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菜豆荚斑驳病毒-危害大豆等豆科植物的重要病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豆原产中国,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我国大豆产量居世界第4位。近年来,位居大豆产量前三位的美国、巴西和阿根廷对华出口大豆数量不断增加,有害生物随大豆传人风险也在不断加大。菜豆荚斑驳病毒是危害大豆等豆科植物的重要病毒,在美国已引起大豆巨大的产量损失。我国无此病毒的分布。最近,我出入境口岸从进口的美国大豆中多次检出该病毒,它已对我国的大豆生产构成了现实的威胁,若此病毒随进口大豆传人国内,并定殖下来,将会对国内的大豆生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本文对该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检验和鉴定方法以及重要性进行了介绍,供口岸检疫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陈燕平  耿金培 《植物检疫》2005,19(3):147-147
2005年1月,烟台局技术中心在对美国进口大豆进行检验检疫时,截获菜豆荚斑驳病毒(Bean pod mottle virus),经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动植物检疫所病毒中心复核,确认为菜豆荚斑驳病毒.这是国内继上海局首次检出后,烟台局再次截获该病毒.目前烟台局正对该批大豆加强检疫监管.  相似文献   

3.
2005年7月,宁波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植检实验室从北仑局送检的美国进境大豆下脚料中检测到大豆北方茎溃疡病菌(Diaporthe phaseolorum var.cauliuora),并经浙江大学张敬泽教授复核确认.这是我国首次从进境植物中检出该病菌.不久,该实验室又从阿根廷进境的大豆中检出该病菌.这证实该病菌可以通过种子进行远距离传播.  相似文献   

4.
阿根廷位于南美洲东南部,国土面积278.04万平方公里,其中长期牧场14 210万公顷,占51.2%;森林和林地5 910万公顷,占21.2%;可耕地和多年生作物用地2 72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9.8%,包括可耕地为2 500万公顷,多年生作物用地220万公顷。种植的主要作物有大豆、玉米、小麦、向日葵、花生、梨果、柑桔、牧  相似文献   

5.
2007年6月南通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首次发现进境阿根廷大豆中曼陀罗籽(Datura spp.)含量超过了我国<植物油料卫生标准>规定的限量标准.此后,广东、天津、江苏等检验检疫局又先后多次检出阿根廷大豆中曼陀罗籽含量超标.进境阿根廷大豆中频频出现曼陀罗籽含量超标的事件对我国大豆贸易及产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将对阿根廷大豆中曼陀罗含量超标事件进行回顾,并分析其对我国大豆贸易及产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2014年7月,汕头检验检疫局植检实验室在一批来自阿根廷重量5.1668万t的进口大豆中检出雀麦腥黑粉病菌(Tilletia bromi),这是汕头口岸首次截获该种病菌。实验室对该批进口大豆进行检验时,在大豆下脚料中发现较多的小麦、大麦、油菜籽等,同时也发现少量雀麦种子,这不同于以往情况的现象引起了实验室人员的重视。经过一系列的检疫鉴定,最终检出雀麦腥黑粉病菌,结果经广东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复核一致。  相似文献   

7.
一种快速检测菜豆荚斑驳病毒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菜豆荚斑驳病毒是危害大豆等豆科植物的重要病毒,在美国已引起大豆产量的巨大损失,我国尚无此病毒分布。但随着我国进口大豆数量不断增加,该病毒随大豆传入的风险逐步增大,为保护我国大豆产业的安全,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准确快速的检测方法。目前对植物病毒的检测主要通过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血清学方法有特异性强、结果易观察等优点,但步骤繁琐。  相似文献   

8.
大豆脉坏死病毒(soybean vein necrosis virus,SVNV)在北美大豆种植区大范围流行,我国尚无该病毒报道。本研究通过RT-PCR、DAS-ELISA以及序列比对分析等方法,在一批美国进口大豆中检出SVNV。这是全国口岸首次截获SVNV。  相似文献   

9.
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发生和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 Kaufmann &Gerdemann,异名 P.megasperma var.sojae Hildebrand,P.megasperma f.sp.glycinea Kuan and Erwin,P.sojaef.sp.glycinea Faris et al.)引起的大豆疫霉根腐病是严重影响大豆生产的毁灭性病害之一。该病害1948年首次发现于美国印第安纳州,并迅速成为美国大豆的重耍病害。50a来,人们对大豆疫霉根腐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但该病害仍未得到持续有效的控制。目前大豆疫霉根腐病已广泛发生于世界大部分大豆生产区,其中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意大利等主要大豆生产国造成严重损失。如1998年美国因大豆疫霉根腐病造成的产量损失为114.9万t,仅次于大豆胞囊线虫的为害。鉴于大豆疫霉根腐病的破坏性和毁灭性,大豆疫霉菌从1986年开始被列为我国的对外检疫重要性病原菌,1993年被国家正式公布为一类进境植物检疫重要性病原菌。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钦州口岸2006~2008年进口大豆中检出杂草的情况,对来自美国、巴西、阿根廷的大豆的杂草检出结果进行了汇总和分析,检疫性杂草检出率为100%,美国大豆疫情最严重,不同来源国大豆中杂草种类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1.
2011年4月,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植物检疫实验室采用DAS-ELISA、RT-PCR及序列测定验证的方法,从一批阿根廷进境玉米种子上同时检出玉米褪绿斑驳病毒(Maize chlorotic mottle virus,MCMV)和玉米矮花叶病毒(Maize dwarfmosaic virus,MDMV)。这是福建口岸首次检出上述2种病毒。  相似文献   

