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青岛市园林绿地绿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城市绿地结构复杂的特点,在层片结构及郁闭度调查的基础上,对青岛市园林绿地的绿量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青岛市常见乔木的叶面积指数多集中在2.02~4.94,灌木植物的叶面积指数集中在1.34~3.06,草本植物集中在3.68~6.43。青岛市园林绿地中存在的大面积纯草坪绿地,以致植物群落不合理,乔木层和灌木层绿量不足。应在保证物种多样性和生态适应性的基础上,尽量选择叶面积指数较高的物种,完善群落层次结构,以提高绿量水平,最大程度地发挥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借助Google Earth软件获取遥感影像信息,通过斑块和层面的计算得到绿地的绿量。  相似文献   

2.
陕北旱区榆林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榆林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的结构与配置水平,为榆林市及类似地区绿地植物群落的合理配置与节水型城市绿地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以陕北榆林市河滨公园、沙河公园和东沙生态公园绿地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法调查划分为10块样地的公园绿地,分析其植物群落的总体特征、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和季相特征。【结果】榆林公园绿地群落共有植物58种,分属31科53属;其中蔷薇科和菊科植物种类相对较多,分别为14种和11种,占总数的25%和19%,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的种植比例为3∶7;绿地植物群落"乔-小乔-灌-草"4层结构样地中,河滨公园河北杨群落、沙河公园刺槐群落、沙河公园桃树群落样地乔木种类较多、优势种突出;"乔-小乔-草"3层结构样地中,植物配置层次感强,绿地开阔;各类乔灌木结构所占比例依次为观花类乔、灌木植物(均为20%)常绿乔木和其他落叶乔木(均为16%)常色叶乔木(8%)常色叶灌木、变色叶乔灌木、常绿灌木和其他落叶灌木(均为4%)。【结论】榆林绿地以半稳定群落结构为主,植物种类较为丰富,旱区地域特色凸显。  相似文献   

3.
选取成都市城市公园的40个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记录各植物群落中每种植物的物种名、树高、冠幅、胸径、盖度、叶面积指数等相关数据,根据盖度及叶面积指数计算出绿量。通过分析成都市城市公园典型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及其与绿量的相关性,研究影响植物群落绿量变化的结构特征因子。结果表明:成都市城市公园主要群落结构模式是双层乔+灌+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3个层次的平均Shannon-winner指数分别为0.69、1.03、0.76,平均物种丰富度均在4左右;群落绿量与优势种的胸径极显著正相关,与优势种的高度、冠幅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在对日照市区绿地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设置了51个典型样方进行研究分析,以反映日照市区绿地植物多样性的整体情况。结果表明:日照市区绿地园林植物共375种,隶属95科225属,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种类比例约为2.0∶1.3∶1.0,灌木及草本应用种类相对较少。针阔混交林在所调查的群落中占比最高,为51.0%,其次是落叶阔叶林,占39.2%,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占比最少,仅5.9%。乔木层的丰富度指数、辛普林指数、香浓-维纳指数、均匀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4.012、0.913、2.409、0.797,灌木层的指数分别为3.383、0.881、2.465、0.890。乔木层的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明显大于灌木层。  相似文献   

