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生理性乳房水肿是一种奶牛非感染性代谢紊乱疾病,在荷斯坦牛中发病率较高。妊娠后期奶牛的生理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乳腺血流量的增加、血液和淋巴循环受损以及组胺水平增加,从而导致了乳房水肿的发生。本文总结了与乳房水肿相关的致病因素,包括遗传易感性、营养管理不当、氧化应激水平高。乳房水肿会影响奶牛的产量,增加挤奶难度,提高乳房炎、乳房裂性皮炎等疾病继发感染的风险,情况恶化的话,甚至会导致奶牛过早淘汰,严重损害养殖者的经济利益。总之,乳房水肿会严重影响奶牛生产。关于奶牛乳房水肿的研究大多已经过时,需要更多的研究去更新这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奶牛围产期(产前21天至产后15天),也称为奶牛的病理期,因为80%的奶牛发病和死亡都发生在这一时期。现将奶牛围产期的几种常发病介绍如下。1妊娠水肿奶牛进入围产期后乳房易发生水肿,严重者波及腹下和后肢,持续时间过长者会感染皮肤病和乳房炎,造成产奶量的下降。造成妊娠水肿的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在以往对石河子地区奶牛乳房水肿的调查情况的基础上,对围产期奶牛停止摄入钠盐,统计奶牛乳房水肿发病率、以及检测围产期健康奶牛和乳房水肿奶牛的血清中钠(Na+)、钾(K+)、氯(Cl-)水平。试验结果显示,围产期奶牛限制摄入钠盐前后乳房水肿的发生率分别为29.77%、22.08%,同时检测奶牛血清显示,患乳房水肿奶牛血清钠(Na+)水平为150.03 mmol/L,且极显著高于健康奶牛(P<0.01);乳房水肿奶牛血清钾(K+)水平为5.12 mmol/L,与健康奶牛没有差异;患乳房水肿奶牛血清氯(Cl-)水平为112.13 mmol/L,且显著高于健康奶牛(P<0.05)。试验表明,尽管不添加钠盐会使围产期奶牛乳房水肿发病率有所降低;但围产期奶牛发生乳房水肿的重要原因是特殊生理时期机体钠、氯离子代谢障碍。本次试验不但验证了钠、氯离子代谢障碍引起围产期奶牛发生乳房水肿,而且在临床实践中为本地规模化牛场养殖建议围产期奶牛不补给钠盐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正> 奶牛乳房水肿又称乳房浮肿、块结乳房。主要是由于奶牛在妊娠的后期,乳房的血流量和淋巴液流量明显增多,当乳房的血液循环、淋巴循环,或者是后驱静脉的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时,便可引起乳房的肿胀。临床主要表现为乳房明显肿胀,按压有凹陷,但无热痛感。本病通常发生于奶牛产前或产后的2天,初产奶牛、高产奶牛和老龄奶牛多发。奶牛乳房水肿的发生率在10%左右。1 发病原因奶牛长期进行舍饲,尤其是在奶牛妊娠后期缺少适量的运动,易导致乳房血液循环不畅;而在妊娠后期奶牛胎儿明显增大,也会导致妊娠牛血液和淋巴液回流受阻,从而引起乳房水肿;奶牛饲料单一,配比不合理,精料饲喂比例过大,饲料中钠盐、钾盐的含量过高,也可诱发奶牛乳房水肿;此外,该病还与血浆中雌激素和孕酮的浓度有关,雌酮和17-雌二醇可以促进乳房水肿的发生,而孕酮和17-3雌二醇可抑制乳房水肿的发生。2 临床症状乳房水肿多为4个乳区同时发病,临床表现为乳房皮肤充血,整个乳房明显肿胀,  相似文献   

5.
<正> 奶牛产后乳房水肿是妊娠牛分娩后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轻度水肿可自行消退,严重水肿不经治疗很难自愈,并可诱发乳房炎,甚至造成血乳。第一胎及高产奶牛发病较为常见。奶牛乳房水肿的发生率在10%左右。1 病因多因怀孕后期供应子宫的大量血液流向乳房或初期(特别是高产奶牛)乳静脉压增高而引起的。部分乳房畸形或心肌机能不全而又缺乏运动也可造成乳房水肿。2 临床症状一般无全身症状发生,照常泌乳、乳汁无明显变化,仅乳房呈现皮下浸润性肿胀,肿胀对称,局部皮肤紧张,发红发亮,无热无痛,指按留有压痕,稍晚则皮肤增厚、触摸坚实、发硬,较严重的水肿可波及乳房基底前端、会阴部、下腹部及四肢上部。3 治疗10%葡萄糖1000毫升、25%葡萄  相似文献   

