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9 毫秒
1.
正叶县辖18个乡镇,580个行政村,总人口9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6万人,耕地面积7.9万hm~2,常年种植小麦面积6.1万hm~2,种植玉米面积5.9万hm~2,全年粮食总产量达60万t。叶县是个农业大县,2007-2012年连续5年荣获全国、省粮食生产先进县。一、叶县高标准粮田建设完成情况及成效在高标准粮田建设中,叶县坚持规模开发和集中连片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正>叶县是个农业大县、粮食生产大县,全县农业人口76万,耕地面积7.67万hm~2,常年种植小麦6.11万hm~2,玉米5.93万hm~2,全年粮食总产达60万t。2016年以来,叶县紧紧围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发展生态产业链促融合为抓手,通过发展特色农业调结构,发展有机农业提品质,从而不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提高农业供  相似文献   

3.
叶县辖18个乡镇,580个行政村,总人口9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6万人,耕地面积7.9万hm2,常年种植小麦面积6.1万hm2,种植玉米面积5.9万hm2,全年粮食总产量达60万t。叶县是个农业大县,2007-2012年连续5年荣获全国、省粮食生产先进县。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在叶县区域内不断出现玉米苗期黄花枯死等异常症状,2014年发生的更为普遍,群众对此反映相当强烈。县农业局科研人员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相关农户,查阅资料,请教专家等形式,对叶县玉米苗期出现的异常症状的特点、原因及综合预防防治措施进行了认真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5.
叶县是一个农业大县,耕地面积7.67万hm2,农业人口76万人。常年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兼种蔬菜、烟叶、油料、瓜类等作物。夏粮单产常年维持在420kg,秋粮单产常年维持在410kg,2008—2010年连续3年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荣誉称号。截至目前,叶县有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1家,新建7个标准化肉牛小区,总规模3500头;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园区18个,其中规模以上4个,现代农业科技园2个,农业  相似文献   

6.
<正>近两年,在叶县区域内不断出现玉米苗期黄花枯死等异常症状,2014年发生的更为普遍,群众对此反映相当强烈。县农业局科研人员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相关农户,查阅资料,请教专家等形式,对叶县玉米苗期出现的异常症状的特点、原因及综合预防防治措施进行了认真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7.
夏玉米倒伏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随着化肥的大量施用和玉米产量的提高,玉米的倒伏问题越来越严重,已成为造成玉米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近几年的统计,玉米倒伏均造成不同成度的减产,轻的减产5%~10%,重的减产30%~40%,甚至绝收。今年平顶山市的叶县、郏县及鲁山、舞钢、湛河区就发生了比较严重玉米倒伏,造成一定的减产。因此,预防和减少玉米倒伏,将其危害控制到最低是目前玉米生产中的一个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8.
邹伟 《河南农业》2012,(23):35-36
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不断调整,耕作制度不断变化,及养殖业的不断发展,麦田地下害虫在叶县的发生危害呈上升趋势,发生轻的麦田造成缺苗断垄,发生严重的田块要毁种重播,减产非常严重,麦田地下害虫的发生和危害已成为影响叶县小麦优质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弄清叶县麦田地下害虫的发生危害规律,以便推广新的防治措施,保护小麦安全生产,笔者于2009—2012年度连续3年对麦田地下害虫的发生消长规律进行了认真的调  相似文献   

9.
为改变农民传统的种植习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通过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和耕地地力评价的技术成果,从对玉米生长影响较大的土壤立地条件、耕层理化性状、障碍因素3个方面入手,开展玉米适应性评价,分别划分出了高度适宜种植区、适宜种植区、勉强适宜种植区和不适宜种植区,为河南省叶县农业发展持续增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种植业结构调整,叶县油料生产迅猛发展,作为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油菜也不例外,从2000年的0.4万公顷一路攀升发展到现在的约0.67万公顷,单产也由2000年的82公斤发展到现在的128公斤.叶县目前栽培的主要类型有白菜型和甘蓝型,推广的主要品种有豫油系列、郑杂油1号及早熟98、中油821等,主推甘蓝型半冬性杂交“双低”油菜品种.现以郑杂油1号为例叶县甘蓝型半冬性杂交“双低”油菜的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分析土壤有效硼、锌、钼含量和烟叶B、Zn、Mo含量。[方法]2012年采用采样调查和分析测试的手段,分别采集平顶山叶县烟区土壤和烟叶样品。[结果]叶县烟区42.86%的植烟土壤缺硼,龚店、叶邑、水寨和仙台土壤缺硼较严重;叶县烟区土壤总体呈现极度缺锌状况,其中龚店、叶邑、夏李、仙台、龙泉和廉村土壤有效锌含量极度缺乏;叶县烟区28.57%的植烟土壤缺钼,洪庄杨和廉村土壤有效钼含量最低;叶县烟叶平均硼含量为27.51 mg/kg,邓李烟叶硼含量最低;叶县烟叶平均锌含量为19.11 mg/kg,洪庄杨、水寨和叶邑烟叶锌含量最低。叶县烟叶平均钼含量为0.27 mg/kg,其中,龙泉和夏李烟叶钼含量最低。[结论]该研究对于叶县浓香型烟叶生产中合理施用微量元素肥料、提高烟叶产量和品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海江  宋瑞芳  张要旭  郭桥燕  夏阳  徐光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650+11659-11650
为调查平顶山市烟田灌溉水水质,采集了3个主要植烟县49个灌溉水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3个烤烟主产县比较,全盐含量和电导率顺序相同,均为:郏县>叶县>宝丰;氯含量和pH顺序相同,均为:叶县>宝丰>郏县.②叶县和宝丰灌溉用水的全盐量、pH和电导率全部符合烤烟生产要求,叶县85%、宝丰86.67%的灌溉水氯含量处于适宜水平.郏县灌溉用水氯含量、pH和电导率全部符合相关标准,92.86%的灌溉用水全盐量处于适宜水平.  相似文献   

