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通过对江苏省太仓市稻鸭共作技术试验的增产效果研究可知,稻鸭共作技术能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其净收入可比常规水稻种植提高27 600元/hm2。稻鸭共作技术不施用化肥、农药,既能保证农产品生产的安全性,又可节约成本,同时鸭粪还能够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了种养结合的目的。因此,稻鸭共作技术能够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增长,是值得推广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2.
正稻田养鸭是绿色农业的一项投资少、高产出的环保型农业技术,不使用化肥、农药及除草剂的情况下,生产绿色、无公害、优质大米、肉鸭。在稻田插完秧,待秧苗活后,将鸭放入稻田里,通过提供给鸭的良好生活环境,利用雏鸭的杂食性,鸭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鸭在稻田内不断活动,刺激水稻分蘖,达到中耕增氧作用。利用鸭粪作为高效有机肥料,达到节约鸭饲料的供给,提高鸭产品肉质的质量。减少和不使用无机化肥和农药,从而降低饲养成本。生产出  相似文献   

3.
<正>稻田养鸭是绿色农业的一项投资少、高产出的环保型农业技术,不使用化肥、农药及除草剂的情况下,生产绿色、无公害的优质大米和肉鸭。在稻田插完秧,待秧苗活后,将鸭放入稻田里,通过提供给鸭的良好生活环境,利用雏鸭的杂食性,鸭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鸭在稻田内不断活动,刺激水稻分蘖,达到中耕增氧作用,并且利用鸭粪作为高效有机肥料减少和不使用无机化肥和农药,同时可节约鸭饲料的供给,提高鸭产品的质量,降低饲养成本。经过几年的试验,此生产模式获得成  相似文献   

4.
桑园施用化肥,是提高亩桑产量最迅速、最显著、最有效的增产措施之一。为此就当前桑园施化肥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改进措施与建议供作参考。1 简况与作用化肥最早群众称洋粪,由于它的推广和施用,推动了我市农业的长足发展。据资料介绍:我国目前化肥的使用量达4000余万吨,居世界第一位,我市也在8万吨左右。增施化肥,可增产粮食50%以上(可间接养活全国人口50%),而发达国家,如美国则达60%以上,每增施1000Kg化肥,就相当于增加1.33~2.66hm~2耕地产的粮食,这说明化肥在农业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我市自上世纪70年  相似文献   

5.
稻田养鸭是绿色农业的一项投资少、高产出的环保型农业技术,在不使用化肥、农药及除草剂的情况下,生产绿色、无公害、优质大米和肉鸭、蛋鸭.在稻田插完秧,待秧苗活后,将鸭放入稻田里,利用雏鸭的杂食性,鸭吃掉稻田里的杂田和害虫,鸭在稻田内不断活动,刺激水稻分蘖,达到中耕增氧作用;利用鸭粪作为高效有机化肥,节约鸭饲料的供给,提高鸭产品肉质的质量,生产出绿色、无公害、无农药残留的安全、绿色、优质大米和鸭肉、鸭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花卉、林果苗圃有机肥料的需要量迅速增长,特别是盆栽花卉的用肥要求比较高。鸭日粮中的氮有70%以上随粪便排出,鸭粪有很大的肥用价值。鸭粪中的氮素以尿酸态为主,施用新鲜的鸭粪,作物不能直接吸收,对当季作物的肥效仅相当于氮素化肥的50%,还发酵生热而破坏作物的根系和招来地下害虫,同时存留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因此,鸭粪作肥料使用时,  相似文献   

7.
某蛋鸭场位于闽侯县荆溪镇关东村,共存栏80d蛋鸭1000羽,按常规免疫程序进行了鸭瘟、禽流感的免疫接种。该群鸭于2004年5月14日突然发病,有40多羽鸭无症状表现就突然死亡,且多为营养状况较好的个体,另外有100多羽鸭出现拉黄白稀粪,摇颈甩头、有粘液从口中流出、头弯到胸部。第2天到我县兽医站求诊时病鸭还陆续死亡,共死亡约60羽,发病率约18%,死亡率约6%。  相似文献   

