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引进的猫细小病毒(FPV)、鼻气管炎病毒(FKV)和杯状病毒(FCV)三联弱毒疫苗经理化学方法处理,通过猫肾传代细胞系 FK_(81)细胞培养,分离到 FPV 弱毒株,分离毒株的血清学及理化学特性与猫细小病毒一致;在 FK_(81)细胞上出现的病变较规律,毒力稳定;与水貂病毒性肠炎病毒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对水貂、貉和猫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与安全性,是较理想的弱毒株.  相似文献   

2.
用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V)弱毒作为制苗毒种,经CRFK细胞培养15代,使其滴度稳定在10~(5.0)~10~(5.0)TCID_(50)/0.03mL之间.经4代猫体返祖试验证明,该弱毒无返祖现象.10倍免疫剂量的水貂安全试验证明,该弱毒毒力稳定,对水貂无感染性.用FPV弱毒4~15代病毒研制成功的水貂肠炎弱毒疫苗,各项试验证明,该苗安全可靠,免疫剂量为10~(3.0)×1mL,免疫效果好,保护率在95%以上,免疫期6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通过病毒分离鉴定,发现犬细小病毒性肠炎、猫泛白细胞减少症和水貂、貉出血性肠炎等细小病毒感染症,在我国的军犬、警犬、狮、虎、豹、猫以及水貂、貉等犬科、猫科、鼬科动物中广为存在,危害严重。为能迅速确定诊断,及时采取有效防疫  相似文献   

4.
为给水貂阿留申病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对疑似感染阿留申病死亡的水貂内脏处理后,接种猫肾传代细胞(CRFK)分离病毒,并对分离的毒株进行PCR鉴定及动物回归试验。与此同时,首次应用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实验(IPMA)对所分离的水貂阿留申病毒进行TCID50的测定。结果成功分离并鉴定出5株水貂阿留申病毒株,分别命名为ADV-DL124、ADV-DL125、ADV-ZJ3、ADV-QD2、ADV-QD3,各分离株的TCID50分别为105.7TCID50/ml、105.0TCID50/ml、104.6 TCID50/mL、105.2 TCID50/mL、104.1 TCID50/mL。动物回归实验显示,所分离的病毒对水貂具有致病性,为水貂阿留申病毒强毒株。  相似文献   

5.
引起猫、水貂及犬肠炎的病毒分别为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水貂病毒性肠炎病毒及犬细小病毒。这三种病毒均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近年来,在安徽、河南、山东等地连续爆发家猫、云豹等猫科动物由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引起的猫泛白细胞减少症。在黑龙江、辽宁等省的许多水貂场不断发生由水貂病毒性肠炎病毒引起的水貂病毒性肠炎。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犬、貂和狐狸的犬细小病毒肠炎,在全国许多地方亦有  相似文献   

