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多年观察蜂王初始产卵日龄,经过统计,8~14日龄产卵占比96.1%,10~12日龄产卵占比80.6%,一般蜂王交尾2~3 d产卵。说明蜂王开始性成熟交尾一般5~10日龄,多数集中在7~9日龄。因此推断,在育王时,应选择3~4日龄处女王诱入交尾群比较合适,有利于提高交尾群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2.
处女王交尾产卵日龄的观察培育蜂王是养蜂者每年都要做的工作,正确掌握处女王性成熟日龄及交尾后开始产卵需要多长时间也很重要,它可以帮助养蜂者合理安排育王、分蜂等工作。为此我们作了一些观察。在育王场的交尾场选10个群势和饲料比较好、其它条件基本一致的交尾群...  相似文献   

3.
假台诱王     
根据蜂群易于接受王台,不易接受蜂王的习性,我们蜂场研制成功了一种假台诱王法。在3年的实践中,不管新王、老王或处女王,诱入成功率达百分之百。不但成功率高,而且在诱入阶段蜂群  相似文献   

4.
诱入蜂王在养蜂生产中占有相当重要位置.诱王成功与否,直接影响蜂群的繁殖与生产.诱入蜂王,首先要掌握诱入蜂王的基础知识.早在1944年、Sechrist提出诱入蜂王的蜂群平衡理论,这一理论重点是说被诱入的蜂王和被淘汰的蜂王在产卵方面大体相似.具备了这种平衡条件,诱王大都能成功;反之则多失败.  相似文献   

5.
《养蜂科技》2005,(2):17-19
多年来,笔者在推广科学养蜂技术的实践中,感悟到蜂群无论是人工分群,失王补救,还是更换蜂王,都须诱入蜂王。群势、气候、蜜源及蜂王行为和生理状态等,对诱入难易都有密切关系。所以诱入应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蜂王诱入时,如发生严重围王,或久囚在诱入器内表现不正常的王,都不宜留用。因这种王在诱入成功后,很快被交替。引种或交换蜂王,必需通过寄递、托运或专人送往。寄送的设备和技巧直接影响到蜂王的存亡。  相似文献   

6.
正诱入蜂王是养蜂管理中普通的操作。把涂有蜜水的蜂王放在框梁上,工蜂嗅到蜂王身体上的蜜香,纷纷前来吸食,而其他工蜂各忙各的,无暇顾及新王的到来,蜂王诱入顺理成章,当新王的气味融入蜂群,蜂王很快被接收,诱入成功。如果因失王蜂群处于高度警觉状态,这时蜂王突然降临,工蜂会本能地围上来,诱入蜂王被围,导致诱王失败。  相似文献   

7.
在养蜂书上讲到的诱王方法、蜂群合并的方法有多种多样,这些方法在养蜂实践中我几乎都试过,积累了无数次失败的教训。最为甚者是1959年春季,我把绍兴郦辛农先生的九框箱改制成10个1/3交尾脾的八王交尾箱,并往里诱处女王,结果前后死了上千只处女王。长期在诱王上的失败,我总想找个简单的方法。日积月累,我发现如下规律:首先我把意蜂王分成2种不同龄的王:1)从交尾成功产卵开始至产卵到20天的王,我称为“新龄王”;2)产卵20天以后的王都称为“老龄王”(包括所有老王)。意蜂对这两种“龄”蜂王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处女王属于“新龄王”)原则叙…  相似文献   

8.
冷冻王浆诱王法笔者在1995年4月17日组织了一批交尾核群,18日诱入成熟王台,19日新处女王出房,24日处女王试飞。这期间利用强群在继箱中储备了10只老产卵王,老王全部用竹丝王笼装入放在铁纱副盖下的蜜脾框梁上面,准备在交尾核群和继箱换王群处女王婚飞...  相似文献   

9.
诱王法     
诱入蜂王,是蜂群管理中一项经常性的工作。目前,一般都用间接诱王和直接诱王的方法。间接诱王,蜂群比较容易接受和安全,但是,由于限制蜂王活动,不仅管理上麻烦,也容易影响蜂王的质量。直接诱王,蜂王能很快产卵繁殖。但是,不如间接诱王安全,处理不当,容易造成损失。要使蜂王安全诱入蜂群,必须掌握蜂王  相似文献   

10.
<正>在养蜂管理上,经常要给失王群重新诱入蜂王,以及更换老弱病残蜂王时,也须诱入蜂王。使用最多且最可靠的方法,当然是间接诱入介王法。对于间接诱王来说,方法颇有讲究,稍有不慎,如囚王的时间太短,急于求成就贸然放出,其结果就很可能被工蜂所围残,甚至被围杀。不但损失了蜂王,更严重的还是耽误了宝贵的介王日期,因为失王后的蜂群,日子拖得越长,诱王的难度就越大。可以说介王的成功率,是和“失王期”成反比的。  相似文献   

11.
影响处女王交尾成功的几大因素吉林省养蜂研究所(132108)毕建璐养蜂离不开养王。从处女王过渡到产卵王往往借助于交尾群。由:于管理不当,气候及其它原因,引起处女王交尾失败。笔者根据儿年来的实践,以长白山区为例,谈谈影响处女王交尾成功的几方面因素。一、...  相似文献   

