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测定合欢叶的乙醇提取物以及各萃取部分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寻找合欢叶中的农用活性物质,为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合欢叶(Albizia julibrissin)乙醇提取物对8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为5.0 mg/ml时,合欢叶乙醇提取物对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ali)、番茄灰霉痛菌(Botrytis cinerea)、立枯丝核病菌(Rhizoctonia solani)和辣椒炭疽菌(CoUetotrichum capsici)的抑菌活性较高,抑菌率分别为84.62%、68.42%、55.48%和48.81%;EC50分别为0.516、1.110、6.630、9.770mg/ml.合欢叶乙醇提取物的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中正丁醇层与水层的抑菌活性较高.正丁醇层对苹果腐烂病菌的抑菌作用最好,EC<,50>达0.012 mg/ml.活性物质主要集中于正丁醇萃取部分,是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橘皮不同溶剂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抑菌活性。[结果]在浓度为0.01 g/ml时橘皮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醇的提取物对7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对苹果腐烂病菌的抑菌率均在90%以上;乙醇、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乙酸乙酯、石油醚提取物对番茄绵腐病菌,石油醚提取物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抑菌率均在70%以上。[结论]橘皮中含有抑菌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3.
大花金鸡菊乙醇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大花金鸡菊(Coreopsis grandiflora)乙醇提取物及其各萃取部分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寻找大花金鸡菊中的农用活性物质,为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的结果,当浓度为2.0 mg.mL-1时,大花金鸡菊乙醇提取物对小麦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苹果斑点落叶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f.sp.mali)、辣椒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apsici)和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f.sp.cucumerinum)的抑制作用较好,抑制率分别为48.45%、31.94%、23.22%和22.69%;其中,对小麦赤霉病菌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EC50分别为1.570和2.872 mg.mL-1。大花金鸡菊乙醇提取物不同溶剂萃取物中,正己烷层和水层的抑菌活性较高。正己烷萃取物对苹果腐烂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的EC50分别为1.111和0.194 mg.mL-1;水层为1.878和1.390 mg.mL-1。  相似文献   

4.
[目的]揭示文冠果果壳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以及产生抑菌活性的成分种类,为已废弃的文冠果果壳制备植物源杀菌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乙醇/水(75%)、乙酸乙酯、石油醚对文冠果果壳进行溶剂提取;对提取物中活性成分进行分析,并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法研究提取物中可能的抑菌成分。[结果]乙醇/水(75%)提取物中单宁、酚类、皂苷的含量最高,石油醚提取物中最低。乙醇/水(75%)和乙酸乙酯提取物中类黄酮的含量相似,但都远大于石油醚提取物。当提取物浓度为2g·L-1,48h处理后,乙醇/水(75%)、乙酸乙酯和石油醚提取物对苹果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 berengeriana)的抑制率分别为95%、71%和39%,对葡萄根腐病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抑制率为75%、59%和24%,对山核桃根腐病菌(Fusarium spp.)的抑制率为78%、39%和35%,对番茄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f.sp.lycopersici)的抑制率为100%、28%和4%,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的抑制率为93%、58%和9%,对梨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抑制率为89%、36%和33%。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单宁是苹果轮纹病菌和番茄枯萎病菌的主导影响因子(P<0.01);皂苷为梨黑斑病菌(P <0.05)和山核桃根腐病菌(P<0.01)的主导影响因子;类黄酮为葡萄根腐病菌的主导影响因子(P <0.05)。[结论]文冠果果壳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中富含的单宁和皂苷为多数植物病原菌的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5.
