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指出了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发展的空间缩影,记录城市居民的生活,是承载着城市记忆的“备忘录”。作为城市独特的物质精神财富,其保护和发展与追求效益提升的冲突亟待解决。选取淮安驸马巷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以探索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方式为目的,在微更新理念的视角下,解析了历史文化街区更新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传承街区文脉、保护街区生态肌理、提升街区活力提出了多元、精细化的更新策略以解决驸马巷现存问题,以期为历史文化街区更新保护提供新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历史街区文化景观的保护利用中的智慧治理技术应用,分析了历史街区文化景观智慧化治理中数据高效采集、信息分析管理、实时监控监测、文化景观展示和公众参与监督的五大方面技术应用现存的问题,提出了历史街区文化景观全周期保护利用的多元智慧治理技术总体框架,包括文化景观数字化体系、信息分析管理体系、智能监测监管体系、公众参与监督体系和文化景观展示体系五大技术体系,阐述了不同智慧治理技术在历街区文化景观保护利用中作用和适用性,为加强历史街区文化景观保护利用智慧治理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3.
对比生态街区,顺应自然演变而来的历史街区的绿地率远达不到当今的规划标准,二维绿量评价标准也不能完全反映历史街区的生态效益。为此,从历史街区二维绿量标准适宜性分析出发,通过三维倾斜摄影和实地调研采集植物物种和空间信息,以生态标准规划建设的生态街区为对照样本,利用模拟方程测算2块试验样地绿容率数据,对比分析历史街区是否绝对不生态。结果表明,历史街区在单位绿地面积上比生态街区可创造更多的生态效益,更具有绿量优势:1)历史街区乔木在群落配置上更具多样性特征;2)历史街区乔木总叶面积占比更大;3)历史街区给予乔木的时空效益更多;4)历史街区拥有更丰富的立体绿化。在此基础上,提出利于文化生态、社会生态、自然生态、经济生态的历史街区绿量优化策略,旨在为国内历史街区保护的理论与实践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自青岛开埠一个多世纪以来,青岛近代历史街区经历了从形成到发展再到保护与更新的历史过程。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始终是既矛盾又统一的问题,在保护与更新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一些问题。作者以青岛近代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存在问题为研究对象,首先对青岛近代历史街区的形成和发展作了概述;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青岛近代历史街区现状和特点,接着对青岛近代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存在问题及造成问题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青岛近代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的策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孙丽  徐萌 《山东林业科技》2008,38(3):97-100
小鱼山历史街区是青岛老城区内仅存的八片近代居住街区之一,作好小鱼山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作者首先阐述了小鱼山历史街区历史渊源,并对小鱼山历史街区“街区风貌”的诸多方面(街区布局与景现、建筑风格与特点、历史遗产保存状况)做了深入调研和分析,表明小鱼山历史街区作为青岛近代历史保护地段所具有的独特价值,而目前保护现状不佳,急待保护。  相似文献   

6.
胡霄  周砚钢 《绿色科技》2023,(20):164-169
根据近年来武汉市生活服务业政策中提出文化旅游开发与城市生活建设融合发展的相关意见,以武汉市黎黄陂路历史街区文化体验项目为研究对象,以完全展现慢生活多样化形式和内涵,充分融合街区文化旅游资源,促进历史街区文化旅游开发与城市生活建设融合发展为目标,在以慢食理念为核心文化要素,联合慢养生、慢手工、亲近自然等慢生活方式以及街区文化旅游资源合力发展的基本原则上,搭建起黎黄陂路历史街区体验旅游的文化生态关系框架,从而明确了该历史街区文化体验项目的“自然慢食”“养生慢食”“环保慢食”“文化慢食”4条具体规划思路。然后通过服务设计的服务蓝图工具对前后台服务进行分析和总结,进一步从加强管理团队建设、完善街区自然景观和建筑空间内部设施、充分发动社区组织居民共建,组织黎黄陂路慢生活经营者协会等方面提出了该历史街区文化体验项目规划的具体策略,为当前武汉市其他历史街区文化体验项目的相关探索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近年周边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顺德清晖园及周边地区的保护利用也面临一定的机遇和挑战,亟需探寻适合自身实际的保护更新模式。在新一轮清晖园及周边历史地段的保护中,充分借鉴和运用了"城市有机更新"理论,在城市物质空间规划、功能载入、规划实施等方面对清晖园及周边历史地段的有机更新发展模式作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力求在保证文物原真性的前提下对城市历史地段进行可持续的保护与再利用,形成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并为其他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王丽萍  许大为 《绿色科技》2020,(5):31-32,37
指出了历史文化街区是人类文明的“活化石”,是人类历史文化遗迹和日常生活的重要空间载体。历史文化街区的街道景观是街道展示景观的主要载体,通过对街道界面景观要素的提取、归纳与总结,得出街道界面景观要素由底界面、侧界面以及顶界面三大核心要素组成,并将其应用到鱼山历史文化街区街道景观内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一些保护策略。旨在进一步了解历史文化街区街道界面景观要素构成,为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的保护提供更加清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房仕钢 《广东园林》2012,34(2):28-31
通过介绍增城小楼镇东西境古村落老街的景观环境改造设计,探析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模式、改造规则与方法、改造内容等。寻找在街区改造中使历史文化能够得以保存、更新和延续的做法。  相似文献   

10.
