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水溶剂红花油合成共轭亚油酸工艺优化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油碱比、水油比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对该合成反应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寻找反应的动力学方程。试验结果表明,亚油酸异构化反应为一级反应,反应活化能为52.204kJ/mol。  相似文献   

2.
传统油脂共轭反应制备共轭亚油酸多采用有机溶剂,这种工艺存在溶剂残留等潜在问题。研究了红花油以水为溶剂的碱性异构化合成共轭亚油酸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水油比、油碱比对共轭反应的影响,得到工艺条件的数学模型。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214℃,反应时间4.9h,水油比=4.3,油碱比=1.3。在此条件下,反应转化率可达到97.64%。  相似文献   

3.
水溶剂红花油合成共轭亚油酸研究--(Ⅰ)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传统油脂共轭反应制备共轭亚油酸多采用有机溶剂,这种工艺存在溶剂残留等潜在问题。研究了红花油以水为溶剂的碱性异构化合成共轭亚油酸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水油比、油碱比对共轭反应的影响,得到工艺条件的数学模型。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214℃,反应时间4.9h,水油比=4.3,油碱比=1.3。在此条件下,反应转化率可达到97.64%。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化脂肪酶催化合成共轭亚油酸植物甾醇酯的工艺条件。【方法】在水溶剂体系中以脂肪酶Pseudomonas为催化剂,研究了共轭亚油酸植物甾醇酯的合成工艺条件,并对产物进行了气相色谱分析与测定;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反应时间、酶添加量、反应温度作为影响酯化反应的主要因素,以酯化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构建相应的回归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共轭亚油酸植物甾醇酯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5.5℃、酶添加量6.6%、反应时间41.2h,在此条件下,酯化率达到84.37%。【结论】脂肪酶催化共轭亚油酸植物甾醇酯合成工艺的研究为甾醇酯安全、高效的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有机溶剂共轭亚油酸反应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红花油为原料,乙二醇为溶剂,采用碱共轭法成功合成了共轭亚油酸(CLA)产品;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溶油比、油碱比对共轭反应的影响,得到工艺条件的数学模型;并得到反应最佳条件(反应温度172.42℃、反应时间4.68h、溶油比2.97、油碱比1.62)下,反应转化率可达到98.67%。在此基础上,又以红花油为原料,丙二醇为溶剂,以同样的方法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碱油比对共轭反应的影响,得到工艺条件的数学模型和最佳工艺条件。最后对2种有机溶剂参与反应的结果做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6.
以红花油为原料,乙二醇为溶剂,采用碱共轭法成功合成了共轭亚油酸(CLA)产品;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溶油比、油碱比对共轭反应的影响,得到工艺条件的数学模型;并得到反应最佳条件(反应温度172·42℃、反应时间4·68h、溶油比2·97、油碱比1·62)下,反应转化率可达到98·67%。在此基础上,又以红花油为原料,丙二醇为溶剂,以同样的方法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碱油比对共轭反应的影响,得到工艺条件的数学模型和最佳工艺条件。最后对2种有机溶剂参与反应的结果做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7.
用餐饮业废弃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餐饮业废弃油脂在甲醇气相进料情况下合成生物柴油,研究了反应温度、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的变化对合成生物柴油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得出餐饮业废弃油脂酯交换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95℃,醇油摩尔比20∶1,催化剂(AR级浓硫酸)用量7%(占油重的7%,下同),反应时间14 h,在此反应条件下生物柴油产率可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8.
负载固体酸合成共轭亚油酸甘油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自制固体酸为催化剂,以甘油和共轭亚油酸为原料合成共轭亚油酸甘油酯。考察了对甲苯磺酸的负载浓度、酸醇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催化剂加入量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活性炭固载对甲苯磺酸合成共轭亚油酸甘油酯,催化活性高,后处理简单;确定了合成共轭亚油酸甘油酯较适宜的工艺条件为:酸醇摩尔比为4∶1,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4.0h,催化剂的加入量为原料酸质量的8%。酯化率可超过92%。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碱异构化法制备辣椒籽油共轭亚油酸工艺,得到高转化率的辣椒籽油共轭亚油酸,为辣椒副产物综合利用及制备共轭亚油酸的新资源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共轭亚油酸转化率为指标,以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碱油比和溶油比为主要影响因素,运用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CCD),分析不同因素对辣椒籽油共轭亚油酸转化率的影响,研究辣椒...  相似文献   

