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干旱区开都河-孔雀河流域为例,利用改进的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计算2000-2011年该流域的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和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探讨流域内6个县市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时空演变过程及差异特征。研究表明:1)以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简称巴州)为参照区域,经济资源和土地资源是承载开都河-孔雀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资源,而水资源对于开都河-孔雀河流域人口和经济的承载能力相对较弱。2)近十年来开都河-孔雀河流域相对资源人口承载状态为非常富余,人口富余度由2000年的7.4%演变为2011年的2.8%;经济承载状态由严重超载转变为超载,经济超载度由2000年的5.1%演变为2011年的2.4%,其中受库尔勒市的经济严重超载度的影响作用巨大。3)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分析,开都河-孔雀河流域各县市的相对资源综合经济承载状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人口承载力呈现出各自的差异变化。4)依据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匹配类型,将开都河-孔雀河流域6个县、市分为四类区域,并基于不同县、市的发展实际提出相应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为协调开都河-孔雀河流域的人口流动与经济布局提供决策参考,为整个塔里木河流域的绿洲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指导。  相似文献   

2.
为了定量研究干旱区生态环境承载力的饱和程度,本文以和田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2010年和田河流域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和田河流域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综合评定值为0.660 1,处于超载状态,人口、耕地和社会经济发展与流域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是影响其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鉴于此,本文从水资源合理利用、统筹人口和经济发展、调整区域能源结构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为提高和田河流域生态环境承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红寺堡生态脆弱移民区为例,从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生态系统和水资源系统构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该区2014年水资源承载力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并采用非线性回归法和马尔科夫预测模型分别对该区2020年GDP和人口进行估测。结果表明,现阶段红寺堡区经济、人口总体上可载,水资源未出现超载状态,而到2020年社会经济发展总体可载,但人口超载严重,水资源承载压力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4.
运用基于耕地、经济及生态3方面的综合承载力的改进型适度人口模型,计算2015—2019年三明市适度人口规模,并将其与现实人口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2015—2019年三明市的耕地承载人口规模虽有所上升,但始终处于超载状态,超载率最高达27.37%.经济承载人口规模呈现富余状态,富余率最高达22.75%,但第二产业承载人口规模占主要地位.生态承载人口规模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也处于超载状态,超载率最高为90.86%.适度人口规模先上升后下降,始终低于实际人口,超载率最高为23.37%.这说明2015—2019年三明市的经济发展是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人口、资源与环境处于一种不协调状态.最后,提出了合理对策,以提升三明市的适度人口规模.  相似文献   

5.
水资源是区域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资源承载力是判断水资源是否满足区域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许多地区发展的关键因素。区域水资源承载潜力的评估,对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与产业布局调整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研究在探讨水资源承载力概念的基础上,利用水资源供需平衡原理,结合东营市水利发展规划,对东营市人口、经济承载力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水资源承载人口呈现周期性变化,可承载人口高峰分别在2010年和2030年出现,达到200.48万、169.859万,可承载人口低谷出现在2015年为158.572万;研究时段内,供水保障率为50%时2005~2013年人口、GDP均处于可载状态,其他年份为超载状态;供水保障率为75%时,人口和GDP基本处于超载状态。  相似文献   

