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李苇  李惠玲  王岩 《北方园艺》2021,(21):49-54
以蝶形玻璃温室和锯齿形薄膜温室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点传感器监测方法,比较分析温室内温度、湿度、光照和CO2等环境因子的变化情况,以期为温室结构设计大数据分析和建模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湿度低于室外,变化趋势一致,垂直方向,蝶形玻璃温室温湿度分布均匀性较差;室内处于弱光环境,蝶形玻璃温室采光性能优于锯齿形薄膜温室,但光分布均匀性较差;白天作物冠层CO2消耗较大.  相似文献   

2.
王小军  王强  扈新民  晏博 《蔬菜》2014,(2):17-19
以EVA减雾流滴耐老化膜、EVA多功能日光温室膜和EVA高保温温室膜为试验材料,研究3种棚膜对温室内温度、湿度及透光率的影响,为西北地区设施蔬菜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EVA高保温温室膜保温效果最佳,但透光率最差;EVA减雾流滴耐老化膜透光率最佳,但保温效果最差;EVA多功能日光温室膜保温性及透光率都居中。  相似文献   

3.
非对称连栋温室和普通日光温室冬季温光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比较了非对称连栋温室和普通日光温室冬季的温光性能。结果表明:非对称连栋温室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比普通日光温室分别高出7.2、2.1、8.5℃;10cm处土壤平均温度、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比普通日光温室分别高出4.7、5.5、6.7℃;但非对称连栋温室的光照强度低于普通日光温室。  相似文献   

4.
温室方位角对日光温室光环境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农业大学的日光温室光辐射环境模型为基础,从温室的前屋面平均透光率、温室各表面指定时间段的平均辐射照度、单位温室长度内各表面累计的光辐射能量、单位温室长度内的累计光辐射总能量和直散光比例等5个方面评价了温室方位角对日光温室室内光照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以正午时刻为对称的时间段内,随着温室方位角的变化,温室光环境的各项评价指标变化均不大。在正南方向,日光温室累计进光量最大,但只比最小值大0.45MJ。所以应根据当地实际生产情况调整日光温室方位角,若温室方位角南偏东,则应当早揭帘;若温室方位角南偏西,则应当晚揭帘。  相似文献   

5.
在河北涿州地区,比较研究了现代化育苗温室和日光育苗温室2种类型温室的温湿度变化及在夏季蔬菜育苗中的成本效益情况.结果表明:7月24日至8月31日,配套湿帘降温和外遮阳系统的日光温室日最高温度在31℃以下,现代化温室在30℃以下.9月上旬,二者日最高温度基本相同.9月中旬以后,2种温室的日最高温度均降至较低水平,日光温室在16.4~25.3℃,现代化温室在15.7~23.5℃,日光温室比现代化温室高1~2℃.2种类型温室的日最低温度总体呈下降趋势,至10月11日,日光温室日最低温度降至12.5℃,现代化温室降至11℃,自9月下旬,日光温室日最低温度比现代化温室高1~2℃.日光温室的空气湿度在高温季节高于现代化温室,9月中旬以后又低于现代化温室.日光温室单位育苗面积的建造成本和用电成本分别只有现代化温室的27.9%和49.0%,土地利用率为现代化温室的49.6%.  相似文献   

6.
以"塞维斯"水果黄瓜为试材,采用大棚基质栽培方式,对3种不同结构的塑料大棚(对称型侧开窗大棚A、锯齿型顶侧开窗大棚B、不对称型顶侧开窗大棚C)和3种不同覆盖材料(PE膜、PO膜、SC膜)进行温光效应观测,并比较了不同处理对黄瓜生长的影响。通过对大棚结构的优化和覆盖材料的筛选,以期改善大棚的温光环境,为蔬菜作物提供较适宜的生长环境。结果表明:1)3种不同结构大棚的散热性能B>C>A;棚内光照强度C>A>B;黄瓜产量B>C>A,B产量较A提高16.71%,C产量较A提高11.2%。2)3种不同覆盖材料大棚内温度差异主要来源于覆盖材料的透光性,SC膜和PO膜透光率高于PE膜;透光率直接影响黄瓜的产量,3种不同覆盖材料大棚的黄瓜产量PO>SC>PE,PO膜和SC膜对黄瓜增产显著,每667 m2产量分别为8 595、7 995kg,分别较PE提高29.35%和21.87%。综上所述,锯齿型顶侧开窗大棚和PO膜性能最优,为适合当地生产需要,应建设锯齿型顶侧开窗结构的大棚,并覆盖PO膜进行生产。  相似文献   

