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短梗刺五加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梗刺五加是重要的林业资源,文章以林区短梗刺五加的繁育和栽培工作为重心,对短梗刺五加人工栽培技术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2.
刺五加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由于刺五加资源的过度开发,野生品已趋枯竭,连年缩减,迫切需要对其进行人工栽培。本文简要介绍了刺五加种子处理、露地直播育苗、保护地育苗、绿枝扦插育苗和分株繁殖等技术要点,以期为刺五加的开发和利用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刺五加更新扶育技术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五加更新扶育,不需要培育刺五加苗,投入少,见效快,并可结合营林生产同时进行。因此,对于林区发展多种经营和扩展刺五加资源,促进刺五加丰产,具有重要意义。 自1986年开始,我们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刺三加更新扶育实验:(1)通过不同强度的间伐抚育,促进刺五加更新;(2)在皆伐迹地上营造红松、刺五加混交林;(3)在皆伐后的人工林地进行保护刺五加抚育。  相似文献   

4.
通过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野生刺五加与人工栽培植株根中刺五加苷B、刺五加苷E、金丝桃苷、芦丁、槲皮苷、山奈酚含量,比较野生刺五加与人工种植五加根中目标化合物含量差异。经色谱和质谱方法的考察,结果表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成功应用于检测刺五加野生植株和人工栽培植株根中目标化合物含量,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分析时间短、定量分析准确等优点。利用UPLC-MS/MS法测定刺五加植株根中6种药用次生代谢物含量,目标化合物能达到基线分离,各成分回收率在92.47%~96.44%之间;人工栽培植株根中的主成分(Q值)综合得分大于野生植株,目标化合物总含量分别为6.278 56μg·g~(-1)和6.053 63μg·g~(-1),前者高出后者0.224 93μg·g~(-1)。刺五加苷E、芦丁、山奈酚人工栽培植株含量大于野生植株,或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刺五加苷B、金丝桃苷、槲皮苷野生植株含量大于人工栽培植株,或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5.
刺五加具有优良的食用、药用价值,刺五加的栽培、加工产业市场前景广阔,大规模开展刺五加人工栽培对于鸡东县林业的转型,发展县域经济,保护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刺五加为重要中药材,其嫩茎叶又是味道鲜美的山野菜。本文从种子采集、调制、实生苗育苗、栽培、管理、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刺五加人工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刺五加[Acanthopailax senticosus(Rupr.& Maxim.Harms)]又名五参,是我省珍贵的地产药材资源。中国古代就将其作为补益强壮之药物,它具有“补中益精、坚筋骨、强志意的功能,而目前以刺五加为原精的产品市场走俏,深受国内外欢迎。然而,由于掠夺性采挖,使其天然资源面临濒危,为便于人工培植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确保永续利用,我们对刺五加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现对其形态特性、物候期作以报道,并对如何保护现有天然资源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根据育苗试验,探讨了刺五加绿枝扦插无性繁殖技术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从扦插时间段上以6月中旬扦插生根率和成活率最好,外源激素NAA浓度以400×10-6对促进愈伤组织形成,获得较好的生根率,有较好的试验效果。建议刺五加用绿枝扦插繁殖方法,扩大人工栽培规模,保护天然刺五加物种资源。  相似文献   

9.
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Ruper.et Maxim.)Harms.]又名五加参,是我国医药珍品,其根、茎、叶均可人药。历代本草医药记载,具有益气健脾、补肾安神之功效,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刺五加为原料生产的各种片剂、冲剂、针剂和刺五加参茶等产品远销海外,需求量激增,经几十年掠夺式采挖,使刺五加资源消耗殆尽。1992年出版的‘中国植物红皮书’已把刺五加列为濒危物种。为使这一天然资源不断增长,永续利用,国内许多科研与生产单位已开始进行人工栽培试验与研究。现就刺五加繁殖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以期对生产、科研工作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从2个方面介绍了加速刺五加种群人工扩展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