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昀 《畜禽业》2006,(21):40-41
2006年9月22日至10月12日,广东云浮某镇同一养猪片区有多个养户进苗后1个月内的小猪陆续出现体温升高、顽固性腹泻,一般抗菌药物治疗效果很差或无效,病猪不久脱水、消瘦,多以死淘告终,统计发病率10%~50%,死淘率在2%~18.65%,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例剖检和实验室检查,10月3日诊断为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致病性肠杆菌及志贺氏杆菌感染所引起的小猪腹泻。通过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特别是使用了高敏药物先锋VI等药物和微生态制剂牧丰宝、高效益生素,结合补液和加强营养调理,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其中一卞姓养户猪群腹泻特别…  相似文献   

2.
选用800只笼养罗曼产蛋鸡分成4组,观察不同剂量的福乐宝对49-54周龄产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09%、0.015%、0.02%“福乐宝”与对照组相比,产蛋率分别提高1.73%和2.84%、3.33%;饲料报酬改善5.85%、6.69%、7.11%;死淘率分别显著下降47.1%、70.6%、76.5%。由此可见添加福乐宝有提高蛋鸡生产性能、降低死淘率的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3.
2003年11月5日,西昌市某免场饲养的肉用加州和哈白杂交幼兔,40日龄发生腹泻和突然死亡,先后发病70只,死亡29只,致死率40.1%.经综合诊断为兔沙门氏杆菌病。经采用相应防治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据越南《经济时报》报道,九龙江平原各省水产部门报告,现在越南沿海许多省份虾类的死亡现象继续发生,疫情漫延到上千公顷虾池。今年年初至今,该地区出现死虾的总面积已超过12万hm^2。其中,金瓯省57789hm^2,坚江省40000hm^2,北寮省19000hm^2。虾的死亡率在20%-70%,养殖者损失了几十亿盾。据不完全统计,仅有45%的养虾户有钱赚,55%的养虾户保本或亏损。  相似文献   

5.
仔猪的腹泻会引起严重的小猪营养不良,脱水和影响生长发育,严重的情况会引起小猪的死亡,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分析仔猪腹泻的原因并提出相关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2006年5月某猪场在桂林兴安购进三元杂瘦肉型小猪150头,体重约16.5kg。据养殖户称:小猪在购进前25日龄进行1次猪瘟弱毒苗注射,购进后没有进行任何防疫注射。小猪养至7月28日,猪群有5栏25头猪出现精神不振,有5头食欲废绝。畜主曾用青、链霉素进行注射,未见好转,还死了3  相似文献   

7.
《内陆水产》1987,(3):37-37
江苏省江都县绿洋湖水产养殖场有成鱼池600多亩,平均亩产在500公斤以上。以往单产虽然较高,但鱼病也较严重。近两年改用颗粒饲料饲养草、鳊鱼,发病率减少80%,用来防治鱼病的药费也减少了70%左右。历年来,每年春、夏至10月是鱼病的流行季节,特别是草鱼、团头鲂易患肠炎病、烂鳃病。每年亩平死草鱼15公斤左右,死团头鲂7.5公斤左右,全场要死鱼10.5吨。  相似文献   

8.
鸡大肠杆菌病诊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靳光秀  闫余  马宗礼 《畜禽业》2005,(10):55-56
2005年5—6月份,我地多个养鸡场肉鸡发生了以腹泻、呼吸困难,关节肿大,渐进性死亡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发病率40%~60%,死亡率为20%-50%,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损失,经多方治疗无效后,笔者根据基本发病情况临床病状,病理解剖,诊为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9.
生化黄腐酸在绿壳蛋鸡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400只372日龄的绿壳蛋鸡随机分为 2组,试验日粮中添加0.05%的生化黄腐酸(BFA),观测 BFA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FA可以提高蛋 鸡的生产性能,与对照组比较,饲科报酬提高15.07%(P< 0.01),蛋重提高5.56%(P<0.05),产蛋率提高3.25%(P> 0.05),死淘率下降2.5%,综合经济效益提高10.82%。  相似文献   

