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蝗虫对赤峰市草地造成较大危害,其发生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在掌握草地蝗虫发生和分布的情况下,应采取以下治理策略(1)加强草地管理,合理利用草地资源;(2)加强对主要蝗虫种群的监控;(3)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4)进行综合防治,具体包括草地改良、物理方法、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赤峰市草地蝗虫治理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蝗虫对赤峰市草地造成较大危害,其发生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在掌握草地蝗虫发生和分布的情况下,应采取以下治理策略:(1)加强草地管理,合理利用草地资源;(2)加强对主要蝗虫种群的监控;(3)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4)进行综合防治,具体包括草地改良、物理方法、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3.
乌鲁木齐市草地蝗虫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蝗虫对乌鲁木齐市草地危害较大,其发生的原因是草地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在掌握草地蝗虫发生分布的情况下,综合防治经验,提出尽量减少化学防治,大力推行生物治蝗,加强草地管理和建设,改善草地生态的治蝗对策。  相似文献   

4.
草地蝗虫是哈密市草原生态系统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生物灾害之一。蝗虫具有繁殖能力、适应性强,迁飞距离远等特点,加之持续干旱、草地裸露面积大、不合理的开发,广谱化学农药的使用,损害了草原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使该地区草地蝗虫种群长期处于为害状态。为了有效控制草地蝗虫灾害,恢复草原生态系统,我们对哈密市草原蝗虫的分布做了详细调查,发现该区有蝗虫76种,常年危害的有10种,造成严重损失的有6种,并结合草地建设退耕还草、建立人工草料地、补播优良牧草、休牧封育草场等方式,采取多种生物防治技术对草原蝗虫进行防治,已初见成效。草原生态正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相似文献   

5.
草地蝗虫是危害草原的毁灭性害虫,它食性杂、分布广、迁移迅速,被称为农牧业生产四大灾害之一。近年来,草地蝗虫对草原的危害日趋严重,每年危害面积达1.5亿万亩以上,导致草原大面积退化,产草量下降,严重制约着我国畜牧业发展。及时、准确地进行草地蝗虫发生情况的监测预警,对牧区畜牧业健康发展、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安定都有重要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TM图象在草在蝗虫分布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已成功解译的卫星遥感Landsat TM图象 ,对其各景观生态类型上的草地蝗虫分布进行了定量评估 ,结果为 :蝗虫在干草原上危害较重 ,高寒草甸上危害较轻 ,其它草地类型上不造成危害 ,基于评价结果 ,于 1 997~ 1 999年进行了实地调查 ,评估结果和调查结果的吻合率为 80 .77%。  相似文献   

7.
萨仁高娃 《青海草业》2010,19(2):39-40,44
海北州是草地蝗虫灾害频发的地区之一,每年的蝗虫危害面积广、密度高、危害严重。本文从蝗虫的发生数量、危害程度、损失状况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并结合实际,对草原蝗虫的生态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为今后更好的开展草地虫害监测、提高预测预报准确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新疆奇台县草地资源及草地畜牧业发展状况,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该县草地资源丰富,但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利用导致牲畜增长过快,草地退化,草畜矛盾日益突出,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在众多引起草地畜牧业发展不协调的因素中,超载放牧是造成草地等级降低、农牧业矛盾加大、蝗虫鼠害严重的主导因素。针对该县草地畜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策略以保障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蝗灾是世界性的自然灾害,在新疆乃至全国,蝗虫是农牧业生产上的历史性严重害虫之一。古今中外,蝗虫分布范围之广,危害面积之大,危害程度之重,无论是对生态的破坏程度或给农林业和草原畜牧业带来的经济损失都是难以估计的。1哈密地区草原蝗灾发生概况1.1哈密地区草地资源情况根据1981年草地调查,全地区境内有天然草地419.33万hm2,占哈密地区土地总面积的29.43%,其中可利用天然草地面积390万hm2,占草地总面积的  相似文献   

