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日照观测人为操作环节多,对日照记录的准确性带来了潜在的影响。本文讨论了采用暗筒式日照计观测日照来探寻影响日照记录准确性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操作的主要环节通过试验探寻提高日照记录准确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从积累精准资料并利用连续历史资料准确分析气候变化规律为农业生产、相关科研提供科学参考依据的角度,指出气象台站加强日照观测、提高日照记录质量的重要性。全面总结影响日照记录准确性的各种原因,详述避免日照异常记录的方法,旨在于引起业内同仁对日照观测的高度重视,以期与之共同提高日照观测技能。  相似文献   

3.
暗筒式日照计是目前气象台站使用的主要日照观测设备。该文从暗筒式日照计的安装与维护、日照纸涂药、记录整理、不正常记录的处理方法以及在计算机中的录入等方面介绍了提高日照记录准确性的措施,以提高日照观测水平。  相似文献   

4.
柳红  司志华  宋中玲 《现代农业科技》2010,(17):300-300,302
对日照计安装不正确而影响日照记录准确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影响日照记录准确性的其他原因,包括日照迹线起止辨认不准、药液配置使用不规范、日照纸使用不正确、降水影响、巡查不到位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日照纸涂刷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日照记录的准确性。因此,涂刷好日照纸应是每个台站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此马虎不得。日照纸涂刷的好坏与多方面因素有关,根据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一定的技巧。主要从配药方法、涂药步骤两大方面讲述经验与技巧,另外还就涂药后日照纸如何保存、换下的日照纸如何浸漂等与日照记录准确性相关的知识提出自己的建议,以供各台站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药液配制、涂药、浸泡、保存等方面对日照纸感光显影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注意事项,可有效提高日照的记录质量,以为气象观测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日照是地面气象观测中各台站均需观测的基本要素,现在自动站虽已投入业务运行,但日照的观测仍为人工观测。目前台站观测日照时数的仪器大多是暗筒式日照计,它是利用太阳光通过仪器上的小孔射入筒内,使涂有感光剂的日照纸留下感光迹线来计算日照时数。因此日照纸的涂刷质量,直接关系到日照记录的准确性。据观察,各站用过的日照纸上留下的感光迹线、底色等都各不相同,好的迹线清晰,纸面清爽;差点的迹线不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长春国家基准气候站日照平行观测数据,对人工观测与自动观测的数据一致性进行统计、分析资料序列差异及出现原因。DFC2型光电式数字日照计观测灵敏度高,对早、晚日照的临界值处理更准确,记录受视程障碍天气现象影响小于人工观测,更能排除人为影响,更好的保证观测记录质量。密卷云云层越厚,云高越低,对日照影响越大。当出现一定量以上的低云时,当云移动较快,两种观测记录差别较大;当云移动慢,两种观测记录较吻合。为了更合理应用数据,可以常年进行平行观测,更好地了解资料序列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台站使用的涂纸药品赤血盐和柠檬酸铁铵的使用、检验、比较分析,根据在实际工作反复的实践、总结,探索了一个比较可行的日照纸2步涂药法,从纸张的选择、选用湿球纱布去油脂以及药品配制,涂药等方面采取了简易明了的操作,获取了理想的日照记录,确保了记录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首先简单介绍了影响日照时数的原因,再根据河南省119个自动气象站2014年逐日的日照记录,选取其在冬至、春分、夏至、秋分附近全省都晴天无云天气的日照记录为依据,以这些自动站探测环境评分为探测环境状况的参考,利用线性拟合方法分析它们的相关性,分别得出它们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拟合曲线及相关系数,结果发现,日照时数在冬季受探测环境影响最大,春季、秋季次之,而夏季由于太阳高度角比较高,日照时数受探测环境影响不大.并进一步阐述了气象探测环境受破坏的原因及探测环境保护的对策,对引起社会各界更好地做好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工作、合理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连翘开花结实习性与物候期的观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实地观测的方法,对连翘的物候期及开花习性、果实生长发育规律进行研究,以期为提高连翘产量和研究连翘的栽培、繁殖提供依据。记录了连翘各个生长发育阶段的日照及温度条件、连翘花部特征、连翘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并研究了海拔高度对连翘坐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日照和海拔是影响连翘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适宜连翘种植的年平均温度为5.0~15.6℃,连翘开花结实需要充足的光照,连翘生长的最佳海拔高度为800~860m。  相似文献   

