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河南省桐柏县退耕还林工作的典型做法,受到国家林业部门的肯定,在全国堪称典范。目前,全县已完成退耕还林面积5.1万亩,占省下达任务的102%;建成500亩以上的退耕还林基地30余处,造林成活率平均在96%以上。宣传到位。地处千里淮河源头的桐柏县,把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并举的“生态经济”作为发展方向,努力建设一个山川秀美的淮源生态区域。该县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这一历史机遇,一方面,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利用广播、电视、宣传等媒体广泛宣传,召开群众会,面对面讲解,使退耕还林的意义家喻户晓。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为响应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恢复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青海省委、省政府已制定<青海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并正在逐步实施.在今后一个时期将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江河源头和环青海湖地区的草地保护与治理.建立三江源自然生态保护区,坚持停止天然林砍伐和天然草地开垦.二是加大退化草地治理和恢复的力度,强化草地治理和改良措施,对一些特殊地区的天然草地实行封育治理.三是加强共和盆地风沙与水土流失治理.对坡耕地有计划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恢复建设水源涵养林草植被.四是加强柴达木盆地治理.坚持保护与建设并举,禁止滥采滥垦,保护沙生植被.五是围绕重要城镇、绿洲农业区和重点基础设施大力造林种草,对192.73万公倾天然林采取禁伐措施,实行封育保护.积极开展造林种草,恢复林草植被,人工造林0.9万公顷,飞播造林种草23.3万公倾,封山育草1.51万公倾,至2010年森林面积达到347.9万公顷.六是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到2009年使退耕还林还草面积达到36.5万公顷.以黄河、长江、青海湖流域和柴达木、共和盆地的治理为重点的生态工程已从东向西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3.
<正>靖边县是一个畜牧业大县,也是草原大县,2000年,我县率先在全省实施退耕还林(草)和"封山禁牧,舍饲养畜"试点工作,把草、羊产业作为促进畜牧业发展的突破口,积极实施退耕还林(草)、草原植被恢复建设工程,狠抓人工种草,推行"封山禁牧、舍饲养畜",草产业建设成效显著。1饲草资源与草产业现状我县总土地面积5088km~2(746万亩),其中林地21.73万hm~2、耕地10.67万hm~2、牧业草地17.33万hm~2,分别占43.7%、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宜宾县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为把宜宾县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努力奋斗,使生态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全县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扎实有效,1996年提前1年实现全面绿化目标,经省政府检查验收、颁证,2002年森林覆盖率达36.8%,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进展顺利,共退耕还林(草)2333.3公顷、荒山造林4066.67公顷。为满足人口增  相似文献   

5.
日前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稽查办对青海省退耕还林还草项目进行了稽查 ,认为青海省退耕还林还草项目实施情况在全国属较好省份。青海省从 2 0 0 0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项目。 2 0 0 0 - 2 0 0 3年 ,全省共 41个县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项目 ,占全省规划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项目的 85 %。 4年间 ,国家下达退耕还林还草计划 1 6 67万hm2 ,荒山造林计划 2 0 8万hm2 。 2 0 0 0 - 2 0 0 2年的任务已全部完成 ,截至 2 0 0 3年 7月底已完成任务的 98%。青海省有 1 9万户 ( 1 1 0万人 )农牧民参加了退耕还林还草项目 ,户均补助粮食 1 766kg ,现金 492…  相似文献   

6.
据在张家口市召开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现场会介绍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进展较为顺利 ,到目前国家已投入资金 5 0多亿元 ,完成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造林种草及小流域治理建设面积 15 0万多hm2 ,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旨在改善京津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遏制沙尘暴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范围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5省区市的 75个旗县区 ,分为北部干旱草原沙化治理区、浑善达克沙化治理区、农牧交错地带沙化土地治理区、燕山丘陵山地水源保护区 ,建设项目分为造林营林、退耕还林还草、草地治理、水利配套设施…  相似文献   

7.
《吉林畜牧兽医》2012,(8):64-64
通辽市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现场推进会上了解到,今年,该市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截至目前,已完成退耕还林还草面积127.42万亩。其中,退耕还草80.82万亩,完成任务的110.7%;退耕还林面积46.6万亩,完成任务的112%。副市长孙振云出席会议。孙振云在会上强调,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务必完成今年的紫花苜蓿种植任务,各级农业部门,要成立专项推进组,验收种植完成情况,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争取获得更好的效益。务必完成种草种青贮任务,抓好青贮饲料的田间管理和人工种草工作,坚持项目带动、整合项目资金,通过各种扶持  相似文献   

