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65例肾小球疾病临床病理特点与诊断。方法:采用临床与病理检查对照分析。结果:(1)临床诊断:65例中以肾病综合征最常见有39例(60.0%),慢性肾炎12例(18.5%),陈匿性肾炎9例(13.8%),急性肾炎及慢性肾衰型各2例(3.1%),急性肾衰型1例(1.5%);原发及继发性肾炎均以女性为多(各为1.2:1,12:1)。(2)病理诊断:65例中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最多(80%),其中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35例,膜性肾病(MN)7例,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FSGS)及急性肾小球肾炎(AGN)各3例;继发性肾炎均为狼疮性肾炎(LN)有13例(20%)。(3)临床及病理关系:以肾病综合征为主要表现者病理类型原发性以MsPGN最常见,继发性以LN为主;以慢性肾炎为主要表现者病理类型主要为MsPGN,LN;以隐匿性肾炎为主要表现者,几乎均为MsPGN。结论:粤北地区肾脏病行病理检查结果表明,该地区以原发性系膜增生性肾炎为主(男性稍多,1.06:1);以隐匿性肾炎为主要表现者几乎均为MsPGN;继发性肾炎者几乎均为狼疮性肾炎,女性占绝对优势;系膜增生性肾炎伴发血尿及非系膜增生性肾炎伴发高血压者明显增高P<0.01。根据不同临床表现可大致推测肾脏病理类型。尿NAG、r-GT值不能准确反映肾间质小管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2.
使用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 (以下简称 EPO)治疗慢性肾衰 (CRF)在国内已有近 10多年的历史 ,由于其疗效卓著 ,被尿毒症患者所接受 ,在护理方面的报道较少。我科自 1997年 1月~ 1998年 8月应用 EPO治疗肾性贫血 ,疗效明显 ,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全组 33例均为肾性贫血患者 ,男 2 7例 ,女 6例。年龄(40 .2± 14.6 )岁。慢性肾小球肾炎 19例 ,糖尿病肾病 6例 ,高血压性肾小动脉硬化 2例 ,狼疮性肾炎 3例 ,多囊肾 2例 ,慢性肾盂肾炎 1例。治疗前 33例患者均有疲乏、困倦、软弱无力等表现。血象检查提示达中等度以上贫血。 E…  相似文献   

3.
99例慢性肾衰患者腹透期死亡23例原因分析梁玉梅,徐湘玉(湖南省人民医院,长沙410002)我院1987年~1994年对99例慢性肾衰(CRF)患者采用腹膜透析治疗,在透析期间死亡23例。本文就其死因作一分析讨论。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透析患者共...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在原发性狼疮性肾炎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分别应用ELISA及免疫荧光法检测36例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浆及肾组织中的ANCA表达。结果原发性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浆ANCA表达的阳性率为36.1%(13/36),肾脏组织ANCA表达阳性率为47.2%(17/3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14,P〉0.05),但血浆和肾组织中的ANCA阳性表达有密切关系(P〈0.01)。伴有高血压的狼疮性肾炎患者肾脏组织ANCA表达的阳性率(71.4%,15/21)明显高于无高血压者(13.3%,2/15)(P〈0.01),不同年龄、尿蛋白的高低则与ANCA的表达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熟悉ANCA在狼疮性肾炎表达特点,有利于对原发性狼疮性肾炎患者临床活动状态的判别。  相似文献   

5.
慢性肾衰是指各种原发病或继发性肾脏疾病患者进行性肾功能损害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或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本研究旨在探讨慢性肾衰患者血清胆红素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其临床分期的关系。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收治的慢性肾衰患者150例,均符合慢性肾衰的诊断标准,其中肾功能代偿期25例,氮质血症期30例,肾功能衰竭期40例,尿毒症期55例;年龄20~80岁;均未行透析治疗,所  相似文献   

