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提高植物试管苗生根率的技术与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组培快繁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名、优、特、新、稀"植物品种的快速繁殖,其过程分为初代培养、继代增殖培养和试管苗生根及移栽.其中试管苗生根率高低关系到该技术能否在生产中应用.影响试管苗生根的因素很多,如试管苗本身生理生化状态,基本培养基,生长调节物质和外部因素等.作者经多年的科研实践和综合有关报道,认为提高试管苗的生根率应采用以下几种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前非洲菊在生产上已使用组织培养法进行快速繁殖。其中试管苗移栽入土是关键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组织培养的效率和组培苗在生产上的应用。近几年我们在非洲菊组培快繁过程中,对试管苗移栽成活进行了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马铃薯脱毒组培苗的快繁生产过程中常会出现污染问题,马铃薯组培工厂化发展的瓶颈是解决试管苗快繁过程的污染问题。在马铃薯脱毒组培苗的培养基中添加安全、稳定、光谱杀菌剂二氯异氰尿酸钠(SDIC),从不同浓度的SDIC灭菌效果、培养基中加入SDIC是否高压灭菌、SDIC加入不同培养基对瓶苗生长的影响、SDIC对试管薯诱导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一定浓度SDIC能有效降低脱毒试管苗组培快繁的污染率,不影响瓶苗的正常生长。采用SDIC添加到培养基中,可进行开放式快繁,进行高效、规模化生产组培苗。  相似文献   

4.
古蜡梅的组织培养和试管苗的移栽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提高古蜡梅的组织培养和试管苗移栽及栽培效果为目的,用嘉定钱门塘的古蜡梅为起始材料,进行了无菌苗诱导、快速繁殖、生根和移栽试验。结果表明,1/2MS作为基本培养基明显优于Read、WPM、N6;诱导培养基中添加2.0mg/L 2iP、0.2mg/L IAA、0.5 mg/L GA3和1.5-5.0mg/L PVP可提高古蜡梅的繁殖系数和抑制外植体褐化;适当降低快繁培养基中的激素浓度可以防止玻璃苗的发生;添加0.5mg/L IBA和0.05mg/L NAA可使古蜡梅组培苗的生根率在75%左右。试管苗移栽前进行1-2天的炼苗和移栽后2周内保湿防晒可以提高成活率;抑制杂草可以促进试管苗健壮生长;控制地下水位可以提高试管苗的根系活力。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韩城大红袍花椒组培苗的驯化炼苗移栽成活率和质量,韩城市花椒研究所以水苔、泥炭、椰糠、蛭石和珍珠岩作为移栽基质,经过不同配比试验,总结出一套可行的组培苗移栽方案,为韩城大红袍组培快繁和驯化炼苗提供了理论基础。试验表明,移栽基质配比以泥炭∶椰糠∶珍珠岩=3∶1∶1的组合最佳,水苔次之。  相似文献   

