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垦稻26为供试材料,采用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节水灌溉方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灌溉处理的对照相比,节水灌溉的各个处理的水稻产量均有所降低,其中在有效分蘖期和孕穗期停止灌溉对产量影响最为显著,分别比对照减产3.57%和4.20%;不同节水灌溉处理对稻米的碾磨品质、营养品质影响不显著;对稻米蒸煮品质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不同灌溉方式对香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了滴灌、漫灌、微喷灌3种灌溉方式对香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蕉产量以微喷灌处理最高,分别比漫灌和滴灌处理增产2.3%和4.3%;漫灌处理的香蕉总糖、维生素C含量均显著高于滴灌和微喷灌处理,微喷灌处理的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滴灌处理;可食率以微喷灌处理最高,漫灌处理最低,3种灌溉方式之间差异均显著;干物质含量以微喷灌处理最高,滴灌处理最低,二者间差异显著。在香蕉约100d的生长期内,微喷灌处理的用水量比漫灌少约19%。综合来看,在3种灌溉方式中,微喷灌是在最适宜于香蕉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4.
5.
土壤水分是冬小麦产量和品质形成的重要调控因子,研究节水灌溉制度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协同调控作用,对于冬小麦高产优质水分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节水灌溉制度下冬小麦籽粒形态品质和加工品质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农田蒸散的量化关系,结果表明灌溉制度对冬小麦品质指标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水分调控应针对不同的品质指标区别对待,其中拔节期和抽穗期灌溉对冬小麦多项品质指标及产量有明显的调控作用。多数小麦品质指标与农田蒸散量呈相反的趋势变化,而产量与蒸散量变化趋势一致。本试验条件下拔节期和抽穗期灌溉基本达到了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协调一致,可作为该地区冬小麦高产优质水分管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节水灌溉对冬小麦光合速率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依据田间隔水小区试验,对节水灌溉下的冬小麦光合速率和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全生育期有两个光合作用高峰,第一在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期,第二在开花后;严重水分亏缺光合速率显著降低,轻度水分亏缺对光合速率无明显影响,严重水分亏缺导致光合速率显著下降的原因是非气孔因素所致;变水处理光合速率显著增加;节水高产高效灌水量应控制在260mm左右,灌水应在苗期和开花前进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打浆节水灌溉措施对水稻产量及效益的影响。[方法]运用水田新型打浆整地技术,对打浆节水灌溉、打浆正常灌水、常规节水方法与传统栽培技术下水稻产量与效益进行比较。[结果]打浆免耕节水灌溉措施下虽然产量较常规模式略有下降,但综合分析,打浆节水灌溉总体效益较对照高706.9元/hm~2。[结论]打浆免耕节水灌溉措施具有省工、节能、节水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不同灌溉方式对南方优质食味晚籼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明南方优质食味晚籼稻产量、品质对不同灌溉方式的响应特征.[方法]于2018—2019年在江西农业大学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上高创新基地,开展不同灌溉方式对优质食味晚籼稻产量及稻米品质影响的大田试验,水分处理设置常规灌溉(CK)、持续淹水灌溉(CFⅠ)和间歇灌溉(AWD),供试品种为优质食味籼稻泰优871与普通食味...  相似文献   

9.
几种灌溉方式对水稻产量影响与节水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北沿运和淮北灌区,水稻面积1260万亩。由于淮河来水渐减,全年缺水70亿米~3,常年提江水10亿米~3,尚不能满足灌溉需要,遇旱年淮北的水稻面积要减少200~300万亩,严重影响我省粮食生产。对此江苏农学院稻麦研究室自1987年起研究了水稻各生育期的土壤水分状况对不同类型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稻汕优63穗大,属源限制型品种,在湿润灌溉条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鹰嘴豆在4种不同的灌溉水平下,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品质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株高、分枝数、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单株有效荚果数及其构成因素呈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各因素都达到极显著水平.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鹰嘴豆籽粒中蛋白质、棕榈酸、油酸含量呈减少趋势,亚油酸含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各处理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VB1、VB2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以初花期和盛花期各灌水一次处理的综合表现最佳,产量达6 007.56 kg/hm2,品质也较好.  相似文献   

