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嗜卷书虱抗性与敏感品系乙酰胆碱酯酶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嗜卷书虱(LiposcelisbostrychophilaBadonnel)DDVP抗性品系(RDDVP)和PH3 抗性品系(RPH3 )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生物化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比较发现嗜卷书虱RDDVP品系和RPH3 品系的酶原蛋白均显著高于敏感品系(P< 0. 05), 2个抗性品系间也存在着显著差异(P< 0. 05)。RDDVP和RPH3 品系的AChE活力和比活力都明显低于敏感品系,且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 0. 05 )。RDDVP品系的Km 值较敏感品系显著升高(P< 0.05),是敏感品系的1. 33倍,说明酶发生了质的变化,与底物的亲和能力显著降低;而RPH3 品系无显著变化。从Vmax看,RDDVP无明显变化,而RPH3 却显著降低(P< 0. 05)。研究结果表明, 2个抗药性品系都存在靶标抗性,其抗性的形成与AChE在量和(或)质上的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系统地比较了嗜卷书虱的抗高二氧化碳(RHCO2)、抗低氧高二氧化碳(RHCLO)、抗敌敌畏(RDDVP)和抗磷化氢(RPH3)4个抗性品系及敏感品系不同虫态的个体在鲜重及其呼吸代谢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抗性品系的体重和呼吸代谢发生了显著变化.抗气性品系(RHCO2和RHCLO)各虫态的鲜重均比抗药性品系(RDDVP和RPH3)增加.RHCO2品系和RDDVP品系(除卵期外)每个发育阶段的耗氧量均比敏感品系显著增加;从全生育期来看,RH-CLO品系的耗氧量最低,而RDDVP品系最大.RHCLO品系单位时间呼出CO2量明显多于其他品系.成虫的代谢速率RDDVP品系是敏感品系的1.92倍,而其余几个抗性品系的代谢速率均比敏感品系低,RHCLO品系的代谢速率最低,仅为敏感品系的44.41%.  相似文献   

3.
嗜卷书虱抗气性与抗药性品系间羧酸酯酶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报道了重要储藏物害虫嗜卷书虱的气调抗性品系RHCO2,RHCLO和药剂抗性品系RPH3,RDDVP与敏感品系S间的羧酸酯酶的活力、比活力、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度Vmax的差异.结果表明,(1)RHCLO品系CarE的活力最强,是S品系的1.7倍,而RDDVP品系的活力最低,与敏感品系没有显著差异;(2)RPH3品系CarE的比活力最高,比S品系高57.1%,而其他几个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及它们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RDDVP品系的Vmax最大,是S品系的1.20倍,而RHCLO品系仅为S品系的46.3%;(4)米氏常数Km以S品系最大,RHCO2品系最小。该项研究的结果明确了不同抗性品系的形成与CarE均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变化的质和量上有很大的差异,这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不同抗性品系间可以形成交互抗性,但交互抗性的程度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嗜卷书虱抗气性和抗药性品系呼吸代谢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境地比较了嗜卷书虱的抗高二氧化碳(RHCO2)、抗低氧高二氧化碳(RHCLO)、抗敌敌畏(RDDVP)和抗磷化氢(RPH2)4个抗性品系及敏感品系不同虫态的个体在鲜重及其呼吸代谢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抗性品系的体重和呼吸代谢发生了显著变化。抗气性品系(RHCO2和RHCLO)各虫态的鲜重均比抗药性品系(RDDVP和RPH2)增加。RHCO2品系和RDDVP品系(除卵期外)每个发育阶段的耗氧量均比敏感品系显著增加;从全生育期来看,RH—CLO品系的耗氧量最低,而RDDVP品系最大。RHCLO品系单位时间呼出CO2量明显多于其他品系。成虫的代谢速率RDDVP品系是敏感品系的1.92倍,而其余几个抗性品系的代谢速率均比敏感品系低,RHCLO品系的代谢速率最低,仅为敏感品系的44.41%。  相似文献   

5.
系统报道了重要储藏物害虫嗜卷书虱的气调抗性品系RHCO2,RHCLO和药剂抗性品系RPH3,RDDDVP与敏感品系S间的羧酸酯酶的活力、比活力、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度Vmax的差异.结果表明,(1)RHCLO品系CarE的活力最强,是S品系的1.7倍,而RDDVP品系的活力最低,与敏感品系没有显著差异;(2)RPH3品系CarF的比活力最高,比S品系高57.1%,而其他几个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及它们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RDDVP品系的Vmax最大,是S品系的1.20倍,而RHCLO品系仅为S品系的46.3%;(4)米氏常数Km以S品系最大,RHCO2品系最小.该项研究的结果明确了不同抗性品系的形成与CarF均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变化的质和量上有很大的差异,这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不同抗性品系间可以形成交互抗性,但交互抗性的程度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棉蚜啶虫脒不同品系解毒酶活性测定和增效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棉蚜啶虫脒抗性、敏感品系解毒酶活性测定和增效剂试验,明确与抗药性产生密切相关的解毒酶.[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测定和生化分析方法,研究棉蚜啶虫脒品系解毒酶活性变化和增效剂的增效作用.[结果]棉蚜啶虫脒抗性品系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细胞色素P450s O-脱乙基比活力都高于敏感品系,其中抗感品系中羧酸酯酶、细胞色素P450s O-脱乙基比活力差异都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啶虫脒抗性品系三种解毒酶活性分别为敏感品系的2.91、1.04和1.69倍.增效剂磷酸三苯酯(TPP)、增效醚(PBO)、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在啶虫脒敏感棉蚜品系中的增效比为1.02、1.03、1.02,在啶虫脒抗性棉蚜品系中的增效比为1.77、1.61、1.04.[结论]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在棉蚜对啶虫脒的抗性产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灰飞虱对氟虫腈的抗性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抗性品系筛选、现实遗传力分析、离体酶活力测定,对灰飞虱对氟虫腈抗性及其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 发现:灰飞虱对氟虫腈的抗性发展较慢,利用田间低抗种群(RR 6.9倍)进行室内筛选,24代后抗性仅增加到21.2倍,其抗性现实遗传力较小,仅为0.041.利用室内筛选的氟虫腈抗性和敏感性品系进行解毒酶活力的对比研究发现:抗性灰飞虱体内的酯酶和谷胱甘肽转移酶活力与敏感品系没有显著差异,但P450单加氧酶活力是敏感品系的1.58倍.增效试验表明:在敏感品系中3种增效剂对氟虫腈均没有明显增效,但在抗性品系中,PBO对氟虫腈的增效比达到13.68,TPP和DEM的增效比仅分别为1.39和1.35.表明:灰飞虱对氟虫腈的抗性主要是由多功能氧化酶活力升高所致.  相似文献   

