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牛枯氏住肉孢子虫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牛枯氏住肉孢子虫病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寄生虫病、该病不但危害水牛的健康,而且严重影响其肉品卫生。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与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合作对该病进行了较详尽的研究。一、病原枯氏住肉孢子虫Sarcocystiscruzi(Hasselman-n1923,Wenyenl926)属泡子虫纲Sporozoasida,真球虫目Eucoccidiorida发美尔亚目Eimerioria,住肉抱子虫科Sarcocystjda,住肉泡子虫属Sarcocystis。最初Ha。elmannl923年发现于黄牛心肌中,命名为Mieshc。riacruzj。过去人们长期把它看作是梭形住肉泡子虫已fusiformis(水牛一猫住肉泡子虫)的同物…  相似文献   

2.
人工感染水牛枯氏住肉孢子虫病治疗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3.
水牛人工诱发枯氏住肉孢子虫病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2头5~8月龄公水牛犊,10头分别接种枯氏柱肉孢子虫卵囊8×10^5~2×10^7个,2头作对照,感染后20~50天出现急性临床症状,其中死亡5头,剖检变化的脏器斑点出血,水肿,脂肪萎缩,体腔积液及肺炎,感染后12~46天在水牛所有脏器中观察到裂殖体,感染后56,78天裂殖体在体内消失,肌肉中出现包囊,组织学变化为出血,水肿,血栓,血管周围炎,非酸性肌炎及实质细胞退行性变化,但肌肉没有观察到钙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外关于住肉孢子虫病的血清学诊断方法的研究较多。据文献记载,牛、绵羊、猪与鼠感染住肉孢子虫后,先产生血清IgM抗体,但很快消失,随之IgG出现,并维持高效价水平达几个月或更长。酶联免  相似文献   

5.
住肉孢子虫Sarcocystis隶属原生动物门顶器亚门孢子虫纲真球虫目球虫亚目肉孢子虫科(Levine,1973),广泛分布世界各地,对黄牛有很高的感染率,过去曾一直被认为对牛无致病性,但近十多年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选用4头7日龄奶牛和4头4~5月龄水牛,用水牛源孢子囊感染黄牛及黄牛源孢子囊感染水牛,同时设感染对照和不感染对照,对交叉感染后黄牛与水牛体内包囊的超微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两者无结构区别,所有包囊的超微结构均与前人对黄牛和水牛枯氏住肉孢子虫包囊的描述一致,证实水牛与黄牛同是枯氏住肉孢子虫的中间宿主。作者还首次在枯民住肉孢子虫包囊的母细胞和缓殖子发现晶状体。  相似文献   

7.
8.
水牛住肉孢子虫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益 《动物检疫》1993,10(3):18-21
  相似文献   

9.
人工感染水牛枯氏住肉孢子虫病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正> 前言贫血是家畜住肉孢子虫病最典型的临床症状,通常呈现严重的急性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关于贫血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Frelier 1984认为是免疫性血管外溶血和广泛性血管内消耗性凝血所致,但Fayer和Prasse 1981.Mahaffey等1986做Combs试验多数显阴性反应;Collery1987报道属非应答性贫血;许多人认为是广泛性出血所致.有的则持否定态度.住肉孢子虫病白细胞的变化报道不一,Frelier 1980,1984,Dessouky等1984分别报道黄牛枯氏住肉孢子虫病和水牛梭形住肉孢子虫病的白细胞变化,几乎呈现相反的结果.Fayer等1979报道牛枯氏住肉孢子虫病尿中离子等生化指标变化显著.作者近来发现枯氏住肉孢子虫在湖南水牛广泛寄生,为了弄清该虫对水牛的危害,澄清住肉孢子虫病血液学方面不清楚的问题,特进行本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1.
经作者等深入研究,发现湖北省水牛巴贝斯虫病病原不是牛巴贝斯虫Babesiabovis与双芽巴贝斯虫B.bigemina,而是一新种——东方巴贝斯虫Babesiaorientalissp.nov.。病牛红细胞中的虫体呈梨形(单梨形多于双梨形)、椭圆形、指环形、边虫形及杆状。以梨形虫体居多,病的初期其长度均小于红细胞半径,其平均大小为2.2×1.3μm,双梨形虫体尖端相连多排列成钝角或一字形,位于红细胞偏中央处。病的后期(出现虫血症后5~6d)及体外培养72h,有少部份(1~2%)虫体直径大于红细胞半径。新种的传播者为镰形扇头蜱Rhipicephalushaemaphysaloideshaemaphysaloides经卵传递(由第二代成蜱传给健康牛)。在成蜱的血淋巴中的虫样体(裂殖子)呈圆锥状、一端钝圆、尾部直而尖,不形成钩。新种对黄牛不能感染致病,只能使水牛致病。以199培养基加黄牛血清进行体外培养(微气静相培养技术)不能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12.
作者于1989年3月到1990年3月对昆明市284只家鸡进行了住肉孢子虫流行病学调查,在6只家鸡中检到了住肉孢子虫包囊,自然感染率为2.1%。包囊呈梭形,大小为865.5×82.3μm,包囊中充满大小为14.3×2.9μm的梭形缓殖子。鸡颈部、背部和大腿部肌肉中包囊密度较高,心肌无包囊寄生。4只犬和5只猫分别于实验感染包囊后第8d和第13d排出孢子,剖检时小肠粘膜固有层中亦查到孢子。10只15日龄  相似文献   

