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灭幼脲类杀虫剂是一种选择性仿生药剂,具有防治害虫经济有效、不污染环境、对人畜及天敌安全、无公害和对害虫不产生抗药性、抗雨水冲刷等特点。目前在林业害虫防治中广泛推广应用。但因灭幼脲防治害虫死亡速率较慢、都局限在低虫口区。为在松毛虫猖獗发生区利用灭幼脲防治,探讨防治松毛虫虫口阈值,在1985年防治试验的基础上,1986年春季对松毛虫猖獗发生区,利用灭幼脲Ⅲ号讲行了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2.
文山松毛虫(Dendroliums punctatuswenshanensis Tsai et Liu)是我州北部松林主要害虫之一,一年发生两代,每年成灾十余万亩。过去使用六六六、DDT防治,污染了环境,后来改用白僵菌、赤眼蜂防治,受环境因素影响,效果不稳定。为此,我们在1985年进行了灭幼脲Ⅲ号防治文山松毛虫试验。  相似文献   

3.
<正> 灭幼脲是防治松毛虫的一种新型药剂,因其经济、有效、安全、使用简便。受到广泛欢迎。我县在1986、1987年,曾于3月底至4月初两次推广利用灭幼脲防治马尾松毛虫,并对灭幼脲Ⅲ号的杀虫效果及其对松毛虫的长期影响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灭幼脲Ⅰ号及其混剂防治赤松毛虫对比试验赤松毛虫是山东省沂水县山地赤松、黑松的主要害虫。生产防治中灭幼脲常常与其它化学农药混合使用,目的是提高灭幼脲的防治效果。我们在大面积防治松毛虫的同时,进行了药效对比试验,防治对象为越冬后5—6龄赤松毛虫。防治前调...  相似文献   

5.
<正> 灭幼脲是近几年来国内外广为重视的一类新型杀虫剂,具有既保护天敌,又杀死害虫的特有功能。为了探讨对马尾松毛虫的防治效果和对天敌及水生动物的影响,我们于1984~1985年,分别在新县和罗山两县进行了地面喷洒灭幼脲防治马尾松毛虫的试验,现将结果报导于后,供参考。一、材料与方法 1、供试药剂:15%灭幼脲Ⅰ号胶悬剂,唐山市化工所产品;25%灭幼脲Ⅱ号胶悬剂,吉林省通化市化工研究所产品。  相似文献   

6.
阿维菌素·灭幼脲Ⅲ号防治马尾松毛虫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维菌素·灭幼脲Ⅲ号为阿维菌素和灭幼脲Ⅲ号两种生物农药的复合制剂,有激素和抗生素两类杀虫剂的特点,具胃毒兼触杀之功效.运用阿维菌素.灭幼脲Ⅲ号进行低剂量喷雾防治马尾松毛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使用阿维菌素·灭幼脲Ⅲ号防治马尾松毛虫时,应采用80 mL/hm2(600倍液)的剂量进行低剂量均匀喷雾,可达到药物用量少、防效...  相似文献   

7.
<正> 为了避免喷洒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防治马尾松毛虫给天敌、生态环境等带来的不良影响,我们于1985年4月初在河南省信阳县谭家河乡,进行了一次飞机超低容量喷洒灭幼脲,防治越冬代马尾松毛虫试验,防治面积34,000亩,效果显著,成本低廉,为今后大面积防治森林害虫探索了新途径。现将试验结果分述于下。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药液配制: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稀释成1∶15.5—1∶7.3倍,每亩分别喷有效成分5、  相似文献   

8.
采用1 500~2 000倍液灭幼脲Ⅲ号对松毛虫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灭幼脲Ⅲ号防治松毛虫,地面杀虫效果可达90%,对松毛虫的幼虫、蛹、成虫、卵有连续的灭杀作用,成效显著,而且灭幼脲Ⅲ号胶悬剂易形成胶膜而不易被水冲刷,残效期较长,成本低,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9.
1988—1990年在福建漳浦县设点进行灭幼脲Ⅲ号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结果表明:灭幼脲Ⅲ号防治马尾松毛虫效果好,用药量少,对天敌杀伤作用小,对松毛虫成虫羽化、产卵量均有抑制作用;但触杀效果不佳、药效较慢。在闽南地区防治3—4龄马尾松毛虫,浓度以1250倍~2500倍为宜;防治越冬代幼虫,施药时间最好在11月份以前。  相似文献   