8.
稻田养鸭是绿色农业的一项投资少、高产出的环保型农业技术,在不使用化肥、农药及除草剂的情况下,生产绿色、无公害、优质大米和肉鸭、蛋鸭。在稻田插完秧,待秧苗活后,将鸭放入稻田里,利用雏鸭的杂食性,鸭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鸭在稻田内不断活动,刺激水稻分蘖,达到中耕增氧作用;利用鸭粪作为高效有机化肥,节约鸭饲料的供给,提高鸭产品肉质的质量,生产出绿色、无公害、无农药残留的安全、绿色、优质大米和鸭肉、鸭蛋。现将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1草—牛—鱼—肥料利用草山草坡天然生牧草、农作物秸秆喂牛,牛粪发酵后喂鱼,然后再清塘挖泥作农用肥料。一般两头牛的粪即可喂一亩塘鱼,每年可增产牛肉20~30公斤、成鱼200公斤左右。2饲料—鸡—猪—鱼—肥料用饲料喂鸡,鸡粪经发酵处理后喂猪,猪粪发酵...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属于半干旱地区,适合采用化肥深施技术。该技术可提高肥效30%左右,促使农作物增产,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11.
草甘膦在柑橘园除草中得到大量使用,对农作物生长、果实品质、产量和质量造成影响。如何降低草甘膦对柑橘树的生物可利用性,从而降低其对农作物造成的药害、提高果实品质和食品安全将至关重要。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施用蚯蚓粪,表征蚯蚓粪作用下土壤中残留草甘膦对柑橘幼苗的生物有效性和生物毒性效应。结果显示,蚯蚓粪能够显著增强其生物有效性(BCF值显著增大);显著降低草甘膦在土壤中的残留量到草甘膦单独处理组的55.15%,从而减少草甘膦在柑橘幼苗植株中的积累。同时,蚯蚓粪的施用能促进植物的茁壮生长,使抗氧化酶活力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从而具有更强的抗逆能力。在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下,蚯蚓粪显著减轻了土壤中残留草甘膦对柑橘幼苗的胁迫,使其株高、根长和相应的干重较草甘膦单独施用时增长了26.23%-140.11%,甚至成为对照组的1.03倍和1.13倍。此研究对兼顾化肥有机替代的草甘膦污染土壤的修复和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优质高产农作物品种只有在肥沃的土壤和合理施肥的基础之上,才能发挥其优势。化肥作为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对农业总产的贡献率,已被广大农民所认识,但是近几年随着化肥投入量的不断增加.化肥的增产效果却越来越不明显。现将施肥中存的问题及提高肥效的措施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3.
稻田养鸭是将雏鸭放入稻田中,实行稻鸭共栖的一项技术。鸭子在稻田里,以水田里浮游生物等天然饲料为营养,鸭粪直接排泄到稻田里,为稻田提供优质有机肥料,可使水稻增产8%左右。因此,稻田养鸭可以获得稻鸭双丰收。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稻田生态养鸭是绿色农业的一项投资少、高产出的环保型农业技术,不使用化肥、农药及除草剂的情况下,生产绿色、无公害、优质大米和肉鸭。在稻田插完秧,待秧苗活后,将鸭放入稻田里,通过提供给鸭的良好生活环境,利用雏鸭的杂食性,鸭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鸭在稻田内不断活动,刺激水稻分蘖,达到中耕增氧作用。利用鸭粪作为高  相似文献   

15.
1988年,南宁肉鸭产量曾达700万只。供大于求,鸭价大幅度下跌,养鸭普遍亏损。经总结经验,市区人口75万,流动人口约8~9万的南宁市,每年约需肉鸭400万只,肉鸡200万只,鸭蛋和鸡蛋各150万公斤。现南宁市有肉用种鸭约8万只、自产的肉鸭苗年为800万只,上海青浦和四川等地的肉鸭种蛋长年涌进南宁孵化的在1000万枚以上,这些蛋年产鸭苗700万只以上,鸭苗明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在农作物的栽培上比较普遍地应用化肥,增产效果显著。但在牧草栽培上则很少使用化肥,而且凡是种植牧草的多是肥力低营养缺乏的土地,牧草生育不良,产草量较低。随着畜牧业的大发展,不仅要求有大面积的人工草场,而且要不断提高单位面  相似文献   

17.
用化肥养鱼,不但省工省本,而且鱼病少,成活率高,生长快产量高。据长期试验和大水面应用,施1公斤尿素(含氮46%)或3公斤碳铵(含氮17%)入鱼塘,其肥效相当于80~100公斤牛粪或青草,对鲢、鳙鱼的喂养试验证明,施化肥比不施化肥的要增产5成以上。  相似文献   

18.
<正> 一、牛羊养殖业现状近年来,河北省牛羊养殖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2001年底全省牛存栏479.32万头,出栏693.35万头,饲养量达到1173多万头,其中奶牛75.74万头。羊存栏2120.39万只,出栏1928.92万只,饲养量达到4000多万只。牛、羊肉及鲜奶产量分别达到71万吨、2.5万吨、119万吨。牛奶产量从1990年占居全国的第13位,跃居到第2位。按现行价计算,畜牧业产值达到685.9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0.82%。二、饲养牛、羊的功效1.可培肥地力、改良土壤,节省化肥施用量牛羊粪尿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各类农作物营养元素。是农村主要有机肥源,是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物质基础。牛、羊排泄量很大,平均每头牛日排泄粪尿约20公斤,每年可积肥7300多公斤。每只羊日平均排粪尿约2公斤,每年可积肥730公斤以上。新鲜牛、羊粪尿N、P_2O_5、K_2O含量分别为0.32%(0.50%),0.25%  相似文献   

19.
满红 《江西饲料》2010,(6):31-31
池塘鱼鸭共养可充分利用资源:鸭粪及鸭吃剩的残余饲料既是杂食性鱼类的饵料,又是池塘浮游生物的优质肥料;鱼塘为鸭提供水草、螺蚬、蛹等食物,鸭能及时捕食池塘中的野杂鱼,在炎热的夏天,鸭在水面,体温降低,有保健作用。在同等条件下,鱼鸭共养比鱼或鸭单独养殖经济收益提高50%左右。  相似文献   

20.
鱼—桑—鸡 池塘内养鱼,塘四周种桑树,桑园内养鸡。鱼池淤泥及鸡粪用作桑树肥料,蚕蛹及桑叶喂鸡,蚕粪、鸡粪喂鱼,使桑、鱼、鸡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试验表明,每500公斤桑叶喂蚕,蚕粪喂鱼,可增产鱼25公斤;桑园内养20只鸡,年产鸡粪1200公斤,相当于给桑园施氮肥18公斤,磷肥17.5公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