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实践创新与改革,而湿地自然公园是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广州20个湿地公园为基础数据,对比分析了整合优化前后湿地公园基本情况,发现整合优化初步解决了整合前湿地公园存在的空间交叉重叠、保护空缺、保护地内用地矛盾等情况。并从保护和恢复重要典型湿地、恢复市域湿地生态廊道、修复湿地生境、促进湿地价值转化、健全法规制度等方面,提出整合优化后湿地自然公园保护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植物资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路线调查法对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植物资源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植物 资源较为丰富,共记录维管植物625 种,隶属130 科434 属。其中被子植物113 科414 属596 种,裸子 植物6 科9 属10 种,蕨类植物11 科11 属19 种。根据生境类型,可划分为湿地生境、园地生境和果园 生境,分别记录植物有107 种、362 种、156 种,占植物总种数的17.12%、57.92% 和24.96%。海珠湿地 乡土植物共记录268 种,占植物种数的42.88%,外来入侵植物37 种,占总植物种数的5.92%。该湿地公 园濒危保护植物共计8 种,占植物种数的1.28%。根据以上调查结果, 提出了需要对果林进行适度的人为 干预,提高物种多样性;控制外来湿地植物,充分利用乡土水生植物资源; 加强外来入侵植物的防治, 增 加乡土植物的培植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探索云南省自然教育发展模式,调研云南省自然教育发展状况,构建云南省自然教育活动模式。结果表明,云南省近年来自然教育发展速度快,范围广、形式多样,以自然保护地、湿地公园、遗产地、科普馆、社会团体等机构组织开展为主;构建了五感体验、植物鉴定、春播活动、昆虫采集、夜晚观察、观鸟活动、叶子画制作、永生花制作、土壤探秘、秋天收获模式;云南省自然教育未来发展方向以基层与科研院所相结合逐步完善体系建设为主。  相似文献   

4.
面积广阔的海珠湿地垛基果林是广州市内重要的半自然果林,但因受人为干扰和果树自然退化而出现植被衰败、生境破坏等生态问题。从尊重海珠湿地以垛基果林为景观基底的角度出发,基于场地果林树木的健康状况评价,将海珠湿地垛基果林植被分为 3 个功能区,探讨相应区域植物优化的构思,并提出海珠湿地垛基果林植被分区养护管理的原则与目标。  相似文献   

5.
以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以环境、生物因子为评价指标,分析建园后湿地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湿地公园建成后,水体COD、NH3-N含量逐渐降低趋于平稳,而DO含量升高,空气中PM10、PM2.5、CO含量下降,表明区域内水、空气质量总体向好;鸟的种类从77种(2013年)增至177种(2018年),增长129.87%,且吸引了更多珍稀鸟类、鱼类、爬行类、兽类栖息;湿地内乔木、灌木、草本、藤本组成稳定,乡土植物优势突出。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围绕“四山八水”生态格局正在努力构建种类丰富、类型多样、具有喀斯特山地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截至2021年底,全省林业部门管理的自然保护地共314个,总面积456.88 hm2,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2.97%。分析自然保护地发展中存在的管理体制尚未理顺,面积占比相对偏低,空间布局不尽合理,整合优化未达预期,综合利用研究匮乏等问题。藉此,提出逐步理顺体制机制,积极创建国家公园,稳步推进整合优化,妥善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积极探索价值研究等自然保护地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自然教育的快速发展,自然保护地依托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和自然景观等自然 资源及其独特的人文资源,已经成为自然教育的重要场所。为保障自然保护地自然教育工作的科 学有序开展,梳理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地开展自然教育的现状,分析自然保护地开展自然教育的具体 实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顶层设计不完善、教育资源挖掘不够、配套设施短缺、专业人才匮乏、 社会参与机制尚未形成等突出问题,提出自然保护地开展自然教育的具体路径。一是自然保护地 行政管理部门做好顶层设计,疏通多元参与渠道,为自然保护地开展自然教育构建完善制度体系。 二是自然保护地主动接受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探索构建与自然保护地自然和人文资源紧密结合的 自然教育实践模式。三是自然保护地要大力加强自然教育设施建设,结合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打造 智能自然教育一体化平台;结合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开发精品课程、编写特色教材;利用新媒体技 术做好宣传引导;严格管理程序,不断强化安全管理;注重存量人才培养,积极拓宽引才渠道等。  相似文献   

