮枝抽样模型,在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油松毛虫蛹种群密度简易估计方法的研究,证明Gerrard&Chiang(1970)模型、Nachman(1984)模型以及Kuno&Sugino(1958)模型是等同的,是同一模型的3种不同表现形式。修正后的Nachman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并通过模型参数间的相互转换关系,使另外两个模型也同时得到了修正。文中还提出一个更简捷、实用的确定理论抽样数的公式。此外,研究结果还证明,Sylvester&Cox(1961)模型及其抽样数公式都是不合用的。  相似文献   

3.
三种松毛虫混合种群幼虫抽样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Taylor幂法则模型中的两个参数a和b,就3种松毛虫混合种群幼虫的抽样技术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①最适理论抽样数的确定;②种群密度的简易估计;③复序贯抽样技术;④简易序贯抽样技术;⑤简单随机抽样最适样方大小的确定;⑥资料代换方法。此外,文中还就种群聚集临界密度进行了探讨。为进行松毛虫种群动态的研究和实施综合管理决策,提供了优化的抽样设计,收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地森林昆虫种群密度简易估计的频率公式法,回归模型法和经验曲线拟合法进行了系统研究,讨论了有关模型之间的有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经虫种群密度不大,有虫频率(P)小于1时,可根据林间抽样调查的有虫频率P或无虫频率(P=1-P)来估计昆虫种群的密度。应用中,只需统计抽样单元中有虫或无虫的数据,即可应用P与M的关系式来估计林间的种群密度。在满足防治需要的条件下,比一般的抽样调查节约人力、物力和时间。  相似文献   

6.
应用矮树虫口调查估计马尾松毛虫种群密度的研究毛超旭,王武昂,汤荣堂,严小君,周国法关键词马尾松毛虫,种群密度,树冠投影马尾松毛虫幼虫的调查一般均在2~3m高的小树上直接进行。前人曾研究了松毛虫种群数量与马尾松树高、树冠大小之间的关系,并提出若以单位面...  相似文献   

7.
该文将Gerrard-Chiang模型与Nachman模型应用于油松毛虫卵(块)种群密度简易估计之中,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证明,这两个模型是等价的.缺点是修正后的Nachman模型使估计准确度降低了,其抽样公式因aub-2项的存在,在准确度和倍度相同的情况下,抽样数大幅度增加.最后作者推导出一个较为简捷、实用的抽样公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Iwao的m-m回归分析方法和Blackith的种群聚集均数(λ),对油松毛虫、赤松毛虫、落叶松毛虫混合种群幼虫(7龄)在油松林立体空间上的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无论以轮枝层为样方还是以整株树为样方,均呈聚集型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h_5层上存在个体群、h_1、h_2层上为单个个体,余者个体问均系相互排斥的;种群密度2~3头/层(株)为其聚集机制发生变化的临界值,此为生产中值得注意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负二项分布公式法和Iwao的m-m分析方法、Gerrard和Chiang的阈限密度估计方法,以及经验曲线拟合方法,对松毒蛾Dasychira axutha Co llenette越冬蛹种群密度与零频率的关系作了研究。制作了P_0-m相关表,在林间抽样调查中只需记载抽样单位中有虫或无虫的资料,求出样本的零频率,即可从相关表中求出相应的种群密度。  相似文献   

10.
经测定松毛虫越冬幼虫期和蛹期种群属于聚集分布型.蛹期调查取样以“Z”字形,越冬幼虫期取样以双对角线为最佳,并根据1wao提出的取样公式,制定了最佳抽样数参数表.  相似文献   

11.
采用指数曲线拟合方法,研究了马尾松毛虫越冬3-4龄幼虫的p-m关系,得其关系方程为m=0.0431e^6.5703p,制作了p-m简易估计相关数表,以此基础上,采用马占山(1988)的简易序贯抽亲决策模型进行了简易序贯抽样分析,制作了简易序贯抽样分析图、表。另外,本文还提出了“基本抽样数”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qmin=tα^2Pt/(1-Pt)。  相似文献   

