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茶蜂乐与蜂王产卵刺激剂,系中国林科院的专利产品,由我站生产销售多年。油茶蜂乐是南方油茶花、茶花、喜树花、橡胶树花及北方枣花、向日葵花、藜  相似文献   

2.
涂坚  涂志勇 《中国蜂业》2014,(10):21-22
根据蜂群关王停止产卵10天左右放王和处女王交尾成功开始产卵后,产卵3日后工蜂泌浆情绪高,幼虫周围浆水异常充沛,在进入油茶场地前10天将采油茶蜂群的蜂王关入王笼,进入油茶场地马上放王,让蜂王自由产卵,重新开始繁蜂,看蜂群是否会烂子。经过2013年油茶花期的试验,上述试验蜂群没有发生烂子现象,而没有关王的对照组蜂群发生了烂子。  相似文献   

3.
油茶花期防治蜂群中毒简法将蜂群采用分区管理(即巢箱内隔成繁殖区和采蜜区),在油茶花期来临前培育一批新王,更替老劣王,以提高产卵量,增加越冬蜂的数量,加强群势,还要及时摇出巢内油茶花蜜,尽量减少积存,加强管理,做好保温工作。在下午4~5时以后,当采集蜂...  相似文献   

4.
我站生产的蜂乐牌蜜蜂解毒灵,是油茶花期蜜蜂解毒的特效药。油茶花期使用解毒灵,确保蜜蜂采集勤奋,蜂王产卵积极,子脾无烂子。单群(标准箱)可产蜜30—50斤。经蜜蜂授粉的油茶林增产能翻番。蜂乐牌蜜蜂解毒灵也适宜于一般茶区蜜蜂解毒作用。全国各地蜂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油茶花期蜜蜂中毒问题,研究蜜蜂采集油茶花时蜂群的生态变化,在油茶花期,将中华蜜蜂放置于油茶基地饲养,观察蜜蜂采集油荼蜜粉时蜂群状况。结果表明:油茶花期,中华蜜蜂会积极采集油茶花蜜,但蜂群出现花子现象,不同幼虫个体对油茶花粉、花蜜消化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6.
蜜蜂采集油茶蜜粉时蜂群的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油茶花期蜜蜂中毒问题,研究蜜蜂采集油茶花时蜂群的生态变化,在油茶花期,将中华蜜蜂放置于油茶基地饲养,观察蜜蜂采集油茶蜜粉时蜂群状况。结果表明:油茶花期,中华蜜蜂会积极采集油茶花蜜,但蜂群出现花子现象,不同幼虫个体对油茶花粉、花蜜消化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7.
《中国蜂业》2016,(5):36-37
正蜂群在自然分蜂之前有一个准备时期,这个准备阶段叫做分蜂热。一、自然分蜂的掌握蜂群在自然分蜂前几天,开始在巢脾边沿造数个王台基迫使蜂王于不同时间在王台内产卵,王台内出现幼虫后,工蜂减少饲喂蜂王,使蜂王的产卵量迅速下降,经1周左右,蜂王完全停止产卵。腹部缩小,体重减轻,以便随飞出蜂群飞走。蜂王产卵量的突然变化,使蜂群哺育工作骤然减少,工蜂停止采集活动,无事可做的蜜蜂越来愈多,聚集在巢门前形成蜂胡子,出现怠工  相似文献   

8.
正山乌桕是赣南地区唯一的主要蜜源植物,一般在5月25日前后开花,花期二十多天,而此时正逢高温、高湿季节,在初花期蜂群最易发生"分蜂热",对蜂群的繁殖和采蜜都有很大的影响。要使蜂群在山乌桕花期有稳定性和积极性,现将本人对蜂群管理的做法介绍给大家,与广大蜂友共同探讨。根据蜜蜂的生物学特性,工蜂发育过程从蜂王产卵,孵化到从事野外采集活动需要三十多天,因此在4月上中旬就要着手培育采集蜂,当蜂群有4框蜂5张脾时(最好控制在4张脾,因为3~4框蜂的群势表现最为积极),可提出1张带蜂的子脾用组合分蜂法进  相似文献   