12.
《中国蜂业》2017,(10):30-31
<正>诱王是养蜂技术之一,在养蜂生产中经常要用到。若某群里出现老王、劣质王、残王或产卵衰退王,让其继续下去,势必影响繁殖,给生产带来损失。故必须诱入优质好王,使蜂群永葆青春。诱王不当,常造成新王围死,轻则蜂王残疾。如何安全诱好王呢?一是要掌握在哪些情况下,容易诱王成功;二是要掌握在哪些情况下,不易诱王成功,分析情况,对症施策。一、诱王不易成功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每年的春、夏、秋季节,蜂群常发生围王的现象,以致影响蜂群的繁殖和生产。蜂群围王的原因:一是受惊:检查操作不慎,使蜂王受惊,行动慌张,类似陌生蜂王,会引起工蜂围王;本群处女王交尾回来,因气味和行动异常,有时也会引起围王。二是异己:发生在直接诱入不接受、处女王交尾投错、蜂王诱入时受惊飞逃投错等情况。三是保护:偶然在继箱上出生劣小的蜂王,企图钻下隔王板攻击产卵王,此时,工蜂为了保护产卵蜂王,而群起围攻这种劣小王,劣小王常被围攻致死。四是混乱:因盗蜂或其他敌害攻入,造成混乱而引起围王。蜂群围王的解救方法:一是投水解围法:将被…  相似文献   

14.
给初学者介绍几种安全诱王法培育一只蜂王,从移虫到诱入生产群,一般需35~45天。如诱入方法不当,围王至死,就会前功尽弃,实在可惜。怎样才能做到简便安全地诱入呢?笔者通过近几年对各种不同的诱王方法的观察对比试验,掌握了几种安全诱王方法。介绍给初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马平信 《蜜蜂杂志》2010,30(5):20-20
<正>在养蜂管理过程中,淘汰老蜂王、培育新蜂王、诱入新蜂王是一项很麻烦而必不可少的管理方法。很多蜂场为了简单方便地培育新蜂王、更换老蜂王,把诱入新蜂王几项工作融合一起,蜜蜂继箱群一次性安放王台换王。就单纯养蜂而言,继箱群一次性安放王  相似文献   

16.
吉林蜜蜂育种场三次邮王感人心我是一个初学养蜂者,1995年7月10日收到贵场给我邮来的种王,因我初学养蜂没有经验,介绍种王失败了。我把失败的原因如实告诉了种蜂场,没想到7月25日又收到了吉林蜜蜂育种场的一只种王,因我养蜂心切,诱王后多次开箱察看蜂王,...  相似文献   

17.
正当发现蜂群意外失王后,究竟是给其直接诱王呢?还是给它介入王台?或让其自然改造王台?再或者从另外蜂群调入幼虫、卵脾,让失王群重新改造王台后,培育新蜂王呢?一般而言,在有备用优良新蜂王的情况下,通常采用直接给失王群诱入蜂王的方法,这样做可以最大程度缩短无王期。还可以免去介台不成功以及处女王婚飞时失王的风险。补充饲喂,介入蜂王很快就能恢复产卵——有的当天就可产卵,更有甚者,介入即产卵。对失王群而言,根本没有因失王而遭受任何损失,  相似文献   

18.
正在饲养管理中,无论蜂友们平时工作有多细致和勤奋,但总难免有几个蜂群会失王,如不及时介入成熟王台或诱入蜂王,将会造成工蜂产卵,甚至灭群的损失。尤其是在炎热的季节,诱王难度就更大,损失也更为惨重。养蜂前辈们在长期艰苦的养蜂实践中,已经为我们总结出了多种诱王的方法,供我们在不同的蜂种、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蜜源条件  相似文献   

19.
交尾群连续使用是指,提走新产卵王后经过技术处理跟着诱入成熟王台或处女王继续培养新王。根据需要可多次使用甚至保留全年。交尾群连续使用好处很多:避免组织时老蜂回飞引起盗蜂,早春晚秋冻伤子脾,幼蜂乱爬造成的损失;因老交尾群具备各日龄蜂,有一定采集能力,因此新王交尾快,新王质量好;老交尾群中有一定数量老蜂,有防卫能力,缺蜜期也不易发生盗蜂事故;根据情况,可用于贮存蜂王,也可发展为生产群。  相似文献   

20.
宋延明  刘阳 《蜜蜂杂志》2005,25(5):18-19
围王,指蜂群中工蜂围困、攻击群内蜂王,属不正常现象,多数出现于蜂群诱王时,方法不正确所致。造成围王的原因:一些人认为,如果蜂王与蜂群中工蜂气味没有相通好,则会围王,反之气味相通,则不会围王。据此,养蜂者诱王时,将蜂王先扣一段时间,待蜂王与工蜂气味相通时放王,则诱王成功。这从理论上似乎行得通,其实不然,很多实际情况与此并不相符。比如,蜜源好时,直接从巢门诱入蜂王可一次成功,并未经过气味相通;再如,外界蜜源少,向无王的大群诱王,扣王2~3天后放王,气味已经相通了,仍有不成功的。还有很多现象都可以说明,气味相通并不一定保证诱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