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县历年来棉花采用塑料薄膜架棚育苗,皆因苗床水分难保,不能齐苗全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82~1983年在官庄乡进行了双膜育苗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1984年和1985年示范推广后,深受棉农欢迎。  相似文献   

2.
水稻无纺布青苗是一项新的育苗技术。无纺布是一种由聚酯纤维热压而成的新型、高效覆盖材料。它在日本已大面积应用,产量显著提高,因而也称之为“丰收布”。它具有保温、透气、防结露、耐腐蚀、耐用等特点。在国内,我们首次把无纺布运用到水稻育苗上,并在金州区进行了三年试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我市水稻育苗提供了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试验采用无纺布(35g/m2)和常规塑料薄膜(ck)对比法。本田采用大区对比法;品种为辽开79-3;插秧规格30cm×10cm,每穴3株。4月16日育苗,播量为0.3kg/m2。6月1日插秧,插秧面积为每处理1亩…  相似文献   

3.
成熟期对棉子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试验材料及处理供试品种为新陆早1号。分4个处理,即将9月12日、9月22日、10月2日及10月12日成熟开裂的棉铃分别贮存于试样框内,使其自然干燥,贮存期1年。测定前将种子  相似文献   

4.
棉花由直播改为育苗移栽,是棉花栽培技术的一项重大革新。1955年原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开展营养钵育苗移栽试验研究工作,并在苏南两熟棉区太仓县及沿海盐垦棉区大丰县示范。通过多年试验研究,初步总结出棉花育苗移栽的综合栽培技术及其早熟增产作用。六十年代末,塑料薄膜覆盖育苗开始应用于棉花。通过广大群众的实践,育苗移栽  相似文献   

5.
于一九七三、七四、七六年分别对花生不同品种类型和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花芽分化进程及性状变化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汇总如下:一、试验方法与材料供试品种白沙1016、徐州68—4、姜格庄半蔓.播期为5月4日。温度与花芽 分化的关系试验于田间采用不同播期进行(春播在5月4日,夏播在6月15日).氮肥试验在中上等肥力基础上,分期施氯化铵折亩施8斤,试验为顺序区组排列法,全苗后分期取样观察花芽分化情况及数量.土壤水分试验系用盆栽法,水分多为四级重复三次,自播种至出苗阶段各  相似文献   

6.
甘薯火炕育苗技术叶秀奎杜广彦张小红梁淑娈(河北省衡水农业学校衡水053000)火炕育苗法是华北地区常采用的一种甘薯育苗方法。苗床构造简单,建造方便;煤、秸秆、木柴等均可作为加温材料,取材便易,温度易于调节控制;苗床上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温性能好,管理便...  相似文献   

7.
昌黎地区甜菜种植在麦茬后,6月末至7月初播种时正值雨季,立枯病严重,影响保苗,致使减产.为此,自1987年起进行夏播甜菜采用苗圃育苗大田移栽.通过3年育苗移栽试验,提高了保苗率,但褐斑病较为严重,致使产量、含糖下降,为此,我们又进一步探索育苗期与甜菜产量、含糖率以及与褐斑病发病关系试验。试验方法:试验用多倍体品种苏垦8312.播前甲基硫环磷和保苗灵(内蒙糖所生产)闷种一夜.苗圃为平畦,整平后条播,株行距6cm×12cm.移栽与直播田行株距均为50cm×27cm,移栽田移栽后灌一次大水,其它管理均相同.试验以大田直播与苗圃分期育苗同期移栽进行对比.1990年苗圃播种期为5月5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嫩江糖厂,于1990年开始应用甜菜纸筒育苗移栽技术,为探讨本地区最佳移栽苗龄,连续两年进行了同期育苗,不同期移栽的苗龄试验.1990年设3个处理:4月9日育苗,分别于苗龄33天、40天、47天时坐水移栽(苗龄33天不坐水).移栽田选用秋翻春起垄的麦茬地,亩施农肥3000kg、二铵20kg、尿素5kg、硫酸钾10kg,采用破垄夹肥的方法1次施入垄底。1991年设4个处理:4月10日育苗,分别于苗龄30天、35天、40天、45天时坐水移栽。移栽田及施肥情况与上一年相同(没施硫酸钾)。试验结果表明,一、自然条件直接影响移栽成活率.1990年前期气温低,风力小,土壤墒情好,结果移栽越  相似文献   

9.
棉花塑料薄膜育苗移栽是一项早熟增产的有效措施。一般比直播增产二成左右。但也有的增产少、工本大、产量低。为了探索发挥棉花塑膜育苗移栽技术的优势,根据多年来的试验研究与生产实践剖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一、灾害性天气对棉花培育壮茁的影响在塑料薄膜覆盖栽培环境条件下,制约棉花早大壮苗的主要气象因子是3月中旬至4月下旬这一时段的光照时数,主要栽培因素是苗床管理技术。分析盐城市大面积推广育苗移栽后的1981~1990年10年来3月中旬至4月底的气象资料,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播种期的始日是3月30日,80%保证率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小麦播种面积不断增加,而麦后多数种植秋白菜等作物。1990年我们在黑山县镇安乡营坊村进行了夏育苗麦后移栽试验,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由于小麦下茬纸筒育苗,褐斑病发病率低,在8~9月份气温较高,甜菜植株生长繁茂、叶色深绿,杜绝了病虫的危害;从育苗(6月下旬)到小麦收获后移栽(7月10日左右),秋后收获(10月30日左右),生育  相似文献   

