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栽培种茄子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105对茄子SSR引物对34份茄子高代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47个标记在供试材料中有多态性,共检测出148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PIC)的变化范围是0.025 4~0.909 3,显示了较高的多态性。供试材料遗传相似系数在0.63~0.93之间,供试材料之间的遗传差异不大,遗传基础相对狭窄。利用UPGMA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归为两大类4个亚类,SSR分子标记与果实性状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利用荧光标记SSR构建百合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96份百合种质资源为材料,使用SSR标记进行百合种质分子身份证构建试验。从172对百合SSR引物中筛选出20对多态性好的核心引物,采用四重荧光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扩增条带分子量的方法对百合资源进行标记分析,获得供试样品相应的扩增带型。采用个位数字和小写英文字母对不同带型进行编码,按照20对引物扩增带型数由少到多顺序串联排序的方式构建供试样品的分子身份证。结果显示:20对SSR引物共检测到69个SSR等位位点和170个带型,平均每对引物对品种扩增的等位位点3.45个,带型8.50个。对带型进行编码的结果表明:96份百合种质资源的SSR分子身份证互不相同,可以将材料完全区分开。  相似文献   

3.
以15个产地人参种质资源为试材,采用RAPD和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种分子标记均能揭示不同地区人参种质间的遗传多样性。共筛选出11条RAPD随机引物,平均每条引物可扩增出3~17条DNA片段,共扩增出104条清晰条带,多态性条带100条,多态性百分率为96.15%,揭示供试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GS)为0.505 3~0.989 5,平均值为0.760 4。筛选出5对SSR引物,平均每对引物可扩增出1~8条DNA片段,共扩增出38条清晰条带,多态性条带35条,多态性百分率为92.11%,揭示供试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GS)为0.400 0~0.960 0,平均值为0.742 1。RAPD和SSR标记的聚类分析在分类上稍有差异,但总体趋势一致,RAPD、SSR及RAPD+SSR均将样品聚为三大类,均能揭示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为人参种质资源的收集与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挖掘与菜薹品质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选用具有多态性的84个SSR标记分析了81份菜薹种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并采用TASSEL3.0软件中混合线性模型(MLM)对菜薹群体材料的单株质量、叶绿素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硝酸盐含量等6个品质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84个SSR标记在81份菜薹种质材料中共检测出310个等位位点,引物多态信息量(PIC)在0.1878~0.9902,平均值为0.6119;81份菜薹种质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GS)在0.4742~0.8958,平均值为0.6294;在GS值为0.596水平上,81份菜薹种质可聚为4个类群。关联分析显示,10个等位位点与菜薹4个品质性状显著相关(P 0.01),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8.59%~11.50%,其中5个等位位点表现为增效表型效应,其余5个等位位点为减效表型效应。基于等位位点的分析结果,鉴定出典型的载体材料11份,分别携带有4~8个优异等位位点。本研究发掘的与菜薹品质性状相关的优异等位位点及载体材料,可为高品质菜薹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野外生态调查中,笔者从未发现暗褐网柄牛肝菌(Phlebopus portentosus)和任何树木根系形成外生菌根的结构。为了进一步证实暗褐网柄牛肝菌是否为外生菌根菌,在温室条件下,用暗褐网柄牛肝菌栽培种和液体种对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langbianensis)和栲树(Castanopsis sp.)进行菌根接种试验。接种5个月后,思茅松一、二级侧根及吸收根表面上,均有大量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缠绕生长;菌丝有锁状联合,但是并没有菌丝套和哈氏网发育的迹象。接种10个月后有大量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也缠绕在栲树根的表面,有发达的菌索;菌丝有锁状联合,呈结晶体状,但没有任何菌根结构形成。在同样的温室条件下,思茅松和印度块菌形成了典型的外生菌根。结果表明,暗褐网柄牛肝菌在室内接种条件下也不能与思茅松和栲树形成外生菌根。因此,暗褐网柄牛肝菌可能不是一种外生菌根菌。  相似文献   