从新鲜苦皮藤根皮中分离并筛选到1株内生真菌,编号为As菌株,对其代谢产物进行了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As菌株发酵产物菌丝体的甲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多种病原真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中甲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较乙酸乙酯好,在4 000μg/mL浓度下对番茄灰霉病菌、烟草赤星病菌、苹果炭疽病菌、玉米弯孢叶斑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苹果腐烂病菌6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在62.9%-85.1%;抑制孢子萌发试验表明:菌丝体甲醇提取物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毒力较好,其EC50仅为62.5328μg/mL;抑制细菌活性表明菌丝体甲醇提取物对蜡状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大肠杆菌无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5种中草药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国胜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940-5941
[目的]研究5种中草药对5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效果,为生产高效植物源杀菌剂提供参考。[方法]用5种中草药(穿心莲、远志、薄荷、胖大海和贯众)的乙醇提取液(浓度为1 000μg/ml)对5种植物病原菌(油菜菌核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小麦纹枯病菌、苹果轮纹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进行了抑菌试验。[结果]5种中草药乙醇提取物对5种植物病原菌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穿心莲乙醇提取物的抑菌作用范围最广,对5种植物病原菌抑菌率均超过50%,尤其是对苹果轮纹病菌抑菌作用最强,抑菌率达到了96.96%,抑菌效果最好。远志乙醇提取物对油菜菌核病菌抑菌率达82.37%,对苹果轮纹病菌达66.55%,抑菌效果明显。[结论]穿心莲和远志抑菌效果较为明显,用作植物源杀菌剂有进一步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
野菊花提取物对19种病原真菌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野菊花乙醇提取物对苹果腐烂病菌、瓜果腐霉病菌等19种病原真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在野菊花乙醇提取物浓度为8 mg/ml时,提取物对19种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其中13种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均在50%以上,对苹果腐烂病菌、瓜果腐霉病菌、葡萄白腐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好,抑菌率分别为94.9%、80.0%和72.9%;对苹果腐烂病菌、葡萄白腐病菌、瓜果腐霉病菌、葡萄黑痘病菌、番茄绵腐病菌、小麦根腐病菌的EC50分别为0.486、1.039、1.524、2.719、3.933、5.628 mg/ml。  相似文献   

8.
采用抑制菌丝生长法和毒力测定法,研究了骆驼蓬地上部醇提物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5个极性部位对南瓜枯萎病菌(Fusariumbulbigenum)、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f.niveum)、辣椒疫霉病菌(Phytohthoracapsici)、苹果腐烂病菌(Valsamali)和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solani)等5种常见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氯仿部分、乙酸乙酯部分和正丁醇部分对供试植物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氯仿部分的抑菌效果较好,当质量浓度为15mg/mL时,其对5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率均在83%以上;15mg/mL乙酸乙酯部分和正丁醇部分分别对番茄早疫病菌和苹果腐烂病菌有强烈且稳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100.00%,正丁醇部分对这两种菌丝生长抑制毒力最好,EC50分别为0.090和0.279mg/mL。  相似文献   

9.
荔枝草农用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荔枝草乙醇提取物及其萃取物的抑菌、除草活性。结果表明,荔枝草乙醇提取物对27种供试病原真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乙醇提取物在浓度为0.03g/mL(以干材料计)时,对苹果腐烂病菌、葡萄白腐病菌、瓜果腐霉病菌的抑制率分别达到89.09%、91.12%、92.59%;荔枝草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苹果腐烂病菌、葡萄白腐病菌、瓜果腐霉病菌抑制效果最好,其EC50分别为0.24、0.29、0.12mg/mL;荔枝草乙醇提取物对几种杂草也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在浓度为0.2g/mL时,对生菜、反枝苋、黄瓜的抑制率分别为93.65%、92.76%和97.57%。  相似文献   

10.
胡椒瘟病是威胁胡椒产业发展的首要病害,由于长期使用化学农药,易造成病害产生抗药性,并影响胡椒品质。因此,拟从植物源杀菌剂研发的角度对硬枝黄蝉的抑菌活性进行研究。以胡椒瘟病病菌为供试病原菌,采用活性跟踪法对硬枝黄蝉乙醇提取物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萃取组分的抑菌活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硬枝黄蝉乙醇提取物三氯甲烷萃取组分、乙酸乙酯萃取组分对胡椒瘟病病菌的抑菌活性较高,抑菌率分别达到了83.40%、96.92%。对乙酸乙酯萃取组分进行进一步分离,得到AN-01~AN-10等10个馏分,其中AN-02、AN-03、AN-04对胡椒瘟病病菌的抑菌活性较高,抑菌率分别达到100.00%、100.00%、81.45%。由结果可知,硬枝黄蝉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组分中对胡椒瘟病病菌的抑菌活性主要集中在AN-02、AN-03、AN-04这3种馏分上,下一步将继续对这3种馏分抑菌活性物质进行分离,为研制新型植物源杀菌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采用液-液分配法对圆滑番荔枝叶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分离,得到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等不同萃取组分。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萃取组分对胡椒瘟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组分对胡椒瘟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其中20 mg/mL乙酸乙酯萃取组分对胡椒瘟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达到74.43%,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2.