7.
果树温室栽培需要通过低温休眠阶段才能升温,进入生长阶段。但是,土壤温度上升迟缓,与快速上升的空气温度不相适应,树体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生长不协调。根系生长缓慢,不能满足地上部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萌芽、开花等物候期延迟,开花期长,坐果率低.果实的成熟延迟,采收期过长,影响温室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8.
针对宁夏近年来应用较多的山东五代和宁夏二代2种不同结构日光温室,对比分析了2种温室的光环境以及对番茄光合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山东五代日光温室室内光强以及透光率明显高于宁夏二代日光温室,随着垂直高度的增加,2种类型日光温室光强相应曲线上升.山东五代日光温室类型在东西方向、南北方向的水平分布的光强都明显高于宁夏二代日光温室,山东五代温室番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宁夏二代温室的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9.
以单层膜红砖、双层膜棉被、双层膜复合墙体的温室为试验温室,采用内环境测定比较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类型日光温室对其内部环境的影响,以期对寒地日光温室使用和建造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单层膜温室保温性能不如双层膜温室,但单层膜红砖温室的蓄热能力强于双层膜棉被温室,复合墙体比棉被墙体、红砖墙体保温性能强。冬季4号双层膜温室较27号单层膜温室(CK)最低温度高12.85℃,降温速度较单层膜温室高0.47℃·h-1。4号、2号双层膜复合墙体的相对湿度小于27号单层膜红砖温室(CK),9号双层膜棉被温室的相对湿度高于27号单层膜红砖温室(CK);双层膜温室透光率均比单层膜高。综上,前屋面采用双层薄膜覆盖、后墙体使用复合材料均可提高温室保温性能。  相似文献   

10.
温室条件下不同品种山茶的光合特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温室内不同品种山茶(Camellia japonica L.) 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山茶的光合特性相似: 光补偿点在6. 7~8. 4μmol·m-2·s -1 之间; 光饱和光强300μmol·m-2·s-1左右; 最大光饱和光合速率4. 1~4. 8μmol·m-2·s -1 ; 表观量子效率0. 055~0. 075 ; 羧化效率0. 03~0. 04 ; 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在15~25 ℃。据此推测山茶不喜强光, 也不耐高温, 认为山茶正常生长所需要的光照强度应控制在300μmol·m-2·s -1 左右, 温度应控制在15~25 ℃之间。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内蒙古中部地区不同结构日光温室和增施CO_2对温室光温性能以及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普通日光温室(A)及内保温日光温室(B)为试验温室,并设置4个试验处理:AE(普通日光温室A增施CO_2处理)、AN(普通日光温室A不增施CO_2处理)、BE(内保温日光温室B增施CO_2处理)、BN(内保温日光温室B不增施CO_2处理),分析研究了在不同结构温室中增施CO_2对黄瓜生长、光合性能、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内保温日光温室的光照强度及温度均高于普通日光温室,内保温日光温室全天平均光照强度比普通日光温室高21.05%。在相同温室结构条件下,增施CO_2处理(AE、BE)黄瓜的株高、茎粗,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净光合速率及产量均显著高于不增施CO_2处理(AN、BN)。在相同CO_2浓度下,内保温日光温室(BE、BN)中黄瓜平均株高、平均茎粗,可溶性糖含量、净光合速率及产量均显著高于普通日光温室(AE、AN)。可见,内保温温室结构的优化在改善光温条件方面效果显著,同时结合增施CO_2作为该温室的配套应用技术,对于提升温室性能及提高温室蔬菜生产效率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桂南地区冬季单栋塑料大棚小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单栋塑料大棚内外的冬季小气候条件进行观测,并且分析棚内小气候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棚内透光率为70%~80%,阴天较高,晴天较低;棚内日平均气温增温1.3~1.9℃,最高气温增温3.9~8.4℃,最低气温增温0.8~1.3℃,棚内日较差高于棚外2.7~7.1℃,晴天及多云天夜间出现0.2~0.9℃的"温度逆转"现象;棚内0,5,10,15,20 cm各土层地温平均增温2.8~3.6℃;棚内地表最高温度增温0.1~3.6℃,最低温度增温2.2-5.2℃.日较差大于棚外-5.1~2.2℃,晴天12:00棚内0 cm地温出现0.5℃的"温度逆转"现象;棚内日平均相对湿度高于棚外10%~23%.  相似文献   

13.
连栋温室黄瓜生产环境模型中温度特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塑料连栋温室的环境认识水平及管理技术,以研究塑料连栋温室黄瓜生物学特性为基础,运用能量平衡原理,研究塑料连栋温室黄瓜生产环境数学模型中的变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取值域。研究表明:在塑料连栋温室黄瓜栽培生产环境的诸多因素中,空气温度为决定性的主因素;且在以天为单位的最小生长周期内,将温度分为4个阶段较为合理,即第一阶段促进光合作用期(18~55℃);第二阶段促进光合作用期和光合产物运输共生期(15~25℃);第三阶段促进光合产物运输和抑制呼吸消耗共生期(15~18℃);第四阶段抑制呼吸消耗和相对休眠期(9~15℃)。  相似文献   

