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检测罗汉果茎尖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后再生植株的遗传稳定性。[方法]对罗汉果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前后的植株进行过氧化物酶(POD)和酯酶(EST)同工酶酶谱分析、染色体计数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子标记。[结果]超低温保存前后,POD同工酶图谱上均显示9条酶带,且迁移率一致;EST同工酶图谱上均显示8条酶带,迁移率也一致;POD和EST同工酶谱、染色体数目和RAPD谱带均未发现差异。[结论]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罗汉果种质资源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2.
苹果种质资源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技术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研究了苹果茎的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技术。实现了低温锻炼、预培养及恢复培养基对成活率的影响,筛选出了合适的冰冻保护剂PVS3,构建了苹果茎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体系。同时对冻存成活苗的叶片再生能力和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模拟厌氧胁迫下薏苡(CoixlacrymajobiL.)和玉米(zeamayL.)的丙醛(MDA)和过氧化脂质(LPO)含量及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厌氧胁迫处理增加薏苡、玉米根系和叶片的MDA的含量,同时导致膜脂过氧化物的生成;但在根系中,薏苡膜脂过氧化物含量低于玉米,MDA含量与处理前比较处于较低水平;此外,薏苡根系中SOD维持较高的活性,而玉米则在叶片中有较高的POD和SOD活性。  相似文献   

4.
NaCl胁迫及外源ABA和GA_3对黄瓜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及外源ABA、GA3处理对黄瓜幼苗叶片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先升高后降低、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降低,叶片膜脂过氧化产物内二醛(MDA)含最增高,质膜透性增大。外源ABA、GA3能显著提高黄瓜幼苗叶片POD、CAT、SOD的活性,降低叶片MDA的积累和质膜透性,有效缓解盐胁迫引起的黄瓜幼苗叶片细胞的膜脂过氧化。三组浓度的ABA、GA3均能显著缓解盐害。  相似文献   

5.
以抗热性较弱的黄瓜品种新泰密刺为材料,研究了外源脯氨酸(Proline,Pro)对高温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活性氧代谢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的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丙二醛(MDA)含量和电解质渗透率(EL)显著升高,细胞膜受到了明显的过氧化伤害;Pro预处理通过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强了对活性氧(ROS)的清除能力,有效地缓解了由高温胁迫诱导的膜脂过氧化伤害;同时,Pro预处理提高了游离Pro、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增强了植株的渗透调节能力,从而维持了植株体内的水分平衡。结果说明,外源Pro通过提高高温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降低体内ROS水平,提高植株的渗透调节能力,从而缓解高温胁迫对黄瓜叶片的膜脂过氧化伤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南方紫花苜蓿的生物技术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适宜我国南方环境的XN-1型(西农1号)紫花苜蓿为材料,测定其母系植株及原生质体再生植株茎、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3种同工酶活性,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同样的胁迫条件下,南方紫花苜蓿母系植株的3种同工酶活性均高于原生质体再生植株;母系植株与原生质体再生植株过氧化物酶活性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南方紫花苜蓿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3种同工酶活性较母系植株均有所下降,相应的抗性、适应性也较母系植株下降。  相似文献   

7.
以本地种番石榴和台湾珍珠番石榴为材料 ,测定其叶片在越冬期间活性氧代谢的变化 .结果表明 :在越冬期 ,随着温度的降低超氧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物酶 (POD)、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增强 ,在 1月 2 0日达最大值后下降 ;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含量呈类似趋势 ;台湾珍珠番石榴的抗坏血酸 (ASA)含量呈下降趋势 ,而本地种番石榴的 ASA含量先升后降 ;膜脂过氧化产物 (MDA)含量在整个越冬期呈上升趋势 ;在越冬期 ,本地种番石榴叶片 SOD、POD、CAT活性 ,以及 GSH、ASA含量均高于台湾珍珠番石榴  相似文献   

8.
NaCl胁迫对桉树幼苗膜脂过氧化与膜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4个桉树品种组培苗叶片为材料,研究了NaCl胁迫对其膜脂过氧化和膜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质膜相对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升后降;SOD的活性在不同桉树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而CAT和POD在不同品种之间则存在极显著或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以菜用大豆品种绿领95-1为试材,研究外源亚精胺(Spd)对NaCl胁迫下菜用大豆植株不同时期叶片多胺含量、膜脂过氧化、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施Spd显著提高NaCl胁迫下菜用大豆叶片中的游离态腐胺(Put)、亚精胺(Spd)和精胺(Spm)含量;NaCl胁迫下外施Spd的菜用大豆植株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植株,O-2·产生速率及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植株膜脂过氧化轻于对照;外施Spd植株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因此,亚精胺在提高菜用大豆耐盐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转ICE1基因水稻耐冷性与膜脂过氧化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关系,以转ICE1基因和非转基因水稻垦鉴稻10号为材料,研究4℃低温胁迫对水稻幼苗膜脂过氧化程度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期间,转ICE1基因水稻的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低于非转基因水稻,说明ICE1基因的过量表达减轻了膜脂过氧化程度,保护了细胞膜系统;随着冷处理时间的延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转ICE1基因水稻的SOD、CAT活性均强于非转基因水稻,但POD活性弱于非转基因水稻。说明ICE1基因的过量表达可能通过减轻膜脂过氧化程度与调整抗氧化酶活性来增强转基因水稻的耐冷性。  相似文献   

