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畜禽业》2008,(1):24-24
2006年夏秋之季,高热病在南方各省暴发,造成了重大损失.许多养殖者认为疫情在冬季会自然消退,而在2006年冬季,高热病疫情迅速蔓延到河南、山东、山西、河北等省,2007年春节前后疫情蔓延到我国东北的辽宁等省,与此同时,南方各省疫情也一直没有停止。如在2007年春节期间,湖南郴州、怀化地区大批猪场特别是规模化和集约化猪场暴发高热病,损失十分惨重。截止2007年10月份,全国26个省市先后发生高热病疫情.由于蓝耳病与猪瘟、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病、细小病毒病等混合感染是致使发病猪群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有专家指出:病毒型的流行病在冬春季更容易发生。根据疫情流行热点.专家认为忽视其冬季防控是造成高热病疫情迅速蔓延至全国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2006年夏,猪"高热病"首先在我国南方部分省、市发生,给养猪业造成了较大损失。2007年1月,国家农业部通过对分离到的病毒采用全基因序列分析等技术手段,最终确定变异猪蓝耳病病毒是猪"高热病"主要病原,并定名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相似文献   

3.
王钢 《畜禽业》2007,(4):19-21
<正>猪无名高热症是近年来兽医常见病之一,也是兽医临床治疗较为棘手的一种病症。从2006年5月底开始,中南、华东地区江西、湖南等省份的部分猪场,生长育成猪和部分母猪、保育猪暴发了传播迅速、死亡率高、治愈率低的猪无名高热病。从2006年10月初至2007年1月底,笔者在四川部分地区调查发现,该地区有部分病例的流行。为了更有效的防控该疾病,故将笔者就该病所采取的防制措施报告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邢清华 《畜禽业》2011,(3):19-20
<正>猪高热病是近年来严重影响我国养猪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疾病,通过对我国猪高热病发生的历史回顾,探索发病原因,提出猪瘟、蓝耳病控制的核心是免疫,细菌病、气喘病与圆环病毒感染在高热病控制中不可忽视,而高热病防制的根本策略是加强猪场管理与执行。这些重要的防控原则,可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15,(7)
<正>据调查,2012年春,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的多个规模化猪场暴发了疑似猪伪狂犬病的传染病,并从猪场送检病料中分离、鉴定出猪伪狂犬病病毒。2012年至今,该疫情已蔓延至南方各省,部分规模化猪场在进行伪狂犬病g E抗体检测时,发现其阳性率升高,有的甚至接近100%。本文就流行病学及防治方法,结合临床经验,浅谈综合防治措施。1病原体伪狂犬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病  相似文献   

6.
殷振清 《畜禽业》2008,(5):38-39
<正>2007年夏天,我市暴发了生猪高热病,生猪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为近年来罕见。猪高热病其实不是一种病,它是多种病原的混合交叉感染,是综合征。根据省专家诊断,此病可能是猪瘟、蓝耳、附红细胞体,伪狂犬、弓形体病等病的多重感染。根据我镇发病生猪的症状来看,主要是猪持续高热,体温达41 ̄42℃,个别病例达43℃,用抗菌素治疗,体温有时下降,但极易反复,基本无效。有不同程度的皮肤潮红,  相似文献   

7.
多数学者认为生猪高热病的流行基本上由多病原混合感染引发,且与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猪弓形体等密切相关。本试验通过连续4年对本地规模猪场上述5种病原的抗原和抗体进行了实验室检测,发现猪瘟的抗体合格率为79.8,抗原检出率为34.1,证明猪瘟野毒抗原存在,是引发猪瘟持续感染而导致猪场高热病的一个主要病因;猪蓝耳病抗体为75.6,低于80,也是造成高热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猪圆环病毒感染率为49.6,但感染情况呈逐年上升趋势;伪狂犬为12.9,弓形体为14.8,基本可以排除本市生猪高热病与该2种病原的相关性。此外,从检测结果来看,2009-2010年猪瘟野毒抗原阳性率高,猪瘟免疫抗体下降,而猪圆环病毒、猪蓝耳病的血清阳性率在上升,可以证明与生猪高热病的流行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12,(7):2
<正>2011年高热病在全国范围内发生不多,但是今年2月份以来,周边国家越南、缅甸先后发生猪蓝耳病,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从今年4月底开始我国南方一些地区也开始出现大范围的发病,在当地的传播速度极快、不仅发病高、死亡率也极高达85%,药物治疗几乎没有太大的作用。今年南方夏季天气该热而不热,寒气笼罩,降雨较多,易因内郁热外受寒而暴发"高热病"。因此,今年南方地区7到9月份要重点防控由高致病性蓝耳病引发的高热病,防止象2006年那样大面积爆发。  相似文献   

