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依据多年的饲料生产及饲养,分析安哥拉山羊与中卫山羊杂交后代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安中一代羊生长发育快,1.5岁和2岁时体重极显著高于中卫山羊(P〈0.01),体高、体斜长和胸围3项体尺指标也极显著大于中卫山羊(P〈0.01);羊毛品质向同质、无髓毛方向变化;无髓毛产量极显著高于中卫山羊(P〈0.01)。饲喂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安哥拉山羊与中卫山羊杂交羊体表面积明显增大,毛囊密度、有效毛囊总数和毛束有效长度显著增加,毛束风格特征趋向父本,次要部位羊毛着生良好,产毛性能大幅度提高,F2已有近似安哥拉山羊的产毛量。在同等条件下,与中卫山羊相比,F1毛绒产量提高28.32%~64.53%,F2提高125.61%~287.69%,F3提高103.25%~110.55%。产毛量水平高于国内同类杂交试验指标,接近原苏联、土耳其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安哥拉山羊水平  相似文献   

3.
在引种安哥拉山羊观察研究的同时,开展了杂交试验和大面积的改良示范。通过杂交一、二代羊毛色变化、生长发育、毛纤维变化、羊毛品质测定及对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应性表明:杂交一代羊纯白色个体为60.31~96.26%;二代90.0~94.59%。一代羊体型外貌倾向于父本,生长发育快、被毛中绒毛密度增加变粗、增长,粗毛变细减少,绒毛含量由极少或无增加到75.77~86%。级进杂交二代羊体型外貌更倾向于父本,被毛整体形成螺旋状弯曲或波浪形弯曲,外观为细长、洁白、光亮的毛被,绒毛含量达88.33~94.09%,少数的三代羊为93.27~95.93%。总体看来被毛密度增加,绒毛产量提高,发毛数量减少,绒毛增粗增长,粗毛变细变短,绒毛明显地向两型毛变化。安哥拉山羊改良凉山本地山羊、建昌黑山羊、萨能山羊,均能把有益的经济性状稳定地遗传给后代,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4.
中卫山羊和内蒙阿拉善绒山羊母羊体重体尺间差异不显著(P>0.05),中阿杂种母羊周岁时的体重明显高于亲本(P<0.05),杂种优势率为12.26%,体尺间差异不显著(P>0.05);中阿杂种成年母羊的体高明显高于亲本(P<0.01),杂种优势率为4.42%,胸围显著高于亲本(P<0.05),杂种优势率为2.26%,体长、管围和体重明显低于亲本(P<0.05)。内蒙阿拉善绒山羊母羊绒毛产量明显高于中卫山羊(P<0.01);杂种母羊绒产量界于双亲之间,周岁时显著低于内蒙阿拉善绒山羊(P<0.05),与中卫山羊间差异不显著(P>0.05),无杂种优势;成年时明显低于内蒙阿拉善绒山羊(P<0.01),显著高于中卫山羊(P<0.05),杂种优势率为1.5%。中卫山羊母羊粗毛产量明显高于内蒙阿拉善绒山羊母羊和阿杂种母羊(P<0.01),内蒙阿拉善绒山羊母羊和中阿杂种母羊粗毛产量间差异不显著(P>0.05),绒毛自然长度间无差异(P>0.05),粗毛长度在周岁时无差异性,成年时中卫山羊明显高于内蒙阿拉善绒山羊母羊和中阿杂种母羊(P<0.01)。  相似文献   

5.
家兔被毛粗毛率中若干性状的遗传特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德系安哥拉兔与新西兰白兔杂交,然后再用GA与F1回交。在GA、NZW、F1、Fb1(L)和Fb1(s)中分析粗毛含量、两型毛含量、粗毛直径、绒毛直径、毛囊群数、亚毛囊群数以及次级毛囊数。分析结果表明:(1)毛囊群数和次级毛囊数的比例是形成家兔被毛中粗毛含量特征的主要原因;(2)毛囊群数和绒毛直径呈现了基因的加性效应,而次级毛囊数在F1中呈现象效应(-29.44%,P<0.005);(3)“Ⅱ”基  相似文献   