10.
怎样进行草地昆虫普查严林,梅洁人,邹华青海畜牧兽医学院草原系青海省草原总站昆虫在草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有些食草昆虫对牧草的危害非常大,能造成草地的灾害,严重影响畜牧业生产,如草地蝗虫,草原毛虫;也有些寄生昆虫能传染多种人畜疾病,对人畜的生...  相似文献   

11.
草地蝗虫发生原因及可持续管理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探讨了影响草地蝗虫数量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并就如何实现草地蝗虫的可持续管理对策做了较为系统全面的概述。认为全球气候温暖化、干旱化以及区域性气候异常,食物资源,种间种内竞争,环境因子以及草地利用方式和强度等是导致草地蝗虫数量动态变化以及可能引发蝗虫灾害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基于生态安全、经济有效和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作为管理草地蝗虫的指导方针。最后,将强化蝗虫发生机理及预测预报技术研究,积极探索草地管理措施在调节蝗虫数量中发挥作用,尝试草地蝗虫管理新的方法和技术,扩大生物防治范围和力度并确立新型化学防治技术作为实现草地蝗虫可持续管理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草地蝗虫灾害严重发生由内在条件和外部因素造成。气候变化引起持续干旱,造成禾本科牧草植株矮小,草地裸露面积扩大,草原动植物的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由于大量使用广谱化学农药杀伤天敌,使草地蝗虫种群增长失控,形成暴发性灾害;与牲畜争食牧草,给畜牧业造成巨大损失。针对草地蝗虫成灾的原因和规律,提出了3点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祁连山高山草地毒杂草侵入对蝗虫相对多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祁连山高山草地毒杂草侵入对蝗虫群落组成、相对多度以及群落数量的影响,2008-2009年6-9月在野外调查基础上,对毒杂草(狼毒、甘肃臭草和披针叶黄华)侵入型草地和天然草地植被群落、土壤理化特性以及蝗虫多样性及群落数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毒杂草侵入显著降低草地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P<0.05),植被群落高度和生物量明显增加(P<0.05);甘肃臭草侵入型草地土壤有机质和含水量最高,狼毒侵入型草地土壤紧实度和天然草地全N含量显著大于其他样地(P<0.05);毒杂草侵入影响蝗虫群落组成、降低物种多样性、改变物种相对多度。但蝗虫群落数量因杂草种类呈现较大差异,蝗虫群落数量因甘肃臭草侵入而降低、随狼毒和披针叶黄华侵入而增加。高山草地毒杂草侵入通过改变植被结构和营养价值、影响蝗虫土壤理化特性和栖息生境,而草地蝗虫群落组成、数量和多样性对此做出积极响应。该研究不仅为研究高山草地毒杂草型退化对昆虫以及无脊椎动物的影响提供参考,而且也为高山草地生物多样性维持和保育提供有益依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应用蝗虫微孢子虫治理草原蝗虫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湘 《青海草业》2001,10(2):20-21
本文综合论述了近年来我国草原蝗虫的发生和应用蝗虫微孢子虫的防治现状 ,同时对蝗虫微孢子虫的增殖和生产及微孢子虫的侵染和致病机理进行了剖析 ;初步论述了蝗虫微孢子虫病在田间的流行规律和传播机理以及持续控制草原蝗害的效果 ;针对蝗虫微孢子虫治理蝗害的特点和微孢子虫的应用前景以及配套新技术的开发利用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草地蝗虫预测预报专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柳小妮  蒋文兰 《草业科学》2004,21(12):112-116
