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1.养殖用土。地鳖虫喜欢生活在碱性土壤中,饲养土壤pH值宜保持在8~15。饲养土放入坑、池以前,要经过阳光曝晒、灭菌、逐虫,并过筛去除杂质及砖、石块。池中饲养土铺设的厚度要适宜,据实验:1~4龄若虫饲养土的厚度应为7~10厘米;5~8龄虫应为16~20厘米;9~11龄虫和成虫应为20~26厘米。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1999,(6)
地鳖虫喜欢生活在暗湿的环境里,窝泥是地鳖虫生活的必备条件,一般用猪、牛栏粪(经腐熟处理)晒干捣碎配成。夏秋季节要经常洒水,保持窝泥温暖、湿润。地鳖虫的繁殖力很强。卵鞘、若虫、成虫应分别饲养,以避免成虫的侵扰。从若虫到成虫,需要6个月时间。待虫发育健壮后,便可把雌虫转入成虫坑繁殖,大部分可采收作药。成虫坑即产卵坑,要配有一定数量的雄虫。5~10月每到月终应过筛1  相似文献   

3.
采用浸苗法,调查环氧虫啶等5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室内不同龄期褐飞虱毒力,结果显示:5种新烟碱类化合物对褐飞虱成虫毒力水平最高,其余依次为5龄若虫、1龄若虫和2~4龄若虫.如吡虫啉对1~5龄若虫、雌虫和雄虫的LC50分别为15.61、23.76、22.92、21.64、15.31、8.04、6.72 mg/L.环氧虫啶对褐飞虱1、3、5龄若虫和雄虫毒力水平略好于噻虫嗪和烯啶虫胺,但差异不显著.环氧虫啶、噻虫嗪和烯啶虫胺对2、4龄若虫和雌虫毒力相当,但要显著好于噻虫嗪和烯啶虫胺.以1龄若虫为例,吡虫啉、哌虫啶、环氧虫啶、噻虫嗪和烯啶虫胺LC50分别为15.61、16.14、2.78、3.85、3.18 mg/L.根据以上结果建议环氧虫啶可作为轮换药剂,与噻虫嗪和烯啶虫胺等常用新烟类杀虫剂轮换使用,用于田间褐飞虱防控.  相似文献   

4.
根据 FAO 推荐的方法测定温室白粉虱的抗药性结果表明,溴氰菊酯对北京马连洼种群成虫羽化后第1,3,6,10,15,20天不同日龄成虫的毒力,随日龄增加而逐渐降低。LC_(50)为123.51~282.50μg/g,但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186.63 μg/g.对田间自然混合日龄与饲养的不同日龄成虫的 LC_(50)之间亦无显著差异。成虫对药剂的敏感性明显低于若虫,但在不同和相同年份二种虫态的抗药性趋势是一致的。认为温室白粉虱抗药性监测,可采用田间混合日龄成虫代替饲养的不同日龄成虫或1日龄若虫进行监测则更为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5.
一、建坑。选空气流通的露天场地作坑床,长、宽依产量、地势而定,一般长、宽比为3:1,深60厘米,用砖砌成。床的一半在地下,一半高出地面。床内先铺上10厘米厚的土,土上再铺上5厘米厚用水浸过的稻草。每平方米放500条小种蚓。  相似文献   

6.
一、建坑。选空气流通的露天场地作坑床,长、宽依产量、地势而定,一般长、宽比为3:1,深60厘米,用砖砌成。床的一半在地下,一半高出地面。床内先铺上10厘米厚的土,土上再铺上5厘米厚用水浸过的稻草。每平方米放500条小种蚓。  相似文献   

7.
稻赤斑沫蝉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赤斑沫蝉已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在重庆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一年四季土壤中都有早卵,5月-9月是若早期,6月-11月为成虫期,6月下旬-8月为成虫盛发期,6月-8月为产卵期。卵或若虫以稻田为中心呈扇形分布,距田距30m-50m范围的旱地作物根系层最多。若早5龄,形态特征分区明显,各龄总历期19天-41天,平均27.7天;1-2龄若虫60%-80%分布在土中15cm-20cm范围内,3-4龄若虫75%-85%在土中5cm-15cm内,高龄若虫90%-95%分布在近地5cm-7cm范围内。饲养发现,1-3龄若虫向上移动的频率很快,从薯根上每隔2天-5天迁移1次,达1cm-3cm;7天-9天可迁移到苕茎叶上去;4-5龄常固定在一处,如不受惊动很少转移。成虫羽化后7天-15天、平均11.9天于上午9-11时、下午14-18时交配频繁,持续交配2h-4h;交尾后3天-8天、平均5.7天左右在有缝隙的土表产卵,散产,每处3-5粒,平均单雌产卵量200粒左右。成虫寿命11天-41天,平均19.2天,雌虫稍长。  相似文献   