6.
张廷青 《中国乳业》2010,(12):22-24
21奶牛产后疼痛 21.1产后奶牛是否有疼痛发生 虽然并非所有的产后奶牛都有疼痛发生,但至少以下产后奶牛会有疼痛发生:大部分初产奶牛、难产奶牛和被助产奶牛、乳房水肿奶牛、急性乳房炎奶牛、  相似文献   

7.
1血乳病奶牛分娩后,母牛乳房肿胀,乳房水肿严重,在运动或卧地时常会受后肢挤压,奶牛出入圈舍时相互拥挤,突然于硬地上滑倒,运动场上有碎砖、石子、瓦片及冷冻的粪块等,皆可引起乳房发生机械性损伤,使乳房内血管破裂。血液进入乳汁,外观呈淡红色或血红色,即为奶牛血乳病。  相似文献   

8.
奶牛乳房水肿又称为乳房浮肿,块结乳房,主要是奶牛在妊娠后期乳房的血流量和淋巴液明显增多,或者后躯静脉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引起的一种产后乳房疾病。在临床上,奶牛乳房水肿主要表现为乳房肿胀,按压时存在凹陷,但乳房皮肤不发热。奶牛乳房水肿是奶牛妊娠分娩后的一种生理现象,轻度乳房水肿一般可自行恢复,严重的乳房水肿如果不及时治疗,很难自愈,还很容易诱发乳房炎,更为严重的造成血乳,严重威胁到乳产品品质和奶牛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9.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饲养过程中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疾病.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奶牛乳房炎可分为临床性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一般认为,临床性乳房炎占30%,隐性乳房炎占7a%.奶牛乳房炎的发生对牛奶的产量和质量会造成严重影响,能延长产后发情和妊娠时间,使奶牛的乳腺机能减退,甚至完全丧失泌乳机能;使病牛失去生产能力,并且治疗费很高,给奶农造成极其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奶牛乳房炎是全球范围内最严重的奶牛病之一。本文将从乳房炎的分类及中药的治疗方面进行综述,使读者和养殖者能清晰的了解奶牛乳房炎的表现防治与更好的了解奶牛乳房炎在中药学方面的进展。奶牛乳房炎又称奶牛乳腺炎,是奶牛乳腺受物理、化学、微生物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炎症变化,是一种复杂的乳腺综合征,包括乳腺感染,乳腺炎症,乳房微循环和免疫障碍,是一种多因素疾病,也是奶牛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1]。奶牛乳房炎使奶牛的产奶量降低,还会拖延产后的发情,甚至使牛不能生产,给经济造成很大的困难,因此,目前奶牛乳房炎仍然危害乳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奶牛饲养中易发生的常见病是乳房炎.奶牛乳房炎发病率较高,治疗不及时或延缓治疗,不但要影响奶牛的整体健康和泌乳性能,治疗不及时会使奶牛发生淘汰,甚至死亡.给奶牛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预防减少奶牛乳房炎的发生,本文结合临床重点介绍一些措施预防奶牛乳房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奶牛乳房炎也被称为奶牛乳腺炎,主要是因为奶牛感染病原微生物而引起的,其主要症状就是奶牛的乳房组织和乳头出现炎症.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中最常见的疾病,也是危害最严重且防止最困难的一种疾病.经常会给奶牛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将对奶牛乳房炎的危害进行分析,并探讨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乳房水肿是围产期代谢紊乱疾病,其特征是乳腺细胞间的组织空隙出现液体的过量积累。严重时,乳房和脐部水肿、充血,并且在外阴部和前胸可能更为明显。通常情况下,妊娠青年母牛乳房水肿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均超过经产奶牛,而且青年母牛年龄越大发病越严重。乳房水肿可使动物感觉不适,并导致诸多管理问题,如机械挤奶困难、乳头和乳房受损及乳房炎等。乳房水肿严重时可导致产奶量下降和乳房下垂,许多临床乳房炎也是南于乳房过度水肿处理不当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奶牛在分娩前后几天内会出现乳房浮肿现象 ,一般会自行消散而不影响泌乳量和乳质。严重者因乳房肿胀而造成外伤 ,继发乳房炎等不良后果。1 病因分娩前后牛体新陈代谢、激素水平、生理状况发生很大变化使乳房局部血流淤滞或全身循环紊乱 ,也可能影响乳房淋巴液回流的通畅。2 症状一般无全身症状 ,并发或继发其他疾病时可见到程度不同的全身症状。乳房皮下及间质水肿 ,乳房下半部较明显 ,皮肤发红发亮、无热或有热无痛、指压留痕、有的水肿可波及胸下、下腹部、乳房基底前缘、四肢及乳镜、乳头皮肤有出血痕迹 ,乳头及乳房皮肤有外伤破损。3…  相似文献   

