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孔雀和蓝孔雀属鸟纲、鸡形目、雉科。绿孔雀被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国人工饲养的蓝孔雀,高蛋白、低能量、低脂肪、低胆固醇,做为高档珍馐佳肴,得到食客们的赞赏和好评。目前,中国孔雀在广州、珠海等地的规模养殖实践证明:人工饲养孔雀是一项设备简  相似文献   

2.
孔雀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雀养殖技术周世朗,黄旭坚(四川省温江农业学校611130)(广东省狮子山特养场)孔雀是著名的特禽品种,广州英吉利实业有限公司养殖成功后,已发展到珠海、。从化、深圳及云南、上海等地。目前,仅广东省人工养殖的孔雀存栏数达8000多只。孔雀肉是餐桌上的美...  相似文献   

3.
孔雀属鸟纲、鸡形目、雉科、孔雀属,孔雀属的两个种分别是分布于印度和斯里兰卡的蓝孔雀和分布于缅甸到爪畦的绿孔雀,蓝孔雀有两个突变形态,即白孔雀和黑孔雀。目前人工养殖的主要是蓝孔雀,也是许多动物园的主要展出品种。  相似文献   

4.
正孔雀原产于印度和斯里兰卡,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各国,动物学分类为鸟纲鸡形目雉科孔雀属,是吉祥高贵的象征,传说中的"百鸟之王"。按照传统的分类学标准,世界上主要有两种孔雀,即绿孔雀和蓝孔雀。绿孔雀属于国家一级濒危保护动物,严禁捕杀;蓝孔雀属于非保护动物,可以人工养殖和自由买卖宰杀。蓝孔雀因体型大、生长快、营养价值高等特点极具养殖价值,其养殖需求正在由观赏型向食用型发展。养殖蓝孔雀经济效益非常可观,目前孔雀肉市售  相似文献   

5.
孔雀主要可分成绿孔雀与蓝孔雀两种,采用人工饲养法的多为蓝孔雀,可用来食用,其肉质有低脂肪、高蛋白等特征,因而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为保证其生长质量,养殖人员需不断更新自身的养殖技术。笔者详细介绍孔雀养殖前的准备工作,并针对当前对其的养殖现状,提出发情期管理、孵化管理、饲养管理、人工育雏及防治疫病五项工作流程,从而提升孔雀养殖质量,促进其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6.
1肉用孔雀的开发孔雀分三种,白孔雀是杂交变异种;绿孔雀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严禁捕杀;人工饲养的蓝孔雀及其杂交改良种属非保护动物,可以饲养食用。近年来,江苏省沛县风恰达珍禽场用绿孔雀和蓝孔雀杂交育成的一种肉用孔雀,其体重要比普通蓝孔雀多1~1.skg。孔雀饲养成本低、抗病力强、经济价值高,具有广阔的养殖前景。孔雀集观赏、美食、保健于一体,通身是宝,其肉是低胆固醇的野味珍品,俗有“水中老鳖。禽中孔雀”之说,深受中外宾客青睐。孔雀也是很好的医药原料,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作过如此评价:“孔雀辟邪恶,能解大毒…  相似文献   

7.
孔雀属鸟纲鸡形目雉科,我国饲养的孔雀有蓝孔雀、绿孔雀和变种的白孔雀,其中蓝孔雀数量最多,白孔雀次之。绿孔雀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养殖数量最少,国家禁止捕杀。中国人工饲养的蓝孔雀,除了供人们观赏外,其肉可供食用,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胆固醇、低脂肪食品,营养成分远高于一般禽类,具有一定的保健价值,而且人工饲养蓝孔雀是一项投入少、市场前景广阔的新兴养禽业。  相似文献   

8.
孔雀俗称凤凰,是百鸟之王,它的全身都是宝,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其肉的蛋白质含量为28%左右,脂肪 1%,富含 10多种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野味珍品。孔雀产肉多,全净膛屠宰率达80%。 蓝孔雀的人工养殖技术1.孔雀分3种白孔雀是杂交变异种、绿孔雀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严禁捕杀。蓝孔雀属非保护动物,可以饲养食用。2.生活习性栖于海拔2000m以下的开阔稀草原或灌丛的开阔地带,多是一雄多雌活动,杂食性。人工饲养的孔雀在-30℃都能正常生长。3.场地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附近没有…  相似文献   

9.
<正>蓝孔雀(Pavo cristatus)属鸟纲,鸡形目,雉科,孔雀属。孔雀属下共有两个种,分别是分布于缅甸和爪哇的绿孔雀和分布于印度与斯里兰卡的蓝孔雀。蓝孔雀还有白孔雀和黑孔雀两个变种。孔雀作为"百鸟之王"向来被人们所欣赏和推崇,又因为其华丽的羽毛而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目前在许多动物园和人工养殖场均有饲养、展出,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蓝孔雀。目前,蓝孔雀的人工饲养、繁殖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但是,随着养殖范围的扩大和饲养量的增多,各  相似文献   

10.
孔雀俗称凤凰,多产于我国云南南部,为鸟中之王,是我国新兴的特禽品种。我国饲养 的孔雀有绿孔雀、蓝孔雀和变异种白孔雀;绿孔雀头部冠羽聚成撮,头颈部羽毛为绿色,属 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孔雀肉可供食用,是高档珍肴。此外还具有一定的药用功效,能解大毒,其解毒功效在 穿山甲之上。目前孔雀人工养殖效益可观。 1 孔雀的生活习性 孔雀性机警,脚强健,善奔跑,不善飞行,但下落时速度较快;喜群居生活,很少单独 活动,秋冬群集更大。野生孔雀多栖于山脚、溪河沿岸或农田附近。孔雀属杂食性鸟类,晨 昏觅食,采食野果、植物的种子、稻谷、植物芽苗、草籽等,还吃一些蟋蟀、蚂蚱等昆虫。 2 孔雀的繁殖特点 2.1 发情 孔雀22月龄达到性成熟。野生状态  相似文献   