14.
高温高湿对设施葡萄叶片气孔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设施葡萄"红提"为试材,利用人工控制环境试验,设置昼温30℃,空气相对湿度(70±5)%(T1),35℃、(80±5)%(T2),40℃、(90±5)%(T3)为处理。以昼温25℃,空气相对湿度(60±5)%为对照(CK),所有处理夜温为18℃。测定了不同处理的葡萄叶片气孔和光合参数,分析了高温高湿复合灾害对设施葡萄叶片气孔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孔特征在高温高湿的处理下发生变化,T1、T2的气孔尺寸、开度等指标随着高温高湿的加剧略有下降,气孔密度则相反;T3变化最为明显,叶片气孔尺寸,气孔开度和气孔开张比等指标在8d时比CK分别减小了约20%、60%和50%,气孔密度增加了40%。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大小顺序为CKT1T2T3。其中,叶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变化随着高温高湿的加剧呈现正相关关系。处理T3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最小,分别为0.026mol·m~(-2)·s~(-1)、0.72g·m~(-2)·h~(-1)。因此,过高的温度和湿度会导致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大幅下降,该研究结果可为设施葡萄温湿度调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叶顶英 《北方园艺》2011,(8):164-166
以紫花三角梅和紫红重瓣三角梅为外植体,进行丛生芽增殖比较研究,以期筛选出丛生芽诱导和增殖的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愈伤组织丛生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BA2.0mg/L(2.5mg/L)+IBA 0.2mg/L+GA31.0mg/L,增殖系数达7.7以上;侧芽途径丛生芽的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BA 3.0mg/L+IBA 0.1mg/L,增殖系数达4.0以上。考虑生产成本和生产周期,侧芽途径优于愈伤组织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以黄瓜品种"津优35"和番茄品种"金粉2号"为试材,于2011年1~6月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工气候箱进行环境控制试验,系统研究高温32~40℃处理不同时间对黄瓜、番茄叶片光合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处理明显抑制了黄瓜和番茄光合速率,处理时间越长,光合速率下降越快,当38~40℃高温持续一段时间后,黄瓜、番茄的最大光合速率为负值;随高温胁迫程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黄瓜和番茄的PSII潜在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淬灭(qP)均呈现下降趋势,40℃高温胁迫5d后再经过恢复,黄瓜和番茄的Fv/Fm及qP无法恢复到对照水平;当温度达到38℃以上时,黄瓜和番茄的SOD、POD、CAT、MDA酶随着胁迫温度的升高和持续时间的增加而呈现与38℃以下时相反的情况,根据高温对黄瓜和番茄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将高温胁迫划分为轻度胁迫、中度胁迫、重度胁迫和极重度胁迫4个等级,并确定气象指标。  相似文献   

17.
以黄瓜品种"津优101"为试材,昼温/夜温设计35℃/25℃,40℃/30℃2个水平,相对湿度设计80%,持续时间设为3、6、9、12 d 4个水平,以昼温/夜温28℃/18℃,相对湿度50%处理作为对照,系统研究了恒定湿度下,高温35~40℃处理不同天数时黄瓜的光合作用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以期探究高温高湿环境对黄瓜花期叶片光合特性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日最高温度35~40℃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处理天数增加,黄瓜的最大光合速率(Pnmax)、表观量子效率(AQE)、光饱和点(LSP)、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均有所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高温处理后有短暂上升,然后随处理天数增加而下降,而光补偿点(LCP)、气孔限制值(Ls)、丙二醛(MDA)含量有所增加。恢复处理14 d后,各指标均向对照组数值靠近。研究证实高温处理会通过气孔限制因素抑制光合反应,也会降低酶促防御系统的活性,导致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加深。黄瓜叶片可以通过适宜气温缓解高温热害造成的伤害,但40℃处理的黄瓜叶片光合反应系统以及抗氧化保护酶活性更难恢复到CK水平。  相似文献   

18.
以安徽凤阳当地典型的设施类型为试验对象,研究比较了单层覆盖的温室和大棚、2层覆盖的温室+拱棚和大棚+拱棚等不同设施覆盖类型在冬至前后对气温、土温和光照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冬至前后,温室+拱棚保持日最低气温在5℃以上,最低土温可达9.2℃;大棚+拱棚气温在0~5℃,最低土温6.3℃;温室气温有时在0℃以下,最低土温7.5℃;大棚气温则常在0℃以下,有时达-4.75℃,最低土温达3.95℃。在观测的天数范围内,单层覆盖的温室和大棚、2层覆盖的温室+拱棚和大棚+拱棚日平均最高光照强度分别为25.8和25.6、12.1和7.2klx。建议在淮河流域进行喜温作物的冬季生产适宜采用温室+拱棚类型,其它覆盖类型需再增加保温或加温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