9.
彭慈平 《畜禽业》2008,(9):50-51
<正>"猪高热病综合征"早于2000年在江苏省暴发流行,尔后在我国南方流行扩散,2006年以湖南、广西、广东、江西、浙江等省尤为严重,该病不是单一病原感染引起的,而是多种病原混合感染在不良饲养管理条件、气候和应激因素刺激下而发生的,上世纪90年代我国一些猪场已检测到与该病混合  相似文献   

10.
刘霞  杨晓伟  赵光伟 《畜禽业》2007,(11):16-19
<正>2007年1月以来,贵州省陆续有猪场发生一种以体温升高和呼吸道症状为主的流行性疾病。此次流行病给我省的生猪养殖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结合2006年5月以来,我国爆发的猪"无名高热病"疫情,如来势凶猛、病因复杂、混合感染严重、破坏力强、传播扩散迅速、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08,(1):32-32
对于引起此病的病原有很多说法:如先前的“流感说”、后来的“蓝耳病说”、“变种蓝耳病说”以及“不知名的新病说”等。2006年9月,文利新等在河南、山东等诊断的病例均是蓝耳病,推断“高热病”疫情最重要的元凶就是“蓝耳病”,通过采取积极防控措施后取得了良好效果。2007年4月,农业部正式确定本次疫情为“高致病性蓝耳病”。另有报道认为:引起此病的病原主要为多种病毒和细菌、寄生虫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包括猪瘟病毒(HCV)、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猪高热病传遍大江南北,对养猪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猪一旦发病往往在短期内波及全群及邻近猪场,造成广泛流行,主要以饲养管理和卫生环境差的中小型养殖场(户)为多发,免疫程序和用药不合理及饲料配合品种单一的养殖场(户)尤为严重。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生猪高热病疫情通常在春夏之交开始,至8月下旬告一段落。业内有专家指出,今年由于南方部分地区持续干旱,有可能在近期引发更为凶猛的猪高热病疫情。  相似文献   

13.
猪高热病的流行特点与防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芳慧 《畜禽业》2013,(7):24-27
<正>猪高热病是由高致病性蓝耳病等病毒和细菌、寄生虫等多病原混合或继发感染引起的急性、热性,高致病性和致死性的传染性疾病。从2006年5月份开始,我国华南地区不少养殖户暴发了此病。该病危害严重,具传播区域广、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治愈率低等特点,造成猪只大量死亡,并逐渐扩散和蔓延到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10,(5):9-9
1高热病 目前所指的高热病是2006年以来全国范围较大规模发生的以高热、混感为特征的流行病,高发季节多在每年的4—9月铲其显著特征是:以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免疫抑制病普遍呈隐形感染为前提,以强应激为诱因,以前期猪价偏低,猪群营养和管理水平较差为先决条件发生的猪群流行病。2008年猪价好,营养和管理水平提高时未发生大的流行。  相似文献   

15.
如何防控猪高热病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兰君 《畜禽业》2010,(1):32-33
<正>"猪高热病"是一种高热、厌食、黄尿为特征的疫病。该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与死亡率高等特点。"高热病"为多种病原引起的以高热症状为主的一种非常难治的猪病,引起高热病的病原很多,如病毒、细菌、寄生虫等。高热病为多种病毒、细菌、原虫  相似文献   

16.
<正>2006年的夏季,我国南方10多个省份的猪发生临床症状以突然发病、高热、皮肤发红、呼吸困难、急性死亡;剖检以弥漫性、出血性间质肺炎、淋巴结及多个内脏器官不同程度出血为主要特征的"高热病"。2007年,农业部将猪"高热病"定名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  相似文献   

17.
<正>自2006年以猪高致病蓝耳病(高热病)为主的多种疫病席卷全国规模化猪场以来,规模化猪场损失之惨重,创我国养猪史之最。怎样防控猪蓝耳病及其激发的并发病症是各规模化猪场目前迫切想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21,(10)
自2019年8月我国新疆伊犁地区首次确诊发生牛结节性皮肤病疫情以来,在不到2年时间内这种外来新病种疫情已扩散蔓延到多省,对我国养牛业造成严重的影响。从发生症状、病毒生物学、流行病特点等方面介绍牛结节性皮肤病的发生特点并提出防控措施,以期有助于该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19.
猪"高热病"从2001年以来在国内部分地区发生。该病以发病急、发病率高、高热稽留、病程长、病情来势凶猛、治疗费用高为特点,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临床治疗时很难控制,治疗效果往往不够理想,即使治疗康复,常造成猪群生长缓慢。为有效防止猪"高热病"的发生及治疗,笔者请教相关专家,于2006年开始制作猪"高热病"康复猪血清,应用临床进行治疗。2006、2007年度共治疗病猪250多例,治愈233头,治愈率达93%。  相似文献   

20.
王立余 《畜禽业》2008,(5):81-82
<正>近年来,我国华南地区的不少猪场,暴发了一种急性、热性、高致病性和致死性的"猪高热病"。该病危害严重,具传播区域广、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治愈率低等特点,造成猪只大量死亡,并逐渐扩散和蔓延到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