6.
郭旋  冯利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8):3348-3350
采用模糊评价法对2006年义乌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6年义乌市水资源承载力处于适载范围,有较强的超载迹象,应采取措施提高水资源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7.
以抚顺县社河控制单元为例,基于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社会经济4个子系统构建指标体系及水环境承载力评估预警动态模型,并设计常规发展型、经济改善型、水环境改善型、水资源改善型、综合改善型5种情景方案,预测2019—2025年不同发展方案下的水环境承载力。结果表明,社河控制单元水环境承载力均呈上升趋势,各方法调节效果为综合改善型(0.811 7)>水资源改善型(0.765 8)>经济改善型(0.711 7)>水环境改善型(0.682 4)>常规发展型(0.672 5)。常规发展型情景方案2025年达到临界超载—蓝色预警状态,说明按照现有状态发展,社河控制单元不能够承载目前的人口、经济规模;综合改善型情景方案2025年达到绿色不超载状态,说明在此方案下,社河的社会经济、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能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全国和重庆市作为参照区域,评价了2000~2015年成都市各类相对资源承载力,分析了成都市的水资源相对于人口、经济的超载情况及水资源在各市区县的空间分布差异。研究表明,与全国和重庆市对比,近10几年来成都市相对水资源承载力始终处于超载状态。除此之外,成都各区县还存在水资源存量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根据水资源承载力理论,构建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AHP-德尔菲综合评价方法,对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确定了评价标准并给出了相应的评分值.并运用综合评价法对郑州市2010年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评价,得出综合评分值为2.8处于轻度超载状态.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多尺度时空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粮关系为基础,利用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LCC)和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指数模型(LCCI),从全省、分区、分县3个空间尺度定量评价山西省2003~2012年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2003~2012年全省人口承载力呈增加趋势,其中2009年以后LCCI逐年降低,但人粮关系仍处于超载状态。(2)分区格局:人口承载力晋南晋北晋中,晋南人粮关系处于平衡有余状态,发展潜力较大,而晋中地区一直处于严重超载状态,人粮关系紧张;十年间各区LCC均呈增加趋势,但增加幅度晋南晋中晋北。(3)分县格局:人口超载区主要分布在晋中大部分县域,粮食盈余区主要分布在晋东南地区及晋北部分县域,但2008~2012年比2003~2007年盈余的县域增加了18个,人粮关系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人粮关系,运用土地资源承载力(LCC)模型和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LCCI)模型,从全省、分市、分县3个空间尺度定量评价了2000—2015年贵州省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时空变化过程。结果表明:从全省水平上看,贵州省土地资源承载力一直处于人口超载、粮食短缺的状态;分市格局上看,粮食盈余市(州)增加,人粮超载市(州)减少,人粮关系趋于改善,遵义市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最低,贵阳市最高;分县尺度上看,全省大部分县域的土地承载力状态有明显改善,北部地区土地资源承载力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目前粮食盈余县主要分布在遵义市,贵阳—安顺—六盘水—黔西南一带的人口超载县最为集中。  相似文献   

12.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粮关系为切入点,根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结合土地承载力(LCC)模型、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LCCI)模型,定量评价了广西土地资源承载力及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变化情况,并运用GM(1,1)模型对结果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2005~2015年,广西全省粮食产量、土地资源承载力整体略有增强,全省人口基数过大且逐年呈增长趋势,粮食盈余率呈现负增长状态。(2)2005~2015年间,广西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值均大于1.125,并呈增长趋势,说明广西区域粮食总量无法满足人口的需求,粮食严重不足,人口呈超载状态。(3)2016~2025年,土地承载力指数表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由2016年的1.55上升到2025年的1.75,10年间上升12.90%,按照此趋势发展下去,广西人口将会严重超载,人地矛盾日趋严峻,对广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该研究可为缓解人地矛盾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粮关系为切入点,根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结合土地承载力(LCC)模型、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LCCI)模型,定量评价了广西土地资源承载力及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变化情况,并运用GM(1,1)模型对结果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2005~2015年,广西全省粮食产量、土地资源承载力整体略有增强,全省人口基数过大且逐年呈增长趋势,粮食盈余率呈现负增长状态。(2)2005~2015年间,广西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值均大于1.125,并呈增长趋势,说明广西区域粮食总量无法满足人口的需求,粮食严重不足,人口呈超载状态。(3)2016~2025年,土地承载力指数表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由2016年的1.55上升到2025年的1.75,10年间上升12.90%,按照此趋势发展下去,广西人口将会严重超载,人地矛盾日趋严峻,对广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该研究可为缓解人地矛盾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均方差决策分析法的吉林市土地资源承载力动态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资源承载力是阐释人地关系的一项重要的综合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从人口承载力、建设规模承载力、经济承载力以及生态承载力等四个方面构建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用均方差权值决策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对吉林市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状况进行实证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06~2010年,吉林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经济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大体呈上升趋势,且处于较高或高承载状态;土地资源建设规模承载力波动不大,基本处于中级承载状态。总体而言,2006~2010年吉林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一直处于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为宝鸡市粮食安全及区域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以陕西省2001—2017年统计年鉴中宝鸡市的耕地面积、粮食总产量、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和人口数量等指标为基础数据,采用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LCC)和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指数(LCCI)模型定量分析宝鸡市2000—2016年的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变化,并预测其耕地资源的未来人口承载能力。结果表明:2000—2016年,宝鸡市的耕地面积呈波动减少趋势,人口呈不断升高趋势,并随着人口数量增加,人均耕地面积逐年减少;2016年宝鸡市的耕地资源可承载364.23万人,人口承载力指数为1.054,人粮关系处于临界超载边缘。预测宝鸡市耕地资源到2020年可承载的最大人口数为364.08万人,与预测人口数相比,超载31万人,超载率为8.43%;到2025年可承载的最大人口数为344.57万人,与预测人口数相比,超载58万人,超载率为16.77%;到2030年可承载的最大人口数为328.61万人,与预测人口数相比,超载81万人,超载率为24.75%;人口数量均超过耕地资源可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出现超负荷现象。  相似文献   