10.
尚会建  杨立彦  王亮  允川  蒋梁鹤  郑学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3790-3792,3853
[目的]研究丁基多苷合成的影响因素,探讨其合成动力学。[方法]在转糖苷化法合成烷基多苷的过程中,以对甲苯磺酸和硬脂酸为复合催化剂,采用反应与精馏耦合的工艺,制备中间产物丁基多苷。[结果]合成丁基多苷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1.2 g(对甲基苯磺酸和硬脂酸的复配比为6∶1)、反应温度为110℃、醇糖比为8∶1。结果表明,醇糖摩尔比越大,丁基单苷含量越多,丁基糖苷的聚合度越小,而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丁基多苷的组成影响不大,随着催化剂用量的增加或反应温度的提高,反应时间明显缩短;得出合成丁基糖苷合成的动力学方程:-dCA/dt=0.163 7exp(-1.968×103/RT)CA-0.003 49exp(-2.727×103/RT)CE。[结论]该研究得出的丁基多苷制备的适宜条件及其合成动力学方程可为长链烷基多苷的合成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尿素包合法分离纯化山核桃油中亚油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尿素包合纯化山核桃油中亚油酸的工艺,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尿素包合反应中温度、时间、脂肪酸/尿素、甲醇/尿素等因素对亚油酸纯度及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脂肪酸)/m(尿素)为0.3,V(甲醇)/m(尿素)为2.5,包合温度为-5℃,包合时间为24 h的优化条件下,山核桃油中亚油酸的含量由23.80%提高到80.73%。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用苦杏仁油制取生物柴油的方法和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对酯交换法制取苦杏仁生物柴油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并通过气相色谱法分析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的组成和含量,同时对生物柴油的性能参数进行检测。【结果】以KOH为催化剂制取苦杏仁生物柴油的最适宜工艺条件为:醇油比(物质的量之比)为7∶1,催化剂用量为1.2%(质量分数),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60 min,搅拌速度600 r/min;生物柴油脂肪酸甲酯主要有棕榈酸甲酯、棕榈油酸甲酯、硬脂酸甲酯、油酸甲酯和亚油酸甲酯;所制备的生物柴油主要性能指标达到了国家车用0#柴油的标准。【结论】苦杏仁油是优良的生物柴油原材料。  相似文献   

13.
亚油酸异构酶作用玉米油脂生产共轭亚油酸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玉米油脂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主要为亚油酸和油酸。亚油酸可以经过亚油酸异构酶作用转变为功能性物质-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共轭亚油酸具有抗癌、减肥、调节免疫等许多生理功能。文章主要研究亚油酸异构酶作用玉米油脂生产共轭亚油酸的条件,提高共轭亚油酸的生成量。通过试验确定其最适条件为:玉米油乳浊液浓度2%,40℃条件下反应,酶与其作用比例1:5,反应时间150min。CLA产量较高,达25.7μg·mL-1。  相似文献   

14.
在真空脱水无催化剂条件下合成共轭亚油酸甘油酯,用薄层色谱法和柱色谱法分析反应产物的组成。试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配比对合成甘油酯时共轭亚油酸的转化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最佳反应条件是温度190℃,时间5h,反应物配比为1∶1,转化率可高达99.2%。  相似文献   

15.
以非均相回流技术制备了开口ZnS空心微球,通过反应时间、搅拌速度、反应温度、水油比和搅拌方式等探究了反应条件对ZnS微球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油比1∶4,反应温度55℃,磁力搅拌速度20r/m,反应时间2h是比较适宜的反应条件,能够制备得到球形结构完好、大小均一、尺寸约为8μm的开口硫化锌空心微球。  相似文献   

16.
从邻甲代烯丙氧基苯酚反应合成呋喃酚的反应历程出发,建立了邻甲代烯丙氧基苯酚合成呋喃酚的动力学模型.在数值模拟,仿真优化以及实验室工作的基础上,对环合反应的工艺操作条件进行了优化,即反应温度152 ℃,邻甲代烯丙氧基苯酚的初始质量分数为32%,催化剂质量分数为邻甲代烯丙氧基苯酚质量的3.0%,反应时间10 h.在此工艺条件下,反应的转化率可以达到96%以上,收率大于75%.同时环合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也为呋喃酚的工业生产装置的放大与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微波诱导酰胺化反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比研究了常规加热与微波诱导下合成乙酰苯胺、苯甲酰苯胺的合成产率及反应速率。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对2类酰胺化反应都有明显的诱导促进作用,在功率为300W的微波作用下,合成乙酰苯胺的反应速率比常规加热提高了11倍,合成苯甲酰苯胺的反应速率则提高了9倍,合成产率与常规加热法基本一致,但在微波长时间作用下,2者的合成产率反而降低。为微波辐射下的酰胺化反应在丝绸接枝染色、抗皱、生物学等方面的应用作了一定的前期研究。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研究发芽条件对南瓜籽油提取率和亚油酸含量的影响.【方法】以发芽率为80%的南瓜籽为原料,采用CO2超临界萃取法提取南瓜籽油,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南瓜籽油中的亚油酸含量进行测定,对发芽前后提取的南瓜籽油中亚油酸的含量进行对比;【结果】在发芽温度为22℃,发芽时间为2d.浸泡时间为1h的条件下,南瓜籽油提取率提高了18.1%;当发芽温度为28℃,发芽时间为4d,浸泡时间为5h时,其游离脂肪中的亚油酸含量提高了13.23%。【结论】采用发芽的方法可提高南瓜籽油的提取率及亚油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在绿色表面活性剂辛基葡糖苷合成反应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葡萄糖与脂肪醇反应直接合成辛基葡糖苷的反应机理,建立了该法合成辛基葡糖苷时葡萄糖浓度CA和反应时间t的反应动力学模型。该反应动力学模型的研究方法可推广应用于其它烷基葡糖苷的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测定了文冠果籽油的密度、酸值、皂化值和分子量,并研究了文冠果籽油在NaOH催化作用下与甲醇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条件,考察了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温度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反应较适宜的条件为:反应温度60℃、醇油摩尔比6:1、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油质量的1%。对文冠果籽油生物柴油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和性能指标进行了考察,其主要性能指标与我国0#柴油相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