6.
以人工栽培的暗褐网柄牛肝菌(Phlebopus portentosus)为试材,观察其担孢子着生情况及细胞核数量,并以三轮杂交试验对其交配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暗褐网柄牛肝菌每个担子上着生4个担孢子,每个担孢子内含有1个细胞核,53株单孢菌株按不同的交配型被分为4组,分别包含5、25、4、19个菌株,说明暗褐网柄牛肝菌属于四极性交配系统,交配型受双因子控制。  相似文献   

7.
对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生长有益细菌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用于暗褐网柄牛肝菌(Phlebopus portentosus)人工栽培的覆土和草炭中分离、纯化出40株细菌,经液体发酵试验和平板试验检测这些菌株对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筛选出对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的3株细菌(编号为:T24、T34、C1)。  相似文献   

8.
为优化暗褐网柄牛肝菌母种配方,合理利用松针资源,以暗褐网柄牛肝菌为试验材料,松针浸出物为主要添加物之一,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合的方法,筛选出暗褐网柄牛肝菌的最佳母种培养基.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松针浸出液25 g·L-1、葡萄糖10 g·L-1、马铃薯100 g·L-1、蛋白胨2 g·L-1、琼脂粉16 g·...  相似文献   

9.
以云南10个暗褐网柄牛肝菌发生地的土样为试材,调查发生地的生境及出菇情况,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土壤肥力进行评价,研究土壤肥力对暗褐网柄牛肝菌出菇的影响。结果表明:暗褐网柄牛肝菌发生地的海拔范围在613~1 370 m,东经100°05'~101°32',北纬21°40'~25°03';暗褐网柄牛肝菌出菇较好的是嘎栋的凤凰木树下,每3 m2≥1个,其次是临沧幸福镇的枇杷树下,每4 m2≥1,出菇较差的是打洛的桃树下,每40 m2≥1;凤凰木树根上较易感染牛肝菌菌丝并形成菌腔虫瘿,菌腔虫瘿量与牛肝菌的发生量成正比关系;土壤肥力综合排名得分为幸福镇东风星火山(低)试验基地振东果林农场嘎栋景洪勐养打洛资源圃星火山(高),幸福镇土壤肥力综合得分排第1位,出菇也较多,表明土壤的肥力对暗褐网柄牛肝菌的出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江西省内野生毛花猕猴桃雄性种质的多样性。【方法】对江西省野生毛花猕猴桃雄性种质资源开展调查和收集,分析花器表型性状变异和SSR遗传多样性。【结果】供试68份毛花猕猴桃雄性种质的雄花花器在表型性状和DNA分子水平上均存在明显的变异和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表型性状平均变异系数为29.19%,其中变异幅度最大的为花粉量(53.41%),最小的为花冠直径(15.47%)。通过表型聚类分析,可将该68份种质资源分为两大类群,类群A可分为2个亚类,大部分样品聚为第1亚类,主要表现为花梗较短,花冠较大,花粉活力较高,花冠颜色为粉红;第2亚类总体表现为花梗较长,花冠较小,花粉活力中等。类群B仅有2份样品,其特征为花冠大、雄蕊数多和高花粉量,在DNA分子水平上,筛选到的15对SSR有效引物共扩增出87个等位位点,均为多态性位点。Shannon’s信息指数为1.04,多态信息含量为46.48%。UPGMA聚类分析可将供试种质材料分为3类。2种聚类结果相似,Mantel分析中表型性状与分子标记结果呈显著相关(r=-0.79,p0.05),SSR分子标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毛花猕猴桃雄性种质表型性状的变异情况。【结论】68份野生毛花猕猴桃雄性种质表现出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花粉量、单花雄蕊数、花粉活力、花瓣颜色、花丝颜色、花梗长度是造成表型性状差异的主要因素。SSR分子标记分析与毛花猕猴桃花器表型聚类结果具有显著相关性,毛花猕猴桃雄花的多种表型性状是环境和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