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杧果抗炭疽病种质资源的鉴定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炭疽病是杧果的重要病害,在对此病害的综合防治中,选种抗病品种是行之有效的措施。本研究运用杧果炭疽病高致病性菌株,对保存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杧果种质资源圃的果品种抗病性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大部分的果品种为感病品种,其中爱文杧、乳杧、海豹、龙井大杧等为高感品种;紫花杧、金煌、实选-4、spooner为高抗品种;台农一号、粤西一号、台牙、贵妃、Mallika、桂香、凯特等为中抗品种;在所有供试品种的抗病鉴定中,没有发现免疫品种。  相似文献   

2.
【目的】杧果易受冬季低温寒害,造成产量下降甚至绝收,严重影响杧果产业的发展。通过对杧果不同品种耐寒性的研究,为杧果耐寒品种选育及栽培布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贵妃’‘凯特’‘红玉’‘金煌’‘热品6号’和‘台农2号’为试材,测定了低温胁迫下其叶片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低温胁迫下,杧果叶片各指标均高于对照,且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随着温度下降及时间延长,6个杧果品种REC和MDA含量不断升高,CAT活性先升后降;不同品种SOD和POD活性变化不同,‘凯特’‘红玉’和‘金煌’3者活性先升后降,‘贵妃’和‘台农2号’SOD活性呈2种不同变化,‘热品6号’SOD活性先升后降,‘贵妃’和‘台农2号’POD活性呈降-升-降变化,‘热品6号’呈3种不同变化。【结论】低温胁迫过程中杧果叶片REC、MDA含量升高,SOD、POD和CAT活性先升后降,6个品种的耐寒性由弱到强依次为‘台农2号’(-0.97℃)‘贵妃’(-1.68℃)‘热品6号’(-2.11℃)‘凯特’(-2.32℃)‘金煌’(-4.04℃)‘红玉’(-5.14℃)。  相似文献   

3.
柑桔黄单胞菌杧果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itri pv.mangiferaeindicae引起的杧果细菌性角斑病是杧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为探讨杧果感染细菌性角斑病过程中杧果叶片内酚类代谢的变化规律,以细菌性角斑病高抗品种“红杧6号”和高感品种“贵妃”杧为试材,测定接种柑桔黄单胞菌杧果致病变种后杧果叶片内总酚、类黄酮、阿魏酸、木质素相对含量及酚类代谢相关酶(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接种病菌后,感(“贵妃”杧)抗(“红杧6号”)品种体内酚类物质均发生明显的变化。总酚、类黄酮、阿魏酸、木质素相对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在接种病菌后均直线上升,抗病品种的总酚、类黄酮、阿魏酸、木质素相对含量增幅较高,且感病品种在侵染后期总酚和类黄酮相对含量均迅速降低;而感病品种的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增幅较高。推测杧果叶片的总酚、类黄酮、阿魏酸、木质素相对含量与杧果抗性呈正相关,而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活性与抗病性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和光学显微镜技术,对百色主栽品种台农1号、红贵妃、金煌杧、红象牙、桂七等5个杧果品种的叶片解剖结构进行观测,并选择主脉直径、叶片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角质膜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海比、叶肉组织紧密度和叶肉组织疏密度等10个指标,通过隶属函数法对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5个杧果品种抗旱性。结果表明,5个杧果品种的抗旱性从强到弱依次为金煌杧>红贵妃>红象牙>桂七>台农1号。  相似文献   