12.
该文利用铁岭地区的气象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日照时数变化规律.结果:铁岭县地区日照1956—2014年年平均日照为2634h,月平均日照值为219.5h,日平均日照值为18.3h.日照时数正在以0.62h/10a的速率减少.月平均时数最多的年份是2004年的242.0h,照时数最少的是2010年的190.2h.月平均日照最多的月份是5月份,日照时数为266.5h,日照最少的月份是12月份,日照时数为172.4h,春季平均日照为247.2h,夏季平均日照为230.0h,秋季平均日照为213.3h,冬季平均日照为187.5h.  相似文献   

13.
应用海阳市近50年的气温、降水、日照等气象资料和出现的气象灾害记录资料,分析了海阳市冬小麦生长期的气候条件,指出了影响冬小麦生长的干旱、连阴雨、冰雹、晚霜冻等不利气象条件发生的频率及出现的天气形势,并提出了相应的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14.
虚拟日照环境作为一种最常用的虚拟试验自然环境,主要应用于对日照条件敏感的装备中,比如太阳能供电的飞行器等.为了给临近空间飞行器开发虚拟日照环境资源,建立日照环境模型,生成临近空间范围内任意时间、任意地点的日照环境数据,开发了虚拟日照环境数据生成软件,实现了基于综合环境数据表示与交互规范(synthetic enviro...  相似文献   

15.
研究日照地区的部分竹子资源,观察记录其在大田的越冬状况,初步筛选出抗寒性强的品种有:淡竹、金镶玉竹、黄竿京竹、早园竹、黄槽竹;比较抗寒的品种有毛竹、紫竹和湘妃竹;而铺地竹、凤尾竹相对受冻表现明显,在北方需越冬防护。  相似文献   

16.
光周期诱导菊花成花及成花逆转过程中生理代谢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以切花菊品种神马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光周期处理过程中菊花叶片可溶性总糖、蔗糖、可溶性蛋白、RNA和DNA等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长日照处理的菊花未形成花芽,始终保持营养生长,其叶片可溶性总糖、蔗糖、可溶性蛋白、RNA和DNA含量没有明显变化,一直保持较稳定水平。短日照处理的菊花叶片可溶性总糖和蔗糖比长日照处理减少,可溶性蛋白质、RNA和DNA含量都比长日照处理增加。先短日照后长日照处理的菊花在短日照期间形成的花芽在转入长日照时花芽停止发育和膨大,最终未开花,其叶片可溶性总糖含量比长日照处理减少,处理第15d以后比短日照处理增加,而蔗糖、可溶性蛋白、DNA和RNA含量比其它处理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7.
西宁地区威望一品红促成和抑制栽培控制花期试验结果表明:人工短日照(遮黑)促成栽培处理,比自然短日照处理的一品红提早2个月上市;人工长日照(补光)抑制栽培处理比自然短日照处理晚上市1个月;人工长日照(延长补光)抑制栽培处理比自然短日照处理晚上市2个月。  相似文献   

18.
利用藏东三江流域7个气象站1970—2005年日照百分率资料,分析了昌都地区日照百分率的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藏东三江流域年日照百分率地理分布呈东部、西部多而中部少的特征;各地年日照百分率变化趋势并非一致,昌都、丁青站呈下降趋势,但不明显;类乌齐、洛隆、左贡、芒康、八宿站均呈上升趋势;从日照百分率季节变化看,昌都站夏季、秋季日照百分率呈下降趋势,春季、冬季呈缓慢上升趋势。左贡站各季节的日照百分率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增多现象,其中,春季、秋季日照百分率上升趋势明显,平均每年分别增加0.20%、0.16%。  相似文献   

19.
光周期对冬小麦穗分化的影响(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了解光周期对小麦穗分化的影响。[方法]以泰山9818、J30等冬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方式,于小麦返青后不同时期进行长日照转短日照、短日照转长日照的光周期处理,解剖镜观察小麦分化期的不同。[结果]随着短日照处理后延,短日延迟作用减弱。在前期长日照的基础上,小麦雌雄蕊后短日照延迟作用最小或无。二棱期转短日照后,光周期敏感型品种J30未能抽穗。短日延迟作用有一定的"滞后期"。二棱期短日照转长日照后,各品种的穗分化进程明显加快,J30也能抽穗,再次表现出光周期反应的滞后。光周期不敏感型品种的反应较小。[结论]光周期不敏感型品种受光周期的影响小于光周期敏感型品种。  相似文献   

20.
将青梗菜分别栽培在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观测其叶片数、鲜重、干重和氮素运转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长日照处理下的青梗菜生长速度、生物产量明显高于短日照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