12.
自2000年以来,进口浸油用大豆成为秦皇岛口岸进口粮的主要部分.大豆分别来自美国、巴西、阿根廷.从2001年起,我们对秦皇岛口岸进口的22条船约89万t大豆进行了杂草种子含量测定,其结果供进口大豆检验检疫及风险分析、进口商选购高品质的大豆参考.  相似文献   

13.
江苏局从进口美国大豆中截获烟草环斑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彬  吴翠萍  安榆林 《植物检疫》2005,19(6):379-379
2005年初,江苏局继从进口美国大豆中检出菜豆荚斑驳病毒后,又首次从进境的3.86万t美国大豆中检出我国禁止进境的二类危险性有害生物--烟草环斑病毒(Tobacco ringspot virus,简称TRSV)该危险性病毒的寄主范围十分广泛.带毒种子是该病毒进行远距离传播扩散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大豆Glycine max (L.)Merr.的红叶斑病是由于真菌Pyrenochaeta glycines Stewart(=Dactuliophora glycines Leakey)侵染所致。在非洲南部,特别在赞比亚和津巴布韦,发病率随大豆生产面积的增加而增加。在1985年,赞比亚大豆播种面积近15000公顷,总产量为26000吨,津巴布韦为42000公顷,总产量为84000吨。 Stewart在1957年首次描述了P.glycines,Leakey在1964年描述菌核世代  相似文献   

15.
崇左甘蔗螟虫种群动态及螟黄赤眼蜂防治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阐明了崇左甘蔗螟虫发生规律和探索利用螟黄赤眼蜂防治蔗螟的田间效果,为应用该天敌控制螟虫危害提供参考。在崇左市龙州县连续两年开展了甘蔗螟虫人工合成性诱剂诱集成虫,监测其种群动态和释放螟黄赤眼蜂防治蔗螟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崇左市诱集到的甘蔗螟虫种类以条螟和二点螟为主,黄螟少;2016年条螟成虫高峰期分别在3月下旬、5月下旬、7月中旬和8月下旬,2017年条螟成虫的高峰期在3月中旬、5月中旬、6月中旬和8月中旬;而二点螟主要诱集到第1代成虫,2016和2017年二点螟第1代成虫的高峰期分别在4月中旬和3月中旬,其他时期诱蛾数量少。释放螟黄赤眼蜂两年后,甘蔗田螟虫造成的枯心苗率和死尾率均控制在1.56%~8.76%,螟害节率控制在4.45%~7.39%,两年平均挽回产量和减少损失为15194.4 kg/hm2和18.68%,糖分含量增加1.18%~2.25%,甘蔗产糖量增加3529.9~3879.3 kg/hm2,可挽回蔗农经济损失7293.31元/hm2,平均每公顷可增加纯收入6873.25元。本研究表明释放螟黄赤眼蜂对甘蔗螟虫的田间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较显著。  相似文献   

16.
20%呋虫胺可溶粒剂防治甘蔗螟虫和绵蚜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20%呋虫胺SG用于大田防治甘蔗螟虫和绵蚜的防治效果,开展了该药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甘蔗下种时每公顷施用20%呋虫胺SG 180~240g,对苗期甘蔗螟虫的防效最高可达100%,对甘蔗绵蚜的防效均达95%以上,且持效期长,与25%噻虫嗪WG的防效无显著差异,是防治甘蔗螟虫和绵蚜的高效低毒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7.
进境大豆携带的病毒主要有菜豆荚斑驳病毒(BPMV)、烟草环斑病毒(TRSV)、烟草条纹病毒(TSV)和南方菜豆花叶病毒(SBMV)等,均为大豆种传病毒,可随大豆种子实现远距离传播。本研究对这4种大豆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部分序列设计引物,并通过优化引物、模板浓度和扩增参数,在一个体系中成功对4种病毒进行了多重RT-PCR扩增,得到307bp、206bp7、17bp5、18bp共4条特异性条带,建立了能同时检测BPMV、TRSV、TSV和SBMV的多重RT-PCR检测体系。该方法快速、灵敏、简便,同时特异性强,在出入境检疫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广州新沙港自 2 0 0 1年 8月至 2 0 0 2年 8月对进境的非种用大豆进行了有效的检验检疫与监管。1 检验检疫情况1 1 检疫与疫情一年来 ,在从美国、巴西、阿根廷进境的8批次约 3 2万t大豆中截获杂草 2 7种 ,其中有二类危险性杂草假高粱 8批次 ,黑高粱 4批次。对危险性杂草超标的情况 ,均按规定出证并对外索赔。1 2 品质检验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进口的大豆分别进行水分、杂质、破碎粒、损伤总量、热损伤粒、油分、蛋白质的检验 ;此外 ,对美国进口大豆还进行异色粒和容重检测。其中从巴西进口的 1批大豆的杂质检测结果为 2 1 1 %,油…  相似文献   

19.
由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 Kaufmann & Gerdemann)侵染大豆引起的大豆疫霉根腐病(Phytophthora Root Rot of Soybean)是大豆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之一。该病害于1948年在美国印第安纳州首次发现,1955年公开报道后,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加拿大、巴西、阿根廷、前苏联、匈牙利、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士、埃及、尼日利亚等国家相继有了报道。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豆进口量激增,国内检疫机构多次从美国进口大豆中检出大豆种传病毒菜豆荚斑驳病毒(Bean pod mottle virus,BPMV)。该病毒是我国植物检疫对象,我国为非疫区,了解和掌握该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为害及其检测技术等方面研究进展和口岸检疫措施与防治办法非常重要。对此,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