16.
乐山市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春燕  匡鸿海  高勇  蒋大林  冉清红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7):4048-4051,4055
采用土地资源承载力模型计算乐山市土地人口承载力现状,利用线性回归统计模型,并结合以温饱型、小康型及富裕型3种消费水平为标准的土地人口承载力计算方法,对乐山市2003-2020年的土地人口承载力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乐山市2003-2012年土地人口均超载,但超载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013-2020年的未来8年乐山市均可满足温饱型粮食消费需求,但未达到小康型与富裕型人口粮食消费需求,预计人口比以上两种类型消费水平分别超载23.58万和56.84万人.2020年乐山市土地人口承载力预测最佳规模为360万~370万人.为此,提出控制人口增长、严格保护耕地、提高劳动者素质及提高耕地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定量分析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对流域水环境的综合影响,利用系统动力学Vensim软件建模方法,采用"社会经济-水资源-排放负荷"系统动力学模拟技术,选取人口、国民生产总值(GDP)、化学需氧量(COD)、氨氮负荷作为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建立了白塔堡河流域人口、经济发展、水环境系统中COD模型和氨氮负荷模型。通过一致性检验,得出模拟值与历史数据相对误差均在3%以内,能够反映实际系统的演变,可以有效进行仿真模拟。运用建立的水环境承载力系统模型,模拟和分析了白塔堡河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了通过增加点源削减率、提高人口综合素质、调整流域产业劳动力构成比例等措施,可以实现改善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2004年—2018年江西省水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基础数据,选取5层领域共22个具体指标,构建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对江西省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并探讨了其时空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江西省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南昌市水资源承载压力最大,九江市承载压力最小,其余大部分地区水资源承载压力适中,总体差异不大;(2)2004年—2018年,江西省水资源承载压力整体呈下降趋势,水资源开发利用呈良性发展状态;(3)2018年南昌、萍乡和鹰潭水资源承载处于濒临超载状态,其余大部分地区水资源承载处于承载适宜状态,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压力适中,水资源开发利用尚有较大潜力。该研究成果为江西省水资源管理规划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覃玲玲 《湖北农业科学》2011,(16):3451-3456
通过建立水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矿产资源承载力的数学模型,探索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的计算和评价方法;并以崇左市为例,计算崇左市2010现状年和2015年、2020年的自然资源承载力,然后评价自然资源对区域人口、经济社会发展及发展规模的承载能力.结果表明,崇左市水资源对区域的发展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现状及未来均未出现...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中国31个省际城市为研究区,从土地人口承载力、土地经济承载力、土地社会承载力及土地生态承载力4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与均方差权值法的综合确权法提高研究结果的精确度,对2014—2016年中国31个省际城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2014—2016年中国省际城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水平呈逐步上升趋势,其中2015—2016年上升趋势较快,2016年达到顶峰,81%的省份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呈较高水平。(2)北京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发展水平遥遥领先,整体来看,北京、天津、重庆和上海直辖市的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强于山东、河北、江苏、湖北等中东部城市,内蒙古、青海、新疆和西藏等西部边缘型城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水平较低。(3)综合分析土地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经济因素、生态因素、人口因素与社会因素均起到一定作用,地均GDP、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影响中国省际城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