艾蒿提取物对草莓灰霉菌的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艾蒿甲醇提取物进行了液-液分部萃取,并测定了甲醇提取物及其分部萃取物在不同浓度下,对草莓灰霉菌的离体抗菌活性。结果表明,甲醇对艾蒿的提取率为5.687%,其石油醚部、乙酸乙酯部、正丁醇部和水溶物分别占0.600%、1.139%、1.060%和2.942%。在艾蒿甲醇提取物及其石油醚分部萃取物、乙酸乙酯分部萃取物、正丁醇分部萃取物和水分部剩余物中,正丁醇分部萃取物的抑菌作用最强,对草莓灰霉菌的EC50为261.85ug/m l。复配艾蒿的甲醇提取物,制成浓度为5%和2%的溶液处理草莓果实,具有明显降低其采后病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以西瓜枯萎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f.sp.cucumerirum Owen)、烟草赤星菌[Alternaria longipes(Ell.et Eu)Tisdale et Wadk]、香蕉大灰斑菌[Curvularia lunata(Wakker)Boedijin]、烟草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 Pers)和水稻纹枯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为靶标,对采自广西十万大山的16种植物的甲醇粗提物进行了生物活性筛选,结果表明,狭叶坡垒(Hopea chinensis Hand.Mass)、水茄(Solanum touvum Swartz)等7种植物粗提物对5种供试真菌均有活性,其中狭叶坡垒抑菌活性最为显著;进一步测定了狭叶坡垒石油醚萃取层、乙酸乙酯萃取层及水萃取层对玉米大斑菌(Helminthosporium turcicum Pass)、稻胡麻叶斑菌(Helminthosporium oryzae Breda de Haan)和西瓜枯萎菌(F.oxysporum Schl.f.sp)等21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5 mg/mL狭叶坡垒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抑菌活性最强,对水稻恶苗菌[Gibberella fujikuroi(Saw)Wollenw]、香蕉黑条叶斑菌(Mycosphaerella fijiensis Marelet)和香蕉褐缘灰斑菌(Cercospora musae Zimm)等18种植物病原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对烟草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 Breda)的抑制率达100%,对香蕉叶缘枯菌(Alternaria musae Bour.et Bat)、香蕉大灰斑菌[Curvalaria lunata(Wakker)Boedijin]、甘蔗凤梨病菌[Ceratocystis paradoxa(Dade)Moreau]、甘蓝黑斑菌[Alternaria brassicola(Schw.)Wiltshire]和水稻纹枯菌(R.solani)的抑制率分别为89.00%、94.12%、90.35%、89.93%和85.13%。对烟草黑胫病菌(C.nicotianae)、香蕉叶缘枯菌(A.musae)、香蕉大灰斑菌(C.lunata)、甘蔗凤梨病菌(C.paradoxa)、甘蓝黑斑菌(A.brassicola)和水稻纹枯菌(R.solani)的EC50分别为:0.475 8,2.642 9,0.614 7,0.467 4,0.977 7,3.463 7 mg/mL。对甘蔗凤梨病菌(C.paradoxa)、甘蓝黑斑菌(A.brassicola)进行孢子萌发实验,其EC50分别为0.716 6 mg/mL、1.784 4 mg/mL。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狭叶坡垒枝叶中的抑菌活性成分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4.
