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园林专业学习中,对园林艺术美的接受、欣赏、鉴别、创造均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审美素养。农业职业院校园林专业应结合专业特点,开展适当的审美教育,既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促进专业学习,又能着眼于学生精神世界的整体培养,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古典诗歌与园林艺术有着共同共融的审美特征和紧密的内在联系,诗歌读赏活动是契合园林专业实际的审美教育载体。  相似文献   

2.
创新创业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当前园林技术产业发展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足够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还应具有创新和创业能力。实践教学是园林技术专业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但实践教学始终是专业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对园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新的探索,为形成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立新  李高峰 《现代农业》2007,(11):118-121
本文从高职园林技术专业的学科特点、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详细论述了高等职业院校园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及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4.
园林景观手绘表现技法是园林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园林专业的学生必备的实践技能。结合专业特点,本文提出该课程应从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进行改革,有效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5.
职业需求导向下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课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滁州职业技术学院院园林技术专业就业岗位情况和当地园林企业人员岗位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职业需求导向下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课程设计方案,分为园林施工技术、园林预算技术及园林项目管理3个模块,以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岗位能力。  相似文献   

6.
园林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构想及课程设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时代发展和园林专业特点,分析了园林专业传统课程体系的弊端,提出了在培养学生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兴趣、个性以及发展方向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以达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分析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园林树木与栽植养护”课程教学内容多,教学周期长、实践性强等特点以及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学习方法欠佳等问题,提出了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通过学习任务引领学生主动学习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培养高职园林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有利于更好的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伴随着乡村环境建设的发展对园林专业人才在职业素养和能力上有新期待和新要求。文章分析了高职园林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改革方案为例,从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体系优化和产教融合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适应高职园林专业和地方行业发展特点的人才培养策略,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9.
根据时代发展和园林专业特点,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在对园林专业毕业生和园林企事业单位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园林行业岗位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并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切入点,探索园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提出了适应园林行业岗位需求的职业能力构成与园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模式。  相似文献   

10.
沈大刚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832-12832
分析了《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和安康学院园林专业学生的特点,探讨了《园林树木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
针对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特点和社会上对于园林景观设计人才的需要,结合自身的学科专业特点,对于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提出新的教学改革方案,提高园林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表现能力。  相似文献   

12.
基于以“人性化”为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方面的重要意义,以延边大学园林专业为例,讨论了基于学生特点和不同专业发展意愿的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园林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3.
中等职业学校园林专业的任务是培养掌握园林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强化园林专业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中等职业学校园林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冯莹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871-19872
根据园林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和当前园林生产实际,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提出通过合理安排授课计划、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教学内容等方面优化教学体系的途径,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完善实践教学平台等措施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和适应新形式下园林专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根据时代发展和园林专业特点,分析了园林专业传统课程体系的弊端,提出了在培养学生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兴趣、个性以及发展方向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以达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6.
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时代发展和园林专业特点,分析了高职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毕业实习和设计管理、校企联合培养等方面,探索了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园林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教育与实践对接为出发点,为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园林专业的技术人才,通过分析高职园林专业人才需求状况、相应职业岗位和园林行业人才需求的特点,结合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三年制高职园林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实例,推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对高职园林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建设上的创新思路及主要实施途径进行了探讨。通过实践得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顺应社会需要和人才需求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培养适应伊犁园林行业特点的专业技术人才,对高职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通过专业调研和人才需求分析,明晰了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以园林建设和养护的周年生产为当期,构建了园林技术专业“迁徙循环式”人才培养模式,开发了具有“岗课对接”的职业岗位课程体系。探索实践表明,该人才培养模式适应伊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推进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园林技术专业主要培养能从事各类绿地规划设计与园林工程施工、景观工程施工、景观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实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园林制图》作为园林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投影原理进行园林设计图的识读和绘制,建立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构思能力,为学生在今后学习和工作中熟练地运用各种园林规划图纸进行构思、设计思想的交流奠定基础。经过多年教学实践,笔者就《园林制图》课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0.
袁海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806-14807
通过对高等职业院校园林专业特点的分析,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提高学生技能的有效途径是专业教师提前介入,使学生从入校就进入实践教学环节;成立专业兴趣小组;尽可能多地采用现场教学;强化教学实习;结合园林生产实际加强实际操作;采用现代教学手段等,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