8.
麦长管蚜对吡虫啉的抗性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筛选获得了麦长管蚜对吡虫啉的抗性品系(25.22倍),并利用增效试验和解毒酶活力测定,对其抗性机理进行了研究.增效试验结果表明:顺丁烯二酸二乙酯在抗、感品系中对吡虫啉都没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但氧化胡椒基丁醚和磷酸三苯酯在2个品系均有增效作用,而且在抗性品系中的增效比(3.49和2.62)显著大于敏感品系(1.59和1.29).解毒酶活力测定发现,抗、感品系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比活力没有显著差异,但抗性品系中羧酸酯酶的比活力是敏感品系的1.53倍(P<0.05).综合分析认为,多功能氧化酶和羧酸酯酶活力增强在该麦长管蚜品系对吡虫啉的抗性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室内模拟田间药剂的选择压力,用辛硫磷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逐代处理,以选育其抗性种群,并测定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和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CarE)的活性变化。选育至12代,对辛硫磷抗性增长到4.524倍。生化分析表明,抗性品系AChE和CarE活性均显著高于敏感品系。在抗性选育过程中,小菜蛾AChE酶活性增长迅速,其比活力由F0的0.035μmol/L·mg·min上升为F12的0.209μmol/L·mg·min;小菜蛾不同选育世代CarE酶活性差异显著,F12比活力增长到F0的12.944倍。  相似文献   

10.
利用毒死蜱、吡虫啉和溴氰菊酯等3类不同药剂,通过毒力生测首先确定了田间灰飞虱对杀虫剂的低水平多重抗性特性;其次通过解毒酶活力测定,发现抗性品系的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和酯酶明显升高;进而根据灰飞虱转录组数据进行引物设计,通过PCR克隆对转录组中的细胞色素P450及酯酶基因进行验证,在得到53条细胞色素P450基因序列及72条酯酶基因序列的基础上,利用半定量PCR比较这些基因在灰飞虱田间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间的表达差异。结果发现:细胞色素P450的CYP6家族中有10条,CYP4家族中有6条,这16条基因序列在抗性品系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敏感品系;酯酶中也有12条基因系列在抗性品系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敏感品系,它们中3条来自羧酸酯酶家族,8条来自磷酸酯酶家族,1条来自其他酯酶家族。提示:解毒酶基因的过量表达是灰飞虱田间低水平多重抗性的主要机制,也是抗药性发展初期的关键因素,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田间监测,有利于了解田间灰飞虱的抗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12.
13.
本文对多发风险模型的负盈余持续时间进行了计算,从数值上对古典风险模型与多发风险模型的负盈余持续时间进行了比较,进一步说明了二者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4.
观察测量屠宰肉尸452头,其中440头为有无腹股沟深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10头为后躯被检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2头为管道注射,观察引流区。结果:1.猪有腹股沟深淋巴结,在统计230头,460例肉尸中,有24头存在,占10.43%。腹股沟深淋巴结平均重0.88±0.38克,平均大小为2.82±0.70×1.64±0.36×0.47±0.13厘米;汇集股部内侧和下腹部的淋巴液,注入髂内侧淋巴结。2.髂内侧淋巴结平均重1.87±0.71克,平均大小为3.19±0.80×1.38±0.42×0.55±0.18厘米;输入管数为5—6条,管外径为0.09±0.04厘米,输出管数为1—3条,管外径为0.24±0.10厘米。3.髂内侧淋巴结收纳腘浅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和髂下淋巴结引流区的淋巴液和部分盆腔内脏的淋巴液。管辖范围广,位置恒定,淋巴结较大,浅在胴体脏面,易找到,不破坏商品,不影响商品的外观,是屠宰肉尸后躯被检的主要淋巴结。  相似文献   

15.
猪大肠杆菌病病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猪的大肠杆菌病主要由产肠毒大肠杆菌(ETEC)引起,包括仔猪黄痢、仔猪白痢、猪水肿病等就ETEC的毒力因子和O抗原群,猪的日龄及其肠道受体与这些疾病的关系作了比较详尽的综述并讨论了可能存在的其它猪大肠杆菌病病型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