6.
中国绵山羊养殖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在国民经济中起重要作用。羊毛按纤维类型可分为同质毛和异质毛,同质毛的特点是被毛由同一类型的羊毛纤维组成,其特点是羊毛的纤维直径、长度、卷曲等外表特征基本相同,异质毛的特点是被毛中兼有绒毛、有髓毛、无卷曲和少卷毛等不同类型的羊毛纤维,其化学、物理性能均不相同。毛囊是控制哺乳动物被毛生长的重要器官,是唯一具有周期性发育并可终生再生的器官,控制着被毛发生发育与自然脱落。毛囊依据其形成时间和结构可分为初级毛囊(primary follicles)和次级毛囊(secondary follicles),初级毛囊生长髓质发达的粗毛,次级毛囊产生无髓毛的绒毛。有髓毛较粗长且弯曲少,多用于加工粗纺织品、毛毯、地毯、毡制品;无髓毛直径一般不超40 μm,弯曲多,是毛纺工业的优质原料。毛囊的发育受到不同信号通路和基因的影响,如Wnt信号通路、骨形态发生蛋白质(BMP)信号通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信号通路、音猬因子(SHH)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等以及角蛋白家族基因、BMPs家族基因、同源异型盒基因(Hox)等。作者对国内外对绵山羊胎儿期皮肤毛囊发育及调控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提高以绵山羊被毛产量及改善被毛品质为主要育种目标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开发中国马海毛的技术路线研究龚伟宏谭光兆(宁夏畜牧工作站银川750004)1引言中国是世界山羊大国,有30余个品种和类型,唯缺世界上山羊总数3%的安哥拉山羊。中卫山羊属裘皮用羊种,兼产品质良好且光泽优异的粗毛。近年的研究表明,中卫山羊属我国目前唯一的...  相似文献   

8.
中卫山羊皮肤毛囊生长发育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中卫山羊初生至周岁期间皮肤及毛囊生长发育做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中卫山羊毛囊群分布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三毛囊群约占80.35%:初级毛囊在半岁前全部发育成熟,而次级毛囊至周岁龄前仍在继续发育形成,因此,S/P初生时为3.26,周岁时5.50;毛囊密度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初生、1月龄、6月龄、周岁分别为54.50、47.60、39.06、35.74个/毫米~2;皮肤厚度、毛囊内外径及壁厚、毛囊深度及毛球宽度等随年龄增长而增大,但性别间差异不显著:表皮层和真皮层所占皮肤厚度的比例在各年龄阶段相对稳定,分别为3.5%和96.5%;毛纤维细度,密度以及绒毛与两型毛之比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初生时皮肤厚度是影响周岁龄毛绒密度的决定因素,选择皮肤薄的个体留种有利于品种毛、绒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正> 中卫山羊是我国特有的裘用山羊品种,其成年羊被毛亦可作为纺织原料。成年中卫山羊被毛分内外两层,内层是绒毛,外层系粗毛。外层粗毛纤长柔软、洁白富光泽,工艺品质有类似马海毛的特征。但是以往对中卫山羊的研究,多着重于裘用性能方面,对其被毛,特别是外层粗毛的特性和利用,则研究很少。为了完善中卫山羊品种资料,给深入一步的选育工作提供充分的依据,为毛纺部门加工利用提供工艺参数,以及为丰富我国羊毛学内容,1981~1982年对中卫山羊成年羊粗毛用组织学、物理学和化学等方法,并与河西走廊当地白山羊(系普通山羊)粗  相似文献   

10.
用对比方式分析了安哥拉山羊、中卫山羊及其杂交后代羊生长发育的效果。结果表明:中卫山羊体格偏小,体重偏轻,生产性能不高;F1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幼年羊活重比中卫山羊提高50.27%(P<0.01);F2幼年羊活重比中卫山羊提高36.90%(P<0.01),外貌特征酷似安哥拉山羊;回交后代活重略大于中卫山羊,特性接近母本;F3和F4体重偏小,外貌特征不及F2理想。  相似文献   

