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气候因素对油用向日葵籽实含油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4个不同类型油葵品种为试材,对4个地区、9个气候因素与油葵含油率进行了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含油率影响最大的是日照时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其次是积温和气温日较差,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对湿度,日平均气温、日均最低温度均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对11个油用向日葵杂交材料含油率与产量、出仁率、皮壳率、蛋白质含量等9个性状的相关性进行研究表明,含油率与出仁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皮壳率及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其他性状相关性不显著。在品质育种中,应注重选育高含油率和薄壳型材料;在栽培措施上,不可忽视播期和密度。  相似文献   

3.
4.
油用向日葵主要性状的变异系数与产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对油用向日葵7个主要性状的变异系数与产量结果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7个性状的变异系数与产量问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其中全叶数、生育期的变异大小与产量相关较密切。在育种和大田生产中.降低主要性状的变异系数是夺取高产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向日葵杂种优势利用始于1975年。虽然起步较晚,但是由于育种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在80年代初就实现了三系配套,育成了我国第一批杂种向日葵:辽葵杂一号、白葵杂一号、沈葵杂一号等。目前又有新的杂种用于生产。杂种向日葵以其强大的产量优势和优于常规品种的综合性状,一经投入生产即倍受青睐。特别是早熟杂种向日葵,由于生育期短(85~90天左右),产量高,适于在无霜期160天的小麦产区复种,变一年一茬为两茬,既不与粮食作物争地,又能发展油料生产,深受农民的欢迎。特别是在我国的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更有大发展的趋势。新疆已把推广和生产辽葵杂二号列入了自治区的“星火计划”,预计在“八五”期间全疆种植面积可达  相似文献   

6.
分析比较了13个油用向日葵品种籽粒的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和含油率。结果表明,籽粒水分平均含量为38.2 g/kg、蛋白质平均含量为154 g/kg、含油率平均为440.2 g/kg,综合比较,金丰油6号、宝丰9号这2个油用向日葵品种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和含油率较高,具有较好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7.
油用向日葵在内蒙古的发展潜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8.
浅谈新疆油用向日葵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新疆油用向日葵育种于伯成,王兆木,王燕飞,向理军(新疆农科院经作所,乌鲁木齐,830000)油葵自1976年引入新疆以来,生产发展很快,至1994年全疆油卖种植面积已达12.34×104hm2,总产达25.0×104t,成为新疆总产第一、面积第二...  相似文献   

9.
油用向日葵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和相关分析及育种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油用向日葵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力和性状相关,以指导油用向日葵资源和品种的选择。试验选用207份试验材料,运用双列杂交设计和随机区组方法,对株高、花盘直径、单盘粒数、单盘粒重、百粒重、籽实含油率等主要数量性状的平均数、标准差、极差、变异系数、狭义遗传力、广义遗传力及性状的相关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油用向日葵数量性状的变异程度较大,选择范围广。含油率遗传力较大、百粒重和籽仁率的遗传力中等,株高和花盘直径的遗传力较小,单盘粒重的遗传力最小。单盘粒重和株高、单盘粒重和百粒重、单盘粒重和花盘直径、籽实含油率和籽仁含油率、籽实含油率和籽仁率、皮壳率和百粒重、皮壳率和空壳率、株高和百粒重、单盘粒数和花盘直径、单盘粒数与单盘粒重均呈极显著正关系;籽实含油率和皮壳率、皮壳率和籽仁率、百粒重和籽仁率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对从有关省区引进的9个油用向日葵杂交种进行引种观察比较试验的结果表明,在参试品种中M 314综合性状表现优良,折合籽粒产量为3 528.44 kg/hm2,比对照G 101增产14.41%,理论油产量为1468.89 kg/hm2,比对照G 101增产13.57%。新葵杂7号和665折合籽粒产量分别为3 315.44 kg/hm2和3 093.17 kg/hm2,比对照分别增产7.51%和0.30%,理论油产量分别为1453.82 kg/hm2和1507.30 kg/hm2,比对照分别增产12.40%和16.54%。这3个杂交种的生育期在127 d左右,在当地均能正常成熟。今后可在固原市清水河流域向日葵产区进一步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1.
以当地油葵主栽品种BF999为对照,研究了引进的18个油葵品种其在定西市安定区的适应性、丰产性及其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参试油葵品种生育期113~123 d,品种间差异不大,在当地均能够完全成熟;均属中高秆型、中等型盘径,茎粗、叶片数、百粒重、单盘粒重等性状均属中等型。其中Syn0011、Syn0002、Syn0004平均折合产量表现突出,比对照品种BF999分别增产24.6%、22.01%、15.23%,适宜在定西旱寒区种植。从油葵6个主要农艺性状之间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单盘粒重和茎粗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盘径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单盘粒重越重,茎粗越粗,盘径越大,产量也就越高。单盘粒重、茎粗、盘径可作为油葵丰产性选育的田间考察指标,在高产品种的选择上要注意选择单盘粒重、茎粗、盘径表现突出的品种。  相似文献   