为使甘肃省草地蝗虫Acridoidea的防治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的进行,利用DET平台和网页工具开发了以数据库、模型库和知识库为基本内容,预测预报为主要功能的"甘肃省草地蝗虫预测预报专家系统",将多年来草地保护专家积累的知识、经验和技术,以文本、图形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集成的方式展示于用户,可进行蝗虫的分类检索,预测蝗虫未来发生动态,并选择适宜的防治时期和技术.该专家系统对发挥甘肃省畜牧业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星学军 《草地学报》2018,26(1):184-188
蝗虫微孢子(Paranosema locustae, PL)是重要的防蝗生物制剂,其与昆虫生长调节剂(insect growth regulator, IGR)协同使用有利于蝗虫可持续治理。本文通过田间超低喷雾和扫网调查等方法在青海蝗区开展协调应用PL和IGR防治草原蝗虫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首先明确青海蝗区的主要蝗虫种类为宽须蚁蝗Myrmeleotettix palpalis、小翅雏蝗Chorthippus fallax、狭翅雏蝗Chorthippus dubius、毛足棒角蝗Dasyhippus harbipes、鼓翅皱膝蝗Angaracris barabensis等;结果证明PL与IGR协调应用,可有效抑制草原蝗虫种群增长,且可保持存活蝗虫感病率在较高水平,对优势种宽须蚁蝗和小翅雏蝗等的持续控制作用明显。结果明确了微生物制剂和IGR协同防治蝗虫的短期与长期、速效与长效的协同作用,为防治高密度蝗虫提供新的绿色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7.
草原蝗虫开发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海草原环湖及柴达木蝗区大部分地面平缓,宜于机械作业。蝗虫种群密度80~120头/m2者居多,面积为40~50万hm2,贮量小年为4840T,大年为6560T,开发前景广阔。蝗虫粉含粗蛋白74.88%,居我国目前优良饲料之首。经试验,作为饲料添加剂与50%的进口鱼粉比较,京黄1号7日龄肉仔鸡饲喂49天后成活率为88.71%,体重平均增长1020.2g,二者差异不显著;星杂二八八6~8月龄蛋鸡饲喂后产蛋量提高18.08%,产蛋率提高7.99%,完全可以代替鱼粉。新研制的捕蝗机捕蝗率为65.0~74.2%,生产率2.74hm2/h,单机捕幅4m。以1993年的市场价格为准,机捕的经济效益为28.60元/hm2,且有突出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8.
环境因子对蝗虫群落生态效应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贺达汉  郑哲民 《草地学报》1996,4(3):213-220
为了探讨环境因子与蝗虫群落的生态关系,本文运用量通径分析,典型相关,双重筛选逐步回归等方法,以15项环境因子参数(其中包括8项植物群落参数)作为自变量,以7项蝗虫群落参数为因变量,对环境因子,特别是植物群落结构与组成的变化对蝗虫群落产生的生态效应以及诸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蝗虫种类多样性与环境干燥度和植物群落种类的复杂程度成正相关,与植物群落垂直层次结构的复杂性成负相关,群落  相似文献   

19.
陈国明 《青海草业》2001,10(1):45-46,59
蝗虫及牧草的生长发育均与草地外界环境条件有着密切的相应关系。本文利用这一原理在蝗区将草地几种牧草与主要蝗虫作为物候观察的对象 ,定期调查二者各自发育阶段及其相关性 ,以期通过牧草的物候期对蝗虫进行发育阶段的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紫花苜蓿营养价值随生长年限的变化规律,以黄土高原撂荒第4、5、6、8、12、13、14、15年草地的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其基本养分、矿物质和消化特性等,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撂荒年限草地的紫花苜蓿营养价值指标,除Ca、Mg、RFV(相对饲喂价值)变异系数较大外(10%~14%),其他指标的变异系数均较小(<9%),不同撂荒年限草地紫花苜蓿的粗蛋白含量均>19%,撂荒第14年和第15年草地的紫花苜蓿符合特级苜蓿干草制作标准,撂荒第5年和第6年草地的紫花苜蓿符合二级苜蓿干草制作标准,而其他撂荒年限草地的紫花苜蓿均符合一级苜蓿干草制作标准。综上,不同撂荒年限草地的紫花苜蓿营养价值均相对稳定,且为高品质牧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