13.
14.
15.
选用34头无既往病史、9 ̄12月龄的未去势公水牛随机分为4组,采用二因子二水平4种处理,即:棉籽饼组、煮沸棉籽饼(煮饼)组、添加维生素A组和不添加VA组,对4组水牛进行了12周人工诱病和预防试验。对血清中游离棉酚、结合棉酚、VA的动态变化和组织中游离棉酚、结合棉酚含量及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了观察。试验结果:24头试验牛中有16头发生临床尿石症,其中煮饼组发病12头,棉籽饼组发病4头;水牛血清及组织中  相似文献   

16.
17.
从非流行区购进无蜱寄生的健康黄牛5头与水牛犊1头,其中3头成年黄牛(2~8岁)在畜舍内用从流行区水牛身上采得的镰形扇头蜱Rhipicephalushaemaphysaloideshaemaphysaloides成虫,置于牛耳壳内叮咬;1头运至流行区放牧,让蜱上身叮咬;1头黄牛犊(10年龄)去蜱后2周,用液氮保存的患病水牛染虫血4ml(4×10 8个虫体)皮下注射;另一头去蜱水牛犊亦同时注射相同剂量的染虫血,作为对照。5头黄牛在试验期间其体温、精神、食欲正常,未出现任何临床症状,感染后10~12d外周血液中出现少量不典型的牛巴贝斯虫,红细胞染虫率在0.1%以下,持续3~56消失;对照牛则体温升高(39.8~41.1℃),出现贫血、黄疸等症状,红细胞压积(PCV)降至26%,外周血液中出现典型的牛巴贝斯虫,红细胞染虫率(PPE)高达12%。对采用蜱叮咬及注射来自病水牛的染虫血为何不能使黄牛感染发病,文中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利用Pie Data SC-400型超声扫描仪,对12头临床健康牛进行肝胆超声断层扫描的反复实验。结果:牛肝脏可在右侧第8~12肋间显示,呈均匀的弱回声影像,肝下缘切面轮廓为锐角的楔状图像,肝壁面及脏面整齐、清晰:门静脉和肝静脉能在多数牛的第10~12肋间显示,并可根据其管壁回声强弱等加以分辨;胆囊多在右侧第11或10肋间探到,为边缘光滑整齐、轮廓清晰的类三角形或椭圆形无回声液性暗区。并测定了试验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以 G-,C-分带和银染技术,对我国4个地方黄牛品种延安地区蒙古牛(10 ♂;5♀)、关中秦川牛(12♂;4),商洛山阳的岭南牛(6♂;5♀)以及陕南西乡的西镇牛(9♂;12)共计63头黄牛的染色体核型,G 带和C 带以及 Ag—NoRs 数目和分布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发现,性染色体(x 和 y)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