8.
一、建坑。选空气流通的露天场地作坑床,长、宽依产量、地势而定,一般长、宽比为3:1,深60厘米,用砖砌成。床的一半在地下,一半高出地面。床内先铺上10厘米厚的土,土上再铺上5厘米厚用水浸过的稻草。每平方米放500条小种蚓。  相似文献   

9.
叶保华 《新农业》2001,(12):43-44
四、宽体金线蛭的饲养技术 (一)一般饲养 1.建池选择排灌方便,避风向阳处建池.池底宽一般3~5米,池口宽6~8米(坡度比1:1.55),水深0.8~1米,长度一般50米以上,一般依地势而定.池四周靠池壁建0.5~1米宽的平台,便于水蛭打洞产茧,中间为水面,平台高出水面约10~20厘米,平台应保持湿润和疏松.  相似文献   

10.
正一、根据草鸡不同生长阶段采用不同的饲养措施育雏期(1~35日龄):1~3日龄,开食料以精料为主,用小麦、小米、玉米面或碎米撒在料槽里,让其自由采食。4日龄后在精料中加入20%左右切碎的青菜,青饲料一般不超过日粮的35%。育肥期(36~80日龄):有条件的可采取放牧饲养。放牧期间,早晚补喂全价配合料。如没有条件放养,其日粮中青粗饲料与全价料的比例为1:1,先给鸡群喂单一的全价料,1小时后,再在料桶中放等量的青粗饲料让鸡自由  相似文献   

11.
地鳖虫属昆虫纲蜚蠊目,性寒、味咸、微毒,有行瘀破血、消肿化积、通经活络之功用,是传统的中药材。1.采收对象药用的地鳖虫为干燥的地鳖虫雌虫,包括老龄若虫和成虫。采收人工饲养的地鳖虫时,除可将雌若虫、雌成虫作为采收对象外,还应包括老龄的未长出翅膀的雄若虫。2.采收时间及方法9~11龄(每蜕1次皮增加1龄)雌若虫的虫体饱满、健壮,采收最合算,炮制加工后,折干率可达38%~41%。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在天敌繁育室内不提供任何食物和水的情况下,对2~5龄蠋蝽若虫和成虫分别进行了耐饥试验,并探究了不同饥饿处理时间对黄栌胫跳甲3龄幼虫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成虫的耐饥能力最强。饥饿12、24和48 h的3~5龄蠋蝽和成虫捕食黄栌胫跳甲3龄幼虫的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Ⅱ型,经x2检验,各圆盘方程理论值与实际值拟合较好,5龄若虫捕食能力最强,其次为成虫,再者为4龄若虫。同一虫态不同饥饿程度的蠋蝽对跳甲3龄幼虫取食量无显著影响。因此,野外释放蠋蝽时无需进行饥饿,虫态以老熟若虫和成虫最佳。  相似文献   

13.
<正> 能否在1米~2的占地面积内饲养出两头以上肥猪?如果按照传统的建圈和饲养方法,回答一定是否定的。因为我国南方农户养猪建圈一般都是在坑上架圈,单层喂养,多猪一圈;一个猪圈小的3~4米~2,养猪1~2头,大的7~8米~2,养猪3~4头,很少见一个圈养5、6头以上的;猪圈不是建在高大的屋内,就是建在有较高空间的屋盖下。由于猪圈本身而积只占整个屋(或盖)总而积的1/2强,那么每头猪平均占地面积均在4、5米~2以上,所以老式建圈和饲养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南方小花蝽对不同猎物的捕食喜好性,室内用西花蓟马、蚕豆蚜、二斑叶螨、混合饲料(同时饲喂3种猎物)分别饲喂南方小花蝽驯化两代,研究了4种饲喂处理的南方小花蝽初孵若虫、5龄若虫和雌成虫对西花蓟马、蚕豆蚜和二斑叶螨的捕食量和喜好性.结果显示不同猎物饲喂处理驯化的南方小花蝽1龄若虫对同一种猎物的捕食量和喜好性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南方小花蝽5龄若虫和雌成虫对某种猎物的捕食量因前期取食的猎物种类不同而有显著差异.南方小花蝽5龄若虫和雌成虫均表现出对西花蓟马2龄若虫的正喜好性.蚕豆蚜饲喂处理的5龄若虫和雌成虫对蚕豆蚜表现出正喜好性,除二斑叶螨饲喂处理外其余3种处理的南方小花蝽5龄若虫和雌成虫均表现出对二斑叶螨的负喜好性.以上结果表明4种饲喂驯化处理的南方小花蝽1龄若虫的喜好性不受前期取食猎物的影响,但5龄若虫和雌成虫对前期取食过的猎物的喜好性增强,存在一定的学习行为.  相似文献   