10.
赤松毛虫(Dendrolimns specta-bilis Bufl) 是我省主要的森林害虫,有一些林区常猖獗成灾,造成严重危害。为探索有效的防治措施,我们于1985—1986年在新泰市土门林场进行了灭幼脲3号胶悬剂防治赤松毛虫试验,现将试验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1.
灭幼脲Ⅲ号防治油松毛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灭幼脲Ⅲ号是一种无公害的生物杀虫剂,笔者采用不同浓度的灭幼脲Ⅲ号,对I同松毛虫进行了防治试验。并与氧化乐果等化学农药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灭幼脲Ⅲ号与对比化学农药有相同的防治效果,其常量喷雾最佳浓度为100倍液,可有效杀死油松毛虫,而对其天敌伤害极小。  相似文献   

12.
飞机喷洒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防治松毛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年来,在辽宁省朝阳等县应用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地面防治松毛虫5万余亩的大面积试验示范,获得了成功。1984年春季又在国内首次使用该农药进行飞机常量和低容量防治松毛虫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总结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 灭幼脲Ⅲ号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杀虫剂,其主要作用是抑制昆虫体壁几丁质的合成,对高等动物及其它有益生物比较安全,可望成为综合防治松毛虫的主要手段之一。1984年5-6月,我们在河北省东陵林场西山林区,采用灭幼脲Ⅲ号进行了林间防治松毛虫试验和残效期试验,并对该杀虫剂的后效作用及对寄生性天敌的影响做了初步的测定和观察。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林业厅技术推广站和信阳地区林业局于1985年4月上旬在信阳县南部山区进行了飞机超低容量喷洒灭幼脲(Ⅰ、Ⅲ号)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5月中的调查,虫口  相似文献   

15.
陈毓 《广西林业》2004,(6):31-31
马尾松毛虫是我区主要的森林害虫之一,每年均可发生4代,给林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用仿生物农药制剂灭幼脲Ⅲ号粉剂与纯白僵菌粉混合使用来防治马尾松毛虫害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用不同浓度的灭幼脲Ⅲ号,对油松毛虫进行防治试验,并与氧化乐果等化学农药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灭幼脲Ⅲ号与化学农药有相同的防治效果,其常量喷雾最佳浓度为100倍液,可有效杀死油松毛虫,而对其天敌伤害极小。  相似文献   

17.
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既要坚持生态效益优先和可持续控制的基本方针,又要大力推广应用无公害防治技术,实现由化学防治为主向以生物防治为主的转变。枞阳县在2007年越冬代马尾松毛虫防治中,施用灭幼脲Ⅲ号进行防控,防治面积达1600余亩。为探讨灭幼脲Ⅲ号防治松毛虫成效,现将施药后的防治效果调查综述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供用药剂为25%灭幼脲Ⅲ胶悬剂;使用机动喷雾机。2.调查样地。在喷药区内设固定标准地小班5个,每块标准地0.5亩,各小班内抽取固定样株20棵,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室内、林间罩笼和林间小区试验系统地测定了灭幼脲Ⅲ号(Dimilin Ⅲ)胶悬剂对不同世代马尾松毛虫4龄幼虫的防治效果,并通过测定排粪量分析了使用灭幼脲Ⅲ对减少松毛虫取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灭幼脲Ⅲ号对马尾松毛虫4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41.70 mg/kg,松毛虫取食灭幼脲Ⅲ胶悬剂溶液处理的松针3 d后即出现取食量下降,6 d后,50 mg/kg灭幼脲Ⅲ号胶悬剂溶液处理组的幼虫平均体重下降了62.09%.林间应用结果表明,灭幼脲Ⅲ对第2代马尾松毛虫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第1代和第3代防治效果受温度影响变异较大.  相似文献   

19.
自1994年以来,笔者先后撰写了《灭幼脲3号是防治鳞翅目害虫的理想药剂》、《灭幼脲3号、杀铃脲防治苹果金纹细蛾开发应用报告》、《比灭幼脲更理想的杀虫、杀螨新药剂——蛾螨灵》等几篇论文,并在无公害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治中,把灭幼脲作为防治鳞翅目害虫的当家药剂,在课题试验示范基地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为防治杨树食叶害虫,使用生物农药贝林克BT2000倍液、白僵菌1∶50(2.4亿孢子/克)雾剂、灭幼脲Ⅲ号2000倍液等药剂定向喷雾处理。结果表明:3种生物农药防治效果都在80%以上,灭幼脲Ⅲ号20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达87.8%;3种生物农药防治食叶害虫幼虫的死亡高峰出现在第7 d。生产上采用灭幼脲Ⅲ号2000倍液防治,可实现无公害防治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