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韩学俭 《植物医生》2002,15(2):28-28
1分布与为害梨蝽象(UrochelaluteovariaDistant)半翅目 ,蝽科 ,俗名臭斑点、臭大姐等。主要有梨蝽象和黄斑蝽象。梨蝽象主要危害梨、苹果、桃、杏、山楂、洋槐、桑、桐等林木树。以成虫和若虫吸食枝梢、叶片和果实的汁液。果实被害部木栓化 ,停止发育。为害严重时梨果形成硬疔(又叫“疙瘩梨”、“鬼头果”) ,成为畸形果 ,不能食用。新梢、枝条被害后发育不良 ,甚至枯死。华北、东北等地区普遍发生。北京地区主要为害梨、桃、碧桃等树木。2发生规律梨蝽象每年发生1代 ,以初龄、2龄若虫在树皮裂缝或树洞里越…  相似文献   

2.
黄斑蝽象Erthesina fullo Thunb又名麻皮蝽,我国南北均有分布。该虫食性极杂,危害多种林木、果树,近年皖南枣园也深受其害。枣果被害率达10-25%,枣果受害呈畸形,肉质纤维状木质化,制成蜜枣僵硬、味苦,不堪食用。为了有效控制此虫危害,我们于1990—1991年,每年4月初捕捉出蛰的成虫,  相似文献   

3.
代廷奎 《植物医生》1996,9(4):20-20
棉花盲蝽象的防治不容忽视代廷奎(安徽省利辛县农技中心236701)棉花盲蝽象,土名“臭鳖子”、“小臭虫”。近几年盲蝽象的发生日趋严重,是仅次于棉铃虫为害的又一棉花重大害虫。由于它的为害症状不易观察,常被农民所忽视,给棉花生产等造成极大为害。棉盲蝽象,...  相似文献   

4.
5.
棉田盲蝽象种群发生,为害及生态分布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田盲蝽象种群发生、为害及生态分布的调查研究武穴市植保站(436400)戴少华,郭茂胜棉盲蝽象是棉花害虫之一,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近20年期间,下降为次要害虫而被兼治.1985年开始抬头,并急剧上升为主要害虫。我们就其种群发生、为害及其生态...  相似文献   

6.
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玉华  傅晓慧  舒涛 《江西植保》2008,31(4):173-173
悬铃木方翅网蝽系新近发现的入侵害虫,刺吸悬铃木汁液,并能传播悬铃木病害,造成树势衰退。本文综述其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荔枝蝽象、蒂蛀虫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寿山 《广西植保》2002,15(1):16-17
那马镇位于邕宁县西南部 ,属于多雨农业气候区 ,年平均降雨量 1 2 4 0 mm,月平均气温 2 1 .8℃ ,光照充足 ,无霜期 345 d。现种有龙眼 733hm2 ,荔枝666hm2。为抓好水果生产 ,笔者自 1 998年以来 ,对那马镇龙眼、荔枝害虫进行调查 ,发现有害虫 2 0多种 ,其中 ,普遍发生、为害梢果严重的有荔枝蝽象、蒂蛀虫等。经过 3a多来定期对这两种主要害虫的发生状况及防治技术进行了观察和研究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荔枝蝽象的发生为害情况  荔枝蝽象俗称臭屁虫 ,是龙眼、荔枝的主要害虫。其成虫、若虫刺吸幼芽、嫩梢、花、果的汁液 ,对果树生长和产…  相似文献   

8.
牧草盲蝽在南疆的发生危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明超  杨涛 《植物保护》2001,27(5):31-32
牧草盲蝽在南疆一年发生4代 ,以6月中下旬~7月初第 2代若虫和成虫的危害对棉花产量威胁最大 ,常造成棉株中下部蕾铃大量脱落。防治该虫以农业防治和机械网捕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棉盲蝽象的发生特点及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技术、气候条件、产业结构等环境因素的变化,以前认为是次要害虫的棉盲蝽象如今已上升为主要害虫,其虫量之大,发生面积之广,为害之重,已成为夺取棉花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障碍因子。因此,在新形势下,分析其演变规律,掌握其发生动态,认清其为害特征,从而采取相应  相似文献   

10.
高梁长蝽(Dirmorphopterus blissoides)是危害芦苇的主要害虫,属于半翅目、长蝽科.目前,由于三峡截留,长江沿线苇田上水时间短,高梁长蝽发生危害有加重趋势.为了有效控制高梁长蝽,我们对该虫在苇田发生危害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该虫综合防治作出了一些探索,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大王椰象Aplotessp.严重危害棕榈科植物的大王椰子、散尾葵、狐尾椰子及假槟榔等,采用综合性的防治方法:①搞好环境卫生,清除落叶、老叶,通风透光;②植株地面周围直径1.5m挖表土8~10cm深,施呋喃丹30g/棵,再盖土,2天在施药区淋透水一次;③叶面、茎干全面喷雾甲胺磷1000倍液,每10天喷一次。个别被害特别严重植株,用棉纱浸透3%甲胺磷包扎树干,再包薄膜封闭10天。综合防治效果达100%,有效控制了害虫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根腐线虫病的症状,危害,鉴定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腐线虫(Pratylenchus)又叫短体线虫。分布广泛,世界各地都有这个属线虫的危害。近20年中,我国陆续报道有20多个种,并证实危害的作物有:小麦、玉米、小米、高粱、大豆、油菜、花生、棉花、苎麻、马铃薯、番茄、草莓、桃等。一、症状和危害根腐线虫以4龄幼虫和成虫,趋向活寄主的根系,破坏根的皮层部分;伤残根腐线虫却危害桃的幼根;有的种在某些寄主上,也可危害维管束组织。根腐线虫侵染根部,在侵染点附近,形成小的枯斑,许多根腐线虫结集时,病斑联合形成一个较大复合病斑,长而窄,呈黑色。但病斑变色不能作…  相似文献   