5.
台商引入海南种植的优质杧果台农一号和贵妃投产后,海南以前种植的杧果如小青皮、留香、鸡蛋杧、紫花杧、粤西一号和白玉等品种,因果实品质、外观及耐贮性等和台农一号、贵妃差距较大,老杧果园出现丰产不增收的局面。对此,我公司从1999—2001年对下属3个共70hm^2的老龄劣种杧果园进行品种改良,高接换上台农一号和贵妃品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以杧果为试材,在经历2008年春长时间低温寡照之后,对15个品种的抗冷害能力和花序再生力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均受严重冷害,顶生花芽(或花序)大部分干枯死亡,仅金煌杧的抵抗力稍强;供试品种均具有腋花序再生能力,但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再生力强的品种有农院14号杧、台农1号杧、凯特杧、金穗杧、紫花杧、桂热杧120号、桂热杧82号,较强的有红象牙杧、吉尔杧、秋杧、桂香杧,中等的有红金煌杧、金煌杧,较差的为贵妃杧和爱文杧;再生花序数与再生花梢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对海南主栽杧果品种台农杧和金煌杧的叶片养分的变化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同栽培模式下,杧果叶片养分含量在不同品种、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和不同物候期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但总体规律为:钙>氮>钾>镁>磷>锰>铁>铜>锌。营养生长期间,不同月份杧果叶片中氮、磷、钾、镁含量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上;生殖生长期间,养分从叶片转移至花芽中,叶片养分明显下降。对于大量元素氮、磷、钾、镁而言,8—12月叶片养分波动较小,因此10月的杧果叶片可以作为叶片营养诊断的采样时间。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海南省乐东县贵妃杧干物质及养分年积累量.结果表明,贵妃杧不同器官干物质年积累量从多到少依次为采收果>修剪叶>落花及梗>修剪枝>落果.不同元素年积累量从多到少依次为氮>钾>钙>磷>镁>硫>锰>铁>锌>硼>铜.生产1 000 kg贵妃杧,植物养分需求量为干物质496.46kg、氮5.81 kg、磷0.69 kg、钾4.83 kg、钙3.20kg、镁0.48 kg、硫0.35 kg、铁37.91 g、锰155.43 g、铜4.41 g、锌9.49 g、硼9.40 g.  相似文献   