9.
徐传球 《蜜蜂杂志》2010,30(11):18-18
<正>在油茶花期蜂群管理上要注意二个问题:一是油茶蜜引起蜂群烂子,二是连续低温寒潮。这是养好意蜂的关键。10月中旬油茶花零星开放。随着油茶花陆续开  相似文献   

10.
2014年秋,我的蜂场进行了一次彻底治螨,由于治螨比较彻底,蜂群发展迅速,群势喜人。11月蜂群采油茶花,取得油茶蜜丰收。但好景不长,12月油茶花期结束出现严重爬蜂,死蜂遍地。每天要收集数以万计的死蜂,几天后700多脾蜂所剩无几,死蜂装了几麻袋,给农民做肥料。眼看蜂就要全部死光,只剩下蜂王,试用了很多药方效果均不佳,正发愁时翻阅到一本《中国蜂业》里面介绍用病毒灵和灭滴灵混合治疗爬蜂病,只治了3次基本控制病情。全场蜂群剩下1/10,好在保住了蜂种。  相似文献   

11.
金传忠 《蜜蜂杂志》2009,29(8):19-19
众所周知:在有限的蜜粉源采集区内,盲目增加蜂群的饲养数量肯定是不能增产的.尤其是在晚秋最后一个繁殖越冬蜂和采集蜂花粉的茶花花期.茶花花期蜂场之间距离近,各蜂场蜂群的强弱、饲料的足缺、管理方式,不仅直接影响茶花粉的产量,更是引起盗蜂的根源.  相似文献   

12.
蜂群秋季管理的好坏是决定蜂群能否安全越冬的关键 ,又是来年蜂群发展快慢与蜂产品产量高低的基础。“越冬蜂群要适龄 ,蜜足群强场地净。”这句话概括了蜂群安全越冬的条件。1 培育越冬适龄蜂适龄蜂是指 10月上中旬最后一批出房的幼蜂 ,这批蜂须没有经过采集的劳累 ,又进行了爽身排泄飞行 ,身体健壮。为了保证适龄蜂群的数量和质量 ,可在最后一个主要蜜源的中期 ,用产卵力强的新蜂王来代替产卵力弱的老蜂王 ,并进行适当的保湿和奖励饲喂 ,以促进蜂王产卵。在培育越冬适龄蜂的过程中 ,要保证巢内有足够的饲料 ,所以在最后一个蜜源期取蜜不可…  相似文献   

13.
浅谈茶花场地花粉产量与放蜂密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在有限的蜜粉源采集区内,盲目增加蜂群的饲养数量肯定是不能增产的。尤其是在晚秋最后一个繁殖越冬蜂和采集蜂花粉的茶花花期。茶花花期蜂场之间距离近,各蜂场蜂群的强弱、饲料的足  相似文献   

14.
一个初学养蜂者怎样养好蜂群?回答是“养强群”。现就这个问题择要谈谈。一、在蜂群方面1.要有产卵力强的蜂王。一个体格健壮的蜂王,可保证产卵的需要,为养好强群打下有力的基础。若蜂王老劣应育王更换。2.要蜂性勤劳,采集力强,食料消耗省。蜂群采集力强就能够增产蜜量,耗蜜省,可以得到较多的商品蜜。而且采集花粉的能力强,工蜂食用后可多分泌王浆。3.要选择分蜂性弱的蜂种以维持大群。分蜂性强的蜂种不能够维持大群,因而采集力低,不能抵御恶劣的气候和敌害,在高温下不能越夏,在低温下不能越冬。反之,分蜂性弱的蜂  相似文献   