6.
<正>血液透析技术在临床上为治疗尿毒症患者提供了重要和可靠的手段,在我国二级以上医院已得到普遍应用,在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以及维持尿毒症患者生命中具有非常重要地位。近年来透析技术逐渐成熟,但仍存在很多问题。造成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有心血管并发症、感染、不规律透析、透析不充分、血压过高或过低、严重贫血、免疫功能低下及长期营养不良等。  相似文献   

7.
上尿路结石梗阻并急性肾衰的外科处理(附18例报告)陈云清(信宜县人民医院外科)上尿路结石梗阻并急性肾衰的患者,治疗较为困难,不仅要处理尿毒症所带来的紧急问题,更要考虑如何保存肾功能及预防并发症,往往因时机掌握不好或处理不当而危及生命。我院近7年来采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小剂量持续胃肠透析治疗尿毒症的效果.方法:观察30例口服胃肠透析液的尿毒症患者治疗效果,并与28例口服包醛氧化淀粉的尿毒症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小剂量持续胃肠透析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营养状况良好,血肌酐、尿素氮、血磷、血尿酸水平明显下降,内生肌酐清除率水平明显升高,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病人的血压、体质量、血浆总蛋白、24h尿蛋白及尿量治疗前后均无明显改变.结论:小剂量持续胃肠透析治疗尿毒症疗效确切.可以明显地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NF-κB在BXSB狼疮性肾炎小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取BXSB狼疮性肾炎小鼠(即LN组)与C57BL/6小鼠(即对照组)各10只.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肾组织中NF-κB的表达.并与病理学指标行等级相关分析。结果:LN组小鼠肾组织中NF-κB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NF-κB在肾小球和肾小管均有表达.但以肾小管表达更为显著;肾小球NF-κB阳性细胞数、NF-κB阳性肾小管数与肾组织活动指数呈高度正相关。结论:NF-κB可能参与了LN小鼠的发病机制.检测其在肾组织中的表达可作为反映狼疮肾组织活动病变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大量蛋白尿而无肾上腺皮质激素禁忌症的患者,经系统的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等治疗,蛋白尿依然不降称之难治性蛋白尿。本组采用转换酶抑制剂(ACEI)中的洛汀新(Lotensin)治疗17例,收到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病例与方法本组17例,男10例,女7例,平均年龄377岁(17~72岁);原发病有原发肾病综合症II型[NS(III)]10例。狼疮性肾炎(LN)5例、紫级性肾炎(SHP)2例,伴轻至中度肾功能不全11例,伴高血压8例。全部患者均曾住院或门诊系统使用过肾上腺皮质激素(即强的松ling儿g·d2个月以上,维持用药4~12个月),其…  相似文献   