6.
为了有效地控制水貂阿留申病的发生 ,保护养貂业的健康发展 ,提高养貂的经济效益 ,用对流电泳免疫法进行了水貂阿留申病的检测。1 材料与方法被检血清 :采自某养貂场自留种貂 440只 ,其中母貂 35 0只 ,公貂 90只。貂趾尖毛细血管采血 ,2 0 0 0~ 30 0 0 rpm离心 2~ 5 min,分离血清备用。抗原 :采用猫肾传代细胞培养的阿留申病毒国家标准毒株 vtah- 1研制而成 ,专供水貂阿留申病对流免疫电泳实验诊断用。由农业部动物检疫所提供。阿留申病阳性和阴性参考血清 ,用于对照 ,由农业部动物检疫所提供。琼脂糖凝板的制备 ,取 3mm厚 1 0× 9cm的普…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从敏感细胞系、接毒量、接毒时机、换液时机、收毒时机、营养液成分及血清含量等方面进行优选,确定了水貂病毒性肠炎的病原——水貂细小病毒(MPV)的最适培养条件:敏感细胞系为猫肾细胞系F81株,MPV接种量为10~(-2),同步接毒,培养1d后换液,至残存细胞数仅有5%左右时收毒,并证明维持液中无血清不影响病毒的增殖。采用敏感性不同的细胞系交替培育的方法,从6株MPV(HA 2~×~64~×)中筛选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水貂舍细菌气溶胶和气载内毒素对环境的污染及对饲养人员健康的潜在危害。[方法]采用Andersen-6空气收集器和AGI-30液体冲击式采样器对市郊不同饲养条件的2个水貂场6栋养殖舍内的细菌气溶胶和气载内毒素进行定期检测。[结果]两个场舍内气载需氧革兰氏阴性菌浓度分别介于4.17×101~2.43×103 CFU/m3之间和4.27×101~5.1×103 CFU/m3之间,以大肠杆菌科为主,假单胞菌属和巴斯德氏菌属次之;从革兰氏阴性菌在Andersen-6空气收集器层级上的分布规律来看,主要分布在Ⅲ级(36.9%),气溶胶颗粒直径在2~6 mm之间。两个场舍内的气载内毒素浓度分别介于2.92×102~2.15×103 EU/m3之间和2.67×101~2.56×102 EU/m3之间。[结论]水貂舍内气溶胶颗粒可以进入到动物和人的支气管、细支气管,甚至肺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水貂和饲养人员呼吸道疾病发生的可能性;气载内毒素的浓度部分超出了对人体无影响的推荐标准(1.0×102 EU/m3),可对水貂饲养人员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舍内气载革兰氏阴性菌与内毒素之间没有必然的相关性,表明空气中气载内毒素含量不能用空气中气载革兰氏阴性菌的含量来评估。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探究利用携带标记基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的腺病毒载体转染入水貂耳缘成纤维细胞的可行性及感染效率。首先利用组织贴壁法分离培养水貂原代耳缘成纤维细胞并进行传代,然后包装病毒Ad-EGFP并使用TCID50法进行滴度检测,设置两组不同浓度梯度的病毒液感染水貂耳缘成纤维细胞,感染复数(MOI)值分别为0/100/300/500/700/900和0/10/30/50/70/90,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阳性细胞占总细胞数的比值估计转染效率(%)。结果表明,组织贴壁法培养水貂耳皮肤组织11 d可长满原代细胞,传代细胞在3~4 d融合度可达80%左右,包装Ad-EGFP病毒滴度为1.99×1011 PFU/mL,用其感染水貂成纤维细胞最佳MOI值为30,瞬时转染效率可达90%以上。综上,利用腺病毒载体转染水貂成纤维细胞具有可行性,是一种高效的转染方式,为后续水貂基因组编辑前期验证试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水貂阿留申病是水貂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每年给水貂养殖业造成约30%左右的经济损失。本病至今尚无特效的防治办法。用阿留申病病毒诊断抗原检出病貂并予以淘汰,是目前世界上控制和扑灭本病的唯一有效办法。农牧渔业部动物检疫所经过一年的反复试验,已于1985年11月成功地研制出阿留申病病毒——猫肾传代细胞诊断抗原。该抗原克服了水貂脏器抗原和猫肾原代细胞抗原存在的非特异性干扰大,动物来源困难、制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鉴定引发某养殖场水貂死亡的主要致病菌。[方法]从送检病貂获取的两株优势菌进行形态学和培养特征观察、生化试验、细菌16S-23S rRNA ISR基因的PCR鉴定、药物敏感试验、致病性试验。[结果]16S-23S rRNA ISR基因的PCR序列分析显示两分离株与已知的Kpn相应序列的同源性为99.9%。药物敏感试验表明分离菌株对阿米卡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高度敏感。致病性试验表明两菌株对小鼠均有较强的致病性,半数致死量分别为4.9×106cfu/mL、3.1×106cfu/mL。[结论]确诊分离到的两株优势菌是肺炎克雷伯菌,且该菌是导致水貂死亡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12.
<正> 水貂病毒性肠炎的病原体为水貂肠炎病毒(又称为猫泛白血球减少症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群。据报道,用猫泛白血球减少症病毒制成的弱毒组织苗,能使水貂获得抵抗病毒性肠炎的免疫性,但水貂病毒性肠炎病毒却不能感染猫。1965年,Gozham等报道了应用猫肾细胞培养致弱的猫肠炎病毒疫苗预防水貂病毒性肠炎。我们于1984年7月26日,利用现场病死貂的肺、心、血液和管型便的粘液管制成灭活苗,应用于某发生病毒性肠炎的貂场,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用从患貂病毒性肠炎(MVE)死亡水貂分离的强毒株,经牛睾丸细胞(CT)和猫肾传代细胞(CRFK)混合培养,强迫传代、克隆培育的MVE弱毒株扩增制苗,给不同品系水貂注射或口服1 ̄5ml,未发生临床反应。注苗后12、60、70天和6个月攻毒,100%保护;对照水貂全部发病,50%死亡。通过对651只(次)水貂的安全性、免疫原性、遗传稳定性试验和中和抗体测定及同居感染试验,证明该弱素株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水貂肠炎病毒(MEV)、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V)、犬细小病毒2型(CPV-2)为隶属于细小病毒属的三种极为相似的自主复制型病毒。最初人们主要根据水貂、猫、犬患病症状相似的特点,注意到它们间可能的密切关系。时至今日,已对这3种病毒的许多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所有试  相似文献   