6.
桃是中国主要栽培水果之一,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生产中还没有大面积推广使用无性系抗性砧木,主要原因是桃的无性系砧木的繁殖技术,包括组培快繁技术还不完善。桃的组培快繁技术可用于脱毒、无性系砧木生产、种质资源离体保存及转基因研究等方面,但桃的组织培养相对其它果树较为困难,且不同的品种之间培养条件差异较大。为了总结分析桃组培快繁过程中出现的关键问题,本综述对桃的组培快繁过程中外植体建立、增殖、伸长、生根和炼苗移栽等环节所涉及的关键影响因子,如培养基中的养分、激素种类和浓度、碳源种类和浓度、最佳培养条件、不同的添加物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总结,提出了桃组培快繁基本技术方案和研究思路,为桃的组织培养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AM真菌在牡丹组培上的应用效益及机理,保存和扩繁新优杂交牡丹资源及提供解决牡丹组培中生根难、移栽成活率低等瓶颈问题的新途径,选用牡丹新优杂交系种子进行胚培养得到胚根苗无菌体系,在瓶内对胚根苗接种AM真菌获得菌根化组培苗,继而研究AM真菌对牡丹组培苗生长发育和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 表明,AM真菌能显著促进牡丹组...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黑果腺肋花楸的最适培养基和基质,以黑果腺肋花楸嫩芽为材料,进行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黑果腺肋花楸最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0.3 mg·L^-1 NAA+1.0 mg·L^-16-BA,最高增殖系数达到9.73;继代苗的生根培养以1/2 MS+0.6 mg·L^-1 NAA为最佳,最高生根率达到100%;移栽驯化基质配比以蛭石∶草炭土=2∶3为最佳,最高成活率达到98.2%。黑果腺肋花楸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的建立,为其规模化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
红掌的北方温室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掌在我国北方为温室花卉,遵循一叶一花的生长规律,每年每茎长3~4片新叶、3~4朵新花,单朵花期可达3个月之久。通常红掌从小苗到成品的养护期为20~24个月,养护过程中至少需移栽3次。组培苗移栽(第一次移栽)组培苗接收将组培生根苗从培养间挑出运送到温室,接收时需检验苗子数量和生长情况(包括叶色、根系、污染等),并做认真记录。炼苗由于培养间光质光强与自然光显著不同,组培苗一般叶色较浅、角质层发育不完全,湿度也会由培养瓶中的100%变为60~70%,直接移栽成活率极低,必须炼  相似文献   

10.
甘蔗组培裸根苗小拱棚大田移栽技术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甘蔗组培裸根苗在不同季节的大田移栽成活率,通过搭建小拱棚对‘新台糖22号’甘蔗脱毒组培裸根苗进行栽培。比较不同增殖苗处理方式和小拱棚顶部不同透气孔的设置、不同假植天数及不同季节对甘蔗组培裸根苗大田移栽成活生长的影响。研究缩短甘蔗组培苗育苗周期的同时又能提高甘蔗组培苗的大田移栽成活率及生长速度的方法。结果表明:不同增殖苗处理方式之间的成活生长差异不显著;移栽当天在小拱棚顶部设置直径1~2 cm的透气孔,裸根苗移栽成活率可高达93.5%,与对照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假植天数为20~40天,每年的2月至10月均适合运用小拱棚进行甘蔗组培裸根苗的大田移栽。从根本上达到了缩短育苗周期,减少中间生产环节,降低育苗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优质脱毒枣苗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应用生物技术从优质枣苗的脱除菌原体(MLO)到启动组培技术、增殖培养技术、生根培养技术,组培苗无土栽培和温室营养钵栽培及室外炼苗大田绿叶移栽技术进行了系统试验。完成了脱毒枣苗工厂化育苗开发研究。结果生根率达到94%。大田绿叶移栽成活率达到98%,枣苗当年生长高度达到40-80cm,第二年生长高度可达到115-180cm,该项技术对于长期以来红枣生产中的遇到的繁殖慢、品质差、枣疯病日趋严重三大难题提  相似文献   

12.
<正>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作为一种常规快繁技术,在花卉种苗生产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然而,从大量的组培瓶苗到获得可出圃的穴盘苗,温室炼苗移栽是一个极为关键的环节,直接关系到花卉种苗的产量及品质。笔者将花卉组培苗温室炼苗移栽及栽后养护介绍如下。组培苗选择选取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上的组培苗进入温室进行炼苗,所选组培苗必须无污染,株高及叶片大小适宜,叶片数为5~8片,根系为乳白色,根系长度为0.5~1cm。组培苗状态的选取因种类、  相似文献   