10.
幸奠权 《畜禽业》2003,(2):31-31
1~3日龄:及早饮水,水中加0.01%的高锰酸钾,0.5%的多维葡萄糖,0.1%维生素C,清理肠胃。抓好开口水和开食工作。控制好育雏温度在34~35℃,湿度65%~70%。注意强弱分养,水温20℃。4~8日龄:饮水中加入0.06%罗迈新或喘呼宁、庆大。料中加0.04%氟哌酸或0.02%环丙沙星,预防沙门氏杆菌、大肠杆菌与慢呼。并用NDVH+H120+28/86冻干苗1.5倍量点眼滴鼻。9~12日龄:饮水中加速补14或利高霉素12g/1000只、北里霉素0.06%或罗迈新0.06%或普乐健0.5ml/kg…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鳙鱼的“鱼头”深受群众的青睐。“鱼头”的售价坚挺,因而养殖户兴起了一股以池塘主养鳙鱼的热潮。随着放养密度的加大和投喂配合饲料.水质难以调控,鱼发病率高,特别是5~10月份鳙鱼的细菌性败血病,使死亡量逐年上升,给养殖户带来很大损失。笔者通过对所在地几十户养殖户的调查分析.提出鳙鱼细菌性败血病的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当前对虾养殖生产中,普遍出现对虾病害,引起大量死虾现象,由此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威胁着养虾户的利益和对虾养殖业的发展,防治对虾疾病,已成为养虾业中当务之急。在中国水产科学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深圳试验基地等单位大力协助下,曾就有效预防和治疗各种对虾症病,作了各种药物饵料的对比试验。近期,  相似文献   

13.
夏季高温季节是养鸡生产最困难的时期。气温高于33℃时,蛋鸡的正常生产受到严重影响,产蛋率下降,死淘率和鸡蛋破损率上升。为了缓解热应激,减少损失,我们进行了产蛋料中添加0.01%VC和0.2%NaHCO3效果试验。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新疆昌吉地区鸡大肠杆菌部分菌株分离鉴定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新疆昌吉州地区10个发生疑似大肠杆菌病的商品肉鸡场,无菌采取病鸡、死鸡的心血、肝、脾、肺、肾等组织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经过培养特性、形态、染色特性和生化试验,鉴定出21株大肠杆菌,分离株对7日龄雏鸡均具有致病性。从21株致病性大肠杆菌中共鉴定出8种血清型,分别为O1、O3、O6、O36、O88和O103。其中O1、O2和O78为优势血清型,占分离菌株的77.39%。采用13种常用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四种药物敏感率在90%以上。但21个分离菌株均具有多重抗药性,至少可以抵抗6种以上抗攻药物的杀菌或抑菌作用,而且同一血清型的菌株其药物的敏感性也不同。在药敏试验基础上,选用敏感药物采用不同方案对5个发生大肠杆菌病的鸡场进行了临床治疗试验,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治愈率达到94%以上。为建立该地区鸡大肠杆菌病的药物防治模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李永坚 《畜禽业》2003,(6):11-11
从西宁地区6个养猪场60日龄内腹泻仔猪中分离鉴定出128株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通过药敏试验,选出了诺氟沙星、多粘菌素B、环丙沙星等高敏感药物。  相似文献   

16.
<正>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杆菌的某些血清型所引起的传染病的总称,是目前危害养禽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细菌性传染病之一。家禽中大肠杆菌的感染很常见,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鸡、鸭、鹅等均有感染。因不同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对药物的  相似文献   

17.
《科学养鱼》1988,(2):27-27
天津市大港区有个五户的联合体.1986年在市,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指导下.把原有的养虾池改成三个各为31亩的精养池.经四个多月的精心饲养。获对虾9千多公斤.为1985年的14倍.其中有二个精养池平均亩产超过一百公斤.获净利36351元。他们的措施是:1.放苗前培育基础饲料;  相似文献   

18.
鹅并发李氏杆菌与链球菌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3月27日,安徽淮南上窑某养鹅户饲喂的270只,8日龄的雏鹅,发生一种急性传染病,2d后,死亡20多只,家中尚有40余只雏鹅发病。病鹅表现为结膜炎症状,精神沉郁,粪便稀薄呈灰绿色,肛门附着粪便,主要病理变化为肝脏颜色变淡.布满针尖状坏死灶,十二指肠弥漫性出血,输尿管内有白色尿酸盐沉积。该养鹅户饲养的前4批雏鹅均发生此病。多次到兽医院诊治。均未见效,故前来求治。为查明病因,减少养鹅户的损失.特对该病病原进行分离与鉴定。  相似文献   

19.
某地一养母猪户,初产仔猪13头,12Et龄相继发病。病猪以贫血、消瘦、震颤、吮乳下降、呼吸困难为特征。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治疗数天无效。发病13头,发病率100%,死亡11头,死亡率84.62%。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猪瘟。  相似文献   

20.
不少鸭场和农户散养的鸭群,常在2~3周龄发病,死亡率较高.我们从养殖户送检的病鸭和死鸭的肝脏、心血、脑等部位分离出了两种可疑细菌.经病理剖检、接种专用培养基、染色镜检、生化鉴定,确诊为鸭疫里默氏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混合感染.经动物试验证实了分离菌的致病性,并对分离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