8.
甘肃是一个发展草业比较早的省份 ,20世纪80年代中期 ,在中央“种草种树 ,发展畜牧”的号召下 ,甘肃人工种草面积以每年300万~400万亩的速度增加 ,最高年份1985年当年新增627万亩 ,全省人工草地留床面积曾居全国之首 ,达到1200万亩。2000年以来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草产业迅速发展 ,人工种草当年种植面积突破500万亩。2002年完成牧草种植面积550万亩(其中多年生牧草280万亩) ,新建牧草种子基地3万亩 ,全省种子基地面积达15万亩 ;全省种草留床面积达到1420万亩 ,比2001年增加72万亩 ,年产青干草74 8亿千克 ;全省牧草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9.
为认真落实四川省委省政府多点多极支撑战略,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延长产业链条,巴中市林牧经济按"分区多点规划,壮大林牧经济带"的做法,实现了"三区域、四模式、三衔接"的协调发展. 1 资源现状 1.1 林业状况 巴中市林地面积1 034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森林覆盖率54%.拥有米仓山、镇龙山、天马山、空山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光雾山·诺水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各类动植物2400多种.现已建成速生丰产商品林基地100万亩、以核桃为主的干果基地35万亩;至2008年底,全市共营造天保生态公益林181万亩;完成退耕还林工程建设117.2万亩.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将在未来5年全力推动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并确立了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初步建成西部经济强省和基本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发展目标。七届党代会以来,四川省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突破。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507万亩,荒山造林301万亩。今后5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基本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天然林保护工程成果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还草和荒山造林规划任务基本完成,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空气质量和出川水质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进展,资源综合利用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今后,四川省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夯实基础。把生态保护和建设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切入点,巩固“天保”工程成果,依法管护好天然林资源;把退耕还林还草任务和政策切实落到实处,抓紧发展替代产业;加速绿化荒山、荒坡、荒地;搞好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和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资源的关系,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四川省未来五年将基本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相似文献   

11.
东北林区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技术问题浅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笔者对东北林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过程进行了分析,结合过去几年生产中存在的实际技术问题,从森林培育学、生态学的角度,在造林树种选择、初植密度、林分配置、造林模式和提高造林成活率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完善的措施和改进的方法,为该地区在"十一·五"期间进一步顺利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营造具有健康、稳定、可持续经营的森林生态系统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清江库区造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等项目的实施,我县的森林面积逐步增加,森林质量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加之通过加强野生动物法律法规宣传和对野生动物违法案件的查处,  相似文献   

13.
贾永强 《草业科学》2005,22(3):64-64
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5年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累计退出坡耕地4.07万hm^2,完成荒山荒地造林11.72万hm^2,工程项目共涉及全市9个旗县区的201个乡,直接受益的农民近44万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不但绿了荒山,还富了百姓。  相似文献   

14.
定西县位于甘肃省中部,以"干旱少雨"而闻名于世,该县的"草畜转化"工作源于80年代的"种草种树,发展畜牧",经过近20年的探索和发展,特别是随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2000年该县被列为全国退耕还林生态建设试点(示范)县以来,全县人工牧草种植面积在1.33万公顷的基础上,每年以0.67万公顷以上的速度递增,截止2003年6月,全县以紫花苜蓿为主的人工牧草种植面积达2.67万公顷,仅此一项,可年产优质青干草20万吨.退耕还林和种草的发展不仅能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保护了生态,而且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优质牧草,通过大力发展草食畜,实施"草畜转化"工程,推动了畜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一、陕西牧草产业化发展现状1.牧草种植面积持续增大。牧草是草食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陕西省千亿级奶山羊全产业链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和粮改饲项目的实施,陕西省牧草种植面积连年增长。据统计,2018年牧草总面积为1393.5万亩,其中多年生牧草1262.141万亩,一年生牧草131.345万亩。2018年,全省苜蓿保留面积1056.1万亩,  相似文献   

16.
西宁市退耕还林(草)工程建设技术模式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雪林 《青海草业》2005,14(1):46-47
通过对西宁市退耕还林区内的各种因子对立地条件的影响,划分了不同的立地类型,并结合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取得的经验,总结出了适宜的造林技术典型模式,对于今后实施各种工程造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加大了对我国西部地区草地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力度,从2002~2006年,新疆先后实施了四期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为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使项目建设达到预期目标与效益,项目推行了工程监理制度。而工程监理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做好对工程在质量、进度和资金的"三控"管理工作[1]。  相似文献   

18.
《湖北畜牧兽医》2013,(1):93-93
<正>西藏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天然草地面积达8205.19万hm2,约占全区国土总面积的68.4%,是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享受以草定畜奖励、薪柴替代补贴的农牧民越来越多。"十五"时期,农牧民通过参与公益林管护、天然林保护、造林绿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及自然保护区管护等工程建设,农牧民实现增收近20亿元。"十一五"期间,该区用于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资金达到106亿元,是上一个5年计划的3倍多,受保护区域面积占全区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据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副厅长张天华介绍,目前,西藏生态安全屏障构建取得  相似文献   

19.
今年,江苏将围绕现代农业重点组织实施“十项工程”。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全省将重点扶持建设100个稻麦高产增效创建示范区,每个市(县、区)都将建立粮食高产增效创建万亩示范区。高效规模农业工程。全省将重点建设20个省级设施园艺高效示范基地,每个示范基地设施园艺面积不少于500亩;重点支持1000个大中型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  相似文献   

20.
行业动态     
《中国牧业通讯》2007,(9):34-37
新疆退牧还草工程建设成效显著新疆畜牧厅消息,新疆退牧还草工程从试点到全面展开4年来,累计完成退牧还草7435.85万亩,占计划退牧面积的82%,其中禁牧2256.89万亩,休牧4518.36万亩,轮牧660.6万亩。国家共拨付退牧还草陈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