13.
甘草组培快繁技术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野生乌拉尔甘草根茎芽为外植体,对乌拉尔甘草根茎芽的组培快繁程序的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乌拉尔甘草无需生根培养,便可移栽。无菌苗繁育周期为60d,炼苗成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促进红掌组培苗的生根,利用不同的生长激素,对红掌组培苗高效生根的生长激素IAA、NAA和IBA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红掌不定芽平均生根数量和平均生根率影响较大的生长激素为NAA.对红掌不定芽的平均根系长度影响大的为IBA.IAA对红掌生根,生根迟,根系少,而且根系生长慢;利用NAA可有效促进红掌生根,生根早、数量多且根较粗壮,根毛多,有利于出瓶移栽;IBA可有效促进根系伸长,但根毛少.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促进大花萱草在园林绿化中的推广应用,为工厂化、规模化育苗和实际生产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本研究通过大量的组培实验筛选出了适合6种大花萱草组培快繁通用的培养基类型,其愈伤诱导率和芽分化率较高,可使繁殖系数达到1繁6以上,生长势良好,简化了因品种差异造成的需要建立多个快繁体系的问题,并通过组培苗移栽实验,研究获得了高效的栽培模式和管理技术,下地苗成活率高。本研究为打破大花萱草种苗常规分株繁殖中的季节和数量限制提供一定的参考,也为今后开展其他适合组培扩繁的花卉种苗的工厂化育苗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黄萍  颜谦  童安毕  何庆才 《种子》2003,(5):109-110
以马铃薯试管苗为材料,通过对试管苗扩繁培养基、移栽基质的筛选和网棚移栽试管苗试验。选出了最适扩繁培养基和最适移栽苗基质配方。网棚移栽试管苗成活率达95%以上,试管苗结薯数最高达5.35粒/株。  相似文献   

17.
紫薇优良品种‘晓明1号’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紫薇优良品种‘晓明1 号’组培快繁体系,为大规模繁殖提供技术。以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对组培快繁体系中的基本培养基、生长调节剂浓度、组培苗移栽进行了研究,建立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带腋芽茎段接种在DKW+ BA 1.0 mg/L+ NAA 0.05 mg/L+ PVP 300 mg/L的初代培养基上,腋芽萌发率95.56%,植株生长健壮;‘晓明1 号’紫薇增殖培养及生根培养最佳配方为DKW+ BA 1.0 mg/L+IBA 0.05 mg/L和1/2DKW+ NAA 0.1 mg/L+ AC 300 mg/L,增殖系数达到5.08,生根率达到100%,平均根条数6.2 条,平均根长4.12 cm;用泥炭土:珍珠岩为2?1 或3?1 作为基质,以营养钵作为容器,组培苗移栽成活率达到95.33%以上,组培苗叶色鲜艳,长势良好。该研究获得了适合‘晓明1 号’紫薇的组培方法,为品种的大规模繁殖和大面积推广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半枫荷快速繁殖体系,以优良种源的半枫荷的茎段为外植体,诱导丛生芽增殖、生根、组培苗驯化移栽而建立起半枫荷完整的快速繁殖体系。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诱导率高、成活率高的半枫荷的完整组培快繁方法。并且进一步通过组培组分的优化,使增殖率达到理想程度的3~4倍,生根率稳定在95%以上,移栽成活率达到95%以上。利用此方法可以简单、高效地培育出大量的半枫荷组培苗,从而有效地保护和繁殖该物种,满足市场对半枫荷的需求,同时解除半枫荷的濒危状态,为今后更进一步保护和利用该物种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日本晚樱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行了日本晚樱的组培快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日本晚樱最佳的增殖培养基是MS/ML + 6-BA 0.5 mg/L + NAA0.05 mg/L +白糖40g/L +琼脂4.5g/L,增殖系数为2.47~2.56;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L+IBA0.05mg/L +NAA0.05 mg/L +白糖20g/L +琼脂4.5g/L,生根率为100%;炼苗12~17d后移栽至草炭土中,成活率达90%。  相似文献   

20.
金叶络石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金叶络石[Trachelospermum asiaticum 'Ougonnishiki']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对金叶络石组培苗增殖及生根的影响,建立金叶络石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金叶络石组培苗适宜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BA3.0mg/L+NAA0.05mg/L,增殖系数为7.63;适宜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05mg/L,生根率达到95%以上,根数5.2,根长4.4cm;采用"塑料杯单株一步移栽技术",移栽成活率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