13.
梨网蝽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梨网蝽在武汉地共一年发生4-5代,主害梨叶,湖北种植梨面积约56万公顷均有不同程度受害,受害严重的梨树返青返花、次年无果。冬季清园翻耕可减轻或延缓受害,在高峰期6月下旬和8月中下旬用杀暝松、来福灵等药剂防治,药后24h防治效果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病毒病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学俭 《植物医生》2003,16(1):15-16
马铃薯病毒病 (Potatovirus)在我国分布较广 ,为害也较严重 ,感染病毒的马铃薯 ,通过块茎积累 ,使块茎品质变劣 ,产量逐年降低 ,一般减产 2 0 %~ 5 0 % ,严重的达 80 %以上。马铃薯病毒病是一个包括多种病毒病的综合名称 ,主要包括普通花叶病、条斑花叶病、卷叶病、纤块茎病及丛枝病。1 症状与病原1.1 普通花叶病由马铃薯X病毒 (PotatovirusX ,简称PVX)引起 ,大多数品种都感染此病毒 ,但有些品种不表现症状。表现的症状有轻花叶、坏死性叶斑、矮化以及植株由下向上枯死 ,块茎变小。该种病毒颗粒体为弯秆状 ,5…  相似文献   

15.
吸果夜蛾的发生及防治技术孝感师专昆虫教研室(432100)刘永生,徐东生吸果夜蛾在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大部分果产区均有发生,据我省调查,常年果实损失率达16.5%~36.5%.经济损失严重。湖北地处中原。兼有南、北气候特点,适宜落叶、常绿果树栽培,全年从...  相似文献   

16.
经过两年室内药效测定 ,初步建立起部分杀菌剂对苹果轮纹烂果病菌丝抑制作用的毒力档案 ,选出防效较高的几种单剂 ,并通过两年田间用药技术研究 ,明确果实生长前期 ,喷洒多菌灵、苯菌灵 ,中后期波尔多液与多菌灵、苯菌灵、福星等加三乙膦酸铝交替使用 ,对防治苹果轮纹烂果病有良好防治效果。同时探讨了只在果实潜伏侵染病菌开始活化扩展期喷药 ,对防治苹果轮纹烂果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由于乱买滥用农药,造成果园生态环境的破坏,致使蝽蟓、蚱蝉等害虫由次生种群渐变为局部优势种群,对柑橘产量造成严重影响,特别是一些山地橘园发生较重,落果偏多。  相似文献   

18.
通过离体针刺接种法初步探讨了广西杧果炭疽病的主要致病菌Colletotrichum asianum和C.fructicola在不同品种杧果上的危害症状及致病力,并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这2种病菌代表菌株对咪鲜胺和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结果显示:C.asianum和C.fructicola侵染同一品种杧果的症状仅有细微的差别;每种病菌对不同品种杧果的致病力有较明显的差异,其中C.asianum对‘桂七杧’的致病力最强,对‘台农一号杧’的致病力最弱,C.fructicola对‘金煌杧’的致病力最强,对‘四季蜜杧’的致病力最弱。咪鲜胺对C.asianum和C.fructicola的代表菌株的EC 50分别为0.0395~0.1322μg/mL、0.0571~0.1574μg/mL,吡唑醚菌酯对C.asianum和C.fructicola的代表菌株的EC 50分别为0.0109~0.5616μg/mL、0.1511~0.4474μg/mL,其中C.asianum对吡唑醚菌酯的最大EC 50是最小EC 50的51.5倍,存在抗药性风险。研究结果为杧果炭疽病的正确诊断、防治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椪柑果梗炭疽病是湖北清江流域椪柑生产的主要病害,在果实成熟期造成大量落果。文章介绍了该病主要为害症状、在清江流域的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0.
黄姜主要病害的发生、危害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黄姜人工栽培技术的推广 ,郧西县从 1 987年开始将黄姜由野生转为家生栽培 ,至今已发展到1 5万亩以上。在栽培过程中 ,由于重茬、种子带病传染等原因 ,加剧了病害的发生 ,其中炭疽病、根腐病在黄姜生产的中后期导致了大面积枯死 ,发病率高达 2 5 %以上 ,损失产量达 30 0~ 60 0 kg。目前我国没有任何关于黄姜主要病害发生与防治药剂的文献资料 ,因此我站开展了这项研究 ,在 2 0 0 0年 1 0月经十堰市科委组织省、市有关专家鉴定 ,该项技术研究填补了国内空白 ,并处于国内同类技术领先水平。1 黄姜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效果1 .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