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械化旱作农业,实质上就是以机械化为龙头,在传统的以深耕、耙耱、保墒和施用有机肥为主的一整套旱作农业的基础上,掺入现代科学技术,实现传统旱作农业技术精华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现代旱作农业.其作业流程一般为:秸秆还田(粉碎、整秆)--机深耕--机镇压--机播种.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黄河三角洲水资源现状,提出了配套的机械化农业节水技术,主要包括以机械化秸秆就地粉碎还田技术、机械化秸秆覆盖技术、机械化地膜覆盖技术和机械化耕作保墒技术为主的机械化蓄水保墒技术体系及以机械化地面灌溉、喷灌和滴灌为主的机械化灌溉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3.
张磊 《乡村科技》2020,(2):103-104
云南省以梯田种植传统水稻品种和杂交稻为主,水稻生产中所施肥料以化肥和有机肥为主,其中稻田秸秆还田是有机肥的主要施加方式。秸秆还田在云南省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项技术在云南省已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但是秸秆还田在农业生产上优点和缺点并存。本文以云南省的农业环境为对象,对秸秆还田方式及其优缺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秸秆覆盖还田能养地增产、保墒、调地温,是增加农业生产后劲的一种新举措。介绍了小麦秸秆覆盖还田的主要作用和覆盖还田技术,以期为该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玉米秸秆覆盖在培肥地力作用上的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玉米秸秆覆盖是利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解决保土、培肥和控制水土流失的一项旱作农业耕作措施。秸秆覆盖不仅具有明显的蓄水保墒效果,同时对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培肥耕地地力、减少水土流失也能起到一定作用,是旱作农业增产技术中效果十分显著的一项措施。  相似文献   

6.
关于天水市旱作农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天水市旱作农业区域布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依据旱作农业不同生态区域类型,提出了以旱作农业生态区为基础,合理调整优势作物区域布局;推广以地面覆盖蓄水保墒、地膜、秸秆(残茬)覆盖、配方施肥、生物抗旱、节水灌溉、保护性耕作、间套复种、旱作农业工程等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掌握的大量有效数据对河南省安阳市有机肥料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说明,其中包括农家肥、秸秆还田、养殖场废弃物、沼气肥、商品有机肥的资源及其利用情况等,并针对有机肥积造原料少,农民积造农家肥缺乏积极性,秸秆还田的配套机械和技术措施落后等一些问题做了阐述,对今后安阳市有机肥料产业化发展提出一些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甘肃是以旱作农业为主的区域,马铃薯是本省的特色主导农产业。近年来通过大力试验研究,马铃薯秸秆覆盖带状种植技术已比较成熟。该技术具有明显的蓄水保墒、降低地温的作用,同时,还能陪肥地力、增产增效。为此,本文主要介绍了西和县马铃薯秸秆覆盖带状种植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焦明亮 《新农业》2013,(15):51-52
机械化旱作农业是以机械为手段,实施旱作工程技术、农艺技术、理化技术、生物技术等农业生产方式,通过提高自然降水的利用率,减少土壤中水分蒸发和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达到增产的目的。其核心内容:一是以机械化深松为基础,少耕为原则,以蓄水保墒提高地力为核心,建立深耕、浅耕、免耕相结合的土壤耕作制度;二是以保水为核心,采用秸秆还田、减轻土壤压实等技术;三是以  相似文献   

10.
袁鹏  王久波 《新农业》2014,(16):36-36
<正>旱作农业,指在降水偏少而灌溉条件有限的地区从事的农业生产,主要通过尽量保墒和充分利用有效的自然降水,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益。在建平县针对的是165万亩旱地,主要技术模式如地膜覆盖、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一、旱作农业面临的问题1、缺水。目前解决方式主要是地膜覆盖,地膜覆盖又分为秋覆半膜、秋覆全膜、春覆半膜、春覆全膜,其中以秋覆半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为了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多年来,相关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针对郑州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开发.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工程改造、平衡施肥、地面覆盖、秸秆还田、集雨灌溉、耐旱作物与品种推广、生物有机肥及保水剂应用、多元化和立体化种植等构成要素的旱作节水农业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2.
实施这项技术可通过地表残茬覆盖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抑制沙尘天气的发生。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径流、减少水份蒸发、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充分利用天然降水资源,促进旱作农业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达到农业高效、高产、优质、低耗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着重引进了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和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  相似文献   

13.
实施这项技术可通过地表残茬覆盖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抑制沙尘天气的发生。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径流、减少水份蒸发、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充分利用天然降水资源,促进旱作农业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达到农业高效、高产、优质、低耗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着重引进了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和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  相似文献   

14.
孙振河 《新农业》2004,(6):43-43
秸秆高温连肥是将农作物秸杆和人、畜类尿按一定的比例混拌均匀,进行科学的堆积发酵。这是一种把秸秆还田技术和高温造肥技术相结合的积造优质有机肥的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15.
秸秆肥料化是指将收获后的农作物秸秆,覆盖在大田作物的垄上或行间,让其自然腐烂.或者将秸秆粉碎后进行堆沤.形成有机肥,随同施用的其他肥料一同耕翻还田。代县近几年在东留属村、上田乡等多次、多点搞了玉米秸秆覆盖试验、示范、推广。实践表明:农作物秸秆肥料化.方法简单,技术易行,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尤其对旱作农业区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陈丽芬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6):1054-1056
秸秆还田是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施用量的重要措施。调查发现,2014—2017年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由83.6%上升为92.8%,农村可再生资源利用率由90.0%上升为92.8%,秸秆利用以肥料化、能源化和基料化为主,秸秆主要来源为水稻秸秆、玉米秸秆和豆类秸秆。文章综述了4类秸秆还田技术:秸秆粉碎翻压直接还田、秸秆覆盖还田腐熟技术模式、秸秆集中堆沤腐熟还田、过腹还田,同时指出应注意的问题,对其他地区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和秸秆利用率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通过聚土垄作、覆盖保墒、深耕深松等旱作农业节水技术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蓄水保墒能力的试验研究,探索适宜丹江口市的旱作节水技术模式,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旱作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旱作农业面积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北方地区面积更大。干旱的气候条件,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差和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等因素严重制约了旱作农业的增产增收和可持续发展。保护性耕作这一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解决了这一问题,大大地减少了水土流失,增强了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有效地促进了旱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性耕地技术就是通过秸秆根茬还田覆盖,免耕少耕播种,机械深松等技术流程对农田实行免耕少  相似文献   

19.
介绍改土培肥提升土壤质地的技术措施,包括应用腐熟剂快速腐解还田秸秆、推广绿肥种植、施用农家肥、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种植耐酸作物、增强土壤保墒能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方面措施,以提高耕地质量,促进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业用水面临巨大挑战,提升北方地区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对解决粮食生产过程中的缺水问题至关重要.全面分析了耕作保墒、覆盖保墒、增施有机肥与秸秆还田、水肥祸合、调整作物布局、选用节水型品种和化学调控等农艺节水技术措施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针对我国农艺节水技术措施己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艺节水中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关键技术,以期将农艺节水技术提升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