11.
对新型化学杀雄剂CHA1诱导油菜品种638和82089雄性不育过程中叶片和花蕾SOD(超氧化物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和CAT(过氧化氢酶)酶活性变化及MDA(丙二醛)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HA1处理下,油菜叶片中SOD、POD和CAT酶活性都升高,MDA含量降低;而在花蕾中SOD酶活性升高,POD和CAT酶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表明在CHA1处理油菜花蕾败育过程中,细胞中发生了氧化保护酶的活性变化和膜脂过氧化。  相似文献   

12.
以青稞叶片为试材,对其进行黑暗诱导衰老,研究了三唑酮处理对青稞离体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水溶性蛋白质、非水溶性蛋白质、丙二醛(MDA)含量、Chl a/b值和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青稞离体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素a、叶绿素b、Chl a/b值与水溶性、非水溶性蛋白质含量均不断下降,丙二醛含量、POD活性上升,SOD和CAT活性降低。三唑酮处理延缓叶绿素a、叶绿素b、Chl a/b值与非水溶性蛋白质含量的下降,抑制丙二醛含量、POD活性的上升,阻碍SOD活性降低,对水溶性蛋白质和CAT作用不明显。表明三唑酮具有减轻青稞离体叶片膜脂过氧化的能力和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红豆杉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斗蓬山高山沼泽生境生长的红豆杉与迁地保护栽培1年、2年的红豆杉进行了相关生理指标比较。结果表明,沼泽生境生长的红豆杉植物叶绿素含量减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强,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有所上升,过氧化氢酶(CTA)活性下降。由于3种活性氧清除酶活性变化的不平衡,使得活性氧的产生与清除不均衡,氧自由基在叶片中大量积累,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上升;根系活力下降,单位叶面积叶片质量下降,植物用于叶面积建成的光合作用相对较少;削弱植株光合产物的积累,植株衰老加快。  相似文献   

14.
以玉米(Zea may L.)品种"郑单958"为材料,采用0.15 g.mL-1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研究外源原儿茶醛根施预处理对玉米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RWC)、活性氧代谢系统、抗氧化酶类以及渗透调节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15 g.mL-1PEG-6000胁迫16 h,玉米叶片的活性氧代谢系统(丙二醛含量、细胞膜透性、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主要渗透调节物(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均极显著升高,而RWC、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极显著降低;原儿茶醛(0.5~25 mg.L-1)预处理可极显著抑制水分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活性氧代谢系统以及渗透调节物含量的上升,并诱导SOD、POD和APX等抗氧化酶类活性提高,提高叶片RWC。说明原儿茶醛能够提高玉米幼苗的抗氧化能力,减少水分胁迫诱导的活性氧自由基积累,缓解膜脂过氧化,有效增强植株抗水分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了解水稻雄性不育现象,研究了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水稻不育系451A及保持系451B分蘖期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含量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育系水稻营养生长阶段的分蘖期SOD、POD、CAT活性以及MDA含量表现异常,不育系水稻SOD活性高于保持系,不育系水稻CAT活性低于保持系,导致不育系水稻MDA含量较高,这可能引起了水稻能量、物质代谢异常,膜脂过氧化逐渐积累,从而造成了花粉败育。  相似文献   

16.
为提出生物有机肥对生姜的增产机理,从植物对逆境生理适应的三个方面入手,研究不同肥料对生姜叶片渗透调节、活性氧代谢以及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明显提高生姜叶片渗透调节功能,提高蛋白质的可溶性;施用生物有机肥可明显提高生姜旺盛生长期叶片的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施用生物有机肥可明显提高生姜衰老期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有效降低电解质渗透率和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  相似文献   

17.
Cu胁迫对小白菜保护酶系统及其他相关抗性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水培营养液中添加CuSO4,以上海青和五月慢2个常规小白菜品种为试材,研究了Cu胁迫对小白菜保护酶系统及其他相关抗性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Cu胁迫会破坏保护酶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明显上升,同时产生更多的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膜相对透性增加,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而SOD活性/MDA含量的降低说明了植株对外界胁迫自我调节能力的下降;作为渗透调节物质,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随外界Cu2+含量的升高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8.
NaCl胁迫对黄瓜幼苗子叶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55,自引:2,他引:55  
研究了NaCl胁迫下黄瓜幼苗子叶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细胞的膜脂过氧化程度明显加剧,丙二醛(MDA)含理显增加,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下降,MDA含量及POD,SOD活性可以作鉴定黄瓜幼苗耐盐性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9.
镉处理下青菜和白菜MDA含量、POD和SOD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比较研究了芸苔属植物青菜和白菜在过量镉(Cd)处理下膜脂过氧化和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白菜对Cd毒害的耐性大于青菜。Cd处理增加了两种植物叶片膜脂过氧化产物MDA(丙二醛)的含量,提高了叶片POD(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其中当Cd处理浓度为100μmol·L-1时,青菜叶片内MDA含量上升比白菜叶片内MDA含量上升更明显。白菜叶片内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升高,而青菜叶片内SOD活性在低浓度Cd胁迫下,随Cd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但当Cd浓度为100μmol·L-1时,SOD活性却下降为白菜的81%。  相似文献   

20.
采用溶液培养枸杞(Lycium barbaum L.)幼苗,测定在盐胁迫下加入牛磺酸后枸杞幼苗的先合特性、细胞膜相对透性、膜脂过氧化产物以及膜系统保护酶的含量.结果表明,盐胁迫下,枸杞幼苗的光合速率下降,细胞膜透性增加,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提高.加入外源牛磺酸后,可以降低枸杞幼苗的细胞膜相对透性和MDA含量,部分代替保护酶的作用,使SOD和POD的活性有一定降低,对细胞膜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并提高枸杞幼苗叶片的光合效率.因此,外源牛磺酸可以缓解盐胁迫对枸杞幼苗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