15.
松沫蝉是同翅目(Homoptera)沫蝉科(Cercopidae)的一种刺吸式害虫,危害多种松树。若虫隐藏在排出的泡沫中,不易直接观察,采用人工饲养观察若虫蜕皮的方法来划分龄期有很大难度。本研究采集松沫蝉若虫957头、成虫116头,测量若虫的头壳宽度,通过头壳宽度的频次分布划分若虫龄数和龄期。结果表明,松沫蝉若虫可分为5龄,1~5龄头壳宽度均值分别为0.60±0.00、0.83±0.01、1.12±0.01、1.61±0.01mm与2.20±0.12mm;不同龄若虫的头壳宽度均值差异显著。Crosby指数支持5龄的划分,生长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头壳宽度与不同龄期极相关。1~5龄若虫龄期值分别为3.55、13.49、9.12、16.22d与18.93d,若虫龄期为61.31d。松沫蝉若虫龄数和龄期的划分,可以为林间快速判断其发育状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1998,(3)
采用黄鳝和蚯蚓同池高效合养,每平方米可获得黄鳝12~15公斤。这种饲养方法具有投资少、成本低、收益大、见效快、管理简便等优点。1.建池要求选择有流水的地方建池。面积30~80平方米即可,壁高80~100厘米。在对角处设进水口和出水口.装好防逃设备。2.堆设土畦在池中堆2~3条宽1.5米、厚25厘米的土畦,  相似文献   

17.
草菇在高温季节采用立体塔式栽培,具有料堆小、料温不会升得过高而烧菌、空隙多利于通风、产量高等优点,还可比常规栽培增产20%~25%。1.选地做床栽培场所因地制宜,房前舍后,田边路旁皆可。先翻土3~5厘米深,打碎整平后,撒石灰粉杀虫灭菌,3天后筑高20~30厘米,宽1~1.2米,长3~5米  相似文献   

18.
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Poppius)是桃蚜Myzus pericae(Sulzer)的重要天敌之一.为更好利用其防治桃蚜,我们研究了它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桃蚜的功能反应.研究证明在25±1℃下,东亚小花蝽完成1个世代需20d~33d,其中卵期为1d~3d,1龄若虫期2d~4d,2龄若虫期2d~4d,3龄若虫期2d~3d,4龄若虫期2d~3d,5龄若虫期3d~4d,成虫期6d~19d.东亚小花蝽一生可捕食桃蚜345头,其中1龄一生捕食桃蚜12头,2龄捕食桃蚜19头,3龄捕食桃蚜20头,4龄捕食桃蚜27头,5龄捕食桃蚜42头,成虫捕食桃蚜225头,捕食量随龄期而增加.东亚小花蝽成虫羽化时间多集中在6:00am~10:00am,羽化当天即可交尾,产卵开始于交尾后的第6d,产卵高峰期在交尾后的第8d,一生可产卵42粒/♀.东亚小花蝽成虫对桃蚜的功能反应呈Holling Ⅱ型,拟合的圆盘方程为Na=0.9753N0/(1+0.0088N0).  相似文献   

19.
<正>1建饲养池开放式饲养池优点是流量稳定,适于较大规模的经营,缺点是有区域局限性。饲养池用砖和水泥砌成,每个池的面积为10~20米2,池深为40厘米,宽1~2米,池埂宽20~40厘米。在池的相对位置设直径3~4厘米的进水管、排水管各2个。进水管与池底等高,排水管1个与池底等高,1个高出池底5厘米,  相似文献   

20.
<正>建坑选空气流通的露地建坑床,长、宽依产量、地势而定,一般长、宽比为3∶1,深60厘米,用砖砌成。床的一半在地下,一半高出地面。床内先铺上10厘米厚的土,再铺上5厘米厚用水浸过的稻草,每平方米放500条小种蚓。备料养殖蚯蚓常用的饲料有垃圾、牛粪、猪粪、羊粪、鸡粪、豆腐渣及杂草、树叶、木屑等。为了增产,可适当加入一定量的蛋白质添加剂。投饲前,应将草料和粪便分层堆置,每层6~7厘米厚,每铺3~5层浇1次水。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