11.
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儿科危重症之一,如诊治不当,病死率较高。儿童尤其是年少者血液净化受器械条件限制,故正确应用非透析疗法治疗小儿ARF尤为重要。现将我科采用非透析疗法治疗的51例小儿ARF作一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全组病例均为1994~1998年在本院儿科住院患儿,51例中男26例,女25例;1~3岁4例,4~6岁7例,7~14岁40例。诊断标准符合1993年第七届全国小儿肾脏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1]。1.2 病因肾前性13例(休克3例,肾病综合征并发低容量性休克10例);肾性38例(急性肾炎28例,慢性肾炎急性发作5例,狼疮性肾炎5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霉酚酸酯(MMF)治疗男性狼疮性肾炎(LN)的疗效。方法LN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21例,对照组20例,为随机抽取的同期住院患者。结果LN治疗组缓解14例(占66.6%),部分缓解5例(占23.8%),有效率90.4%。18例伴镜下血尿者中,16例血尿消失;15例伴水肿者,14例水肿消退,伴高血压12例,10例血压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比较有效率显著增高(P<0.05)。结论MMF治疗男性狼疮性肾炎与经激素联合环磷酰胺间断静脉疗法相比疗效较好,能否作为首选药物,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PD)在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中的应用,并对相关的临床问题进行探讨。方法:对1997年1月——2000年10月在本院住院、合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MODS行PD治疗的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死亡6例,存活9例,其病死率高的原因与高龄、平均动脉压低、APACHE Ⅱ积分高、衰竭器官多、需要机械通气和药物升压有关。结论:PD血流动力学稳定,早期PD治疗并如大透析剂量及增如透析次数,能改善MODS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 2 0 0 0年 3月至 2 0 0 1年 10月 ,对 3例肾病终末期患者施行同种异体尸肾移植术 ,患者恢复良好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 3例中男 1例 ,女 2例 ,年龄 4 4~ 4 6岁 ;发病时间 1~4 a,透析时间 0 .5~ 3a,每周透析 2~ 3次 ,每次 4 h;术前每日尿量约 10 0 m L。 3例均有贫血貌 ,面部及四肢浮肿 ,2例合并高血压。2例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 ,1例为多囊肾、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1.2 辅助检查血红蛋白 6 4~ 74 g/ L,总蛋白 5 7~ 6 5 g/ L,血尿素氮 15 .2~ 2 8.…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联合结肠透析治疗尿毒症的疗效,并分析其起效机制。方法 将2017年2月-2017年8月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尿毒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联合结肠透析,持续8周。观察治疗前后的相关蛋白水平、钙磷乘积、透析相关并发症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躯体部分评分。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6.7%、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Hcy、IS、PCS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Hcy、IS、PC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躯体部分评分高于治疗前,组间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液透析联合结肠透析可以减轻尿毒症患者躯体症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降低相关蛋白水平,这可能与其提高透析的质量,有效地清除毒素,降低尿毒症引起的组织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NF-κB在BXSB狼疮性肾炎小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取BXSB狼疮性肾炎小鼠(即LN组)与C57BL/6小鼠(即对照组)各10只,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肾组织中NF-κB的表达,并与病理学指标行等级相关分析。结果:LN组小鼠肾组织中NF-κB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NF-κB在肾小球和肾小管均有表达,但以肾小管表达更为显著;肾小球NF-κB阳性细胞数、NF-κB阳性肾小管数与肾组织活动指数呈高度正相关。结论:NF-κB可能参与了LN小鼠的发病机制,检测其在肾组织中的表达可作为反映狼疮肾组织活动病变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陶钧 《长江大学学报》2018,(8):18-19,22
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在尿毒症病人血液透析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尿毒症患者15例,按照患者就诊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7例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8例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比较组患者血高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胱抑素C(cystatinC,CysC)变化情况以及MIS营养评估评分、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临床治疗,观察组HCY、β2-MG、Cys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MI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对尿毒症病人的血液透析治疗具有明显效果,可明显消除血清炎症因子,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对霉酚酸酯(MMF)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LN)时的影响,旨在提高该病的治疗水平。方法将51例LN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使用霉酚酸酯联合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结果观察组临床缓解14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2例;对照组临床缓解8例,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6例。以观察组的疗效为优(Hc=4.823,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肌酐、补体C等指标均比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除血肌酐无明显差别外,其余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4/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5%(16/26)(P<0.01)。结论六味地黄丸能降低MMF及激素的副作用,提高狼疮性肾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效果与对病人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医院透析中心治疗的尿毒症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肾功能及血液中毒素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UN、Scr、β_2-MG、PTH、P~(3+)、Ca~(2+)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肾功能,促进体内毒素的清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肾病患者的临床与病理关系。方法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参照WHO(1982年及改良的1995年)肾小球疾病组织学分型修订方案,分析了我院近8a肾活检原发性和继发性的1 627例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本组患者肾活检时平均年龄(30.7±15.1)岁,男女之比1∶1.006。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74.6%,以青壮年男性多见,成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诊断由高到低依次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52.7%)、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症(15.7%)I、gA肾病(10.6%);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占22.7%,狼疮性肾炎居于首位(65.0%);其次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14.4%);肾病综合征是所有年龄组最为多见的临床类型。结论1627例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比例最大,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多见;病理诊断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为主,IgA肾病发病率较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以狼疮性肾炎居首,女性好发;肾病综合征是最常见的临床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