15.
奶牛急性乳房炎是奶牛乳房发生的一种急性炎症,尤其是奶牛泌乳期的一种常发病.该病多发生于产后1~3 d,泌乳中后期也时有发生.其特征是突然发病,表现为乳房发红、水肿,感染乳区变硬、疼痛,产奶量急剧下降,乳汁不正常,常伴发体温升高、精神沉郁等症状.病牛发病后使用抗生素治疗期间和治愈后的2周内挤出的奶必须丢弃,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为避免这一情况发生,笔者试着用中草药治疗,现已治俞1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正奶牛分娩后,乳房水肿严重,在运动或卧地时常会受后肢挤压;奶牛出入圈舍时相互拥挤;突然在硬地上滑倒;运动场上有碎砖、石子、瓦片及冷冻的粪块等,皆可引起乳房发生机械性损伤,使乳房内血管破裂,血液进入乳汁,外观呈淡红色或血红色,即为奶牛血乳病。1诊断要点突然出现血乳,奶牛乳房肿胀,稍有热感,挤奶时稍有痛感,牛不安,躲避,通常全身反应轻微,精神、食欲和泌乳正常。2防治措施对病牛加强护理,减少精饲料和多汁饲料喂量,限制饮水。保持乳房清洁,严禁按摩和热敷病牛乳房。为使其尽快恢复,可用止血药:止血敏10~20毫升肌肉注射;仙鹤草素  相似文献   

17.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养殖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奶牛乳房炎的发生,对牛奶的产量和质量将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并能延长产后发情和妊娠时间,甚至使病牛失去生产性能,给我国奶牛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经济损失。引起乳房炎的主要因素是微生物感染,如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链球菌等:其次是乳房创伤所引起。奶牛乳房炎,预防是关键。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牛奶的需求量随之增加,因而奶牛养殖数量和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奶牛疾病的发生与流行也日趋复杂.奶牛乳房炎是当前危害奶牛业发展,制约奶牛生产的一种重要疾病,在奶牛疾病中居首位.据报道不同地区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9.7% ~ 55.6%,隐性乳房炎发病率61.03%~79.62%.临床型乳房炎不仅造成奶产量和质量降低,严重者还会致废乳房,使患牛永久失去泌乳能力而被淘汰,在我国因此淘汰奶牛占总淘汰牛的9%~11%.而且许多病菌能传染给人,直接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9.
奶牛初乳期即奶牛分娩后7天以内挤奶的时期,此时如果患乳房炎,由于乳房水肿造成乳房毛细血管破裂,血细胞或血蛋白进入乳房,个别奶牛伴有乳房出血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快会使病情恶化,进一步发展为化脓性或坏疽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20.
奶牛乳房水肿,是奶牛的多发病,高产奶牛更易发生。是过多的液体积聚在乳房组织间隙内,而引起的乳房水肿。由于妊娠及卵巢压迫静脉,引起的水肿,实际上从牛排卵后已逐渐开始。只是到妊娠后期妊娠性水肿更明显而已,因而是一种特发性水肿或称周期水肿。主要是牛在妊娠后期,毛细血管血压升高,毛细血管血压大于胶体渗透压,即胶体渗透压降低,回吸到血管内的液体减少,使液体积聚在组织间隙也能引起水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