12.
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16个番茄自交系为材料,对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与7个农艺性状的遗传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番茄红素含量与节间长度、始花节位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与株幅、花序间叶数显著负相关;序间叶数、节间长度对番茄红素含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和遗传相关系数方向相同,均为负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6个遗传背景不同的玉米自交系,采用Griffing方法(Ⅳ)研究了玉米籽粒油分与蛋白质的相关及其通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籽粒油分在F1与中亲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母本、父本呈显著正相关;籽粒的蛋白质在F1与母本、中条值、低亲本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父本、高亲本相关不显著.籽粒油分与蛋白质呈正相关(r=0.3837),籽粒油分与单稳产量呈负相关(r=-0.2560),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对籽粒油分影响较大的性状为胚重比值、胚体积比值.基粗、稳重与籽粒油分的相关系数和直接通径系数均为负值.籽粒油分与单稳产量的相关系数为负值,但籽粒油分对单穗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为正值.籽粒蛋白质与单穗产量的相关系数和直接通径系数均为负值.  相似文献   

14.
《山西农业科学》2015,(9):1080-1083
选用国内7个玉米自交系,以采用GriffingⅣ双列杂交设计组配出的21个杂交组合为研究对象,对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秃尖、穗行数、行粒数、百粒质量、出籽率9个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很高,在选择时,要协调好各性状之间的关系,着重于穗粗、秃顶长、穗行数、行粒数和出籽率的选择,可适当放宽株高、穗位高、穗长、百粒质量的选择;行粒数、出籽率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秃顶长、穗行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各性状对产量的直接效应由大到小依次为行粒数、出籽率、穗粗、秃顶长、百粒质量、穗行数、穗位高、穗长、株高。  相似文献   

15.
食葵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及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75个食葵杂交组合为供试材料,对食葵的15个农艺性状进行变异系数、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①弯曲度、单盘粒重、产量、单盘粒数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29.3%、19.5%、19.2%、19.0%;②在相关性上,食葵产量和结实率、单盘粒重是密切相关的,而长势情况对产量的影响也非常大,结实率与籽粒长呈显著负相关,千粒重与单盘粒数、籽仁率为极显著负相关;③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7个主成分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为84.90%,主成分1的性状均与食葵的产量性状有关,可称为食葵产量构成因子。主成分2的性状均与食葵的商品性状有关,可称为食葵商品质量构成因子;主成分3主要说明叶片越长,花盘直径越大;籽粒越长,但是结实率越低。因此在食葵杂交种和亲本选择时,应注意产量高、株高适中、植株生长健壮,籽粒较长、宽度适中,商品质量好的组合或自交系,所以在食葵杂交种选育过程中,要着重对第1、2、3主成分进行综合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油用向日葵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和各性状对产量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对20个油用向日葵杂交种(组合)的生育日数(X_1),株高(X_2),茎粗(X_3),叶片数(X_4),花盘直径(X_5),单株粒数(X_6),百粒重(X_7),籽仁率(X_8),结实率(X_9)和单株产量(Y)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结实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百粒重、单株粒数、生育日数、籽仁率呈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向日葵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大小依次为:百粒重结实率单株粒数株高籽仁率花盘直径生育日数茎粗叶片数。因此油用向日葵新品种的选育应首先考虑结实率、百粒重、单株粒数、花盘直径、籽仁率等主要性状,同时兼顾生育日数、叶片数、株高和茎粗等其它性状。  相似文献   

17.
对水稻植株农艺性状与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千粒重和分蘖数与直链淀粉含量呈负相关外,其余各性状与其都呈正相关。与直链淀粉含量关联度较大的性状主要是株高、单株产量、粒长、剑叶面积和穗颈弯曲度等。  相似文献   

18.
从优质籼稻品种七丝软占为受体亲本的转抗真菌基因后代中,选择抗病的转基因恢复系与不育系配制组合,对其杂交一代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遗传相关与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转抗真菌基因杂交稻单株谷重与产量构成因素间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产量构成因素之间则多呈负相关,不同的环境对单株谷重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关系均产生影响;(2)稻米的垩白粒率与整精米率呈显著负相关,垩白面积与整精米长及长宽比呈显著负相关,与糊化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3)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间关系最密切的是千粒重、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单株穗数和垩白度、整精米长及长宽比。在转抗真菌基因杂交稻组合选育中,除了适当控制单株穗数降低垩白度外,米质与产量是可以同步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苜蓿总皂甙含量与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找出一个能快速标记总皂甙含量高低的性状,探索总皂甙含量的遗传变异规律。【方法】以耐湿热苜蓿新品种渝苜一号为材料,测定100个苜蓿单株,从中选出5个高皂甙植株和5个低皂甙植株。【结果】通过各单株后代系的试验确定了这10个植株的总皂甙遗传力在0.118到0.745之间变化,后代系的变异系数在15.54%到28.81%之间变化,高低皂甙群体的遗传力分别为0.636和0.208,高皂甙群体的遗传力明显高于低皂甙群体。苜蓿总皂甙含量与株高、叶色、虫害程度、干重和干物质率的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的结果表明:叶色与总皂甙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405**),且叶色与总皂甙含量的的相关关系主要是直接效应(P=-0.422**);干重与总皂甙含量的相关主要是通过株高、叶色和干物质率的间接作用。【结论】通过常规育种方法要育成低皂甙苜蓿品种较为困难,而一些高皂甙含量的后代系可作为高皂甙苜蓿品种的育种材料;苜蓿的叶色可以作为快速识别苜蓿总皂甙含量高低的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