5.
玉溪半自然型绿地园林树木多样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选取样方的方法在红塔山公园和九龙池公园选取了群落特征明显且群落比较完整的样地作为样方来调查,比较分析绿地中乔木层、灌木层的物种组成、物种丰富度指数、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等,并调查研究玉溪市半自然型绿地树木的多样性,从中找出玉溪半自然型绿地树木配置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红塔山公园和九龙池公园应用较多的植物种类分别有14种和7种(出现频率25%);红塔山公园乔木层、灌木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为3.7726、2.5095;九龙池公园中乔木层、灌木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为4.2914、2.9312;2公园乔木层的均匀度指数为0.0377和0.0248,灌木层的均匀度指数则为0.0998和0.0370。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不同绿地类型乔灌比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北京市植物种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调查了北京市4种不同类型绿地(公园绿地、街旁绿地、居住区绿地、防护绿地)的乔灌比状况,分析了不同类型绿地乔灌比的差别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公园绿地没有代表性乔灌比,总体偏小;街旁绿地代表性乔灌比为1∶2.9;居住区绿地代表性乔灌比为1∶1.6;而防护绿地以乔木为主,61.9%的绿地只有乔木层而无灌木层,乔灌比为1∶0。不同类型绿地乔灌比的不同与绿地功能和性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针对上海市长宁区公园发展需求,选取了长宁区典型公园植物群落进行样地调查,结果表明公园植物群落类型主要包括:常绿针叶林、落叶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等共10类。调查发现公园绿地高频度植物分布较为集中,香樟和广玉兰的出现频度高达18.5%和15.7%,绿地植物群落多样性普遍较低;公园乔木以青壮年为主,高度集中分布在6.1~10.0m之间,径级多分布在10.1~25.0cm之间;绿地植物群落的景观空间类型较为丰富,其中半开敞空间类型数量最多,以林冠草坪型群落和林侧草坪型群落为主,占到调研群落的45%,便于居民休闲活动的开展;另外,公园植物群落配置较为单一,应注重利用乡土树种,构建接近自然的人工植物群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植物冠层截留雨水对削减雨水径流起到重要作用,而植物叶片吸水性能与植物冠层截留雨水的能力息息相关。  方法  为了评估植物冠层对雨水的截留能力,通过浸水实验、实地测量、航片分析等方法,对北京市21种不同类型植物叶片吸水量、冠层截留量和冠层截留体积进行计算。  结果  研究表明:(1)吸水量与浸水时间呈对数函数关系;(2)植物叶片吸水过程可划分为3个阶段,乔木和灌木的叶片吸水过程类似,20 min时叶片吸水量均值分别为0.17 g和0.05 g,80 min时叶片吸水量均值分别为0.18 g和0.06 g,120 min时叶片吸水量均值分别为0.18 g和0.06 g;草本植物叶片20 min时叶片吸水量均值为0.13 g,40 min时叶片吸水量均值为0.27 g,120 min时叶片吸水量均值为0.21 g;(3)11种乔木的冠层雨水截留量在71.30 ~ 738.72 g/m2之间,6种灌木的冠层雨水截留量在41.79 ~ 275.28 g/m2之间,4种草本的冠层雨水截留量在57.82 ~ 217.49 g/m2之间,常绿针叶植物冠层截留量明显高于落叶阔叶植物;(4)部分灌木和草本植物冠层截留量比部分乔木冠层截留量高,如黄杨、鸢尾;(5)植物冠层截留体积与冠层覆盖面积、植物冠层截留量呈正相关关系,常绿针叶乔木+常绿灌木+草本搭配组合的冠层截留体积最大;(6)雪松+黄杨+鸢尾群落冠层的多年平均降雨截留量占总降雨量的比例为11.57%,对小降雨事件有显著截留效果。  结论  不同植物种类及配置对城市绿地雨水截留能力有影响,本研究可为构建高截留能力植物群落及海绵城市绿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石家庄长安公园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样地法对其植物种类、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植物群落为水平结构(植物种类组成类型)和垂直结构(乔灌草结构为主,兼有乔灌、乔草等);物种多样性整体水平不高,乔木胸径以三级最多,集中在25~38 cm;其相对密度和相对盖度较高,多为人工成片、成列栽植。物种多样性呈现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测定群落内乔木层的重要值、灌木层的Shannon-Wiener(H′)指数和Pielou(J)均匀度指数,以及郑元润改进后的M. Godron稳定性指数,对武夷山4个不同类型的针阔混交林群落进行所处演替阶段的分析和群落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1)群落A(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Hook.、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赤杨叶Alniphyllum fortunei Makino.)处于从针叶林向针阔混交林演替阶段的中期;群落B(马尾松+细柄蕈树Altingia gracilipes Merr.)处于从阔叶马尾松林向阔叶混交林演替的中期;群落C(马尾松+甜槠Castanopsis eyrei Tutch.)处于从针阔混交林向阔叶混交林演替的中后期;群落D (杉木+赤杨叶)处于从针阔混交林向阔叶混交林演替的初期;(2)群落内灌木层的物种构成及多样性将影响并决定群落演替的方向;(3)4个针阔混交林乔木层仍有大量针叶树种存在,稳定性测定坐标值远离20/80这个点,表明这些森林群落均未达到顶级群落阶段,处于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1.
人工植物群落调查与评价方法设计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比较自然植物群落和人工植物群落的差别,结合自然植物群落的基本调查方法及植物种植设计的一般性原则,设计出一套适合于人工植物群落调查与评价的方法,其评价结果对园林植物配置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流经天津市的海河两岸景观现状进行实地调查,选取18个调查样地,从植物组成、群落结构以及耐水湿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目前海河两岸驳岸形式单一,地被层种类不丰富,耐水湿植物较少等特征,并对不足之处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了解福州居住区植物群落的特征及配置状况,对福州市4个典型居住区中庚国际华府、三盛托斯卡纳、大儒世家朗园、三盛国际公园的植物群落特征及配置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植物群落的植物组成有59科、112属、140种。其中乔木共有71种、灌木种共有41种、藤本4种、草本25种(含蕨类1种)。群落各生活型植物占总种数的比例分别为: 常绿乔木50.71%,落叶乔木12.14%,常绿灌木29.28%,木质藤本2.85%,草本17.85%。样地群落中常绿乔灌木植物生活型的种类均较丰富,但落叶树种及藤本应用较少,群落层次不够丰富,景观季相变化不明显,配置方式单一,景观雷同缺乏特色。  相似文献   

