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淳安县自1999年开始进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至2002年,淳安县建设了9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主要是大田农作物为主。2003年至今,又相继建成12个都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7个都市农业科技示范村、3个科技示范场(站),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成效显著。1都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农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科技示范园区成为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一项重点。为此,对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是近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实践中涌现出来的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模式,其特点是应用现代化技术装备农业,改善动植物生长环境,采用先进技术成果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实现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它有利于农业高新技术的集成、组合开发应用,加速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步伐,有利于农业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并通过园区的示范推广,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技术进步。   安徽省自 1998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以来,目前已建立各种类型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573个,其中省级 14个…  相似文献   

4.
充分发挥农业高校在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开始涌现出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迅速发展对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起到了较大的示范与带动作用,尤其是在推动农业科技新成果转化应用、探索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模式和途径、提高农民和基层技术人员对新技术的吸纳能力等方面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开始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兴起,目前已发展到全国各地,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陕西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很快。全省已有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区353个,主要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关中地区,陕南、陕北也在兴起,为农  相似文献   

6.
关于无锡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是农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农业科技发展进程中的客观要求,是探索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和展示农业发展方向的示范平台。无锡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起步较早,发展较快,成效明显,并积累了成功经验。如何在良好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发展,通过对无锡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实践的调查以及今后发展趋势分析,对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与管理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规划、运转及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经济效益、管理体制方面,阐述如何发挥农业科研单位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中的技术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8.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现状及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我国一直非常重视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使园区在开展技术咨询与攻关、人才培训以及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的引进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作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成为各地农牧业研究的中心议题之一,不同地区围绕这一中心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本文拟综述各方面研究成果,以期能够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发展策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为加大科技推广力度,确保常规农业增产增收,高效农业快速发展,近两年来,青州市在部分乡镇进行了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试点,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一、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几种模式 建立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园区,加快农村实用科学技术推广步伐,已成为该市市乡两级政府和广大群  相似文献   

10.
单哲 《山东农业》2002,(6):33-35
一、山东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山东省各级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已达2000多个。山东省财政也于2000年首批启动6个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内容涵盖畜牧、水产、果品、花卉、蔬菜及生物技术等方面,基本代表了全省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方向,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目前,山东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和发展还刚刚起步,还处于探索阶段,因而存在问题也较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缺乏统一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农业现代化与持续化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上当前的热点。从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这是农业发展的历史规律。农业现代化与持续化并不是对立或替代,而是相互补充的关系。中国农业的伟大目标是在21世纪实现农业现代化,走集约持续农业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当前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和对农业生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
农业院校图书馆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农业院校图书馆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所具备的优势和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对农业专家系统及农业信息化的内涵分别作了阐述,提出当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及农业专家系统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刘学江 《北京农业》2011,(9):198-199
针对目前集安市农机服务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以科学的发展观为统领,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加入WTO后,面对国际、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襄樊市如何创出自己的优质农产品品牌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最近,襄樊市农业局就全市优质农产品品牌的市场使用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从中获得一些启迪。 一、优质农产品情况及其品牌意识 从调查的情况看,各县(市)在实施品牌经营战略上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是少数农产品品牌在全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并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在第三届全国农博会上,襄阳大头菜、宜城金香皮蛋、老河口双头口醋等优质品牌获得中国农业名牌称号。二是部分农产品品牌已飞出国门,走向世界。2000年4月,第87届对外出口商品交易会上,枣阳徐寨柳编与美国、日本、新加坡等22个国家和地区签约37份,合同金额 1 136万元;襄阳金河柳编已远销美、韩等国,1999年产值12 000万元。三是优质农产品品牌已具有一定的数量规模。这次调查统计全市共注册农产品品牌28个,涉及14种农产品。在全国第四届农业博览会上,襄樊有19个农产品品牌获得中国农业名牌称号,名牌总量位居湖北第一位。四是部分品牌经营成效较为显著。据调查显示,种植业7个品牌1999年产值1 716万元;茶叶7个品牌1999年产值12 530万元,果品7个品牌1999年产值10 362万元;林业2个品牌9年产值13 363万元。流水镇政府打流水西瓜品牌,产品已远销湖南、广东等地,农民靠生产西瓜一项每人每年平均增收入350元;谷城五山镇以“玉皇剑”品牌带动全镇茶叶生产,1999年产值2 500万元。实现利润1 200万元。农民收入的60%、全镇财政收入的70%来自于茶叶生产。南漳水镜牌香菇,生产规模已发展到2 000万袋,香菇总产300万kg,仅此一项为地方财政增加收入600万元。 目前,在优质农产品品牌开发与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一是农产品品牌市场占有率低,开拓力度不大。从调查的品牌看,仅3个品牌已开拓国际市场,大部分优质品牌仅局限在市内及周边地区,在东部沿海、东北和西部等广大市场没有打开销路。二是品牌缺乏宣传。丰乐牌西瓜种子、双汇火腿肠、涪陵榨菜等几乎人人皆知,但知道襄阳大头菜、谷城山药的人却并不多,缺乏宣传是导致品牌市场效应较差的重要原因。三是优质品牌的生产规模小,品名杂,难以形成一个拳头产品,形不成大品牌、大产业。以茶叶为例,河南信阳市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举全市之力共创一个品牌,经过数年努力,现今“信阳毛尖”已名满天下,被誉为中国10大名茶之一。襄樊市的茶叶品牌多、茶场多,但规模小、产量低,被调查的玉皇剑、水镜等5个品牌1999年产值最高也就是几千万元左右,没有形成一个大品牌产品,也就没有较大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农业专家大院的建设,实现了农业园区科技成果的孵化、转化,拉近了专家和农民之间的距离。专家大院进门是实验室、推广站,出门是试验田和基地,使来自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农业高新技术、科研成果,通过专家大院从实验室直接走到农民身边,真正体现农业园区技术提升和成果转化的载体功能,促进农业园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改造升级的步伐,为农业园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探索新的路子。  相似文献   

18.
论农业信息与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业产业一体化营的特征剖析了农业信息在家业产业一体化经营中的作用。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为农业信息提供源泉,是检测信息的尺度。为了发挥其作用,提应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人才培养,加强农业科技信息部门、农情信息部门和市场信息部门的联系,形成高效的农业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9.
农业信息化水平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雨溪  李广 《农业网络信息》2013,(4):103-104,111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主要原因是农村的信息化水平低,导致供需关系不平衡。本文对甘肃农业信息化现状调查分析,指出其与农产品价格的关系,并且有针对的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支援参与扶沟县韭园镇二十里店村新农村建设为具体实例,针对当前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探讨农业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与农业信息化建设对接时应采用的原则及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