15.
猫全白细胞减少症又名猫传染性肠炎或猫瘟,是猫的最重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可感染猫科中所有动物(包括水貂等),是一种高度接触传染的病毒病。病原本病由细小病毒所引起。病毒属于单链DNA,直径20毫微米,在感染细胞的核内增殖,并形成核内包涵体。将世界不同地区分离到的多株病毒进行比较的结果,抗原性非常相似。病毒非常稳定,在污染的房屋中可保存一年。病毒能抵抗加热56℃30分钟,在低温条件下可存活较长时间。病毒能  相似文献   

16.
我们用圆盘电泳对水貂阿留申病毒进行了分离鉴定,通过和日本标准毒比较,不论是猫肾细胞毒或水貂脏器毒,电泳后,经染色分离的蛋白色带位置均与日本标准毒是相对应的。将分离的蛋白色带切割后,经处理用SPA协同凝集试验的结果同日本标准毒一致。同时用CIEP做特异性鉴定也同日本标准毒一致,均呈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17.
用感染水貂阿留申病病毒G株(ADV-G)的猫肾传代细胞(CRFK)建立了检测水貂阿留申病病毒抗体的PPA-ELISA法。该方法敏感性高于CIEP 16倍,具有快速,准确的优点,可用于病原定位,是水貂阿留申病检疫和研究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桂附地黄丸对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桂附地黄丸对老年狗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取4只老年杂种狗,给予桂附地黄丸口服,用药前后抽取骨髓进行细胞分离,并以细胞密度为1×105/mL、1×106/mL、1×107/mL接种,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并对获得的细胞进行脂肪诱导、骨诱导分化试验.结果 4只狗服药前的骨髓接种后,细胞不易生长、传代;服药后骨髓细胞较易生长及增殖.生长的细胞进行的成脂肪和成骨诱导分化试验为阳性结果.结论桂附地黄丸对老年狗骨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增殖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动物园猫瘟热净化的新手段—聚合酶链式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 (FPV)又名猫细小病毒、猫传染性肠炎病毒、猫瘟病毒。该病以高热、呕吐、白细胞严重减少和肠炎为特征。 1 957年 (Bilin)病毒首次被分离培养成功。通过对多种动物类似疾病的病原学研究 ,证明 FPV在自然条件下感染猫科和鼬科多种动物 ,如虎、豹、狮子和浣熊 ,但以体型较小的猫科动物 ,包括水貂最为易感。FPV是目前本属病毒中感染范围最宽、致病性最强的一种。由FPV引起的猫泛白细胞减少症 ,可能存在于世界各地。在欧洲和北美已被认为是猫的重要传染病之一。我国张振兴和李刚等人 (1 982— 1 984)报道 ,我国许多省…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桂附地黄丸对老年狗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取4只老年杂种狗,给予桂附地黄丸口服,用药前后抽取骨髓进行细胞分离,并以细胞密度为1×105/mL、1×106/mL、1×107/mL接种,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并对获得的细胞进行脂肪诱导、骨诱导分化试验。结果:4只狗服药前的骨髓接种后,细胞不易生长、传代;服药后骨髓细胞较易生长及增殖。生长的细胞进行的成脂肪和成骨诱导分化试验为阳性结果。结论:桂附地黄丸对老年狗骨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增殖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