15.
快速解除分蜂热的三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伟 《中国蜂业》2002,53(6):15-15
养强群夺高产是每个养蜂者期盼的事 ,但蜂群养得强壮了 ,如管理措施不当 ,也容易产生分蜂热 ,一旦产生了分蜂热 ,就会影响花期蜂群获得高产。如何快速解除分蜂热 ,使蜜蜂极积投入到采集中去呢 ?下面谈谈三种简易办法 ,供同行们参考。方法一 :把产生分蜂热蜂群内的王台除净 ,在蜜蜂大量活动时和一弱群直接调换位置 ,这样一来蜂群的内环境发生改变 ,而弱群内虫卵较多 ,蜂王产卵积极 ,解决了老子过多 ,哺育蜂过剩的问题 ,分蜂意念马上就可解除。方法二 :将分蜂群的蜂王带两框将要出房的老子一并提出 ,让蜂王休息备用 ,过 2日待蜜蜂知晓失王后 ,…  相似文献   

16.
1 .抓紧繁蜂 ,保持强群 南瓜花期伴随着其他植物开花 ,蜜粉丰富 ,蜂群工作积极 ,因此要抓住有利时机造新脾供蜂王产卵。注意把蜂王压在巢箱产卵 ,定期调蛹脾上继箱 ,巢箱补加巢础 ,争取每加一张巢础都变成子脾 ,使之达到 8上 8下的布置。如有特强的群势 ,要提蛹脾补给新分群 ,总之不怕群强而要全力繁蜂 ,为把强群送入向日葵花期打下良好基础。2 .遮荫通风 为了防止分蜂热的发生 ,可把蜂群放在树阴或简易凉棚下。3.生产蜂王浆 ,适时取蜜。4 .培育蜂王 南瓜花期较长 ,给蜂群培育优质蜂王创造了有利条件 ,所以应注意培育新王 ,力争把不好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蜂业》2015,(9):33-34
<正>饲养强群是每一位养蜂人的追求,都希望自己的蜂群强壮,但有时事与愿违。到底是哪些因素影响蜂群壮大呢,归纳起来不外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一、影响蜂群强壮的内因1.遗传因素不同蜂种其生物学特性不同,如意蜂善于采集大宗蜜源,产卵力强,发展快;中蜂适应性强,善于采集零星蜜源等。因此,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选择蜜蜂品种。2.蜂王蜂群要强大,蜂王是关键,好蜂王产卵力强。若蜂  相似文献   

18.
四季喂蜂     
正掌握蜂群的饲喂规律,可以保证蜂群始终强壮,增加蜂产品的数量,提高养蜂生产的效益。因此,喂蜂是养蜂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山东半岛地区的蜂友,根据气候特点、当地花期规律、蜂群的需求及要达到的目的,经多年探索,创造了自己独特的喂蜂模式。1三四月喂蜂,促春繁3月初,气温较低,常有寒潮侵袭,蜂群刚刚出巢排泄,蜂王开始产卵。加强饲喂,能促使蜂群积极活动,蜂王多产卵,加快蜂群壮大。至4月末,早上  相似文献   

19.
每个蜂埸在各个花期里,都会发现蜂王产卵和各群内花粉貯存不平衡的现象。有的蜂群花粉积压过多,有的群内则供不应求,巢内经常没有花粉。缺乏花粉的,多是蜂王产卵旺盛,巢内充满着卵和幼虫,幼蜂很多,外勤蜂少,它们很难满足巢内大量蜂儿对花粉的需要。花粉过多  相似文献   

20.
预防分蜂热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蜂群发生分蜂热之初 ,工蜂积极哺育大批的雄蜂蜂儿 ,接着蜂王往王台基里产卵。随着自然王台的发育和增多 ,蜂王腹部逐渐缩小 ,产卵力降低以至停止。工蜂工作情绪低落 ,外勤蜂减少 ,采集力明显减退 ,出现巢内“搭挂”、箱前挂“蜂须”的怠工现象。控制分蜂热的措施 ,不能等待蜂群出现了严重分蜂热的时候才进行 ,因为此时蜂群繁殖和采集的损失已经无法挽回。所以 ,要从增殖期 (群势迅速增长阶段 )开始控制正在形成的自然分蜂因素。(1 )利用良种培育优良蜂王。饲养适应性强 ,分蜂性较低、维持大群、采集力强的优良品种。还要利用优良品种培育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