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2 毫秒
1.
为了深入了解烟草对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抗性机制,以耐受TMV感染品种豫烟8号和具有相同遗传背景对花叶病敏感的品种NC89为材料,通过对高通量测序获得的转录组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二者接种TMV后的差异表达基因富集通路中共同存在谷胱甘肽代谢途径,且耐受性品种豫烟8号中该途径有增强的趋势。采用荧光定量PCR和分光光度法检测了两品种接种TMV前后谷胱甘肽代谢途径中关键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基因表达水平、酶活性以及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接种TMV后两品种中GST基因表达水平升高,GST酶活性增强,GSH含量升高,耐受性品种豫烟8号增幅更明显。通过硫元素的丰缺试验研究了接种TMV对GST基因及与TMV侵染耐受性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S和-S处理中两品种接种病毒后这些基因的表达趋势一致,-S处理的表达量低于+S处理。GST、PR1-a、HSP90和Catalase-3这些抗病相关基因都呈上调表达,其中豫烟8号接种后的表达量均高于NC89;而Psb A和PhotosystemⅡ10 k Da polypeptide 2个涉及光合作用的基因均呈现下调表达,但是接种后豫烟8号的下调幅度小于NC89。以上表明,在耐受TMV感染的品种中,谷胱甘肽代谢增强对细胞环境的氧化还原平衡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使光系统Ⅱ中的关键成分D1蛋白基因Psb A的表达相对稳定,从而减轻光合系统的破坏程度。  相似文献   

2.
马镝  吴元华  赵秀香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659-4660,4662
在接种烟草花叶病毒(TMV)前几天,用自制的壳寡糖溶液处理心叶烟(Nicotiana glutinosa)和烟草品种NC89(Nicotiana tobaccumcvNC89),测定其在烟草上对TMV的抑制作用及引起的寄主体内防御酶系变化。结果表明:壳寡糖处理后,在心叶烟上对TMV的病斑抑制率在第10天达最高,为79.10%;在烟草品种NC89上对TMV的防效在第10天达最高,为32.41%。同时,壳寡糖处理可导致烟草品种NC89叶片的PAL、POD、PPO、SOD活性不同程度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表明壳寡糖类物质可以诱导烟草对TMV的抗性,提高烟草的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3.
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对采自河南省中部烟区的花叶病标样检测结果表明,黄瓜花叶病毒(CMV)是1992年该烟区花叶病流行的优势毒原,其侵染率及含量均高于烟草花叶病毒(TMV)。CMV的平均侵染率为65.8%,TMV为29.7%,CMV和TMV的复合侵染率为27.9%。还对转基因抗花叶病NC89与普通NC89受侵染后的病毒含量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6个烟草品种(中烟98、中烟99、中烟100、心叶烟、NC89、K326)的叶片和根系中的辅酶Q10含量.结果表明:在烟草幼苗叶片中,以中烟98辅酶Q10含量最高,NC89 次之,心叶烟最低;在烟草幼苗根系中,以中烟99辅酶Q10含量最高,NC89和心叶烟次之,K326最低;中烟99、中烟100、K326、NC89、心叶烟等5个品种的根系辅酶Q10 含量均明显高于其叶片中辅酶Q10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不同供Fe水平下受TMV感染的烟草中几种防御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晔  吴元华  赵秀香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237-4238
采用烟草栽培品种NC89,利用不同Fe离子浓度处理烟草感染TMV后,对防御酶系活性进行测定,研究不同供Fe水平与烟草感染TMV后防御酶系活性的互作关系。结果表明,烟草幼苗用不同浓度Fe离子处理后,其中1.68 g/LFe处理和感染TMV后的烟草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迅速升高,酶活性高峰值出现也早,且明显高于其他Fe水平的。  相似文献   