11.
节水灌溉对节水抗旱水稻品种产量的影响及生理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明节水抗旱水稻品种在节水灌溉条件下产量形成特点及生理基础。【方法】2个节水抗旱品种旱优113(杂交籼稻)和旱优8号(杂交粳稻)及2个当地高产品种两优培九(两系杂交籼稻)和扬辐粳8号(粳稻)种植于土培池和大田,自移栽后10 d至成熟设置常规灌溉和节水灌溉处理。【结果】与常规灌溉相比,当地高产品种在节水灌溉条件下产量显著降低,两种灌溉方式间的节水抗旱品种产量无显著差异。节水灌溉显著减少灌溉水量,提高灌溉水生产力(产量/灌溉水量),节水抗旱品种灌溉水生产力增幅大于当地高产品种。与当地高产品种相比较,节水抗旱品种在节水灌溉条件下的相对分蘖数和每穗颖花数(节水灌溉分蘖数或颖花数/常规灌溉分蘖数或颖花数)较多,结实率较高;整个生育期绿叶面积持续期长,抽穗期根重较高、抽穗后根系氧化力、根系和叶片中细胞分裂素(玉米素+玉米素核苷)含量、剑叶光合速率和籽粒中蔗糖合酶和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抽穗期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茎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运转率和收获指数较高。土培池与大田试验结果趋势一致。【结论】在节水灌溉条件下节水抗旱品种比当地高产品种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节水抗旱品种在节水灌溉条件下较好的根系性能和地上部植株较强的生理活性是其高产与水分高效利用的重要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与常规稻相比,杂交稻具有更高的产量潜力。但是,对杂交稻和常规稻在氮素利用率上的差异尚存争议。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以明确杂交稻对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方法】以常规稻为对照,杂交稻为处理,筛选出56篇文献,建立了包含367对观测值的数据库。利用Meta分析方法,针对不同杂交稻类型、氮肥施用量及施用次数、土壤全氮、土壤碳氮比和土壤质地,探究了杂交稻对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与常规稻相比,杂交稻显著提高了产量(+11%)和生物量(+14%),而对收获指数无显著性影响。在各氮肥施用水平下,与常规稻相比,杂交稻均显著提高了产量;然而,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杂交稻的增产优势显著降低。另外,与常规稻相比,杂交稻显著提高了氮素吸收(+8.1%)、氮素生理利用率(+2.9%)和氮素回收率(+3.6个单位)。【结论】与常规稻相比,杂交稻能够提高产量和氮素利用率。本研究为评估杂交稻的推广应用对我国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3.
灌浆结实期水浆管理对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迟熟中粳品种“通育粳1号”为试材,通过大区对比和盆栽处理,研究了灌浆结实期水浆管理对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灌浆结实期,湿润管理的产量最高,大区对比中,湿润管理分别比水层管理和断水管理增产7.47%、19.76%;盆栽试验中,湿润管理分别比水层管理和断水管理增产3.47%、57.26%,断水时间越早,减产越大。抽穗后建立水层有利于改善稻米品质,具体表现为糙米率增加,垩白率、垩白度降低。其中对垩白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大区对比和盆栽处理中,水层管理的垩白度分别为4.62%和3.40%,比湿润管理降低52.47%、47.69%,比断水管理降低58.75%、62.22%,垩白度随断水时间的推延而减少。稻米的蛋白质含量以湿润管理最高,水层管理最低。  相似文献   

14.
不同节水灌溉模式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个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节水灌溉模式对水稻生物学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节水灌溉模式有利于水稻早熟,降低水稻叶面积。适当节水处理(控灌Ⅰ)可提高产量3.1%~5.2%。  相似文献   

