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链球菌可通过血液、口、鼻等传播,有时猪群咬架也易感染。此病菌的潜伏期一般为1~3天,有时可达到6天以上。链球菌病有几种类型,即脑炎型、急性败血型、关节炎型、慢性淋巴脓肿型,其中脑炎型和败血型死亡率较高,而关节炎和脑炎型又常与慢  相似文献   

2.
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链球菌引起的传染病,可通过血液、口、鼻等传播,潜伏期1~3 d,有时可达6d以上。易继发感染,尤以败血性链球菌危害最大。1临床症状1.1脑炎型链球菌病病猪多呈坐卧姿势,肢体麻痹,空嚼,废食,四肢出现紫斑。体温40~42.5℃。最后出现脑炎型神经症状,四肢麻痹,呈坐卧或瘫卧  相似文献   

3.
根据链球菌特异多糖抗元的性质,应用血清学的方法,可将猪脑膜炎型链球菌分为15个群.其中C群能使猪发生急性败血性链球菌病。保育猪和育成猪发病时常伴有脑膜炎症状,故临床上又将该病称之为猪脑膜炎型链球菌病。该病对猪场的危害很大.有时发病率高达100%。  相似文献   

4.
猪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属中致病性链球菌所致的_种多型性传染病,是猪的最重要的细菌性传染病之一.按感染链球菌所致猪的症状,临床上可分为败血症型、脑膜炎型、关节炎型、化脓性淋巴结炎型.  相似文献   

5.
<正>羊乳腺炎通常由病菌侵入所引起,引起乳腺炎的病菌包括细菌、霉行体等20余种。90%的乳腺炎是由革兰氏阳性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感染所致,其中以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危害最严重。这些病菌可单独感染,也可混合感染,病原微生物一般是通过乳头管或乳房的损失口侵入乳腺内,有时也可以经血管或淋巴管而感染。1主要症状1.1隐性型病羊不呈现临床症状,但乳中病菌及白细胞数较正常乳多,化学特征性也有改变。此类乳腺炎不  相似文献   

6.
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具有多型性,主要表现败血症、脑膜炎、淋巴结脓肿及关节炎等症状,其中以败血症危害最大,发病猪群的死亡率有时在某些诱因的作用下可达80%.  相似文献   

7.
<正>链球菌病是主要由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笔者根据临床经验就各类家畜链球菌病的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仅供同仁参考。1猪链球菌病猪链球菌病是由C、D、F及L群链球菌引起的猪的多种疾病的总称。急性型常为出血性败血症和脑炎,慢性型以关节炎、内膜炎、淋巴结化脓及组织化脓等为特征。1.1临床症状:本病的潜伏期1-3天,长者6天以上。急性败血型最常见,往往不见明显症状就  相似文献   

8.
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致病性链球菌感染引起不同临床症状的疾病,包括猪败血型链球菌和猪淋巴结脓肿,以出血性败血症和肠炎、慢性关节炎及组织化脓为特征,其中又以败血症型和脑膜炎型的病死率较高,在其诱因作用下,发病猪群死亡率可达80%左右,猪链球菌还可感染人,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9.
猪链球菌病是链球菌属中马链球菌兽疫亚种马链球菌类马亚种、Lancefield分群中D、E、L、群链球菌以及猪链球菌引致猪的疫病的总称。其中猪链球菌是引起猪链球菌的最主要病原,可引起败血症化脓性淋巴结炎、脑膜炎以及关节炎等症状。根据荚膜抗原的差异,猪链球菌分为35个血清型(1-3及1/2)及相当数量无法定型的菌株,其中1、2、7、型是猪的致病菌。2型最常见,也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猪链球菌病(Streptococcosis suis)是由多种链球菌感染引起不同临床症状的疾病。常见的有脑膜炎型、败血型、化脓性淋巴结炎型、关节炎型。  相似文献   

11.
1临床症状 鸡巴氏杆菌病又叫禽霍乱,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最急性型无明显症状,常在吃食时或吃食后突然倒地,迅速死亡,有时见蛋鸡死在窝内,有时夜间一切正常,第二天清晨即发现大批鸡死亡。急性型病程为1-3天,病鸡表现为精神萎顿,羽毛松乱,食欲减少或废绝,饮水增加,常有下痢,排出黄色、灰白色或淡绿色的稀粪,有时混有血丝或血块,味恶臭等。慢性型多发生在本病流行的后期,病鸡消瘦、贫血,腿关节肿胀、化脓、跛行,最后消瘦、衰竭而死。少数病鸡即使康复,也生长缓慢。  相似文献   

12.
一、临床症状 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可将其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两种,临床乳房炎又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乳房炎。 临床型乳房炎主要表现为乳房的炎症变化和乳汁发生凝块以及颜色的改变。一般情况下,无乳链球菌乳房炎很少出现全身症状,个别初期有发热现象,  相似文献   