12.
通过祥云新松叶蜂(Neodiprionxiangyunicus)低龄幼虫和茧空间分布格局及参数m*、K、α、β值估计低龄幼虫林间种群密度m=7563-7606P0、茧林间种群密度m1=0.9463(P-1.05670-1)×100;在9月初至10月中旬,以2.5%敌杀死乳油、25%灭扫利乳油20000倍进行超低量喷雾,选择性防治有虫株,防治效果达92.40%。在11月上旬至11月中旬对小面积虫源地、林缘地带林及个别高大树株,用15%杀虫双水剂每株5ml进行注干防治,防治效果为90.00%。在11月至12月上旬,采用敌马烟剂放烟,防效达97.81%。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在高虫口成灾区,人工刨茧,防效达86.10%。  相似文献   

13.
在3种松毛虫混合种群幼虫空间图式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按Iwao的方法,首先给出了种群密度的简易估计模型;利用Bechinski的方法,又建立起简易序贯抽样决策模型,简化了抽样过程,提高了决策分析的速度等。此外,还给出了再次改进的Iwao m-m模型的P-m关系,并就简易序贯抽样决策图的绘制进行了必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油松毛虫种群生命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桂和  代德纯 《林业科学》1990,26(4):329-336
本文详细分析了油松毛虫种群数量变动的规律、原因,制作了种群生命表,提出了防治该地区松毛虫的长期战略思想是改善生态环境,短期战略为彻底防治。  相似文献   

15.
松毒蛾越冬蛹种群密度简易序贯抽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毒蛾(Dasychirc axutha Collenett)是我省近年來为害松树的主要食叶害虫,1987年至1989年,在贵阳市、省龙里林场、惠水县国营林场,被该虫蚕食致死的松林面积达28余公顷。松毒蛾在我省一年发生两代,以第二代老熟幼虫群集于地表枯枝落叶层、岩石裂缝、土洞、杂草和灌木基部等隐蔽场所化蛹越冬。越冬期长达6个月以上,是开展虫情调  相似文献   

16.
17.
松毒蛾越冬蛹种群密度简易估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应用概率分布的公式法,Iwao的m-m分析方法,Gerrard和Chiang的阈限密度估计方法,以及经验曲线拟合方法,对松毒蛾越冬蛹种群密度(m)与零频率(p_0)的关系作了研究,推导了几个用无虫频率估计虫口密度的公式。根据计算得出的零频率(p_0)和平均密度(m)的关系式,制作了p_0-m相关表,并对不同虫口密度下的抽样数量作了讨论。在林间抽样调查中,只需记载抽样单位有虫或无虫的资料,并计算出样本的零频率,即可从预先制备的p_0-m相关表中求出相应的种群密度。  相似文献   

18.
油松毛虫幼虫种群动态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夏乃斌  屠泉洪 《林业科学》1990,26(4):322-328
本文在以6种分布型指数测定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幼虫种群静态空间格局的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可将油松毛虫幼虫种群在上树过程中的水平格局和垂直格局聚为两类:即前期型和中后期型;其6种分布型指数可分为三类:即(1)m~*/m,C_A,I_δ;(2)入;(3)C,L。  相似文献   

19.
油松毛虫不同虫态种群资料代换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种群空间格局研究的基础上,对油松毛虫卵、越冬幼虫、5龄幼虫和蛹种群的资料代换方法进行了研究。在所采用的7种代换方法中,卵(块)种群较特殊,任何一种代换都不能使方差稳定;越冬幼虫种群以反正弦代换和Taylor的代换方法为最好;5龄幼虫种群亦以Taylor法最为理想;蛹种群可用的代换方法较多,但以负二项分代换方法最佳。  相似文献   

20.
云南松毛虫越冬代幼虫自然种群空间分布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样方调查计算,采用聚集度指标法,测定云南松毛虫越冬代幼虫的空问分布型,建立了最适抽样数关系式,并对其进行了序贯抽样分析。结果表明:云南松毛虫越冬代幼虫种群在林内呈聚集分布,其Iwao回归方程为m*=5.2181 1.0207x^-、复相关系数R=0.9918;最适抽样株数为:N=621.81/x^- 2.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