9.
以10年生"贵妃"杧植株为材料,设置赤霉素(GA_3)0、0.5、1.0、2.0和3.0 g/L等处理,分别于盛花期、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进行喷洒,比较不同处理对采后杧果果实色泽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GA_3处理对果皮色度a~*值均具有明显影响,浓度越高,抑制a~*值增大的效果越显著;GA_3处理可以显著抑制果皮叶绿素的降解,降低类胡萝卜素及花青素的合成;高浓度GA_3对叶绿素酶、查尔酮异构酶活性增加、5-氨基乙酰脱氢酶活性的降低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说明采前GA_3处理可以抑制采后"贵妃"杧果皮色泽转变,浓度越高对果皮转色的抑制效果越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克隆杧果(Mangifera indica L.)MiCO基因并探讨其表达模式,为深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根据从杧果转录组测序数据中获得一个MiCO基因全长序列信息,设计基因全长引物,克隆具有不同开花习性的‘四季杧’和‘紫花杧’2个品种的MiCO基因全长序列,对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MiCO基因在杧果不同组织以及年周期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序列分析显示,2个杧果品种的MiCO基因c DNA全长均为1 150 bp,都包含1个966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22个氨基酸,等电点为5.8,‘四季杧’品种的MiCO蛋白分子质量为35.30 ku,‘紫花杧’品种的MiCO蛋白分子质量为35.22 ku;MiCO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典型的CO同源蛋白结构,包括B-box1、B-box2和CCT结构域;系统进化树表明,杧果MiCO蛋白属于第一类CO蛋白,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At COL4相似性最高而聚类到一起。基因表达分析表明,MiCO基因在杧果不同组织中均表达,但不同组织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年周期表达分析表明,MiCO基因在杧果成花转变期高度表达,而且在来年的5—6月还存在一个小的表达高峰期,但2个品种不同组织中MiCO基因表达存在差异。【结论】克隆获得杧果MiCO基因全长序列,发现2个具有不同开花习性的杧果品种的MiCO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高度同源,只存在少许差异。MiCO基因在杧果成花转变期高度表达,说明MiCO基因与杧果成花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几个杧果品种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10个十聚体随机引物,对美国红杧、桂香杧和退熟红苹杧株系的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筛选出S273、S281和S2863个随机引物,适用于杧果基因组DNA的RAPD扩增,结果表明迟熟红苹杧、美国红杧和桂香杧三者在DNA序列上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凯特(Keitt) 杧果是从美国引进的红色晚熟品种, 源自印度穆尔古巴(Mulgoba)  果实生选育。在四川攀西地区表现为适应性强、早实、丰产、稳产、品质优、抗病性强等突出的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13.
芒果细菌性黑斑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芒果细菌性黑斑病的研究进展,包括芒果细菌性黑斑病的发生、危害、症状、病原、侵染循环、发病条件、检测技术和防治方法等方面的成就和发展趋势,并介绍了芒果细菌性黑斑病在中国的发生情况和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果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而备受人们的青睐,特别是因其高含量的维生素A而被誉为"热带水果之王”.据报道,国外贮藏果的温度通常是12.5℃,贮藏14~21天;对气调贮藏也有较多研究,如Hatton和Reeder认为,在12.8℃下,5%的氧气和二氧化碳中的果能贮藏20天.法国的研究则表明,在10~12℃下5%氧气和二氧化碳中的果可保鲜4周,而且味道比在自然空气中贮藏的还好.对于涂膜保鲜在果上的应用,则报道较少.理想的涂膜应能阻碍水分的蒸发,同时限制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变化,因而产生一个气调环境(MA).这个环境能够抑制呼吸,降低乙烯的产生,阻止乙烯的作用.涂膜产生的MA环境不应造成无氧条件而引起无氧呼吸,出现令人不愉快气味和厌氧微生物的生长.在水果上的应用研究表明,涂膜可以降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透过率,导致果实内部氧气的降低和二氧化碳的增加,以及气味物质的积累(包括期望和非期望气味物质). 在前两年试验的基础上,我们对果的涂膜防腐保鲜做了进一步的研究,探索在常温下延长果贮藏寿命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杧果畸形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世界各杧果产区杧果畸形病普遍发生,为害日益严重.在我国四川省攀枝花市和云南省华坪县杧果园已有杧果畸形病发生.简要介绍了杧果畸形病的症状、分布、为害、病原及其发病规律和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芒果的反季节生产可避开不良天气的影响,使芒果更早成熟,增加经济效℃。本文主要介绍了芒果反季节生产的花期、果期管理技术及应对不良天气影响的对策,以期为芒果生产者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7.
芒果木屑栽培灵芝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有效利用当地适生树种芒果的木材废料,变废为宝,以芒果木屑作为基质主要木材原料,加入棉籽壳、麦麸等辅料以代料栽培方法进行栽培灵芝试验。结果表明:芒果木屑适合作为灵芝栽培基质木材原料,最适的代料栽培基质配方为:芒果木屑69%、棉籽壳10%、麦麸20%、硫酸钙1%,培养基含水量60%,芒果木屑粉碎成直径≤5mm的颗粒。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杧果无胚果实及正常果实果肉的内源激素(GA3、IAA、ABA和ZT)含量。结果显示:无胚果实果肉的GA3及ZT含量与正常果实无显著差异;无胚果实果肉的IAA含量高达19.91μg·g-1,而正常果实果肉仅为2.44μg·g-1,差异极显著;无胚果实与正常果实的ABA含量分别为3.44μg·g-1和0.023μg·g-1,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9.
以杧果营养袋苗木为试材,研究了5种嫁接方法对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劈接法和双芽切接法的嫁接成活率分别达99%和98%,接后102d苗高分别达31.2cm和30.3cm,长势最好,育苗周期缩短,从砧木播种到出圃定植一年完成。  相似文献   

20.
芒果贮藏过程中果实品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花和桂香两个品种为材料,研究芒果贮藏期内果皮转色过程和果肉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及Vc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两个品种采后贮藏过程中的果实品质指标变化基本一致,但桂香贮藏后期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的含量变化较平稳,更有利于保持果实品质.两个品种贮藏7 d时的果实综合品质达到最佳,因此,其上市时间应在采后7 d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