6.
壳寡糖诱导和TMV侵染烟草防御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明确壳寡糖诱导烟草对TMV的抗病作用机理,以普通烟为供试材料,用壳寡糖(Chito-oligosaccharide)喷雾处理烟草叶片后再接种烟草花叶病毒(TMV),系统研究了壳寡糖处理对烟草防御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壳寡糖喷雾处理普通烟草24 h后再接种TMV,烟草叶片中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较对照都有明显增加,最高活性高峰分别为空白对照的162.3%,118.4%,265.4%,162.3%,其中CAT和SOD峰值提前。壳寡糖处理后,随着酶活性增强,对TMV的系统诱导抗病性得到表达,其二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杨酸(SA)诱导烟草对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抗性,间接ELISA法检测诱导后烟草叶片的病毒含量,并用枯斑寄主的半叶法检测诱导抗性程度。结果表明,水杨酸处理后烟草叶片内TMV含量明显降低,随着病毒挑战接种后时间延长,病毒含量增多,第28d普通烟叶片的病毒含量达到最大值。SA诱导处理后,处理叶片(T-SA)与其上部未处理叶片(N-SA)比较,枯斑数基本一致,均比对照处理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8.
水提醇沉法从苍耳幼苗中获得不同醇沉级分的苍耳多糖,枯斑半叶法在心叶烟上进行抗烟草花叶病毒(TMV)活性检测,发现苍耳多糖对TMV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浓度为1.0mg/mL时,乙醇浓度为30%的条件下获得的多糖对TMV的抑制率为48.36%.测定了苍耳多糖处理普通烟后烟草叶片中过氧化物酶( POD) 、多酚氧化酶( PPO) 、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的活性变化,发现喷施苍耳多糖后,可提高烟草叶片POD、PPO、PAL酶的活性,因此苍耳幼苗多糖可能通过诱导烟草中防御酶活性形成对TMV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9.
壳寡糖席夫碱对感染烟草花叶病毒烟株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测定5种壳寡糖席夫碱3个浓度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抑制效果,结果显示,壳寡糖席夫碱对烟草花叶病毒(TMV)具有一定的诱导抗病效应,其中100μg/mL的3,5-二氯水杨醛壳寡糖席夫碱药剂的效果最好。并用该药剂对豫烟5号进行处理,测定了其对烤烟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壳寡糖席夫碱可以有效诱导烟草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处理后的烟草叶片中的叶绿素和胡萝卜素含量较阳性对照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利用烟草-花叶病病害体系检测苯并噻唑硫代乙酸甲酯(benzothiadiazoles,BTH)、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发酵液提取物(JZG)诱导抗病作用。试验用盆栽珊西烟(Nicotiana tobacum,Xanthi-nc)为材料,用诱导剂处理烟草第6片叶,然后在上部未处理叶接种烟草花叶病毒(TMV),结果发现上部叶片产生的TMV枯斑数与对照相比显著减少,说明这2种诱导剂能诱导烟草植株产生系统抗病性。同时研究了BTH、JZG作为诱导剂处理烟草后寄主内几种抗病相关酶的变化,结果表明烟草叶片组织中的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活性增加,且酶活性可在处理后15 d内维持高于对照组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豫烟8号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烟8号是在病毒病严重侵染的NC89烟田中筛选变异单株,经系统选育而成的烤烟新品种。该品种农艺性状稳定,田间生长整齐一致,中抗黑胫病,中感黄瓜花叶病和赤星病,感烟草花叶病;烤后原烟颜色多橘黄、组织疏松、成熟度好、厚薄适中;烟叶内在化学成份较协调,感官质量略好于NC89,烟叶质量符合中式卷烟需要;与NC89比较,产量提高5.35%,产值增加5.66%。豫烟8号是一个品质、抗性、产量、适应性等方面均能兼顾的优良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水杨酸对感染TMV烟草叶片PAL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水杨酸(SA)和普通烟草花叶病毒(TMV)诱导且接种抗病烟草品种CV85和感病烟草品种G80,研究其对烟草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感病烟草品种对照接种处理的PAL活性均较对照增加;抗病烟草品种CV85诱导和诱导接种处理的PAL活性也较对照增加,且较对照接种增加得更为明显,8d时可达活性高峰;而感病烟草品种G80诱导接种后,其PAL活性先增加后降低,而对照接种后PAL活性升高,17d时达到活性高峰;诱导接种并没有增加感病烟草品种的PAL活性,而增加了抗病烟草品种的PAL活性。可见,外源应用SA控制烟草花叶病毒病在抗病品种上表现更好。  相似文献   

13.
烤烟品种黑胫病抗性筛选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 2 6份材料 ,通过黑胫病圃诱发接种鉴定 ,筛选出 5个高抗黑胫病品种 ,1 3个抗黑胫病品种。其中K399抗性最强 ,接近免疫 ,可作抗病亲本应用。而G80、K32 6、NC89、豫烟二号、豫烟三号、82 - 77综合性状优良 ,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俱佳 ,可在生产上直接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哈茨木霉菌对NC89接种烟草疫霉菌前后抗病相关代谢途径的影响,以烟草品种NC89为试验材料,设置四个处理:接种清水(NC89CK)、接种烟草疫霉菌谷(NC89_P)、接种哈茨木霉菌(NC89_T)、接种哈茨木霉菌后接种烟草疫霉菌谷(NC89_T_P),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LC/MS)比较各处理抗病相关代谢通路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哈茨木霉菌对烟草疫霉菌有着较好的生防作用。代谢组学分析表明,筛选到893个差异代谢产物及其富集的代谢通路,涉及抗病相关的代谢途径20条;各处理间脂肪酸及其衍生物、黄酮和类黄酮、萜类、苯丙氨酸及其次生代谢物和泛酸等物质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为进一步探究哈茨木霉菌对烟草疫霉菌的抑制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植物单宁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抑制活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测试了从11种植物提取的单宁对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1)任一植物的单宁质量浓度为5.000或2.500mg·mL-1时,与TMV混合10min后接种,其抑制率均达80%以上.(2)单宁质量浓度为5.000mg·mL-1时,与TMV混合后立即接种,其抑制率也均达80%以上,表明单宁与病毒粒体作用时间很短.(3)TMV与单宁混合,透析3d后,可恢复大部分侵染力;混合3d但未作透析处理,与混合10min的处理相比,抑制率下降,表明部分植物的单宁体外稳定性可能较差,与TMV粒体作用能力下降.(4)这11种植物的单宁对TMV体内抑制复制效果不明显.(5)大飞扬、杠板归、虎杖3种植物的单宁,在接种前先喷施心叶烟再接种TMV,可抑制病毒的初侵染;在接种前先喷施普通烟草K326再接种TMV,烟株发病期推迟3-8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