袁宏球  孙丹  张世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8044-8045
[目的]研究假蒟甲醇提取物对几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假蒟叶甲醇提取物对香蕉炭疽病菌等9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活性。[结果]假蒟叶甲醇提取物在2mg/ml的浓度下,对9种菌有一定的抑制率,对香蕉炭疽病菌、番木瓜炭疽病菌、香蕉枯萎病菌、西瓜蔓枯病菌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0.7849,0.7663、0.8913、1.6425mg/ml。假蒟叶甲醇提取物的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组分对香蕉炭疽病菌和番木瓜炭疽病菌的活性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活性最高,抑制率分别为72.7%和88.3%。假蒟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香蕉炭疽病菌和番木瓜炭疽病菌的髓EC50分别为0.5692,0.5446mg/ml。[结论]证实假蒟叶甲醇提取物中含有具有抑真菌活性的次生物质,该物质溶于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等有机溶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鸦胆子去油后废渣的抑菌活性成分,为开发生物药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和滤纸片法等测定鸦胆子废渣粗提物及不同溶剂萃取物对禾谷镰刀菌、茄子黄萎病菌和西瓜枯萎病菌等18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活性,并通过生物活性跟踪对其乙酸乙酯萃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及鉴定。【结果】在10 mg/mL浓度下鸦胆子甲醇提取物仅对水稻纹枯病菌具有抑制活性,其抑制率为33.33%;但在5 mg/mL浓度下其石油醚萃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对供试病原真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以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抑菌活性最明显,对12种供试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火龙果溃疡病菌、苦瓜枯萎病菌和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率分别达75.71%、56.47%和51.72%,对应的致死中浓度(EC50)分别为2.65、3.48和2.10 mg/mL。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火龙果溃疡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在浓度为2.5000 mg/mL时抑制率达100.00%;在紫外光和自然光条件下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火龙果溃疡病菌的抑菌活性稳定。从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catechol(1)、benzofuran-2-carboxaldehyde(2)、1H-Indazole(3)、vanillic acid(4)、cleomiscosin A(5)等5种化合物,其中,化合物2和3为首次从鸦胆子中分离获得,但化合物1、2、4和5对供试火龙果溃疡病菌、苦瓜枯萎病菌和水稻纹枯病菌均无显著抑菌活性(P>0.05)。【结论】鸦胆子废渣中含有抑菌活性成分,在植物病害防控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山石榴果实提取物对小菜蛾的拒食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室温冷浸法,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甲醇等溶剂对山石榴Catunaregam spinosa果实进行提取,其提取率分别为0.44%、1.80%和17.10%.拒食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10mg/mL的质量浓度下,甲醇提取物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幼虫的拒食活性最高,24h非选择性拒食率达82.49%.对甲醇提取物进行活性成分分离,初步确定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正丁醇萃取物和甲醇/水(体积比为10/3)的沉淀物中,质量浓度为10mg/mL时,正丁醇萃取物和甲醇/水沉淀物对小菜蛾幼虫24h拒食率分别为91.24%和96.77%.  相似文献   

17.
几种蕨类植物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几种蕨类植物的抑菌活性,为发现植物源农药提供线索。[方法]以小麦纹枯病菌、番茄灰霉病菌2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对采自江西省吉安市的3种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测定。[结果]乙酸乙酯相萃取物的质量浓度为1 mg/ml时,狗脊蕨的抑制效果最好,对小麦纹枯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2种菌的抑制率分别为88.8%和100%,海金沙抑菌效果次之,对2种病原菌抑制率分别为73%和76.8%。但这3种供试植物的石油醚相和水相萃取物对2种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均不强。[结论]3种植物萃取物中,乙酸乙酯相萃取物对供试菌种表现出较明显的抑制作用。狗脊蕨和海金沙的提取物作为植物源杀菌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博落回根的活性部位。[方法]采用浸渍法,研究了博落回根乙醇粗提取物及其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4种萃取物对2、6龄黄粉虫的触杀活性。[结果]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升高,黄粉虫的校正死亡率升高,当浓度为100 mg/ml时,乙酸乙酯萃取物对2龄黄粉虫的触杀活性最高,48 h校正死亡率达80.95%,LC50为65.532 9 mg/ml,杀虫活性整体表现为:乙酸乙酯层>石油醚层=正丁醇层>总提取物(乙醇)>水层;乙醇提取物和石油醚萃取物对6龄黄粉虫的触杀活性最高,48 h校正死亡率分别达71.42%和66.67%,LC50分别为83.899 8和86.687 7 mg/ml,杀虫活性整体表现为:总提取物(乙醇)>石油醚层>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水层。[结论]博落回根杀虫活性成分主要分布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所在极性范围内,可对该部位进一步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