昆明历史街区保护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昆明市历史街区保存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昆明市历史街区保护中存在的三方面问题,并结合昆明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提出了昆明市历史街区保护的相关原则、要求和对策,为昆明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后发优势的成都大慈寺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成都市重点打造的历史街区之一,大慈寺与相对开发较为成熟的锦里、文殊坊、宽窄巷子等地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本文通过实地调研,运用后发优势理论与文化结构功能理论,对大慈寺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科学评估历史街区旅游业发展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历史建筑的文化遗产价值是否得到彰显、空间环境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分析福建历史文化街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参考美国景观绩效系列、建筑遗产评估和全球目的地可持续旅游标准的相关指标,通过Delphi法结合AHP法构建一套集文化和空间保护为一体的评价体系,以评估福建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水平,并为历史街区的提升发展提出科学可靠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在对昆明市历史街区保存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昆明市历史街区保护中存在的三方面问题,并结合昆明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提出了昆明市历史街区保护的相关原则、要求和对策,为昆明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蒋敏哲  吴苏 《绿色科技》2019,(12):259-261,269
指出了历史街区的更新改造涉及多方主体的利益,因各利益主体诉求不同,改造过程常常举步维艰,一直是阻碍城市发展的一大难题。三学街是西安市重要的历史街区之一,沉淀了西安城市建设的历史记忆,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三学街历史街区的更新改造涉及多方因素:历史遗迹的保留、保护、利用,政府、居民、开发商三方主体的利益均衡等。探讨了三学街相关主体的利益关系,寻求了如何在规划设计和实施中实现利益最大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科学性、可实施性的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中国城市规划的学术论坛上关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议题的探讨非常火热,各大高校也甚是钟爱,再加上2012年的全国注册城市规划师的考试中大量出现有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考题,足以证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哈尔滨的中央大街为例,探讨了关于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6.
孙巍 《绿色科技》2014,(7):179-180
指出了上海市武康路以及衡山路-复兴路历史风貌区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街区保护中现存的问题,以武康路为例,从建筑功能、街道空间、商业等方面对历史街区的非物质遗产保护方法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有机更新理论的基础上,以常州前后北岸街区为例,通过调查分析前后北岸街区业态、空间环境及建筑形态现状,探讨了实现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的有效涂径,以期为其他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徽州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和人文环境的重要区域,其历史文化物质遗产丰富,有诸多历史文化街区。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徽州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更新面临新的挑战。以泾县老南街的现状和更新为例,探讨了在徽州文化影响下的泾县历史街区发展现状,提出了对其保护的方法和策略,以探索出一条系统的、合理有效的途径,为其他城镇的历史街区保护和更新提供一种可借鉴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高琪 《广东园林》2018,(6):12-17
鼓浪屿因其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但在旅游经济发展热的同时,对自然环境及历史文化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冲击。以鼓浪屿龙头路为例,通过路段现状空间环境调研及古今对比,辅以腾讯宜出行热力图分析作参考,从空间及人文两方面出发,研究其发展状态,以期为龙头路下一阶段的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发现,龙头路作为鼓浪屿最聚人气的历史街区,历史空间大体保留完好,但历史文化氛围缺失,原有的侨民文化气息弱;同时作为商业街区,商业业态辨识度低,缺乏独特性。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展和景观旅游大开发,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历史街区保护的重要性。梳理了"城市双修"理念,阐述了"城市双修"理论的起源及发展历程,提出了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措施,以期应用于历史街区保护发展适应性更新中,为历史街区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