14.
森林植物群落对昆虫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贾春生  迟德富  胡隐月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9):1871-1872,1883
植物群落和昆虫群落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森林植物群落科、种组成结构变化的复杂程度极大地影响昆虫群落科、种组成的多样性。草本层和灌木层多样性对昆虫天敌类群,尤其是寄生天敌类群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北京市主要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状况,为有效保护北京市的生物多样性提供基础资料,根据实地调查的大量样地数据,对北京市主要植物群落进行了物种多样性比较。在北京市的山地森林群落中,森林群落的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最高,灌木层次之,乔木层最低,不同层次之间物种多样性差异显著。在12个森林群落类型中,有7个群落类型样地内的平均物种数在36种以上,5个群落类型样地内的平均物种数在30~36种之间。各群落类型中,紫椴林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最高,其次是杂木林、黑桦林、核桃楸林、山杨林、白桦林和鹅耳枥林;山杨林、白桦林、紫椴林、杂木林和栓皮栎林群落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各群落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差别不大,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与乔木层、灌木层的两个多样性指数呈负相关,但均不显著。在灌丛群落中,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灌木层,灌木层与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变化趋势呈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在8个主要灌丛群落中,平榛灌丛样地内平均物种数最多(39.54种),其次是杂灌丛(36.94种);群落样地内平均物种数超过30种的灌丛群落有4种,为柔毛绣线菊灌丛、平榛灌丛、山杏灌丛和杂灌丛,同时也是样地内物种变化较大的4个群落类型,物种变化范围超过了30种。灌丛群落间物种多样性存在极显著差异。大部分森林群落类型间物种相似性在0.30~0.60之间,部分森林群落类型间的物种相似性存在较大差异。灌丛群落间物种相似性较大,大部分灌丛群落间的物种相似性指数在0.45以上,鹅耳枥灌丛和柔毛绣线菊灌丛群落间物种相似性最高(0.60),平榛灌丛和荆条灌丛间物种相似性最低(0.39)。除了源于植物群落自身和自然环境因素影响物种多样性以外,人为因素干扰是影响植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应予以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16.
沈阳市北陵公园油松栎林生活型结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沈阳市北陵公园油松栎林群落为研究对象,应用Raunkiaer生活型分析方法对该群落开展生活型结构分析和比较,并对植物群落的特征进行评价。从而综合园林艺术要求与地带性植被类型特点,为沈阳地区设计近自然的高质量园林植物景观提供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几十年来植物群落排序研究的成果,探讨了各种排序方法在植物群落分析应用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对排序的有效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围栏对新疆山区草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新疆典型山区草地——高寒草甸、亚高山草甸和山地草原的野外实地监测,在草原围栏内外植物群落生物量、高度、盖度、频度以及生物多样性指数的研究结果比较基础上,讨论了围栏这一人为手段对草原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的影响:有利于牲畜轮牧食物资源量的增加,但是导致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减少.  相似文献   

19.
苏南地区加拿大一枝黄花繁殖地的植物群落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应用群落生态学方法探讨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南京和苏州地区植物的影响风险。测定结果显示: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地区植物物种丰富度(S)、总数量(N)、均匀度(J)、群落多样性(H)、综合优势比(SDR)均低于没有一枝黄花生长地区;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地区的植物群落稳定性比没有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地区差,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存在较大的生态风险性。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人定湖公园植物群落结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群落是园林的主体,也是城市公园发挥其生态作用的基础。只有通过合理地调节和改变公园中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与分布格局,才能形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现代化城市公园。本文以北京人定湖公园为调查对象,分析和总结了公园入口处、滨水、草坪、园路及公园边界处植物群落配置特点,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针对今后城市公园植物群落配置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