13.
种子是特殊的农业生产资料,居于农业生产链条的最上端,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抓粮食生产的最初源头就是把住种子质量关。但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不法种子商户却利用种种漏洞,以此牟利。叶县种子管理站工作人员把媒体报道中,一些地方因使用假种子导致减产、绝收的新闻事件,作为反面教材,下定决心努力搞好2010年种子执法年活动,坚决打击种子行业制假贩假,杜绝假冒伪劣种子坑农害农,让叶县农民用上放心种子。  相似文献   

14.
叶县是以种植粮食为主的农业大县,小麦生产在叶县农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常年种植面积6万公顷左右,总产稳定在36万吨左右,播种面积占平顶山市总播种面积的1/4,总产占平顶山市的1/3,其播种面积、总产和贡献率均处于平顶山市首位。建国60多年来,叶县小麦品种已经完成了8次更新换代,而每一次品种更换,小麦产量都得到大幅度提高,小麦单产从建国初期的每667平方米产量50千克,发展到目前的每667平方米产量435千克,总产从3.75万吨增加到40.46万吨,充分显示了良种是增产内因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叶县是以种植粮食为主的农业大县,小麦生产在叶县农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常年种植面积6万公顷左右,总产稳定在36万吨左右,播种面积占平顶山市总播种面积的1/4,总产占平顶山市的1/3,其播种面积、总产和贡献率均处于平顶山市首位。建国60多年来,叶县小麦品种已经完成了8次更新换代,而每一次品种更换,小麦产量都得到大幅度提高,小麦单产从建国初期的每667平方米产量50千克,发展到目前的每667平方米产量435千克,总产从3.75万吨增加到40.46万吨,充分显示了良种是增产内因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叶县是农业大县,是河南省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时间较早、历史较长的县之一.21年来,叶县农业综合开发累计完成项目投资14998万元,治理改造中低产田45.8万亩,建成优质粮油基地35万亩,节水示范基地5万亩.通过农业综合开发,近40万亩耕地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成为稳产高产基本农田,即使遇到一般的旱涝灾害,叶县粮食产量也基本稳定在60万吨左右.2007年以来,叶县5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并成为河南省政府和中科院共建高产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县.  相似文献   

17.
李保军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4):101-101,128
2011年秋季,叶县出现了严重的连阴雨天气。此次天气过程时间长、强度大,危害重,强降水有效补充了秋作物生长所需水分和土壤墒情,有利于冬小麦播种,但对正处于灌浆成熟期的玉米和裂铃吐絮期的棉花危害较大,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减产和品质下降。通过对雨情和灾情的调查分析,提出加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准确率、时效性为农民及时掌握天气信息、科学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松阳县是浙江省最大的茶叶县之一。为推进松阳县茶叶产业的快速发展,探索“三沼”在农业生产上的综合利用价值,研究沼液在茶叶上的增产效果,于2005年春我们特作如下试验。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叶县农业局认真贯彻学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在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的同时,积极做好农业的各项基础性工作,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为叶县农业经济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图省事购买除草剂 使用后苗草皆死亡 2002年7月1日,徐付善家玉米田间的杂草丛生,家中仅有徐付善一个劳力,而当时徐付善又在叶县城内有一份临的工作,无法顾及家里的田地,就来到贾某经营的农药批零店,想买除草剂将玉米田内的杂草除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