13.
猪的链球菌病(SS)是由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链球菌类型很多,猪链球菌分为1、1/2、2、3~34共35个血清型,其中,猪链球菌2型可导致人、猪发病,因此该病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猪链球菌对不同年龄的猪只都有易感性,临床常见有4种类型:关节炎型、败血症型、脑膜炎型和豆包渣型。在多年的猪场工作及疫病防治中,本人总结出以下诊断经验、治疗与预防方法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4.
肾型传支的发病特点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夏末秋初 ,宁津县城附近肉鸡群发生肾型传支的病例逐渐增多 ,占门诊病例的 0 .5%~ 1 .5%,主要发生于 3~ 6周龄肉鸡。 2周龄以内雏鸡及 7~ 8周龄的肉仔鸡也不少见 ,有许多病例并发大肠杆菌病、慢性新城疫或因霉变饲料造成的肝 -肾病变综合征。1 临床症状肾型传支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 2~ 3周龄左右发生 ,表现较轻的或一过性的呼吸道症状 ,只有轻微咳嗽、甩鼻、流涕 ,2~ 4天即消失 ,不易被发觉。第二阶段大约在 7~ 1 0天以后 ,病情突然加重 ,厌食 ,饮水量增加 ,病鸡拥挤在鸡舍四周或一角 ,排灰白色或白色稀便 ,有时排大量…  相似文献   

15.
李明琴 《动物保健》2011,(Z1):78-78
一、临床症状1.急性败血型。本型为C群链球菌、类马链球菌、D群链球菌和L群链球菌在血中增殖引起全身症状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5~11月份多发。最急性型不出现症状即死亡。急性型体温升高至41℃~43℃,废食、震颤,耳、颈下、腹部出现紫斑,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很高。此类型多发生于架子猪、育肥猪和怀孕母猪,是本病中危害最严重的类型。2.心内膜炎型。本型不容易生  相似文献   

16.
一、临床症状1.急性败血型。本型为C群链球菌、类马链球菌、D群链球菌和L群链球菌在血中增殖引起全身症状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5~11月份多发。最急性型不出现症状即死亡。急性型体温升高至41℃~43℃,废食、震颤,耳、颈下、腹部出现紫斑,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很高。此类型多发生于架子猪、育肥猪和怀孕母猪,是本病中危害最严重的类型。2.心内膜炎型。本型不容易生  相似文献   

17.
引起猪链球菌病的病原多为C群的兽疫链球菌(S.zooepidemicus)和类马链球菌(S.epuisimilis),D群的猪链球菌(S.suis),以及E、L、S、R等群。猪链球菌按照荚膜多糖抗原的不同可将其分成35个荚膜血清型,即1~34和1/2型(同时含有1型和2型抗原的菌株),早期曾将猪链球菌分类到兰氏分类法R、S、和T群,实际上与兰氏R、S和T群分别对应的是荚膜2、1和15型。对人致病的大多属于A族,A族又称为化脓性链球菌,在动物中对人类造成严重威胁是猪链球菌,尤其是血清2型链球菌不仅对猪的致病性最强,而且可感染特定人群并致死,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菌。…  相似文献   

18.
正猪链球菌病是由C、D、E及L群链球菌引起的多种疾病的总称。新生仔猪和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其次为架子猪,而成年猪较少发病,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常呈地方性流行。1流行特点病猪和带菌猪是传染源,通过呼吸道和皮肤损伤感染,不同日龄猪都可感染,哺乳仔猪发病和病死率高,各季节均可发生,以5~11月份发生较多,有时呈地方性暴发,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2临床症状(1)以急性败血型多C、D群和L群链球菌等在血中  相似文献   

19.
链球菌病是由致病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引起猪急性败血性和淋巴结化脓性疾病,临床常表现为化脓性淋巴结炎、败血症、脑膜脑炎和关节炎等病型。1临床症状1.1脑炎型典型症状是体温较高(40.0-42.5℃),食欲废绝,出现脑炎型神经症状,四肢麻痹无法站立,呈坐卧或瘫卧姿态,有时鼻中有脓稠液流出,共济失调,仰卧时伴有四肢划动,磨牙,空嚼,最急性病程1-2d死亡,慢性时病程1-5d。  相似文献   

20.
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属于球菌科、链球菌属,1966年由Elliott首次报告,1987年由Kilpper—Balz等再次进行了化学分类及DNA同源研究,认为应属于一个新种猪链球菌,并于同年得到官方承认的链球菌种别嘲。依据细菌荚膜多糖(CPS)将猪链球菌分为35个血清型,分别为1/2型和1~34型,其中2型猪链球菌致病性强、流行广,并可引起人类感染、甚至死亡,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