8.
基于自然保护地开展自然教育的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自然教育概念、我国基于自然保护地开展自然教育的现状,分析现阶段我国自然保护地开展自然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基于自然保护地开展自然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湿地公园设置科普场馆、自然教育学校、湿地植物园、湿地功能展示区、科普长廊和丰富多样的解说系统,建设专业化的科普宣教和自然教育队伍,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自然教育体系,可更好的宣传湿地的功能与价值,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认知水平。通过对张掖国家湿地公园进行调查分析,对该公园自然教育体系的构建进行探索,包括基本情况、宣教设施、队伍建设等,提出优化提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省域尺度出发对自然保护地进行集群式研究是有效提升区域自然保护地整体保护效能的关键,一方面能强化自然保护地的整体保护与协同管理,另一方面也能创新自然保护地的保护模式,对推动中国特色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设有重要意义.创新性地提出了自然保护地群的概念,明确了其具有空间聚集性、生态连通性、多样性等特征,探索了从区域尺度到生态系...  相似文献   

11.
张波 《广东园林》2015,(2):49-53
以广东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一、二期为案例,阐述分析海珠湿地的背景、城市发展引起的退化以及近期的生态修复和保护利用实践。通过土地保护、湿地水系修复工程、植被复原及丰富、水体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引鸟项目、入侵植物的管理举措以及湿地公园建设等七方面探析海珠湿地的修复和利用,对其持续发展提出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说明海珠湿地一期南地块的建造理念和施工要领,并介绍改造河道生态水系及塑造景观的方法。通过丰富的水生植物配置和园林造景手法的运用营造人工果园湿地生态环境,使之形成自然、野趣的湿地景观体系,成为一道美丽的水乡生态景观长廊。  相似文献   

13.
高原湿地的恢复与保护已成为四川省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课题,在实施湿地恢复工程中,因其生态系统复杂,牵涉面广,利益相关群体的复杂多样,目前在全国仍处于探索和试验阶段,没有成熟的措施,笔者对四川布拖乐安湿地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针对高原湿地的保护恢复策略与思路,提出初步的湿地恢复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环境教育是多学科融合的激发人们环境保护意识、培养正确环境价值观的教育。国际上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教育内容和形式、环境教育效果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环境教育监测和法律体系完善等领域。在实践方面,环境教育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出现相对多样化的环境教育模式和较为健全的环境教育评价与法治管理体系。典型的有美国黄石公园设置的少年巡逻员岗位项目、英国的野外环境教育培训基地和日本的生态自然体验露营地等。我国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研究关注了国外相关理论与实践,侧重于从宏观层面对我国环境教育提出原则性、策略性的建议等。文中在分析国际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环境教育内容和形式、建立健全环境教育评价和法律体系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扎龙湿地退化主要原因是湿地缺水,通过生态补水,促进湿地水体、湿地植被、湿地土壤及其鹤类等主要水鸟的恢复,从而使湿地恢复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使其发挥正常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6.
潮间带湿地有极其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但随着全球极端气候的频繁发生和人工干预加剧,潮间带湿地面临着退化甚至消失的威胁。聚焦潮间带湿地再自然化生境恢复策略,尝试从时间维度、潮汐动力空间梯度、雨洪淹没和潮汐消落的动态变化中,分析潮间带湿地生境的动态特征及其景观影响因子。以粤港澳大湾区潮间带湿地为例,立足景观生态学,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为构建原则,提出3种潮间带湿地再自然化的生境动态修复策略:保护和修复潮间带湿地的完整性,恢复潮间带湿地的景观风貌和恢复关键性生物生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自然保护地的定义、体系、保护目标等涉及自然保护地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为各类自然保护地管理者制定保护管理规划与决策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国家林业局在2月2目第九个世界湿地日宣布,目前共建立湿地保护区300多个,面积超过1600万公顷,近四成的自然湿地纳入保护范围,得到较好保护。今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湿地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口号是:“湿地多样性蕴含着财富,别失去它!”。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生态环境优良,是全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省域自然保护地类型丰富,分布广泛。通过梳理江西省现有各类自然保护地现状特征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以问题为导向、以保护为目标、以空间优化为重点、以生态管控为手段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技术路径,以及"四园七区多点五廊"的省域自然保护地体系构想,并对国家公园建设、自然保护地分区及目标管理等关键内容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为当下国家公园为主体的省域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自然保护地在维护生态安全和维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居于首要地位。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省级自然保护地建设历史悠久,法律体系完善,管理机制健全,规划系统科学,监测评估全面,资金保障充分,其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设经验对我国省级自然保护地的建设和完善具有借鉴意义。文章总结了其成功经验,通过分析制定省级自然保护地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健全政府主导、多方合作的管理机制,引入公众参与规划机制,健全监测评估机制,设立自然保护地基金等措施,或可启发我国省级自然保护地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