15.
畦沟灌溉和干湿交替灌溉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目的】探讨协同提高产量和稻米品质的灌溉技术。【方法】以扬稻6号(籼稻)和扬粳4038(粳稻)为材料,自移栽至成熟设置畦沟灌溉和干湿交替灌溉(水势达到-15 kPa再灌水)处理,以农民习惯灌溉为对照,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对产量与品质的形成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畦沟灌溉和干湿交替灌溉提高了抗氧化保护酶活性、叶片光合速率、根系氧化力、根系中吲哚-3-乙酸和玉米素+玉米素核苷含量。畦沟灌溉和干湿交替灌溉的产量较农民习惯灌溉增加了6.16%—11.6%。畦沟灌溉和干湿交替灌溉还显著提高了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清蛋白、谷蛋白以及稻米淀粉黏滞谱(RVA)的最高黏度和崩解值,降低了垩白米率、垩白大小、垩白度、醇溶蛋白含量和消减值。两品种结果趋势一致。【结论】畦沟灌溉和干湿交替灌溉可以显著提高产量并改善稻米品质,根系和冠层性能的改善是上述两种灌溉方式增加产量和改善稻米品质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不同灌水量对高粱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研究了水分对高粱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量的增加,高粱产量、籽粒中淀粉含量显著增加,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脂肪含量变化不明显,单宁含量呈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灌溉时期和灌溉次数对胡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胡麻产区节水灌溉提供参考。【方 法】设置 3 个生育期(枞型期、初花期和灌浆期)不同灌溉次数(各时期 1 次、以上任意 2 个时期各灌溉 1 次、 3 个时期均灌溉)的灌溉处理,评估不同时期、灌溉次数对胡麻产量、品质和抗倒伏性状的影响。【结果】在年 降雨量 220 mm 左右的干旱地区,灌溉对胡麻生长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各灌溉处理比不灌溉对照增产 2.5%~75.1%; 单次灌溉处理平均产量为 1 321.5 kg/hm2 ,二次灌溉平均产量为 1 375.5 kg/hm2 ,三次灌溉平均产量为 1 870.5 kg/hm2 ,比对照(1 068.0 kg/hm2 )分别增产 23.7%、28.8% 和 75.1%;枞型期灌溉处理(含单次和多次灌溉)比 枞型期不灌溉处理均表现为植株更健壮、抗折力更高。各灌溉处理下胡麻粗脂肪和 α- 亚麻酸含量均低于不灌溉 对照,降幅分别为 2.22%~6.96% 和 0.21%~9.44%。【结论】从灌溉次数看,灌溉 3 次(枞型期、初花期和灌浆 期各灌 1 次)是该地区胡麻种植的有效灌溉措施,纯收益最高,比不灌溉增收 4 807.5 元 /hm2 ;从灌溉时期看, 枞型期灌 1 次的灌溉产投比最高、为 4.06,增产效益好,可达 3 次灌溉处理收益的 97%,可作为该地区节水灌 溉的备选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小麦优质高效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冬小麦品种藁城8901和烟农15为材料,研究花后不同灌水处理W0(不灌水)、W1(花后7 d灌1次水)、W2(花后7、14 d灌2次水)、W3(花后7、14、21 d灌3次水)、W4(花后7、14、21、28 d灌4次水)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烟农15在W3条件下千粒重最大。在W0条件下烟农15的千粒重最低,总蛋白和谷蛋白含量最高,可溶性谷蛋白含量随灌水次数增加而下降;灌水处理的湿面筋含量及吸水率大于W0,但面筋形成和稳定时间小于W0。藁城8901在W2条件下千粒重和产量最高,W0条件下总蛋白、单体蛋白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W1条件下谷蛋白总量和不溶性蛋白含量最高。[结论]花后灌水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不同。兼顾小麦高产优质的灌水模式是花前灌水135 mm,花后灌水30~60 mm。  相似文献   

19.
以番茄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和施肥处理对番茄氮素吸收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模拟田间的盆栽条件下,滴灌较漫灌能够明显地增加番茄果实的干物重和果实的吸氮量,降低番茄果实中硝酸盐的含量;在磷钾肥基础上配施氮肥对果实的干物重及吸氮量没有明显的作用,但可以提高番茄Vc含量;配施有机肥可以促进果实的干物质积累和对氮素的吸收,同时有机肥也能够明显提高果实中的糖酸比,降低硝酸盐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