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熊伟  胡希军  桂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2689-2690,2771
文化生态旅游是未来旅游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根据益阳市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从文化与生态的角度,对益阳市的文化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以此对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提出了构想,以期对益阳市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借鉴与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民族文化旅游的核心吸引物是民族文化,在旅游开发中各种文化交流在加速,必然带来民族文化变迁与融合。只有解决这一矛盾,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文化自觉理论是实现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试论乡村生态旅游文化品牌的营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自我的需求、生态回归的文化势差、农业文化的多样性、品牌的追求,是乡村生态旅游的文化品牌的形成机制,比较优势和特色、开发主体的确立,开发与保护关系、品牌延伸度都是影响乡村生态旅游持续发展的因素;针对我国在乡村生态旅游品牌建设与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和限制性因素,提出营造乡村生态旅游文化品牌的建议和措施:明确政府的职能,创新组织模式;加强生态管理,做好乡村生态旅游的层次性非平衡开发规划,实施生态旅游文化品牌营销战略;推动生态文化旅游的法规和标准建设等.  相似文献   

4.
王恒松  李炳昌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4):3147-3152
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灵魂.民族文化旅游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是中国特色旅游的要求,也是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积极发展经济的强有力措施.黔东南地区发展旅游应以原生态民族文化为导向,凭借优势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努力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在开发原生态旅游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原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发展入境旅游战略等三个战略,着力建设两个发展模式:自然生态旅游模式和生态城镇发展模式,以打造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精品,提升黔东南旅游形象,让黔东南成为对国内外游客有强大吸引力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5.
海南中部地区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乡村旅游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已成为一种有效途径。海南中部地区是黎族、苗族主要聚居的区域,长期封闭,经济落后,而民族文化及生态旅游资源却丰富且独具特色,因此,在这一地区发展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必要而可行。本文首先描述了海南黎苗聚居地区的基本情况,然后对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开发的条件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基本的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6.
海南文化旅游资源特色与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南地处我国南疆,是移民汇集,文化交汇、演替的地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地方文化特色浓郁.海南具有独特的开发历史和独到的地理位置;粤海通道的发展及东线高速铁路的建设、航天城的建立和三沙市的成立、博鳌国际论坛的召开以及国际旅游岛的建设都给海南旅游发展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海南发展文化旅游具有很大的挖掘潜力.今后海南应做好旅游发展规划,着力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发展乡村旅游、体育竞技、生态旅游、康体旅游、特色文化旅游、度假旅游和会展、节庆旅游,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发展娱乐业,体现休闲文化,增加产业链.做大做强做精海南的文化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7.
赵建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8):132-134
山东省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生态环境破坏、生态旅游精品少等问题,制约着山东省旅游形象和旅游发展,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生态环保观念不强,生态旅游文化内涵欠缺,山东省既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也拥有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将山东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到生态旅游开展中,找出二者的耦合关系,建立二者的耦合发展路径,以文化促进生态旅游文明,用文化塑造生态旅游精品,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山东省生态旅游快速发展和山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立足于古蔺县黄荆省级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需求,对发展与保护区环境相协调的生态文化,打造生态旅游文化氛围,发展生态旅游产品,以期实现保护区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同步前进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区域文化旅游产业空间的合理布局是实现旅游产业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文化资本化作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模式,在提高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空间演进上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环三都澳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处于起步阶段、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不健全,文化旅游产品较少且结构单一,文化旅游产业空间发展不协调.在综合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实现环三都澳区域文化旅游产业空间演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旅游工艺品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工艺品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简述了旅游工艺品的涵化与发展,探讨了其文化真实性与文化商品化的问题,就如何从民俗及民族文化内涵的角度开发有特色的旅游工艺品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地调查与访谈相结合对西江苗寨的旅游开发给民族村寨带来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旅游开发层次较浅,未构建起民旅文化旅游商品产业体系,利益分配体制存不合理性;其民族文化形式与内涵等方面已经受严重负面影响。据研究结果提出:加强苗族文化保护,促进村寨观光旅游向文化体验休闲旅游转变;打造村寨民族文化旅游产品产业体系,构建苗族文化传承平台;加强物质文化景观保护措施,深入自然景观与民族文化融合的农耕文化开发;完善村寨景区利益分配与激励制度,积极拓展村民参与形式与途径,以及协同发展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富德  张义丰  李群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750-1753,1863
中国是世界上竹资源赋存十分丰富、开发利用历史悠久的国家,被英国学者称为"竹子文明的国家".在"中国10大竹乡"和主要竹产地,竹资源对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旅游业具有重大影响.中国竹乡以及主要竹产地凭借得天独厚的竹资源优势,努力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以竹文化为主题开展竹文化旅游,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竹文化旅游资源同时具有自然、历史人文、现代社会3大旅游资源属性,"复合性"为其主要特征,并以"复合型旅游资源"的形式成为竹文化旅游产品的核心组件.竹文化旅游资源主要包括4大亚类,其中包括有形、无形资源形态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竹文化旅游资源内涵丰富,旅游价值高,具有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竹文化旅游产品可极大地满足现实与潜在客源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3.
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方面,介绍了湖南武陵山片区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现状,并从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工农业物质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地理标志、文化产业、旅游开发、扶贫开发等方面,探讨了该区域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民族生态旅游开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对我国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进行论述的基础上,给出了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具体举措,并以大兴安岭鄂伦春民族生态园的规划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认为民族旅游规划要充分体现民族性和现代性,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注重民族旅游的社会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5.
许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055-18056,18059
介绍了羌族文化在汶川大地震后的受灾情况,强调羌族文化的载体损失惨重、羌族文化的传承受到影响、羌族文化环境难以恢复,强调羌族文化的立体重建应突出中心任务,着重于从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环境氛围2个角度及时有效地抢救濒临危险的羌族文化遗产,详细解析了立体范式构筑的重点,在空间性重建方面,应在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重建本土文化与历史,在依靠原住民的基础上重建羌族文化高地;在集群性重建方面,应重点扶持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完善旅游产业链;在生态性重建方面,应加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与示范;在发展性重建方面,则应按照分类保护、特色保护、重点保护的工作思路,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协调统一,形成灾后恢复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农耕文化的价值及传承途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农耕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生产生活的实践,并以不同形式延续下来的精华浓缩并传承至今的一种文化形态。农耕文化的哲学意蕴是"应时、取宜、守则、和谐";农耕文化的时空特征表现为地域多样性、民族多元性、历史延续性、乡土普世性;农耕文化的行动法则主要为协调和谐的三才观、趋时避害的农时观、主观能动的物地观、变废为宝的循环观、御欲尚俭的节用观。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的农耕文化的人文精神与和谐理念,在维系生物多样性、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促进资源持续利用、传承民族文化、保护独特景观、发展休闲农业、推动乡村旅游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荆州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楚文化的发源地,旅游业面临着高层次的机遇与挑战。目前荆州市的旅游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系统分析了荆州旅游开发的背景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旅游产品开发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该从自然、人文资源着手阐述了黄山茶生态环境优越性和名茶品质独特性。黄山茶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具备发展茶文化旅游的资源基础。并以茶生态体验游、茶博馆研学游为例挖掘黄山茶文化旅游资源,发展茶文化旅游,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茶文化旅游人才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杭州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杭州是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其特殊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农耕文化资源使其具备了进行农耕文化旅游开发的现实基础与有利条件。对杭州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整理及开发利用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