11.
孔雀属鸟纲鸡形目雉科,我国饲养的孔雀有蓝孔雀、绿孔雀和变种的白孔雀,其中蓝孔雀数量最多,白孔雀次之,绿孔雀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养殖数量最少,国家禁止捕杀。中国人工饲养的蓝孔雀,肉可供食用,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胆固醇、低脂肪食品,具有一定的保健价值。因此,饲养蓝孔雀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孔雀属鸟纲鸡形目雉科,自然界分布的孔雀有2种,即产于印度及斯里兰卡的蓝孔雀(印度孔雀)和产于我国云南、缅甸、泰国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绿孔雀(爪哇孔雀)。另外,还有全身羽色纯白的白孔雀,是蓝孔雀的人工变种。我国饲养的孔雀主要有蓝孔雀、绿孔雀和变种的白孔雀,其中蓝孔雀数量最多,白孔雀次之,绿孔雀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养殖数量最少,国家禁止捕杀。我国人工饲养的蓝孔雀,除了供人们观赏外,其肉可供食用,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胆囤醇、低脂肪食品,营养成分远高于一般禽类,具有一定的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13.
孔雀俗称凤凰。广州英吉利实业有限公司从1987年开始引种,经过7年的保种、选配、繁殖扩群等饲养探索,总结出孔雀人工饲养的经验. 蓝孔雀是百鸟之王。产肉多,全净膛屠宰率达80%。孔雀内含蛋白质28%左右、脂肪1%,富含10多种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高蛋白、低  相似文献   

14.
孔雀的人工养殖杨宝山,张德晨(山东临沭县畜牧局)野生孔雀在我国已濒临灭绝境地,不准捕杀。为更好的保护孔雀资源、开发其独特的用途,发展人工养殖孔雀具有重要意义。孔雀具有华丽的羽毛、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用其可制成高雅的工艺品或标本。古代时,孔雀翎是代表将领...  相似文献   

15.
孔雀属鸟纲、鸡形目、雉科,是世界上价值极高的特禽品种.我国饲养的孔雀有蓝孔雀(印度孔雀)、绿孔雀(爪哇孔雀)和变种的白孔雀.蓝孔雀数量最多,已进入商品化生产阶段,白孔雀次之,绿孔雀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养殖数量最少. 孔雀肉可供食用,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胆固醇、低脂肪食品,是高档珍贵佳肴.此外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能解毒,其解毒功效在穿山甲之上.饲养孔雀设备简单、饲养容易、投资少、产出多,集观赏、食用、保健为一体,前景可观.  相似文献   

16.
蓝孔雀是一种观赏鸟类。人工养殖的蓝孔雀还是一种名贵的食用和药用动物。由于蓝孔雀的肉野味浓郁,并且产肉多,全净膛屠宰率达80%,肉的蛋白质含量为28%,脂肪约为1%,富含10余种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因此在市场颇受欢迎,经济价值较高。发展蓝孔雀养殖已经成为椒江地区农民发家致富的一个新兴产业,但蓝孔雀养殖也受到一些疾病的困扰。  相似文献   

17.
<正>蓝孔雀是孔雀中的一个品种,属于鸟纲鸡形目中的大型鸟类。蓝孔雀原产于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一带,属于亚洲孔雀,有一身华美艳丽的羽毛,是人类饲养最早的观赏鸟类之一。孔雀耐粗饲,抗病力强,我国各地民间都有人工养殖,动物园和游乐场所常多见。1病例介绍丹东市某县一所个人游乐场饲养15只蓝孔雀,5只成年孔雀,2只雄性,3只雌性和10只雏孔雀。有一只雌孔雀于2016年8月份发病,前来就诊。由于机体严重衰竭,病程也到  相似文献   

18.
绿孔雀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严禁捕杀,而蓝孔雀属非保护动物,可饲养食用。其产肉多,全净膛屠宰率达80%,孔雀肉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为28%左右,脂肪1%,富含十多种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高蛋白和低脂肪的野味珍品。《本草纲目》载“孔雀避邪,能解大毒、百毒、药毒”。近些年,饲养范围、饲养数量逐渐扩大,相关疾病逐渐引起关注。球虫病就是对蓝孔雀养殖损害较大的一种疾病。笔者结合临床经验就蓝孔雀球虫病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9.
孔雀在动物分类上属鸟纲,鸟形目,雉科。孔雀可供食用,产肉多,全净膛屠宰率达80%、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倍受人们青睐。孔雀的尾羽商品名为孔雀翎、孔雀线、孔雀眼,适宜做各种装饰品。据《本草纲目》记载:孔雀辟寒,能解大毒,百毒,药毒;配上名贵药材天麻及党参做为药膳。养殖孔雀投入少,产出多;增值快,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经济价值。市场前景广阔,开发潜力大。  相似文献   

20.
孔雀属于鸟纲,鸡形目,雉科中的孔雀属,也是雉科中较大的一种鸟类。孔雀分几个品种,我们常见的有绿孔雀、蓝孔雀及变异种的白孔雀,绿孔雀分布在我国云南及东南亚各国热带雨林地区,是国家的保护动物,我地区人工饲养的主要是蓝孔雀。2007年1月8日我市动物园孔雀突然发病,以偏瘫、排白色稀便为主要症状,发病急,死亡率高,死亡高达18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