12.
用塑料布、水稻育苗复合被、无纺布、地膜四种覆盖材料进行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育苗效果最好,苗齐、苗壮、秧苗素质好、抗逆性强、生产成本最低、管理方便。分析了秧苗素质好的原因,提出了地膜覆盖育苗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1试验目的为保护土地资源,用稻谷加工的废弃物(稻壳)做育苗材料,观察稻壳育苗与常规育苗秧苗素质的差别,探索推广的可行性和利用价值。2试验基本情况试验设在十分场一队一号地,8月5日播种;五队四号地8月10日播种。品种垦稻8号,浸种、调酸、消毒、管理与常规育苗相同。3试验处理及方法一队共设10个处理,后5个处理与前5个处理相同,但壮秧剂用量减半,小区对比试验,每个处理4m2,每平方米用沃必达壮秧剂480g,稻壳按土的同体积配制。处理1:粉碎稻壳过3#筛;处理2:粉碎稻壳过2#筛;处理3:旱田土育苗做对…  相似文献   

14.
辣椒在我市栽培不能露地越冬,我们于19982000年进行辣椒塑料大棚栽培并适时套种蕹菜,取得显著效果,并总结出一套高效栽培技术。 一、材料与方法 本试验在芗城区芝山镇金峰村进行,所用辣椒品种是台湾长香,大棚为简易竹材拱圆形大棚,长2530米,宽7米,高2米,南北走向,采用0.8mm塑料薄膜。98年试种3亩,99年6亩。辣椒于9月底10月初育苗,10月底11月初定植,1月底2月初始收,6月收完。蕹菜品种为山城二尖、泰国蕹菜,12月上、中旬至1月中下旬播种,1月下旬,2月上旬至3月上、中旬收获。 二、结果与分析 1.增产效果 二年的试种结果…  相似文献   

15.
以兜唇石斛和齿瓣石斛1年生鲜茎为材料,进行了6项扦插繁殖育苗技术试验,在试验和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制定出石斛扦插育苗技术和扦插苗人工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一、试验设计棉花塑膜营养钵育苗在大面积生产上增产效果显著。但苗床管理用工多、塑膜用量大,加上支架,成本较高。为了探索提高经济效益,节本省工,培育壮苗的途径,1982年改用地膜覆盖营养钵育苗。试验设五个处理:(1)地膜(厚度0.015毫米)平盖营养钵育苗,4月5日播种;(2)地膜平盖营养钵,4月10日播种;(3)地膜平盖营养钵,4月15日播种;(4)地膜架棚营养钵育苗,4月5日播种;(5)普通塑膜架棚营养钵,4月5日播种。每处理苗床长8米,不设重复。每钵播棉子一粒。品种为南通棉5号。(4)(5)两处理苗床管理方法与常规同;(1)(2)(3)处理在出苗后即开洞放苗。试验于6月9日移栽大田。二、试验结果1、温度变化。自4月6日起逐日三次  相似文献   

17.
茶树种苗工厂化快速繁育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在全自动智能化温室内,按组培+温室培育和直接温室扦插培育两条技术路线,采用不同材料进行了茶树工厂化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以田间材料为组培起始物时,春季新梢第三腋芽萌发率最好,每周期增殖率可达2.75倍左右,成苗率在20%以上,直接移植生根率为成活小苗的90%左右。一年双季育苗试验表明,春夏季育苗在3月中旬开始,5个月后,茶苗高度达20.4±8.3βcm,练苗后移栽成活率近100%;秋冬季育苗在8~9月初开始,冬季完成根系建立,开春后达20βcm以上高度,练苗后移栽;施肥处理茶苗高度的增加量是不施肥对照的5.9倍。  相似文献   

18.
棉花营养钵育苗是培育全苗、壮苗的好办法,也是争早苗、促早发、夺取棉花高产稳产的基础。但由于气候条件和管理技术的差异,对育苗成败影响较大。营养钵育苗的成败因素有三种:一是育苗期内气候的影响,二是苗床的底湿问题,三是营养钵本身含水量的多少。已有单位在这方面做过试验,认为影响营养钵育苗的主要因素是底湿问题。1977年我们也做过同样试验,可以证明苗床底湿越大(1平方米苗床分别加水50、40、和30斤水三种处理),出苗速度越快,出苗率也高,苗全素质好。1978年我们重复试验,并增加不同含水量的营养钵进行比较,得到了新的成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无土育苗麦后移栽棉花在新乡市推广面积逐年扩大,合理施用氮、磷肥并使用缩节胺化控,是夺取棉花优质、高产重要的促控措施。因此,探讨无土育苗麦后移栽棉花高产优质栽培中氮、磷、缩节胺的优化配方,揭示其增产效应,对指导棉花大面积生产有着重大意义。1材料和方法1.1供试土壤。试验于2006年分别在延津县司寨、新乡县七里营两处进行。土壤均为小两合,基础肥力见表1。1.2试验方法。两个试验点一致。供试棉花品种均为中棉所41,无土育苗于4月25日播种,6月6日移栽,种植密度每公顷6.0万株。试验设氮、磷肥与缩节胺三个因素,采用D-饱和最优回归设…  相似文献   

20.
八二年进行了少量的棉花砂子育苗移栽试验,八三年又在本县的大桥、黄岭、张家坂等地再次进行了砂子、火粪育苗移栽的多点试验,都取得了成功,效果较好,为棉花育苗移栽摸索了新的办法。现将结果简报如下:一、棉花采用砂子、火粪育苗移栽的原理棉花芽苗移栽的成活很高,已在全国推广,但只能在子叶阶段进行,适宜的移栽期很短。到了真叶阶段,棉苗的根系多,易断根伤苗,不带土移栽就难于成活,所以只能采用营养钵或方块育苗移栽。而砂子、火粪育苗移栽的基本原理,就是因为砂子、火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