11.
不同草地的质量分类分析与决策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猪隐孢子虫和隐孢子虫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隐孢子虫病是一种全球性的人兽共患病 ,猪隐孢子虫病世界各地均有报道 ,严重威胁着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本文对猪隐孢子虫病的病原分类、虫体形态和生活史、流行病学特点、诊断、防治等方面目前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 ,为猪隐孢子虫病的有效防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重庆地区片形吸虫的种类,并为重庆地区片形吸虫的分类研究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在对重庆地区黄牛、水牛肝脏上寄生的片形吸虫形态结构进行观察后,根据片形吸虫第一内转录间隔区(ITS-1)和第二内转录间隔区(ITS-2)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运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以法国肝片吸虫gDNA为对照,对所采样品gDNA用大片吸虫和肝片吸虫的ITS-1和ITS-2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结果形态学鉴定均为“不规则”片形吸虫,电泳结果显示均分别扩增出特异性ITS-1和ITS-2条带。结论综合形态学和PCR鉴定结果,初步认为重庆地区存在着大片吸虫和肝片吸虫的“中间型”。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鄂、桂、赣三株马、骡、水牛血液锥虫,通过光镜、■电镜、透射电镜观察及免疫粘连反应(立氏反应 Rieckenberg'S reaction)、动物感染试验,系统地进行了鉴定。确认这三株锥虫均为伊氏锥虫的同种导株。  相似文献   

15.
仔猪等孢球虫与等孢球虫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仔猪等孢球虫病是由猪等孢球虫寄生在哺乳期及新近断奶仔猪小肠上皮细胞所引起的一种寄生性原虫病,呈世界性分布,给养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对猪等孢球虫病的病原分类、虫体形态和生活史、致病性、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防治等方面的目前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为猪等孢球虫病的有效防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嘉兴平原桑园土壤分类及肥力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浙北嘉兴平原桑园代表性土壤,进行调查,研究其成因、分类及特性,并对高低产桑园土壤的理化性状进行化验分析,明确了嘉兴平原桑园土壤是历史上由人工堆迭而成,在分类系统上归属于潮湿土纲、正常潮湿土亚纲、潮土土类、暗潮土亚类、堆迭土土属,又分为粘质堆迭土、壤质堆迭土、粉质堆迭土3个土种。在统计众多土壤理化性状数据的基础上,暂拟本区高产桑园土壤16项理化性状,作为本地区桑园地力建设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不同类型多媒体课件的大量涌现,提出了按不同的教学目的、采用不同的开发软件、依据不同的学习理论、应用于不同的教学场所等方法对多媒体课件进行分类的方法。这种多媒体课件的分类方法对多媒体课件的选题、制作、应用和评价在理论上和实际应用中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用甘南亚高山草甸弃耕地演替群落的样方数据及计测生态位置迭的改进公式,计算了十五个主要组分种间的重迭值和相异系数。用极点排序和等级聚合分类的方法和种的相异系数数据,对此十五个种进行了排序和分类,从而使定量比较种的生态学特性的生态应分析在整个群落水平上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9.
对现行《农用地分等规程》中因素法和样地法进行探讨,寻求农用地分等的最佳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规程》中因素法分等使得研究区单元分值出现拐点,划分等别部分与实际不符;样地法分等结果则不存在这一问题。在农用地分等中,在县域内种植制度为一年两熟和一年一熟的地区采用样地法分等更合理。  相似文献   

20.
草坪草自然地带分类初探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采用试验研究,大范围考察与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法,将草坪草生态分类和自然地带学说相结合,提出了一个草坪草自然地带分类系统,将草坪分为“世界广布型”、“大陆东岸型”、“大陆西岸型”、“地中海型”、“热带型”、“热带高原型”和“温、寒地带型”7个类型。旨在为全世界草坪草种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